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24167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20262895.7

申请日:

20130514

公开号:

CN203315620U

公开日:

201312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C35/10

主分类号:

A62C35/10

申请人:

陕西兰德森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方楚先,赵红岩

地址: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纬什街新科路1号新园产业大厦7D

优先权:

CN201320262895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

李楠;戴燕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所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具有通孔;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且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因为具有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在动力装置内填充产气剂,这样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工艺要求少,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具有通孔;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一喷孔,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二喷孔;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且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内装填有产气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流引发式动力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螺设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封接在所述壳体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45到135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径向的夹角为0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孔为侧喷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喷孔为螺旋侧喷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式 动力装置的超音速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场合为了安全的需要都加装了灭 火器,而因为某些货物的特殊原因不能用水灭火,这样就需要用到干粉灭火 器,而为了增强干粉灭火器的灭火效率,出现了超音速干粉灭火器。

现有的超音速干粉灭火装置里均具有产气的启动器,一般都是内嵌式的, 所以安装工艺比较复杂,而且安装时也不安全,对工艺流程要求比较高,所 以导致了成本比较高。

而且内嵌式启动器的干粉灭火器对于运输要求比较高,安全隐患比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 火装置,因为具有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所以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所 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

顶盖,所述顶盖顶部具有通孔;

壳体,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多孔件,容置在所述壳体内,与所述顶盖相套接,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 有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一喷孔,所述多孔件的侧部 具有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二喷孔;

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且容置在所 述多孔件内。

所述动力装置内装填有产气剂。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流引发式动力装置。 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螺设连接。

所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封接在所述壳体开口处。所 述第一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 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45到135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径向 的夹角为0度。所述第二喷孔为侧喷孔。所述侧喷孔为螺旋侧喷孔。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因为具有可分离式的动力 装置,在动力装置内填充产气剂,这样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工艺要求少, 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多孔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第二喷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具体包括:顶盖1、壳体2、多孔件3 和动力装置4。

顶盖1上具有通孔10,壳体2与顶盖1相连接;多孔件3容置在壳体2 内,与顶盖1相套接,多孔件3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31,用于从多孔件3的 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多孔件3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32,用于从多孔件3的 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

动力装置4为可分离式的,通孔10固定在顶盖1上,并且容置在多孔件 3内。动力装置4内部可以填充产气剂,并且是电流引发式的动力装置,用来 当接收到启动电流后产生大量气体。

这样因为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4的存在,对于超音速灭火装置的加工、 存储和运输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了,因为可以分别进行处理,将动力装置4和 其他部件分开处理便可以大大增加安全性,而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再如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5。挡板5封接在壳 体2的开口处。

具体的,顶盖1下面有一环形凸端,其上有阳螺纹。而多孔件3上部有 内螺纹,与顶盖1的内螺纹连接。顶盖1的圆周上分布有若干螺纹孔,用来 连接喇叭状的壳体2。壳体2下端与挡板5封接。而动力装置4通过顶盖1上 的通孔10固定在顶盖上,例如动力装置4和通孔10通过螺纹螺接,然后动 力装置4就容置在多孔件3内了。多孔件3、壳体2、挡板5封装成一个封闭 空间,内状干粉灭火剂6。多孔件的内腔称为第一压力腔71;多孔件3外壁、 壳体2和干粉层围成第二压力腔7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多孔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多孔件3的第一喷孔31分布在多孔件3的底部,第一喷孔31轴线与多孔件3 轴向的夹角为0到90度。而第二喷孔32分布在多孔件3的侧部。再参见图1 所示,第二喷孔32的外侧朝向由干粉6的上平面与壳体2和多孔件3外壁围 成的第二压力腔72。第二喷孔32的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大于45度, 例如为45到135度,特别的是第二喷孔32的轴线与多孔件3轴向的夹角可 以为90度,也就是第二喷孔32轴线与多孔件3径向的夹角为0度,这样的 第二喷孔32可以被成为径向喷孔。

再如图3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第二喷孔的示意图, 第二喷孔32为侧喷孔,并且朝一个方向倾斜,称为螺旋侧喷孔。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在静态时,第一压力腔71和第二压力腔72的压力为零。当可分离式超 音速灭火装置接收到启动电流后,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4首先动作,快速燃 烧,释放出大量的燃气,在第一压力腔71内迅速形成高压气体产物。燃气充 满第一压力腔71,并且第一压力腔71不断增压。在达到第一压力腔薄膜的抗 拉极限时,薄膜被高压气流冲破,第二喷孔32被打开,高温高压气体从第二 喷孔32高度喷出,并迅速充满第二压力腔72,达到第一压力腔71和第二压 力腔72的压力的瞬间平衡。此时,第二压力腔72内有强烈的气流扰动,对 与其接触的干粉灭火剂6进行粉碎并加速,该处的干粉得到充分的雾化,并 在壳体2内扰动,活性得到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第二压力腔72的出现,使得第一压力腔71内的压 力可以通过侧第二喷孔32释放到第二压力腔72内,第一压力腔71内的峰值 压力降低约20%--35%,直接降低了对多孔件3的材料强度要求,降低了多孔 件3加工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成本。

燃烧继续进行,第一压力腔71、第二压力腔72内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 整个壳体2内的压力不断升高。由于干粉灭火剂6是不可压缩的,因此压力 会通过干粉灭火剂6传递到挡板5处。直至达到并超过挡板5的抗拉极限时, 挡板5被冲破,干粉灭火剂6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离开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 装置射向火场。此时,在第二压力腔72周围的干粉灭火剂6也随着被第一压 力腔71激活的干粉灭火剂6一起高速喷向火场,而不是现有技术一样由自由 落体式掉落或者成为残留干粉。在高速惰性气流和高速干粉射流的作用下, 火情被控制并被瞬间熄灭。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因为具有可分离式的动力装 置,这样可以使得动力装置和其他装置分开处理,加工安全性要求可以降低, 工艺流程简化,所以能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分开运输,由此降低了 运输的安全性要求,提高了运输安全性,同样减少了成本。而由于多孔件第 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可以增加干粉前冲时的动能并使现有技术未能被 完全利用的干粉得到充分利用,使有效保护面积扩大,灭火距离增加,提高 了干粉的灭火效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 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 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15620 U (45)授权公告日 2013.12.04 CN 203315620 U *CN203315620U* (21)申请号 201320262895.7 (22)申请日 2013.05.14 A62C 35/10(2006.01) (73)专利权人 陕西兰德森茂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710043 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纬什街新 科路 1 号新园产业大厦 7D (72)发明人 方楚先 赵红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11309 代理人 李楠 戴燕 (54) 实用新型名称 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

2、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 置, 所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 : 顶盖, 所 述顶盖顶部具有通孔 ; 壳体, 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 多孔件, 容置在所述壳体内, 与所述顶盖相套接, 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 用于从所述多 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 所述多孔件的侧部 具有第二喷孔, 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喷射超 音速气体 ; 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通过所述通孔 固定在所述顶盖上, 并且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 因 此, 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因为具 有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在动力装置内填充产气 剂, 这样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工艺要求少, 由此 降低了制造成本。 (51)Int。

3、.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1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203315620 U CN 203315620 U *CN203315620U* 1/1 页 2 1. 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 : 顶盖, 所述顶盖顶部具有通孔 ; 壳体, 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 多孔件, 容置在所述壳体内, 与所述顶盖相套接, 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用于从所述多 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一喷孔, 。

4、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侧部 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二喷孔 ; 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顶盖上, 并且容置在所述多孔件内。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内装 填有产气剂。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为电 流引发式动力装置。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装置与所 述通孔通过螺纹螺设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分离式超音 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 封接在所述。

5、壳体开口处。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喷孔轴线 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 0 到 90 度。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喷孔轴线 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 45 到 135 度。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喷孔轴线 与所述多孔件径向的夹角为 0 度。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喷孔为侧 喷孔。 10. 根据权利要求 9 所述的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喷孔为螺旋 侧喷。

6、孔。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3315620 U 2 1/3 页 3 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分离式动力装置 的超音速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工作和生活的很多场合为了安全的需要都加装了灭火器, 而 因为某些货物的特殊原因不能用水灭火, 这样就需要用到干粉灭火器, 而为了增强干粉灭 火器的灭火效率, 出现了超音速干粉灭火器。 0003 现有的超音速干粉灭火装置里均具有产气的启动器, 一般都是内嵌式的, 所以安 装工艺比较复杂, 而且安装时也不安全, 对工艺流程要求比较高, 所以导致了成。

7、本比较高。 0004 而且内嵌式启动器的干粉灭火器对于运输要求比较高, 安全隐患比较多。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 提供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因为具有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所以安全性高。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所述可分离 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包括 : 0007 顶盖, 所述顶盖顶部具有通孔 ; 0008 壳体, 与所述顶盖相连接 ; 0009 多孔件, 容置在所述壳体内, 与所述顶盖相套接, 所述多孔件的顶部具有用于从所 述多孔件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一喷孔, 所述多孔件的侧部具有用于从所述多孔件的。

8、 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的第二喷孔 ; 0010 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通过所述通孔固定在所述顶盖上, 并且容置在所述多孔件 内。 0011 所述动力装置内装填有产气剂。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流引发式动力装置。所述动力 装置与所述通孔通过螺纹螺设连接。 0012 所述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 封接在所述壳体开口处。所述第一喷 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角为 0 到 90 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轴向的夹 角为 45 到 135 度。所述第二喷孔轴线与所述多孔件径向的夹角为 0 度。所述第二喷孔为 侧喷孔。所述侧喷孔为螺旋侧喷孔。 0013 因此, 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因。

9、为具有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在动 力装置内填充产气剂, 这样提高了运输的安全性, 工艺要求少, 由此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 0015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多孔件的示意图 ; 说 明 书 CN 203315620 U 3 2/3 页 4 0016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第二喷孔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本实用新 型的可分离式超。

10、音速灭火装置具体包括 : 顶盖 1、 壳体 2、 多孔件 3 和动力装置 4。 0019 顶盖 1 上具有通孔 10, 壳体 2 与顶盖 1 相连接 ; 多孔件 3 容置在壳体 2 内, 与顶盖 1 相套接, 多孔件 3 的顶部具有第一喷孔 31, 用于从多孔件 3 的顶部喷射超音速气体, 多孔 件 3 的侧部具有第二喷孔 32, 用于从多孔件 3 的侧部喷射超音速气体。 0020 动力装置 4 为可分离式的, 通孔 10 固定在顶盖 1 上, 并且容置在多孔件 3 内。动 力装置 4 内部可以填充产气剂, 并且是电流引发式的动力装置, 用来当接收到启动电流后 产生大量气体。 0021 这样因。

11、为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4 的存在, 对于超音速灭火装置的加工、 存储和运 输的要求就可以降低了, 因为可以分别进行处理, 将动力装置 4 和其他部件分开处理便可 以大大增加安全性, 而且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再如图 1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可分离式超音速 灭火装置还包括挡板 5。挡板 5 封接在壳体 2 的开口处。 0022 具体的, 顶盖 1 下面有一环形凸端, 其上有阳螺纹。而多孔件 3 上部有内螺纹, 与 顶盖 1 的内螺纹连接。顶盖 1 的圆周上分布有若干螺纹孔, 用来连接喇叭状的壳体 2。壳体 2 下端与挡板 5 封接。而动力装置 4 通过顶盖 1 上的通孔 10 固定在顶盖上, 例如动。

12、力装置 4 和通孔 10 通过螺纹螺接, 然后动力装置 4 就容置在多孔件 3 内了。多孔件 3、 壳体 2、 挡板 5 封装成一个封闭空间, 内状干粉灭火剂 6。多孔件的内腔称为第一压力腔 71 ; 多孔件 3 外 壁、 壳体 2 和干粉层围成第二压力腔 72。 0023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多孔件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 多孔件 3 的第一喷孔 31 分布在多孔件 3 的底部, 第一喷孔 31 轴线与多孔件 3 轴向的夹角为 0 到 90 度。而第二喷孔 32 分布在多孔件 3 的侧部。再参见图 1 所示, 第二喷孔 32 的外侧朝向由 干粉 6 的上平面与壳体 2 和。

13、多孔件 3 外壁围成的第二压力腔 72。第二喷孔 32 的轴线与多 孔件 3 轴向的夹角大于 45 度, 例如为 45 到 135 度, 特别的是第二喷孔 32 的轴线与多孔件 3 轴向的夹角可以为 90 度, 也就是第二喷孔 32 轴线与多孔件 3 径向的夹角为 0 度, 这样的 第二喷孔 32 可以被成为径向喷孔。 0024 再如图 3 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第二喷孔的示意图, 第二喷 孔 32 为侧喷孔, 并且朝一个方向倾斜, 称为螺旋侧喷孔。 0025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 0026 在静态时, 第一压力腔 71 和第二压力腔 72 的压力为零。当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 装。

14、置接收到启动电流后, 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4 首先动作, 快速燃烧, 释放出大量的燃气, 在第一压力腔 71 内迅速形成高压气体产物。燃气充满第一压力腔 71, 并且第一压力腔 71 不断增压。在达到第一压力腔薄膜的抗拉极限时, 薄膜被高压气流冲破, 第二喷孔 32 被打 开, 高温高压气体从第二喷孔 32 高度喷出, 并迅速充满第二压力腔 72, 达到第一压力腔 71 和第二压力腔 72 的压力的瞬间平衡。此时, 第二压力腔 72 内有强烈的气流扰动, 对与其接 触的干粉灭火剂 6 进行粉碎并加速, 该处的干粉得到充分的雾化, 并在壳体 2 内扰动, 活性 说 明 书 CN 20331562。

15、0 U 4 3/3 页 5 得到提高。 0027 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第二压力腔72的出现, 使得第一压力腔71内的压力可以通过 侧第二喷孔 32 释放到第二压力腔 72 内, 第一压力腔 71 内的峰值压力降低约 20%-35%, 直 接降低了对多孔件3的材料强度要求, 降低了多孔件3加工难度, 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工艺成 本。 0028 燃烧继续进行, 第一压力腔71、 第二压力腔72内的压力不断增加, 使得整个壳体2 内的压力不断升高。由于干粉灭火剂 6 是不可压缩的, 因此压力会通过干粉灭火剂 6 传递 到挡板 5 处。直至达到并超过挡板 5 的抗拉极限时, 挡板 5 被冲破, 干粉灭火剂。

16、 6 在高速气 流的作用下离开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射向火场。此时, 在第二压力腔 72 周围的干粉灭 火剂 6 也随着被第一压力腔 71 激活的干粉灭火剂 6 一起高速喷向火场, 而不是现有技术一 样由自由落体式掉落或者成为残留干粉。在高速惰性气流和高速干粉射流的作用下, 火情 被控制并被瞬间熄灭。 0029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分离式超音速灭火装置, 因为具有可分离式的动力装置, 这样 可以使得动力装置和其他装置分开处理, 加工安全性要求可以降低, 工艺流程简化, 所以能 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并且可以分开运输, 由此降低了运输的安全性要求, 提高了运输安全 性, 同样减少了成本。 而由于多孔件第一喷孔和第二喷孔的设置, 可以增加干粉前冲时的动 能并使现有技术未能被完全利用的干粉得到充分利用, 使有效保护面积扩大, 灭火距离增 加, 提高了干粉的灭火效能。 0030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 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以 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 范围。 说 明 书 CN 203315620 U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3315620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救生;消防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