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65452.0 (22)申请日 2016.12.10 (71)申请人 曹伟 地址 233010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涂山路 656号翠竹居6-4-201室 (72)发明人 曹伟 (51)Int.Cl. A62B 1/20(2006.01) (54)发明名称 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57)摘要 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用二条布道边框绳缝 合固定在布道软滑梯二边, 把布道软滑梯上端固 定在墙壁固定环上, 布道软滑梯下端固定在地面 附加物上, 形成连接高楼与地面的快速救生通 道。
2、, 改变因火灾跳高楼, 人体成自由落体加速度 的危险局面; 把布道软滑梯下端与气囊布套袋缝 合在一起, 内置布道缓冲气囊, 让高楼被困人员 通过布道软滑梯滑行后, 准确落在气囊布套袋 上, 减少人体落地时的冲击力; 用若干条布道横 增阻带缝合在布道软滑梯上面, 增加布道软滑梯 的磨擦阻力; 用布道纵加强带缝合在布道软滑梯 下面, 防止局部断开, 本发明救援成本低、 经济实 用, 操作简便快捷, 安全可靠, 结构合理, 便利维 护检测, 适合学校、 写字楼和城镇居民高层建筑 救护逃生使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6693221 A 2017.05.24 CN 10669。
3、3221 A 1.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包括有布道软滑梯(1)、 布道边框绳(2)、 布道横增阻带(4)、 布 道缓冲气囊(9)和保护绳索(11), 其特征在于: 在布道软滑梯(1)二边, 缝合有布道边框绳 (2), 在布道软滑梯(1)上面, 缝合有多条布道横增阻带(4), 在布道软滑梯(1)下面, 缝合有 多条布道纵加强带(3); 并在布道软滑梯(1)上端, 设有入口布套袋(5)和多条上端固定绳 (7), 在布道软滑梯(1)下端, 设有气囊布套袋(19)和多条下端固定绳(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其特征在于: 把入口布套袋(5)上端与布 道软滑梯(1)上端联结缝合在。
4、一起, 在入口布套袋(5)上, 设有袋口C形钢圈(6), 并用多条上 端固定绳(7), 固定在高楼(12)内窗台框(17)旁边的墙壁固定环(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其特征在于: 把气囊布套袋(19)与布道软 滑梯(1)下端联结缝合在一起, 在气囊布套袋(19)内, 存储有布道缓冲气囊(9)和自封闭充 气口(18), 并用多条下端固定绳(8), 把气囊布套袋(19)系牢固定在地面附加物(2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其特征在于: 在保护绳索(11)上, 用安全 带挂钩(15)把控制绳(13)、 人布绳保护带(14)、 保险带(20)和人体。
5、(16)连接在一起, 保护人 体(16)在布道软滑梯(1)上面安全滑行, 把保护绳索(11)上端, 固定在高楼(12)内的窗台框 (17)上部的墙壁固定环(10)上, 把保护绳索(11)下端, 系牢固定在地面附加物(21)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693221 A 2 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高楼消防救人领域, 具体的说是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高楼发生火灾时, 都是用消防车搭载消防云梯去施救被困人员, 对六十米以 上高层建筑是无法救援; 还有在地面铺设消防救生气垫, 让高楼被困人员往下跳, 难以跳中 消防救生气垫, 。
6、也是险象环生; 而用救生缓降器, 让高楼被困人员逐一下降地面, 在高楼被 困人员人数众多的情况下, 走此唯一通道, 效能显微, 也难以适用各类年龄段和体质的人 群; 走楼梯下去太慢, 并会与走上来的消防队员冲撞、 堵塞造成伤亡。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该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采用滑 滑梯原理, 用二条布道边框绳(2)缝合固定在布道软滑梯(1)二边, 把布道软滑梯(1)上端, 固定在窗台框(17)旁的墙壁固定环(10)上, 布道软滑梯(1)下端固定在地面附加物(21)上, 形成连接高楼与地面的快速救生通道, 改变因火灾跳高楼, 人体成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危险 。
7、局面; 把布道软滑梯下端与气囊布套袋(19)缝合在一起, 内置布道缓冲气囊(9), 让高楼被 困人员通过布道软滑梯(1)滑行后, 准确落在气囊布套袋(19)上, 大量减少人体落地时的冲 击力; 用若干条布道横增阻带(4)缝合在布道软滑梯(1)上面, 来增加布道软滑梯(1)的磨擦 阻力; 用布道纵加强带(3)缝合在布道软滑梯(1)下面; 并用保护绳索(11)上的安全带挂钩 (15)把控制绳(13)、 人布绳保护带(14)、 保险带(20)和人体(16)连接在一起, 保护人体(16) 在布道软滑梯(1)安全滑行。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 包括有布道软。
8、滑梯 (1)、 布道边框绳(2)、 布道横增阻带(4)、 布道缓冲气囊(9)和保护绳索(11)组成, 在布道软 滑梯(1)二边, 缝合有布道边框绳(2), 当人体(16)进入布道软滑梯(1)后, 重力因素使布道 软滑梯(1)横向平面自然形成 “U” 字形, 保护人体(16)在布道软滑梯(1)的凹陷面中间滑行; 在布道软滑梯(1)上面, 缝合有多条布道横增阻带(4), 可以增加人体滑行磨擦阻力, 减小人 体下滑速度, 并可以防止布道软滑梯(1)纵向撕裂; 在布道软滑梯(1)下面, 缝合有多条布道 纵加强带(3), 防止布道软滑梯(1)中间断开; 并在布道软滑梯(1)上端, 设有入口布套袋(5) 。
9、和多条上端固定绳(7), 在布道软滑梯(1)下端, 设有气囊布套袋(19)和多条下端固定绳 (8)。 0005 把入口布套袋(5)上端与布道软滑梯(1)上端联结缝合在一起, 在入口布套袋(5) 上, 设有袋口C形钢圈(6), 防止被困人员产生恐高征, 不敢进入布道软滑梯(1), 便利被困人 员抓住袋口C形钢圈(6)顺利进入布道软滑梯(1), 并用多条上端固定绳(7), 固定高楼(12) 内的窗台框(17)边的墙壁固定环(10)上; 并把气囊布套袋(19)与布道软滑梯(1)下端联结 缝合在一起, 在气囊布套袋(19)内, 存储有布道缓冲气囊(9)和自封闭充气口(18), 并用多 条下端固定绳(8。
10、), 把气囊布套袋(19)系牢固定在地面附加物(21)上。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693221 A 3 0006 在保护绳索(11)上, 用安全带挂钩(15)把控制绳(13)、 人布绳保护带(14)、 保险带 (20)和人体(16)连接在一起, 保护人体(16)在布道软滑梯(1)安全滑行, 把保护绳索(11)上 端, 固定在窗台框(17)上部的墙壁固定环(10)上, 把保护绳索(11)下端, 系牢固定在地面附 加物(21)上。 0007 由上述方案可见: 当高楼发生火灾时, 高楼(12)内被困人员, 把设在相关楼层内或 者高楼顶上的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放下, 由本社区人员或消防。
11、队员协助, 把存储有布道缓 冲气囊(9)的气囊布套袋(19)展开, 并向自封闭充气口(18)充气, 使布道缓冲气囊(9)膨胀 后不漏气, 再把气囊布套袋(19)用多条下端固定绳(8)固定在地面附加物(21)上, 地面附加 物(21)可以是车箱体、 树木、 市政建筑物、 和膨胀螺栓等。 高楼内被困人员通过布道软滑梯 (1), 由高楼内准确滑向地面上的气囊布套袋(19)中, 大量减少人体落地时的冲击力, 使高 楼内被困人员安全落地。 0008 本发明用于各种类型高层建筑, 集多种高楼救人安全设施于一体, 救援结构合理 成本低、 经济实用, 操作简便快捷, 安全可靠, 便利维护检测, 特别适合机关、。
12、 医院、 学校、 写 字楼和城镇居民高层建筑救护逃生使用。 附图说明 0009 图1本发明-实施例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示意图 0010 图2本发明-实施例布道软滑梯上端人体入口示意图 0011 图3本发明-实施例布道软滑梯平面图 0012 图4本发明-实施例布道软滑梯侧视图 0013 图5本发明-实施例布道软滑梯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0015 参见图1, 在高楼(12)发生火灾时, 把设在相关楼层内或者高楼顶上的高楼救人布 道软滑梯放下, 高楼救人布道软滑梯由布道软滑梯(1)、 布道边框绳(2)、 布道横增阻带(4)、 布道缓冲气囊(9)和入。
13、口布套袋(5)组成, 形成搭载高楼(12)与地面的应急救生通道, 并由 保护绳索(11)连接人布绳保护带(14)进行多项次滑行保护, 在布道软滑梯(1)上, 设有多条 布道横增阻带(4), 一可以增加磨擦阻力, 减小人体下滑速度, 防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形成, 二可以防止布道软滑梯(1)纵向撕裂; 用上端固定绳(7)系牢墙壁固定环(10), 用入口布套 袋(5)克服受困人群, 在高楼下滑前产生的恐高症; 把下端固定绳(8)系牢固定气囊布套袋 (19)于地面附加物(21)上, 用自封闭充气口(18)向布道缓冲气囊(9)内充气。 0016 参见图2, 在相关楼层内电梯过道窗台框(17)、 公共空间窗。
14、台框(17)或者高楼顶 上, 固定有多个墙壁固定环(10), 用来系牢固定布道边框绳(2)上端固定绳(7)和保护绳索 (11), 把保险带(20)系在人体(16)上, 挂好控制绳(13), 人布绳保护带(14)挂放在入口布套 袋(5)前方, 并用安全带挂钩(15)挂上保护绳索(11), 人体(16)抓住袋口C形钢圈(6), 即可 进入布道软滑梯(1)内滑行下降。 0017 参见图3, 在布道软滑梯(1)左右二边, 缝合有布道边框绳(2), 用上端固定绳(7)系 牢在墙壁固定环(10)上; 用布道纵加强带(3)全程缝合在布道软滑梯(1)下面, 防止布道软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
15、693221 A 4 滑梯(1)局部断开, 增加人体在滑行中的安全系数; 用若干条布道横增阻带(4)缝合在布道 软滑梯(1)上面, 可以增加磨擦阻力, 减小人体下滑速度, 防止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形成, 还可 以防止人体(16)下滑时, 身上尖锐物品划破布道软滑梯(1), 形成纵向撕裂; 在布道软滑梯 (1)上端, 设有入口布套袋(5)和袋口C形钢圈(6), 保证人体(16)在进入布道软滑梯(1)上端 时的安全; 在布道软滑梯(1)下端, 设有气囊布套袋(19), 内存储布道缓冲气囊(9), 减小人 体(16)下滑时, 对地面冲击力造成的人员伤害, 并用多条下端固定绳(8), 固定布道软滑梯 (1。
16、)和气囊布套袋(19)于地面附加物(21)。 0018 参见图4, 在布道软滑梯(1)左右二边, 缝合有布道边框绳(2), 并用布道纵加强带 (3)和布道横增阻带(4)增加布道软滑梯(1)的功能, 在布道软滑梯(1)上端, 留有上端固定 绳(7), 并设有入口布套袋(5)和袋口C形钢圈(6), 利于人体顺利、 安全进入布道软滑梯(1); 在布道软滑梯(1)下端, 设有气囊布套袋(19), 通过自封闭充气口(18)向内存储布道缓冲气 囊(9)充气, 并设有多条下端固定绳(8)。 0019 参见图5, 在布道软滑梯(1)左右二边, 缝合有布道边框绳(2), 当人体(16)在布道 软滑梯(1)内滑行。
17、时, 布道软滑梯(1)的凹陷面包裹人体(16)下滑, 用若干条布道横增阻带 (4)缝合在布道软滑梯(1)上面, 可以增加磨擦阻力, 减小人体下滑速度, 并用保护绳索(11) 通过安全带挂钩(15), 把布道软滑梯(1)、 人布绳保护带(14)、 人体(16)和保险带(20)联系 在一起, 增加人体(16)在布道软滑梯(1)内滑行时安全系数。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693221 A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6693221 A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6693221 A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6693221 A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