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pdf

上传人:大师****2 文档编号:724010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435.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11340759.9

申请日:

20181112

公开号:

CN109197479A

公开日:

201901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40,A01M21/04

主分类号:

A01G22/40,A01M21/04

申请人: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发明人:

滕长才,许生福,刘玉皎,侯万伟,李萍,郭良芝,张贵,许建业,丁宝军

地址:

810016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253号

优先权:

CN201811340759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苗艳荣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种植;施药处理,其中一种处理方式为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田间管理采用常规管理。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10天后,防效最高能达到99.75%,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除草技术对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明显,显著提升了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种植: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碱解氮23.0~112.0mg/kg,速效磷0.8~6.0mg/kg,速效钾75.0~5l0.0mg/kg,pH值7.8;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步骤2、施药方式;步骤3、田间管理采用常规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为: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为:每667㎡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为: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并且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蚕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隶属于豆科(Legum inosae)、巢菜属(ViciaL.),蚕豆种(Vicia fabaL.),其染色体组成为同源二倍体(2n=12),基因组大小约为13,000Mb。

青海蚕豆以籽粒大而饱满、无虫蛀(无豆象)、颜色乳白鲜亮等特点,其知名度日益提高,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产品远销日本、欧洲、中东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青海创外汇的主要农作物产品。以蚕豆为代表的特色产业、生产基地开始形成气候,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青海省蚕豆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海南州蚕豆种植面积为4.4万亩。蚕豆种植的快速发展,对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的形成,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优化农业结构,合理轮作、提质增效,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蚕豆田杂草问题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蚕豆的产量和品质,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种植效益,成为了蚕豆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因此,研究推广安全高效的蚕豆田除草剂及其施用技术,对蚕豆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根据调查发现,蚕豆田发生杂草8科12种。禾本科有野燕麦、旱雀麦;藜科有藜;蓼科有扁蓄;菊科有刺儿菜、苦苣菜、藏蓟、蒿属;双子叶科有香薷:十字花科有野油菜、伞形科有迷果芹、锦葵科有野葵。蚕豆田杂草密度大,一般每平方米30~50株,最多可达253株,单子叶杂草占0.16%,双子叶杂草占99.84%。其中扁蓄、香薷、野油菜、野葵、藜、蒿属、藏蓟、苦苣菜、刺儿菜、迷果芹、野燕麦、旱雀麦分别占43.8%、41.9%、7.11%、2.77%、1.58%、1.98%、0.2%、0.2%、0.12%、0.12%、0.08%、0.08%,出现频率分别为95%、94%、90%、31%、85%、38%、19%、22%、24%、24%、15%、11%,3级以上危害分别为扁蓄、香薷、野油菜、野葵、藜、蒿属。其中发生密度≥5%,出现频率≥30%、3级以上危害的杂草有扁蓄、香薷、野油菜、野葵、藜、蒿属6种,为蚕豆田杂草优势种群(见表1)。

表1蚕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危害杂草种类

蚕豆田杂草的发生与入春气温和降水量有密切关系,入春气温高,降雨多,化雪解冻早,杂草发生早而重,反之则晚而轻,杂草盛发期在4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为杂草化学防治适期。

当地蚕豆田常规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增多,劳动力价格上涨,而常规除草需16个工时/667㎡,合工时费200元/667㎡,而化学除草仅需药剂费15-25元/667㎡、工时费15元/667㎡/次,改变除草方式,推广高效化学除草技术,对粮食增产、农民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种植: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碱解氮23.0~112.0mg/kg,速效磷0.8~6.0mg/kg,速效钾75.0~5l0.0mg/kg,pH值7.8;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

步骤2、施药方式;

步骤3、田间管理采用常规管理。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施药方式为: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

可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施药方式为:每667㎡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可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为: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并且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10天后,防效最高能达到99.75%,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除草技术对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明显,显著提升了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种植: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碱解氮23.0~112.0mg/kg,速效磷0.8~6.0mg/kg,速效钾75.0~5l0.0mg/kg,pH值7.8;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

步骤2、施药方式,施药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第二种,每667㎡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第三种,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步骤3、田间管理采用常规管理。

实施例1

1试验地基本情况

大田试验设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塘格木镇东格村,平均海拔3050m,高位水浇地,前茬作物为青稞,冬灌地,田间杂草常年发生较严重。试验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降雨相对少而集中,气候干燥,大风日数多,该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2.3℃,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2.1℃,极端最低气温-30℃;日平均≥0.0℃的天数为200d,积温1700.0~2100.0℃,日平均≥5.0℃的天数为150d,积温1600.0~2000.0℃;日平均≥10.0℃的日数为80d,积温900.0~1600.0℃;平均降水量274.7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70~3036h,年太阳辐射量632.3KJ/cm2。试验点耕地土壤质地为壤土,土层中厚,大部分在0.5~1.0m,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碱解氮23.0~112.0mg/kg,速效磷0.8~6.0mg/kg,速效钾75.0~5l0.0mg/kg,pH值7.8。

2试验材料

试验蚕豆品种:青海13号。

3、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2018年4月13日播种,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田间常规管理。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划区播种,小区面积20㎡,随机排列,重复3次。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每小区调查2点取样,每点1㎡,记载杂草种类与株数,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实施例2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材料同实施例1。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2018年4月13日播种,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田间常规管理。每667㎡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划区播种,小区面积20㎡,随机排列,重复3次。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每小区调查2点取样,每点1㎡,记载杂草种类与株数,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实施例3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材料同实施例1。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2018年4月13日播种,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田间常规管理。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划区播种,小区面积20㎡,随机排列,重复3次。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每小区调查2点取样,每点1㎡,记载杂草种类与株数,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对比例1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材料同实施例1。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2018年4月13日播种,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田间常规管理。不碰药并且不锄草,划区播种,小区面积20㎡,随机排列,重复3次。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每小区调查2点取样,每点1㎡,记载杂草种类与株数,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蚕豆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处理10天后,实施例3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99.75%。实施例1和实施例2,防效分别达到了52.78%和47.73%;结果表明实施例3除草技术对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明显,显著提升了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表2)。

表2蚕豆田化学除草剂试验结果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340759.9 (22)申请日 2018.11.12 (71)申请人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 地址 810016 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宁大路 253号 (72)发明人 滕长才 许生福 刘玉皎 侯万伟 李萍 郭良芝 张贵 许建业 丁宝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1246 代理人 苗艳荣 (51)Int.Cl. A01G 22/40(2018.01) A01M 21/04(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57。

2、)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 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种植; 施药处理, 其中一种处理方式为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 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 处理+48灭草松水剂100ml、 10.8高效盖草能 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 雾处理; 田间管理采用常规管理。 采用本发明的 方法处理10天后, 防效最高能达到99.75, 结果 表明本发明的除草技术对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 果明显, 显著提升了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9197479 A 2019.01.15 CN 109197479 A 。

3、1.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 种植: 土壤类型为栗钙土, 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 碱解氮23.0 112.0mg/kg, 速效磷0.86.0mg/kg, 速效钾75.05l0.0mg/kg, pH值7.8; 种植密度每亩 1.8万株; 步骤2、 施药方式; 步骤3、 田间管理采用常规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为: 每 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

4、为: 每 667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 茎叶喷雾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学防治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为: 每 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 并且48灭 草松水剂100ml、 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97479 A 2 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 涉及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背景技。

5、术 0002 蚕豆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 隶属于豆科(Legum inosae)、 巢菜属(ViciaL.), 蚕 豆种(Vicia fabaL.), 其染色体组成为同源二倍体(2n12), 基因组大小约为13,000Mb。 0003 青海蚕豆以籽粒大而饱满、 无虫蛀(无豆象)、 颜色乳白鲜亮等特点, 其知名度日益 提高, 受到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产品远销日本、 欧洲、 中东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已成为青海 创外汇的主要农作物产品。 以蚕豆为代表的特色产业、 生产基地开始形成气候, 种植面积不 断扩大,青海省蚕豆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 海南州蚕豆种植面积为4.4万亩。 蚕豆种植的 快速发展,。

6、 对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化的形成, 加快特色农产品的发展, 优化农业结构, 合理 轮作、 提质增效, 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但蚕豆田杂草问题日渐突出, 严重影 响了蚕豆的产量和品质, 增加了生产成本, 降低了种植效益, 成为了蚕豆产业发展的瓶颈因 素。 因此, 研究推广安全高效的蚕豆田除草剂及其施用技术, 对蚕豆产业化、 规模化、 集约化 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0004 根据调查发现, 蚕豆田发生杂草8科12种。 禾本科有野燕麦、 旱雀麦; 藜科有藜; 蓼 科有扁蓄; 菊科有刺儿菜、 苦苣菜、 藏蓟、 蒿属; 双子叶科有香薷: 十字花科有野油菜、 伞形科 有迷果芹、 锦葵科有野葵。 。

7、蚕豆田杂草密度大, 一般每平方米3050株, 最多可达253株, 单 子叶杂草占0.16, 双子叶杂草占99.84。 其中扁蓄、 香薷、 野油菜、 野葵、 藜、 蒿属、 藏蓟、 苦苣菜、 刺儿菜、 迷果芹、 野燕麦、 旱雀麦分别占43.8、 41.9、 7.11、 2.77、 1.58、 1.98、 0.2、 0.2、 0.12、 0.12、 0.08、 0.08, 出现频率分别为95、 94、 90、 31、 85、 38、 19、 22、 24、 24、 15、 11, 3级以上危害分别为扁蓄、 香薷、 野油 菜、 野葵、 藜、 蒿属。 其中发生密度5, 出现频率30、 3级以上危害的杂草。

8、有扁蓄、 香 薷、 野油菜、 野葵、 藜、 蒿属6种, 为蚕豆田杂草优势种群(见表1)。 0005 表1蚕豆田主要杂草种类及危害杂草种类 0006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9197479 A 3 0007 0008 蚕豆田杂草的发生与入春气温和降水量有密切关系, 入春气温高, 降雨多, 化雪解 冻早, 杂草发生早而重, 反之则晚而轻, 杂草盛发期在4月中下旬, 5月中下旬为杂草化学防 治适期。 0009 当地蚕豆田常规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 近年来由于外出打工人员增多, 劳动力价 格上涨, 而常规除草需16个工时/667, 合工时费200元/667, 而化学除草仅需药剂费15- 2。

9、5元/667、 工时费15元/667/次, 改变除草方式, 推广高效化学除草技术, 对粮食增产、 农民增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0010 有鉴于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0011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包括以下 步骤: 0012 步骤1、 种植: 土壤类型为栗钙土, 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 碱解氮 23.0112.0mg/kg, 速效磷0.86.0mg/kg, 速效钾75.05l0.0mg/kg, pH值7.8; 种植密度 每亩1.8万株; 0013 步骤2、 施药方式; 0014 步骤3、 田间。

10、管理采用常规管理。 0015 可选地, 所述步骤2中的施药方式为: 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 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 0016 可选地, 所述步骤2中的施药方式为: 每667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10.8高 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0017 可选地, 所述步骤1中的施药方式为: 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 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并且48灭草松水剂100ml、 10.8高效盖草能乳油 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

11、下技术效果: 0019 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10天后, 防效最高能达到99.75, 结果表明本发明的除草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9197479 A 4 技术对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明显, 显著提升了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 0020 当然, 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 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2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蚕豆杂草的化学防治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3 步骤1、 种植: 土壤类型为栗钙土, 耕。

12、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 碱解氮 23.0112.0mg/kg, 速效磷0.86.0mg/kg, 速效钾75.05l0.0mg/kg, pH值7.8; 种植密度 每亩1.8万株; 0024 步骤2、 施药方式, 施药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 每667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 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 第二种, 每667用48灭草松水剂100ml+ 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第三种, 每667 用45二甲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48灭草松水剂 100ml、 10.8高效。

13、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0025 步骤3、 田间管理采用常规管理。 0026 实施例1 0027 1试验地基本情况 0028 大田试验设在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塘格木镇东格村, 平均海拔3050m, 高位水浇 地, 前茬作物为青稞, 冬灌地, 田间杂草常年发生较严重。 试验区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 日照时间长, 辐射强, 昼夜温差大, 降雨相对少而集中, 气候干燥, 大风日数多, 该地区的年 平均气温为2.3, 全年极端最高气温32.1, 极端最低气温-30; 日平均0.0的天数 为200d, 积温1700.02100.0, 日平均5.0的天数为150d,。

14、 积温1600.02000.0; 日 平均10.0的日数为80d, 积温900.01600.0; 平均降水量274.7mm, 年平均日照时数 为26703036h, 年太阳辐射量632.3KJ/cm2。 试验点耕地土壤质地为壤土, 土层中厚, 大部 分在0.51.0m, 土壤类型为栗钙土。 耕作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01.80g/kg, 碱解氮23.0 112.0mg/kg, 速效磷0.86.0mg/kg, 速效钾75.05l0.0mg/kg, pH值7.8。 0029 2试验材料 0030 试验蚕豆品种: 青海13号。 0031 3、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0032 2018年4月13日播种, 。

15、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 田间常规管理。 每667用45二甲 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 划区播种, 小区面积20, 随 机排列, 重复3次。 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 每小区调查2点取样, 每点1, 记载杂草 种类与株数, 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0033 实施例2 0034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材料同实施例1。 0035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0036 2018年4月13日播种, 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 田间常规管理。 每667用48灭草 松水剂100ml+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划 说 明。

16、 书 3/5 页 5 CN 109197479 A 5 区播种, 小区面积20, 随机排列, 重复3次。 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 每小区调查2点 取样, 每点1, 记载杂草种类与株数, 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0037 实施例3 0038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材料同实施例1。 0039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0040 2018年4月13日播种, 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 田间常规管理。 每667用45二甲 戊灵微囊悬浮剂150ml对水10kg播种前喷洒土壤后耙耱处理+48灭草松水剂100ml、 10.8高效盖草能乳油30ml对水10kg处理于蚕豆苗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 划区播种, 。

17、小区 面积20, 随机排列, 重复3次。 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 每小区调查2点取样, 每点1 , 记载杂草种类与株数, 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0041 对比例1 0042 试验地基本情况及试验材料同实施例1。 0043 试验设计与施药方式 0044 2018年4月13日播种, 种植密度每亩1.8万株, 田间常规管理。 不碰药并且不锄草, 划区播种, 小区面积20, 随机排列, 重复3次。 茎叶处理后10天调查除草效果, 每小区调查2 点取样, 每点1, 记载杂草种类与株数, 以不除草为对照计算防除效果。 0045 蚕豆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 处理10天后, 实施例3防治效果最好。

18、, 防效达到 99.75。 实施例1和实施例2, 防效分别达到了52.78和47.73; 结果表明实施例3除草技 术对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明显, 显著提升了蚕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表2)。 0046 表2蚕豆田化学除草剂试验结果 0047 0048 0049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 但如前所述, 应当理解发明并非 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 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 修改 和环境, 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 改动。 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则都应在发明所附权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9197479 A 6 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9197479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