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207181.4 (22)申请日 2016.04.06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766873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07.20 (73)专利权人 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 外柳营100号 (72)发明人 张玲 薛新宇 丁素明 周良富 孙竹 秦维彩 张宋超 蔡晨 崔龙飞 顾伟 陈晨 杨风波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代理人 戴朝荣 (51)Int.。
2、Cl. A01M 7/0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5695204 U,2016.11.23, CN 201510954 U,2010.06.23, JP 特许第3740071 B2,2006.01.25, JP 特开2002-346438 A,2002.12.03, CN 1764503 A,2006.04.26, CN 105188950 A,2015.12.23, JP 特开第4437866 B2,2010.03.24, 杨超珍等.电极位置影响荷电量的试验研 究. 高电压技术 .2007,第33卷(第10期), 审查员 范思婕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
3、电喷雾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 雾装置及方法, 所述喷雾装置设有喷头以及与静 电发生器连接的电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头具 有两个以上的喷口, 所述喷口对称设置在电极两 侧或以环形排列的形式分布在电极的周围。 本发 明静电喷雾装置设计合理, 易于实现, 能够有效 减少喷雾雾滴感应电荷的衰减, 显著提高静电喷 雾效果, 且电极设置在喷头中间位置, 提高了使 用的安全性。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105766873 B 2018.10.02 CN 105766873 B 1.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喷头设置两个以上的喷。
4、口, 选择 与喷口具有的喷雾形式外形适配的电极, 将电极布置在各喷口的中间位置, 各喷口对称分 布在电极两侧或呈环形排列均匀分布在电极周围, 使喷头整体喷雾形成区中间部位分布的 电荷增多, 外侧分布电荷相对于中间部位减少, 使与外界空间之间电荷梯度相对较小的喷 雾形成区外侧部位形成电荷梯度较大的中间部位的保护层, 降低喷雾形成区静电电荷的衰 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极 (1) 为板状电极, 所述喷口 (2) 为具有扇形喷雾形式的喷口, 两喷口 (2) 对称设置在电极 (1) 两侧, 将电极的板体夹在两喷口 (2) 的喷雾形成区之间, 。
5、且喷雾扇面与电极板体的板面同向 展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喷 头包括喷头帽(3)、 喷头座 (4) 以及连接头 (5) , 所述喷头帽 (3) 安装在喷头座 (4) 上, 所述喷 头座 (4) 通过连接头 (5) 与输液管路连接, 所述喷口 (2) 于喷头帽 (3) 上加工形成, 所述电极 (1) 则设置在所述喷头帽 (3) 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766873 B 2 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6、 0002 静电喷雾为通过高压静电发生装置使喷出的雾滴带电的喷雾方法, 应用在农药喷 雾上, 可显著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雾滴的充电方式分为三种,即电晕充电、 感应充电和 接触充电, 三种充电方式中,接触充电效果最好,感应充电次之,但接触充电因绝缘比较困 难而很少应用,实际中感应充电应用最广。 感应充电中,在雾滴形成区附近,利用电极与药 液射流之间的电场使雾滴充电,液体可以接地,药液箱一般不需要绝缘,但电极必须与药液 绝缘,感应充电电压较低,只需几千伏,适用于导电液体。 但目前的感应充电静电喷雾器却 存在以下缺陷: 电极设置在喷头外围, 其喷雾形成区的电荷分布具有自外侧向中心处递减 的特点,。
7、 而喷雾形成区外侧又与外界空间接触面大, 较高的电荷梯度加快了喷雾形成区外 侧分布电荷的衰减, 影响了喷雾效果。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静电喷雾装置及方法, 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 足, 其技术方案为: 0004 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装置, 设有喷头及与静电发生器连接的电极, 其特 征在于, 所述喷头具有两个以上的喷口, 所述喷口对称设置在电极两侧或以环形排列的形 式分布在电极的周围。 0005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进一步改进或优选的方式还包括: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电极为板状电极, 所述喷口为具有扇形喷雾形式的喷口, 两喷口对 称设置在电极两侧, 将电。
8、极板体夹在两喷口的喷雾形成区之间, 且喷雾扇面与电极板体的 板面同向展开。 0007 所述喷头包括喷头帽、 喷头座以及连接头, 所述喷头帽安装在喷头座连接, 所述喷 头座通过连接头与输液管路连接, 所述喷口于喷头帽上加工形成, 所述电极设置在所述喷 头帽上。 0008 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 其特征在于, 对喷头设置两个以上的喷口, 选 择与喷口具有的喷雾形式外形适配的电极, 将电极布置在各喷口的中间位置, 各喷口对称 分布在电极两侧或呈环形排列均匀分布在电极周围, 使喷头整体喷雾形成区中间部位分布 的感应电荷增多, 外侧分布感应电荷相对于中间部位减少, 使与外界空间之间电荷梯度相 。
9、对较小的喷雾形成区外侧部位形成电荷梯度较大的中间部位的保护层, 降低喷雾形成区静 电电荷的衰减。 0009 作为优选, 所述电极采用板状电极, 所述喷口设置为具有扇形喷雾形式的喷口, 所 述电极的板体夹在两喷口的喷雾形成区之间。 0010 有益效果: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766873 B 3 0011 本发明静电喷雾装置及方法, 设计合理, 易于实现, 能够有效减少喷雾雾滴感应电 荷的衰减, 显著提高静电喷雾效果, 且电极设置在喷头中间位置, 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3 图2为图1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
10、实施方式 0014 为了阐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技术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 进一步的介绍。 0015 一种基于感应充电的静电喷雾方法, 可用于对现有喷雾技术的改进, 过程如下: 0016 根据喷头预设的流量, 对喷头设置两个以上的喷口, 并选择与喷口具有的喷雾形 式外形适配的电极 (使喷雾尽量均匀的形成感应电荷) , 将电极布置在各喷口的中间位置, 各喷口对称分布在电极两侧或呈环形排列均匀分布在电极周围, 使得喷头整体喷雾形成区 中间部位靠近电极, 则相对于电极设置在喷头外侧, 所述中间部位分布的电荷增多, 外侧分 布电荷相对于中间部位减少, 使与外界空间之间电荷梯度相对较小。
11、的喷雾形成区外侧部位 形成电荷梯度较大的中间部位的保护层, 可降低喷雾形成区总体静电电荷的衰减。 0017 如图1、 图2所示的一实施例, 为基于上述方法所形成的静电喷雾装置, 包括喷头、 电极、 输液系统以及静电发生器等组成部分。 0018 所述电极1为板状电极, 所述喷口2为具有扇形喷雾形式的喷口, 两喷口2对称设置 在电极1两侧, 将电极的板体夹在两喷口2的喷雾形成区之间, 且喷雾扇面沿着电极的板面 同向展开, 与电极板体无交集。 0019 所述喷头包括喷头帽3、 喷头座4以及连接头5, 所述喷头帽3安装在喷头座4上, 所 述喷头座4通过连接头5与输液管路连接, 所述喷口2在喷头帽3上加工形成, 所述电极1则设 置在所述喷头帽3上, 易于制作。 002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本发明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说明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766873 B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105766873 B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105766873 B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