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pdf

上传人:e1 文档编号:721939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5.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76949.1

申请日:

2013.11.14

公开号:

CN104631273A

公开日:

2015.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IPC(主分类):E01C 9/08申请公布日:20150520|||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1C 9/08申请日:20131114|||公开

IPC分类号:

E01C9/08

主分类号:

E01C9/08

申请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

发明人:

李文钊; 黄海英; 王克印; 张靖; 刘冬芳; 赵帅; 李珂; 罗超; 杨天成; 栾志誉; 谢雨材

地址:

050003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西路97号科研部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抢通灾后受损道路的多桩脚的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由路面、伸缩机构,蜗杆起降机构,自适应桩脚机构组成。路面由方钢并排固定而成承受车的重量。伸缩机构由光杆和压簧构成,用于将两块路面撑开,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蜗杆起降机构由蜗轮蜗杆和丝杠构成,通过转动蜗杆带动丝杠使铰接头左右运动。自适应桩脚由球铰头、横杆和壁虎脚构成,当桩脚落到地面时由于球铰360度转动的特性,可以适应凹凸路面。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用于快速抢通灾后受损道路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 由路面、伸缩机构,蜗杆起降机构,自适应桩脚机构组成。
所述的路面是由方形钢并排固连而成,在每片路面的下表面的两侧各有一根槽 钢,可以提高路面的抗弯能力。受力时,轴套上的力通过槽钢分散到两侧,减小了路 面受到的压强;
所述的伸缩机构是将两根弹簧对称的套在光杆上,光杆的两端通过支座固定在路 的下表面。当路的顶部开关被撞开以后,两篇路面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两侧伸展,路 面两头还有两根横杆做支撑;
所述的蜗杆起降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丝杠,当需要打开路面时,转动丝杠,带动 蜗轮旋转,由于蜗轮与丝杠固连,所以此时丝杠也会开始旋转。这样,丝杠上的螺母 就会在丝杠上左右移动,伸缩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支座上,这样可以只要有一个螺母 旋转,连接杆就会下落,放下桩脚:
所述的自适应桩脚是将两个壁虎脚的球铰通过横杠连接,然后在横杠的中间固定 球铰,这样,在适应路面时,即使两个桩脚不同时着地,也可以通过中间的球铰的倾 斜去适应起伏的路况。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其特征在于: 采用可以开合的路面设计,在车里放置时两路面和在一起,节约了车内空间,应用时 通过光杆上的弹簧将两块路面弹开,这样比起整块路面更加轻便。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其特征在于: 采用自适应桩脚的设计,当脚接触路面时通过球铰的旋转特性,可以旋转不同的角度, 从而适应高低起伏的路况。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其特征在于: 采用蜗轮蜗杆的动力机构,一方面此机构的运动速度相对稳定,另一方面由于此机构 的自锁特性,支脚到位以后不会回缩。

说明书

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快速抢通灾后受损道路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 化道路,特别是用于灾后在第一时间抢通受损道路,此发明具有快速便利的特点。
背景技术
目前道路的抢通主要得力于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等土石方工程机械,对于巨 石采取爆破后再打通,抢修人员也是抢通一处立即赶往另一处,通常连续工作几天几 夜,对人员的安全及体力都是考验,抢通难度极大,进展缓慢。
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自适应的设计思想,从快捷、安全角度出发,搭建应急道路, 保障车辆通行,争取在黄金72小时内挽救更多的人民生命。投资少、效益高也是设 计思想之一,该系统可重复利用,寿命持久,且能应付多种场合,适应性强。通用化、 系列化、轻量化、模块化的设计,使简单的东西能发挥出人意料的效果。
本作品采用桁架和箱型结构,保证使用安全可靠,材料用量省,运输更高效;结 构设计上以施工快捷为宗旨,优化了模块之间的联结和联结销设计,现场组装十分便 捷,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本作品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专业能力要求低,更能 适应救灾现场条件的局限。
地质灾害之后,救援工作成为最紧要的事情,而灾后路面受损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山区,落石、瓦砾、路面开裂,都会导致无法通车,救灾车辆无法进入灾区进 行有效救援,使救援的黄金72小时白白浪费,无法挽救更多生命。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对路面破损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收集大量数据以及全国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地质状 况,综合考虑,设计出这套适用于灾后受损道路带有自适应桩基的模块化应急道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快速抢通灾后受损道路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 建型模块化道路,利用该道路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抢通灾后受损的道路,减少救灾过 程中花费在路上的时间,从而在黄金72小时内尽可能多的挽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包括 路面、伸缩机构,蜗杆起降机构,自适应桩脚机构组成。
所述的路面是由方形钢并排固连而成,在每片路面的下表面的两侧各有一根槽 钢,可以提高路面的抗弯能力。受力时,轴套上的力通过槽钢分散到两侧,减小了路 面受到的压强。
所述的伸缩机构是将两根弹簧对称的套在光杆上,光杆的两端通过支座固定在路 的下表面。当路的顶部开关被撞开以后,两篇路面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向两侧伸展,路 面两头还有两根横杆做支撑。
所述的蜗杆起降机构包括蜗轮蜗杆和丝杠,当需要打开路面时,转动丝杠,带动 涡轮旋转,由于蜗轮与丝杠固连,所以此时丝杠也会开始旋转。这样,丝杠上的螺母 就会在丝杠上的左右移动,伸缩机构的另一端铰接在支座上,这样可以只要有一个螺 母旋转,连接杆就会下落,放下桩脚。
所述的自适应桩脚是将两个壁虎脚的球铰通过横杠连接,然后在横杠的中间固定 球铰,这样,在适应路面时,即使两个桩脚不同时着地,也可以通过中间的球铰的倾 斜去适应起伏的路况。
本发明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具有以 下优点和特点
1、桩脚的伸缩机构可以单独控制,这就实现了每个脚的单独调节;
2、路面采用方钢和横杆结合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既减小了路面的重量,又节约 了车上的空间;
3、采用弹簧弹开的方式将两片路面弹开,这样就只需开始时将弹簧蓄力,开关 打开后可以自动打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伸开后反面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压缩后背面外观结构图。
图3是把蜗轮伸缩结构图。
图4是路面伸缩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快速抢通灾后受损道路的多桩脚白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 道路,由路面、伸缩机构,蜗杆起降机构,自适应桩脚机构四部分组成。
请参见图1、图3,蜗杆101通过支座102固定在路面上,蜗轮104与蜗杆101 相配合,通过蜗杆101带动蜗轮104转动,由于蜗轮104与丝杠108固连在一起,所 以,此时,丝杠也会旋转起来,这样螺母105就会因为丝杠108的转动而左右移动, 连接在螺母104上的连杆106就会因为角度的改变而伸长或缩短。
请参见图2,轻量化的路面201设计,中间是采用横杆相连404,两侧是方钢, 这样的路面轻便又方便运输。
请参见图3,依据壁虎脚原理设计的脚301,与球铰302相连,可以实现全方位 的旋转,两个壁虎脚中间通过横杠303相连,左右可以适应不同的高度,并且两个脚 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可以使抓地更为稳固。
请参见图4,两块路面中间用压缩簧的结构,这样平时弹簧401处于压缩状态, 开关打开以后弹簧401沿光杆402将两片路面弹开,光杆的末端有限位销,限制弹得 距离。
本发明的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可将多个路面并在一起,构成 一个应急平面,既可用于直升机的起降平台,又可作为流动的舞台,对于应付复杂的 路况很有实用价值。

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桩脚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快速抢通灾后受损道路的多桩脚的自适应的快速搭建型模块化道路,由路面、伸缩机构,蜗杆起降机构,自适应桩脚机构组成。路面由方钢并排固定而成承受车的重量。伸缩机构由光杆和压簧构成,用于将两块路面撑开,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蜗杆起降机构由蜗轮蜗杆和丝杠构成,通过转动蜗杆带动丝杠使铰接头左右运动。自适应桩脚由球铰头、横杆和壁虎脚构成,当桩脚落到地面时由于球铰360度转动的特性,可以适应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