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及其制备方法.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2232474 A (43)申请公布日 2011.11.09 CN 102232474 A *CN102232474A* (21)申请号 201110094856.6 (22)申请日 2011.04.15 A23K 1/16(2006.01) A23K 1/14(2006.01) A23K 1/18(2006.01) (71)申请人 北京康华远景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 1 号院 5 号楼 603-1 室 (72)发明人 肖传明 刘春辉 黄远荣 (54) 发明名称 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
2、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传统中药与现代微生 物转化技术相结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 加剂。它是将粉碎、 过筛后的蒲公英、 甘草、 苦参、 三颗针等混合后, 加入麸皮、 豆粕、 玉米粉、 水作为 发酵培养基, 调节 pH, 灭菌, 冷却, 加入菌种进行 发酵, 发酵结束后, 烘干即得。本发明的水产动物 用抗病促生长剂为中药与益生菌的有益结合, 可 替代抗生素, 具有抗细菌、 预防寄生虫病、 抗病毒、 提高免疫力和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等功效 ; 长期使 用无毒副作用、 无污染、 无残留、 不产生耐药性 ; 效果稳定可靠, 满足人们对水产品安全生产的要 求。本发明的水产动物用抗。
3、病促生长剂还可通过 提高其使用剂量, 作为兽药应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CN 102232474 A1/1 页 2 1. 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采用中药通过益生菌发酵的方法获得。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包括 如下组分和质量份数 : 蒲公英 1 10 份、 甘草 1 10 份、 苦参 1 10 份、 三颗针 1 10 份。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包 括酵母菌、。
4、 乳酸菌和 / 或芽孢菌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4.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还包括质 量份数为 1 4 份的黄芩或 1 4 份的青蒿、 1 4 份的野菊花、 1 3 份的川楝子和 1 4 份的大黄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5.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为产 朊假丝酵母、 酿酒酵母和 / 或啤酒酵母。 6.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菌包 括乳酸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嗜热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 乳酸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和 / 或保加 利亚乳杆菌。 7. 根据。
5、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芽孢菌包 括枯草芽孢杆菌、 地衣芽孢杆菌和 / 或侧孢芽孢杆菌。 8. 根据权利要求 1 7 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 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1) 中药材预处理 选取中药材, 分别于 50 60下烘干 2 3h ; 经烘干后粉碎, 过 80 120 目筛 ; (2) 制备菌种发酵液 将各菌种分别接种于各自的最适培养基中, 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一级种子液, 当各菌 生长到对数生长期时分别转接到二级种子发酵罐中进行扩大培养, 达到对数生长期时停止 培养, 备用 ; (3) 中药发酵 将粉碎过筛后的中。
6、药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 装入发酵罐中, 加入占中药质量 0 5的 豆粕、 0 10玉米粉、 5 20麸皮, 加水至含水量在 50 70之间, 浸泡 12 24h 后, 调节 pH 值 6.0 7.5 之间, 在 121下蒸汽灭菌 15 20min, 冷却后, 加入占发酵物总质量 的 5 15的总菌种液, 28 37发酵 24 60 小时, 每隔 8h 搅拌一次 ; 发酵结束后, 在 35 50下烘干, 即得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总菌种液 是由各菌的二级种子液按等比例混合制成的混合种子液。 10. 一种包含权利要求 。
7、1 7 任一项所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的饲料, 其特征在 于, 包括以下质量比例的组成成分 : 所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0.02 0.2和辅料 99.98 99.8。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232474 A1/10 页 3 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饲料添加剂领域, 涉及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日益扩大, 这在很大程 度上带动了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 集约式工业化养殖规模日益扩大。 与此同时, 水产动物 的病害频繁发生, 仅鱼类病害就已超过 1。
8、00 种, 其中危害严重的达 10 余种。如上世纪 90 年 代初对虾病毒性爆发病, 现在的扇贝、 河蟹、 甲鱼等的爆发病, 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 损失。抗生素治疗是目前最主要的疾病防治方法, 但由于生产中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或使用 不当, 对抗生素的耐药菌株不断增加, 干扰了养殖环境中有益微生物菌群的正常生长繁殖, 引起微生态平衡失调, 产生二次污染和内源性感染。且抗生素只对细菌引起的病害具有疗 效, 但对病毒引起的病害无作用。科学研究发现, 人类常见的癌症、 畸形和其它一些慢性病 的发生与食品中的抗生素、 激素的使用和药物残留有关。人们越来越担心抗生素在水产品 中的残留、 富集所产生的不安。
9、全性, 要求市场提供安全、 无污染的 “绿色食品” 。 近年来, 药物 残留也是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 生产出无污染的绿色 水产品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果稳定可靠、 见效快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有 效解决现有技术容易在水产动物体内残留并产生抗药性、 给人类的食品安全带来隐患等缺 陷。 0004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制备方法。 000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该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饲料。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
10、长剂, 其特征在于采用中药通过益生菌发 酵的方法获得。 0008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包括如下组分和质 量份数 : 0009 蒲公英 1 10 份、 甘草 1 10 份、 苦参 1 10 份、 三颗针 1 10 份。 0010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益生菌包括酵母菌、 乳 酸菌和 / 或芽孢菌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0011 所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还包括质量份数为 1 4 份的黄芩、 1 4 份的青蒿、 1 4 份的野菊花、 1 3 份的川楝子和 1 4 份的大黄中的 一种或一种以上。 0012 所述的。
11、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酵母为产朊假丝酵母、 酿酒酵母和 / 或啤酒酵母。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2/10 页 4 0013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菌包括乳酸乳杆 菌、 嗜酸乳杆菌、 嗜热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 乳酸乳杆菌、 植物乳杆菌和 / 或保加利亚乳杆 菌。 0014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芽孢菌包括枯草芽孢杆 菌、 地衣芽孢杆菌和 / 或侧孢芽孢杆菌。 0015 所述的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0016 (1) 中药材预处理 0017 选取中。
12、药材, 分别于 50 60下烘干 2 3h ; 经烘干后粉碎, 过 80 120 目筛 ; 0018 (2) 制备菌种发酵液 0019 将各菌种分别接种于各自的最适培养基中, 在适当的条件下培养一级种子液, 当 各菌生长到对数生长期时分别转接到二级种子发酵罐中进行扩大培养, 达到对数生长期时 停止培养, 备用 ; 0020 (3) 中药发酵 0021 将粉碎过筛后的中药按一定配比混合均匀, 装入发酵罐中, 加入占中药质量 0 5的豆粕、 010玉米粉、 520麸皮, 加水至含水量在5070之间, 浸泡1224h 后, 调节 pH 值 6.0 7.5 之间, 在 121下蒸汽灭菌 15 20mi。
13、n, 冷却后, 加入占发酵物总 质量的 5 15的总菌种液, 28 37发酵 24 60 小时, 每隔 8h 搅拌一次 ; 发酵结束 后, 在 35 50下烘干, 即得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0022 所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总菌种液是由各菌的二 级种子液按等比例混合制成的混合种子液。 0023 所述的一种含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饲料,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质量比例 的组成成分 : 所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0.02 0.2和辅料 99.98 99.8。 002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有以下优点 : 0025 1、 本发。
14、明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具有提高免疫力、 抗细菌、 防治寄生虫、 抗病 毒、 促进水产动物生长等功效 ; 0026 2、 本发明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适用于各个生长阶段的水产动物 ; 0027 3、 本发明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是益生菌和中药的有益结合, 具有无毒副作 用、 无污染、 无残留、 不产生耐药性, 见效快、 效果稳定可靠, 能够满足人们对水产品安全生 产的要求 ; 0028 4、 本发明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还可以通过提高其使用剂量, 作为兽药应用。 0029 通过以下实施例将更具体的说明本发明, 但是应理解所述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 明, 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具。
15、体实施方式 0030 实施例 1 0031 中药 : 蒲公英 6 份、 甘草 3 份、 苦参 3 份、 三颗针 4 份 0032 制备方法 : 0033 (1) 将枯草芽孢杆菌接种到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 在 37, 180rpm 摇床培养, 生 产一级种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将一级种子液以接种量 5接种到装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3/10 页 5 有营养肉汤的二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32, 转速为 180rpm, 当细菌含量 达到 109CFU/ml 左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0034 (2) 将产朊假丝酵母菌接种到。
16、麦芽汁培养基中, 28, 180rpm 摇床培养, 生产一 级种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将一级种子液以接种量 5接种到装有营 养肉汤的二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32, 转速为 180rpm, 当酵母含量达到 109CFU/ml 左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0035 (3)选取上述各中药材, 分别于5060下烘干23h, 经烘干后粉碎, 过80-120 目筛, 备用 ; 0036 (4) 按上述配方称取粉碎后的中药粉末, 加入占中药质量 5的豆粕、 5的麸皮, 加水至含水量在5560, 混合均匀, 在室温下浸泡24h, 调节pH7.0左右, 在。
17、121下蒸汽 灭菌 15min, 冷却后, 分别加入占发酵物总质量的 5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和 5的产朊假 丝酵母菌菌液, 在 32发酵 54h, 每隔 8h 搅拌一次 ; 当活菌总数达到 1.0109CFU/ml 时停 止发酵, 45下真空干燥, 制得抗病促生长剂。 0037 实施例 2 0038 中药 : 蒲公英 5 份、 甘草 3 份、 苦参 1 份、 三颗针 2 份、 黄芩 1 份、 青蒿 1 份 0039 制备方法 : 0040 (1) 将地衣芽孢杆菌接种到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 在 37, 180rpm 摇床培养, 生 产一级种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18、 将一级种子液以接种量 3接种到的 二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37, 转速为 180rpm,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9CFU/ml 左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0041 (2)将嗜酸乳杆菌接种到MRS培养基中, 37, 180rpm摇床培养, 生产一级种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将一级种子液以接种量 5接种到装有营养肉汤的二 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37, 转速为 180rpm, 当酵母含量达到 109CFU/ml 左 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0042 (3)选取上述各中药材, 分别于5060下烘干23h, 经烘干后粉碎, 过。
19、80-120 目筛, 备用 ; 0043 (4) 按上述配方称取粉碎后的中药粉末, 加入占中药质量 5的豆粕、 5的玉米 粉、 5的麸皮, 加水至含水量在 60, 混合均匀, 在室温下浸泡 24h, 调节 pH6.5 左右, 在 121下蒸汽灭菌 20min, 冷却后, 分别加入占发酵物总质量 4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和 4 的嗜酸乳杆菌菌液, 在37发酵48h, 每隔8h搅拌一次 ; 当活菌总数达到1.0109CFU/ml时 停止发酵, 40下真空干燥, 制得抗病促生长剂。 0044 实施例 3 0045 中药 : 蒲公英 3 份、 甘草 3 份、 苦参 1 份、 三颗针 2 份、 黄芩 1 份。
20、、 青蒿 1 份、 野菊花 1 份、 川楝子 2 份、 大黄 1 份 0046 制备方法 : 0047 (1) 将地衣芽孢杆菌和侧孢芽孢杆菌分别接种到普通营养肉汤培养基中, 在 37, 180rpm 摇床培养, 生产一级种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将一级种子 液以接种量 3接种到的二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32, 转速为 180rpm, 当 芽孢菌含量达到 109CFU/ml 左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4/10 页 6 0048 (2) 将产朊假丝酵母接种到麦芽汁培养基中, 28, 180rpm 摇床培。
21、养, 生产一级种 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将一级种子液以接种量 5接种到的二级种子 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32, 转速为 180rpm, 当酵母含量达到 109CFU/ml 左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0049 (3) 将嗜热乳杆菌、 干酪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分别接种到 MRS 培养基中, 37, 180rpm 摇床培养, 生产一级种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将一级种子 液以接种量 5接种到装有营养肉汤的二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32, 转 速为 180rpm, 当乳酸菌含量达到 109CFU/ml。
22、 左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0050 (4)选取上述各中药材, 分别于5060下烘干23h, 经烘干后粉碎, 过80-120 目筛, 备用 ; 0051 (5) 按上述配方称取粉碎后的中药粉末, 加入占中药质量 4的豆粕、 15的玉 米粉、 5的麸皮, 加水至含水量在 55, 混合均匀, 在室温下浸泡 24h, 调节 pH6.9 左右, 在 121下蒸汽灭菌 18min, 冷却后, 分别加入占发酵物总质量 2的地衣芽孢杆菌菌液、 2侧孢芽孢杆菌、 2的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液、 2的嗜热乳杆菌菌液、 2的干酪乳杆菌 菌液和 2的保加利亚乳杆菌菌液, 在 32发酵 36h, 每隔 8h 搅拌一次。
23、 ; 当活菌总数达到 1.0109CFU/ml 时停止发酵, 50下真空干燥, 制得抗病促生长剂。 0052 实施例 4 0053 中药 : 蒲公英 4 份、 甘草 3 份、 苦参 1 份、 三颗针 3 份、 青蒿 2 份、 野菊花 1 份、 川楝 子 1 份 0054 制备方法 : 0055 (1) 将产朊假丝酵母、 啤酒酵母和酿酒酵母分别接种到麦芽汁培养基中, 28 30, 220rpm 摇床培养, 生产一级种子液, 当细菌含量达到 107-8CFU/ml 左右时, 将一级种 子液以接种量 5接种到的二级种子发酵罐中扩大培养, 培养温度为 28 30, 转速为 220rpm, 当酵母含量达。
24、到 109CFU/ml 左右时, 停止发酵, 备用 ; 0056 (2)选取上述各中药材, 分别于5060下烘干23h, 经烘干后粉碎, 过80-120 目筛, 备用 ; 0057 (3) 按上述配方称取粉碎后的中药粉末, 加入占中药质量 2的豆粕、 2的玉米 粉、 10的麸皮, 加水至含水量在 63, 混合均匀, 在室温下浸泡 24h, 调节 pH6.9 左右, 在 121下蒸汽灭菌 20min, 冷却后, 分别加入占中药材质量 3的产朊假丝酵母菌菌液、 3 的啤酒酵母菌菌液和 3的酿酒酵母菌菌液, 在 28 30发酵 48h, 每隔 8h 搅拌一次 ; 当 活菌总数达到 1.0109CFU。
25、/ml 时停止发酵, 50下真空干燥, 制得抗病促生长剂。 0058 实施例 5 0059 一种含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饲料(虹鳟鱼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 成分 : 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0.08和辅料 99.92。即 1 吨饲料中水产动物用抗病促 生长剂的添加量为 800g。饲料可以具体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成成分 : 按本发明实施例 2 所制备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0.08 份, 进口鱼粉 30 份, 大豆浓缩蛋白 15 份, 膨化大豆 10 份, 棉籽蛋白 10 份, 玉米蛋白粉 4 份, 大豆磷脂 2 份, 鱼油 2 份, 豆油 2 份, 次粉 20.02 份, 4的鱼用预。
26、混料 4 份。 0060 实施例 6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5/10 页 7 0061 一种含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饲料(鲤鱼用)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成成 分 : 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0.06和辅料 99.94。即 1 吨饲料中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 长剂的添加量为 600g。饲料可以具体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成成分 : 按本发明实施例 3 所 制备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 0.6 份, 次粉 200 份, 小麦麸 180 份, 进口鱼粉 60 份, 豆粕 230 份, 棉籽粕 150 份, 菜籽粕 142.4 份, 鱼油 10 份, 食盐 2 份, 磷酸二氢钙 13 份,。
27、 氯化胆碱 2 份, 1预混料 10 份。 0062 本发明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作为兽药的应用, 在水产动物已经发生疾病的 情况下, 可以将上述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使用量提高到 0.1 1, 当作兽药使 用, 对水产动物疾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0063 以下通过具体试验例来说明本发明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的有益效果。 0064 试验例 1 0065 本试验例是用本发明实施例 3 制备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在 “虹鳟鱼” 饲料 中的应用, 取得了良好的试验效果。 0066 1 材料与方法 0067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0068 本试验选用体重约 3.50g、 出生时间。
28、相同的虹鳟鱼 640 尾, 随机分为 4 个处理组 (记为对照组、 试验组1、 试验组2和试验组3), 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组, 每个重复组40尾 试鱼。 0069 1.2 试验时间 0070 试验开始前驯食一周后, 进行正式试验, 试验时间为 42 天。 0071 1.3 试验设计及试验日粮 0072 参考虹鳟鱼相关饲养资料, 设计如下日粮 ( 表 1), 分别给饲相应处理的试鱼。每 天饱食投喂 4 次, 投喂时间分别为 9:00、 11:00、 14:00 和 16:00, 日检查水温 1 2 次, 日更 换新水 0.3 0.5M3, 氨氮低于 0.1mg/L, pH 值在 7.5 8.5。
29、 之间, DO 8mg/L, 水温控制在 171。每天收集残饵并烘干称重。试验开始和结束前禁食 24 小时, 准确称重, 记尾数。 0073 表 1 日粮配方及营养水平 0074 0075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6/10 页 8 0076 1.4 测定指标及方法 0077 1.4.1 增重率 ( ) 100 (Wt+Wd-W0)/W0, 其中, W0, Wd, Wt分别为初始鱼总重、 死亡鱼总重及终末鱼总重 0078 1.4.2 饵料系数 (R1-R2)/(Wt+Wd-W0) ; 其中, R1、 R2分别为投饲量和残饲量 0079 1.4.3 日摄食率 ( ) 100 (R1。
30、-R2)/( 鱼体初重 t) ; t 为饲养天数 0080 1.4.4 成活率 ( ) 100 成活量 / 投放量 0081 1.5 试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0082 对以上测定数据用 SPSS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并根据差异的显著性进行 邓肯氏多重比较。 0083 2 结果与分析 0084 表 2 对虹鳟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0085 0086 注 :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相同者, 差异不显著 (P 0.05),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不相同 者, 差异显著 (P 0.05)。 0087 试验结果分析, 对初均重基本一致的虹鳟鱼经过 7 周的饲养后, 试验组的鱼体 末均重和增重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31、P 0.05)。试验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 而成活率高于对照组, 其中试验组 2 和试验组 3 可显著提高虹鳟鱼的成活率 (P 0.05) ; 这说明本发明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有助于提高虹鳟鱼的成活率和生产性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7/10 页 9 能。 0088 试验例 2 0089 本试验例是用本发明实施例 2 制备的抗病促生长剂用于凡纳滨对虾的饲养观察 试验。 0090 本试验共选取体重相近 (4g)、 日龄相同的凡纳滨对虾 1200 尾, 随机分为 5 个处理 组 ( 记为对照组、 试验组 1、 试验组 2、 试验组 3 和试验组 4), 每。
32、个处理设 3 个重复, 每个重 复 80 尾 ; 在同一虾池中用网隔开喂养。虾池面积 1.5 亩, 水深 1.2 米, 混凝土硬底池, 试验 期水温为常温, pH6 7, 溶氧 3 8mg/L, 常规方法饲养管理。试验开始前驯食一周后, 进 行正式试验, 正式试验持续 42 天。参照凡纳滨对虾营养需要, 设计基础日粮, 在基础日粮中 分别添加黄霉素5ppm、 普通中药制剂1000ppm(普通中药制剂为蒲公英5份、 甘草3份、 苦参 1 份、 三颗针 2 份、 黄芩 1 份、 青蒿 1 份, 分别于 50 60下烘干 2 3h ; 经烘干后粉碎, 过 80 120 目筛即得 )、 抗病促生长剂 。
33、500ppm 和 700ppm。分别给饲相应处理的试虾。每天投 喂 4 次, 投喂时间分别为 9:00、 11:00、 14:00 和 16:00。投饲率为体重的 2 3, 根据虾 体质量及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实验结束时将虾打捞称重, 计算增重率、 饲料系数和成 活率。结果见表 3 所示。 0091 表 3 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0092 组别 对照组 试验组 1 试验组 2 试验组 3 试验组 4 初均重 (g/ 尾 ) 3.98 3.97 3.98 3.98 3.97 末均重 (g/ 尾 ) 9.42 10.32 9.75 10.12 10.76 均增重 (g/ 尾 ) 5.4。
34、4 6.35 5.77 6.14 6.79 增重率 ( ) 136.69a 159.95b 144.97a 154.27b 171.03b 均耗料 (g/ 尾 ) 5.87 6.16 5.94 5.89 6.25 饵料系数 1.08a 0.97b 1.03a 0.96b 0.92b 成活率 ( ) 84.6a 90.4a 93.5b 95.6b 95.8b 0093 注 :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相同者, 差异不显著 (P 0.05),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不相同 者, 差异显著 (P 0.05)。 0094 由表 3 可知, 对初均重基本一致的凡纳滨对虾经过 42 天的饲养后, 试验组的虾体 末均重和。
35、增重率均高于对照组, 增重分别提高了 16.7、 6.1、 12.9和 24.8, 其中试 验组 1、 3、 4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 饲料系数又称料肉比, 是指摄食量与增重量之比 值, 在试验条件下它能较为真实地评定饲料的质量, 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 试验组的饵料系 数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 10.2、 4.6、 11.1和 14.8, 其中试验组 1、 3、 4 显著低于对照 组 (P 0.05) ; 试验组的成活率分别提高了 6.85、 10.52、 13.0和 13.24, 其中试验 组 2、 3、 4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 这说明说明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添加。
36、一定量的本发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8/10 页 10 明抗病促生长剂对凡纳滨对虾的增重有促进作用, 同时有助于提高其成活率, 降低饵料系 数, 其效果优于普通中药制剂, 添加量为 500ppm 时与抗生素效果相似, 高剂量组优于抗生 素。 0095 试验例 3 0096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 4 所制备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饲喂鲤鱼, 以研究本发 明抗病促生长剂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0097 本试验共选取体重相近 (115g)、 日龄相同的鲤鱼 1200 尾, 随机分为 5 个处理组 ( 记为对照组、 试验组 1、 试验组 2、 试验组 3 和试验组 4), 每个处理 3。
37、 个重复, 每个重复 80 尾鱼, 在同一鱼池中用网隔开喂养。鱼池面积 1.5 亩, 水深 1.2 米, 混凝土硬底池, 试验期水 温为常温, pH67, 溶氧38mg/L, 常规方法饲养管理。 试验开始前驯食一周后, 进行正式 试验, 正式试验持续 160 天。参照鲤鱼营养需要, 设计如表 5 日粮, 分别给饲相应处理的试 鱼。每天投喂 4 次, 投喂时间分别为 9:00、 11:00、 14:00 和 16:00。投饲率为体重的 2 3, 根据鱼体体质量及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 实验结束时将鱼打捞称重, 计算增重率、 饲料系数和成活率。试验结果如表 6 所示。 0098 表 5 日粮配方。
38、及营养水平 0099 0100 * 普通中药制剂为 : 蒲公英 4 份、 甘草 3 份、 苦参 1 份、 三颗针 3 份、 青蒿 2 份、 野菊 花 1 份、 川楝子 1 份, 分别于 50 60下烘干 2 3h ; 将烘干后的中药材粉碎, 过 80-120 目筛, 即得。 0101 注 :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相同者, 差异不显著 (P 0.05),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不相同 者, 差异显著 (P 0.05)。 0102 表 6 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0103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9/10 页 11 组别 对照组 试验组 1 试验组 2 试验组 3 试验组 4 初均重 (g/ 。
39、尾 ) 115.1 114.8 114.9 115.2 114.8 末均重 (g/ 尾 ) 762.3 815.8 801.4 813.7 832.6 均增重 (g/ 尾 ) 647.2 701.0 686.5 698.5 717.8 增重率 ( ) 562.3a 610.6b 597.5b 606.3b 625.3b 均耗料 (g/ 尾 ) 1147.1 1154.0 1171.1 1158.0 1150.6 饵料系数 2.04a 1.89b 1.96a 1.91b 1.84b 成活率 ( ) 95.3 97.1 97.3 97.5 98.2 0104 注 :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相同者, 差异。
40、不显著 (P 0.05), 同一行中肩标字母不相同 者, 差异显著 (P 0.05)。 0105 试验结果表明, 各试验组增重率交对照组显著提高 (P 0.05), 分别提高了 8.3、 6.1、 7.9和 10.9 ; 试验组的饵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 (P 0.05), 分别降低了 7.4、 3.9、 6.4和 9.8 ; 各试验组均可提高鲤鱼的耗料量及成活率 (P 0.05), 其中 成活率分别提高了1.8、 2.1、 2.3和3.1; 说明在鲤鱼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本发明的 抗病促生长剂对鲤鱼的增重有促进作用, 同时有助于提高其成活率, 降低饵料系数, 其效果 优于普通中药制剂, 添加量为 。
41、400ppm 与抗生素效果相似, 高剂量组优于抗生素。 0106 试验例 4 0107 本试验例采用实施例 3 所制备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对鲤鱼肠炎病的治疗 效果评价试验。 0108 1 材料与方法 0109 1.1 试验的时间与地点 0110 本试验于 2010 年 4 月 18 日至 10 月 3 日在北京康华远景鱼类试验池进行。 0111 1.2 试验动物的选择及分组 0112 本试验共选取体重相近(350g)、 日龄相同正在发病的150条鲤鱼, 随机分为5个处 理组 ( 记为对照组、 试验组 1、 试验组 2、 试验组 3 和试验组 4), 每个组 30 条鱼。对照组用 漂白粉按每。
42、立方米水 1ppm 全缸泼洒, 试验组 1、 试验组 2、 试验组 3 和试验组 4 分别用抗生 素(氟苯尼考100ppm)、 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1000ppm、 3000ppm和5000ppm拌料投喂治 疗。 0113 1.3 试验设计 0114 病鱼腹部出现红斑, 肛门红肿。轻压腹部有血黄色粘液流出。打捞 150 条鱼分为 5 组, 分别放在 5 个鱼缸中进行试验, 试验持续 15 天。连续用药 5 天, 实验结束时记录每组 鱼的死亡数, 治愈数量, 未治愈数量。 0115 1.4 日常管理 0116 鱼缸面积 2 平方米, 水深 1.5 米, 混凝土硬底池, 试验期水温为常温, pH。
43、6-7, 溶氧 说 明 书 CN 102232474 A10/10 页 12 3-8mg/L, 常规方法饲养管理。 0117 1.5 测定指标及方法 0118 治愈率 : 试验期间, 鱼用药后精神状态、 食欲恢复正常、 腹部无红斑, 肛门无红肿。 轻压腹部无血黄色粘液流出症状, 并在 7 天后无复发者, 判为治愈, 据此计算治愈率, 治愈 率治愈条数 / 总条数。 0119 有效率 : 经用药后试验鱼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 体重较用药前增加者判为有效, 有 效率治疗有效条数 / 总头数。 0120 无效率 : 凡 7 天内未改善症状的为无效, 无效率治疗无效条数 / 总头数。 0121 死亡率 。
44、: 记录试验期间 14 天内死亡鱼数, 计算死亡率, 死亡率死亡条数 / 死亡 率。 0122 2 结果与分析 0123 表 7 鲤鱼肠炎病的治疗情况 0124 组别 初始病鱼数 死亡率 ( ) 治愈率 ( ) 有效率 ( ) 无效率 ( ) 对照组 30 43.33 33.33 16.67 6.67 试验组 1 30 23.33 50 16.67 10 试验组 2 30 30 50 13.33 6.67 试验组 3 30 10 80 10 试验组 4 30 6.67 86.67 6.67 0125 由表 7 的结果分析, 对初均发病基本一致的鲤鱼经过 5 天的治疗后, 本试验条 件下, 试验组 1、 试验组 2、 试验组 3 和试验组 4 死亡率分别降低了 46.15、 30.76、 76.92和84.61, 治愈率提高了50、 50、 140和160, 总有效率率提高了33.34、 26.67、 80和 86.68, 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 本发明的水产动物用抗病促生长剂能够 治疗鲤鱼肠炎病, 当添加量为 5000ppm 时, 对鱼肠炎病的治愈率达到 86以上 ; 添加量为 1000ppm 时, 其治疗效果与抗生素相当。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