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2115 上传时间:2018-01-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55997.2

申请日:

2014.07.24

公开号:

CN104099944A

公开日:

2014.10.15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E02D 29/045申请日:20140724|||公开

IPC分类号:

E02D29/045

主分类号:

E02D29/045

申请人: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

发明人:

魏伟; 胡红胜; 李震修; 王智高; 陈利; 郑佳

地址:

430050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翠微横路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代理人:

魏殿绅;庞炳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及冠梁,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的位置标注钢支撑架设桩位,并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与冠梁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架设标高时架设钢支撑,然后开挖到基底;破除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并施做附属结构的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待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施做完成,且底板强度满足钢支撑拆除要求时,拆除钢支撑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完成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4)及冠梁(6),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6)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5)的位置标注钢支撑(5)架设桩位,并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3)与冠梁(6)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
步骤S2.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5)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然后开挖到基底;
步骤S3.破除步骤S1中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并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
步骤S4.待底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施做完成,且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时,拆除钢支撑(5)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28),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钢支撑(5)架设桩位的间距,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其中钢支撑(5)与主体结构围护桩(3)之间、钢支撑(5)与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通过腰梁(7)连接。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第一底板后浇带(27)是指第一次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3)后,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第二底板后浇带(28)是指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后,剩余的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包括施作附属结构(2)的侧墙(22)和顶板(23),其中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23)的施作。

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是指底板(21)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

说明书

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车站大跨度附属结构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尤其在周边环境较复杂时,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通常设计时会增加主体结构围护桩与附属结构围护桩间的钢支撑,其施工步骤为:
1、参见图1所示,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4及冠梁6,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6底部。
2、参见图2所示,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5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然后开挖至基底。
3、参见图3所示,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板21、侧墙22、顶板23。
4、参见图4所示,待底板21、侧墙22、顶板23施做完成后,且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时,拆除钢支撑5并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3,施做底板后浇带24、侧墙后浇带25、顶板后浇带26,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
该方法采用附属结构大部分施工完成后再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的施工顺序,变形缝与主体结构部位作为后浇带处理。因此,在进行主体结构围护桩破除时施工空间狭小,导致混凝土块清运困难,且需 要与后续结构施工交叉作业,不仅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而且造成工期缓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克服了主体结构围护桩破除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且施工效率高,缩短了工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及冠梁,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的位置标注钢支撑架设桩位,并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与冠梁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步骤S2.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及附属结构围护桩之间架设钢支撑,然后开挖到基底;步骤S3.破除步骤S1中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并施做附属结构的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步骤S4.待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施做完成,且底板强度满足钢支撑拆除要求时,拆除钢支撑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完成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中,根据钢支撑架设桩位的间距,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在主体结构围护桩及附属结构围护桩之间架设钢支撑,其中钢支撑与主体结构围护桩之间、钢支撑与附属结构围护桩之间通过腰梁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3中,所述第一底板后浇带是指第一次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后,底板与主体结构的对接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第二底板后浇带是指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后,剩余的底板与主体结构的对接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包括施作附属结构的侧墙和顶板,其中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的施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底板强度满足钢支撑拆除要求是指底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将主体结构围护桩分两次破除,且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是根据钢支撑的架设间距确定的,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了后续工序的施工空间克服了主体结构围护桩破除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且不受其他工序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2、本发明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的施作,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S1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S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S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底板的平面剖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S4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底板的平面剖视图。
附图标记:
1—主体结构;
2—附属结构;21—底板;22—侧墙;23—顶板;24—底板后浇带;25—侧墙后浇带;26—顶板后浇带;27—第一底板后浇带;28—第二底板后浇带;
3—主体结构围护桩;4—附属结构围护桩;5—钢支撑;6—冠梁;7—腰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参见图5所示,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4及冠梁6,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6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5的位置标注钢支撑5架设桩位,并根据钢支撑5架设桩位的间距,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3与冠梁6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
步骤S2.参见图6和7所示,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5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其中钢支撑5与主体结构围护桩3之间、钢支撑5与附属结构围护桩 4之间通过腰梁7连接,然后开挖到基底。
步骤S3.参见图8和9所示,破除步骤S1中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并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所述第一底板后浇带27是指第一次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3后,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
步骤S4.参见图10和11所示,待底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施做完成,且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时,所述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是指底板21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拆除钢支撑5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28,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后浇带28是指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后,剩余的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包括施作附属结构2的侧墙22和顶板23,其中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23的施作。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的施作,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本发明通过基坑土方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开挖到基底,车站主体结构1与附属结构2接口处主体结构围护桩3间隔破除并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板21,待底板21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破除剩余主体结构围护桩3,施作剩余底板21,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再依次从下向上施作其余结构。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了后续工序的施工空间克服了主体结构围护桩3破除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且不受其他工序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944A43申请公布日20141015CN104099944A21申请号201410355997222申请日20140724E02D29/04520060171申请人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公司地址430050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翠微横路10号72发明人魏伟胡红胜李震修王智高陈利郑佳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1代理人魏殿绅庞炳良54发明名称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57摘要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及冠梁,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的位置。

2、标注钢支撑架设桩位,并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与冠梁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架设标高时架设钢支撑,然后开挖到基底;破除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并施做附属结构的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待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施做完成,且底板强度满足钢支撑拆除要求时,拆除钢支撑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完成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6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99944ACN104099944。

3、A1/1页21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4及冠梁6,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6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5的位置标注钢支撑5架设桩位,并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3与冠梁6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步骤S2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5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然后开挖到基底;步骤S3破除步骤S1中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并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步骤S4待底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施做完成,且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时,拆除钢。

4、支撑5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28,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根据钢支撑5架设桩位的间距,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其中钢支撑5与主体结构围护桩3之间、钢支撑5与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通过腰梁7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第一底板后浇带27是指第一次破除主体结构。

5、围护桩3后,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第二底板后浇带28是指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后,剩余的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包括施作附属结构2的侧墙22和顶板23,其中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23的施作。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是指底板21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权利要求书CN104099944A1/3页3。

6、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背景技术0002目前,地铁车站大跨度附属结构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尤其在周边环境较复杂时,为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施工的安全,通常设计时会增加主体结构围护桩与附属结构围护桩间的钢支撑,其施工步骤为00031、参见图1所示,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4及冠梁6,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6底部。00042、参见图2所示,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5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然后开挖至基底。00053、参见图3所示,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板21、侧墙22、顶。

7、板23。00064、参见图4所示,待底板21、侧墙22、顶板23施做完成后,且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时,拆除钢支撑5并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3,施做底板后浇带24、侧墙后浇带25、顶板后浇带26,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0007该方法采用附属结构大部分施工完成后再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的施工顺序,变形缝与主体结构部位作为后浇带处理。因此,在进行主体结构围护桩破除时施工空间狭小,导致混凝土块清运困难,且需要与后续结构施工交叉作业,不仅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而且造成工期缓慢。发明内容0008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本发明克服了主体。

8、结构围护桩破除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且施工效率高,缩短了工期。0009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及冠梁,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的位置标注钢支撑架设桩位,并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与冠梁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步骤S2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及附属结构围护桩之间架设钢支撑,然后开挖到基底;步骤S3破除步骤S1中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并施做附属结构的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步骤S4待底板及第一底板后浇带施做完成,且底。

9、板强度满足钢支撑拆除要求时,拆除钢支撑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完成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1中,根据钢支撑架设桩位的间距,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2中,在主体结构围护桩及附属结构围护桩之间说明书CN104099944A2/3页4架设钢支撑,其中钢支撑与主体结构围护桩之间、钢支撑与附属结构围护桩之间通过腰梁连接。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3中,所述第一底板后浇带是指第一次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后,底板与主体结构的对接处。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

10、骤S4中,所述第二底板后浇带是指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后,剩余的底板与主体结构的对接处。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包括施作附属结构的侧墙和顶板,其中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的施作。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步骤S4中,所述底板强度满足钢支撑拆除要求是指底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171、本发明将主体结构围护桩分两次破除,且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是根据钢支撑的架设间距确定的,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了后续工序的施工空间克服了主体结构围护桩破除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且不受其他工序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

11、缩短了工期。00182、本发明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的施作,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附图说明0019图1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1的结构示意图;0020图2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2的结构示意图;0021图3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3的结构示意图;0022图4为背景技术中传统施工方法步骤4的结构示意图;002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S1的结构示意图;002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S2的结构示意图;0025图7为图6的俯视图;0026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

12、S3的结构示意图;0027图9为图8中底板的平面剖视图;0028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方法步骤S4的结构示意图;0029图11为图10中底板的平面剖视图。0030附图标记00311主体结构;00322附属结构;21底板;22侧墙;23顶板;24底板后浇带;25侧墙后浇带;26顶板后浇带;27第一底板后浇带;28第二底板后浇带;00333主体结构围护桩;4附属结构围护桩;5钢支撑;6冠梁;7腰梁。说明书CN104099944A3/3页5具体实施方式0034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00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铁车站与大跨度附属结构接口的施工。

13、方法,包括以下步骤0036步骤S1参见图5所示,施做附属结构围护桩4及冠梁6,然后土方开挖至冠梁6底部,根据基坑内需要架设钢支撑5的位置标注钢支撑5架设桩位,并根据钢支撑5架设桩位的间距,标注需第一次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切断主体结构围护桩3与冠梁6交接部位的钢筋混凝土。0037步骤S2参见图6和7所示,基坑土方开挖至钢支撑5架设标高时,在主体结构围护桩3及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架设钢支撑5,其中钢支撑5与主体结构围护桩3之间、钢支撑5与附属结构围护桩4之间通过腰梁7连接,然后开挖到基底。0038步骤S3参见图8和9所示,破除步骤S1中标注的第一次需破除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并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

14、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所述第一底板后浇带27是指第一次破除主体结构围护桩3后,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0039步骤S4参见图10和11所示,待底板21及第一底板后浇带27施做完成,且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时,所述底板21强度满足钢支撑5拆除要求是指底板21的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拆除钢支撑5并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然后施作第二底板后浇带28,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所述第二底板后浇带28是指破除剩余的主体结构围护桩3后,剩余的底板21与主体结构1的对接处。再从下向上依次施作其余结构,包括施作附属结构2的侧墙22和顶板23,其中采用一次浇筑完成顶板23的施作。采用。

15、一次浇筑完成顶板的施作,进一步的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0040本发明通过基坑土方先撑后挖,分层分段开挖到基底,车站主体结构1与附属结构2接口处主体结构围护桩3间隔破除并施做附属结构2的底板21,待底板21达到一定强度后,再破除剩余主体结构围护桩3,施作剩余底板21,完成与主体结构1的连接,再依次从下向上施作其余结构。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扩大了后续工序的施工空间克服了主体结构围护桩3破除时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且不受其他工序影响,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0041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说明书CN104099944A1/6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4099944A2/6页7图3图4说明书附图CN104099944A3/6页8图5图6说明书附图CN104099944A4/6页9图7说明书附图CN104099944A5/6页10图8图9说明书附图CN104099944A106/6页11图10图11说明书附图CN104099944A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固定建筑物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