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200320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8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179047.0

申请日:

20100514

公开号:

CN101836609B

公开日:

201109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广东海洋大学

发明人:

廖永岩

地址:

524025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40号水产学院

优先权:

CN201010179047A

专利代理机构: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庞爱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是从天然海域或蟹养殖池,得到50-250克的尚未性成熟的青蟹作为蜕壳种蟹。先将种蟹在野外浮筏培育池或室内培育池,培育成重壳蟹。然后再将重壳蟹及时转运至室内培育池,培育成软壳蟹。重壳蟹和软壳蟹培育阶段:pH为7.0-8.8,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15-35,温度为18-32℃。重壳蟹培育时,每2-3天检查一次蟹的重壳或死亡情况,将重壳蟹及时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培育,每2-4小时检查一次蟹的蜕壳或死亡情况,将软壳蟹移出待销售。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其特征是培育方法分为两步:①先将青蟹培育成重壳蟹,②然后再将重壳蟹集中培育成软壳蟹,从天然海域或蟹养殖池,得到50-250克尚未性成熟的青蟹作为重壳蟹种蟹,先在野外浮筏或室内培育池,将其培育成重壳蟹;然后,将重壳蟹集中在一个培育池内,培育成软壳蟹,培育重壳蟹和培育软壳蟹的环境因子相同,pH为7.0-8.8,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10-35,温度为18-32℃,重壳蟹培育,每2-3天检查一次蟹的重壳或死亡情况,将死亡的蟹处理掉,将重壳蟹及时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软壳蟹培育,每2-4小时检查一次蟹的蜕壳或死亡情况,将死蟹取出,处理掉;将软壳蟹移出,活体离水暂存,或低温活体暂存、或急冻冰冻保存待销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蟹是重要的生猛海鲜,但是,由于蟹有坚硬的壳,吃起来很不方便,也使蟹的可食部分大大减少。软壳蟹,就是利用蟹正常的生理蜕壳,在硬壳蜕掉后软壳还没有硬化时,对其进行处理,使其保持软壳状态,销售至顾客手里,供顾客食用。由于蟹蜕壳时,不摄食,还必须将其以前摄食的食物全部排出。这就使蟹体内几乎没有粪便,并且,壳、鳃等部分,都是软的,均可食用。这不仅减少吃蟹时剥壳的麻烦,并使可食部分大大增加。现在,世界上,美国用北美蓝蟹来生产软壳蟹;澳大利亚用养殖桶室内生产远海梭子蟹软壳蟹;中国浙江,用锯缘青蟹室内生产软壳蟹。仅中国浙江的锯缘青蟹软壳蟹生产,一年就能产生近3000万元的产值。

青蟹(如锯缘青蟹)个体大,产量大,是生产软壳蟹的优质蟹,市场前景看好。室内软壳青蟹生产,培育成本高,培育规模受到室内设施规模的限制,远不能满足软壳蟹市场的需求。而用浮筏野外进行软壳蟹培育,虽然培育成本低、规模大,但是,必须每2-4小时全养殖池检查一次培育蟹是否蜕壳,一天24小时得检查10次以上,使软壳蟹培育者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采用先培育成重壳蟹,然后再将重壳蟹集中培育成软壳蟹的方法,即可通过卖重壳蟹,降低养殖风险,又可大大节省劳动力(培育重壳蟹仅只2-4天检查一次,培育软壳蟹虽然得2-4小时检查一次,但每天的重壳蟹仅只可能是当天所有培育种蟹的1/10,且重壳蟹一般2-5天即全部蜕壳为软壳蟹,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是软壳青蟹培育的科学方法。此方法经济效益显著,每年能产生近亿元的产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先在野外利用浮筏大规模地将种蟹培育成重壳蟹,然后收集重壳蟹,控制温度、盐度等环境因子,集中将重壳蟹培育成软壳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养殖池塘或浅海区,用PVC管两端密封做骨架,再用木条或PVC管做横隔捆绑,做成浮筏。四排带孔塑料箱或塑料网笼放置或固定在浮筏上,下部浸入水中,上部加盖。从天然海域或蟹养殖池,得到50-250克的尚未成熟的青蟹,作为重壳蟹培育的种蟹。将种蟹在最短的时间内,活体运至重壳蟹培育池,放进塑料网笼,进行重壳蟹培育。每2-4天检查一次蟹的是否变为重壳或死亡情况;每2-4天投饵一次。将死蟹取出,处理掉,将重壳蟹移出,集中进行培育。不投饵,真至全部重壳蟹培育为软壳蟹。每2-4小时检查一次蟹的是否变为软壳或死亡。将死蟹取出,处理掉,将软壳蟹移出,活体离水暂存,或低温活体暂存、或急冻冰冻保存待销售。

本发明的优点:将重壳蟹和软壳蟹分阶段进行,降低重壳蟹培育阶段的劳动强度(从每2-4小时检查一次,改为2-4天检查一次,大大减少检查次数)。将重壳蟹培育至软壳蟹阶段,不用投饵,降低培育成本,减少培育环境污染,重壳蟹培育至软壳蟹阶段可基本不换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用重壳蟹培育软壳蟹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1)浮筏顺池塘的长度方向排列,长度为池塘长度的一半。浮筏由直径4厘米的聚氯乙烯(PVC)管构成,一座浮筏一般由多根4米长PVC管相互连接,每排5根,形成4列安放蟹箱的箱栏(宽度刚好一眼看过去的视野)。PVC管道两端覆盖PVC帽,以防止水进入。该浮筏长度取决于池塘的长度大小。浮筏分为每个110×110厘米的小单位,由一狭窄木头(2.5厘米宽×2.0厘米厚×110厘米长)捆绑连接,或由比主管更小管径的聚氯乙烯小管代替木头。木头或小管横系在主管上。每一个用木头隔开的部分(节),可容纳6个蟹箱排列,即每列6箱、4行共24箱。

(2)在池塘的宽度方向上,建一有盖(或屋顶)的桥,有屋顶的桥建在池塘的中间,并与浮筏垂直,横跨浮筏。桥地板160厘米宽。长度取决于池塘的宽度。地板高架在12厘米的水面上,便于检查软壳蟹或喂食时,浮筏从木桥下通过,从一边至另一边。

(3)青蟹(50-250克)单个地装在带孔的塑料箱中。箱分为基座和盖。箱的基座参数为21.5×15.5×9.0厘米,箱的盖的参数为21.5×15.5×2.5厘米。放入蟹后,箱盖牢牢地系在基座上。螃蟹装在塑料箱里,浮筏支撑塑料箱。

(4)聚乙烯绳子的一端,绑在固定在陆地上的木桩上,再穿入环中。环装在浮筏中央的PVC上(两侧各有两排蟹箱)。另一端系在另一极的木棍上。用环来引导绳索,绳索来引导浮筏,每隔4个间隔安装一个环。另一根绳系在PVC管浮筏的二端,并穿过木桥,以便牵拉浮筏运动。

(5)从野外捕捞青蟹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蟹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蟹箱。每2天按蟹体重的10%投饵,投饵时间为清晨。培育池pH为7.5-8.8,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为28。温度为25-32℃。每隔2天,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重壳时,将重壳蟹取出,转运至重壳蟹培育区培育。

(6)软壳蟹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长3.8米,池外壁高80厘米(基座25厘米,池深55厘米),宽1米,水深30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池底配有排水管口。塑料网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高35厘米。网笼上加盖,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小直径1厘米。盖上网孔较大,直径2厘米,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7)塑料网笼分四排,整齐在摆放在水泥池中,每池放网笼80个。池底充气,保证溶解氧浓度。

(8)pH为7.5-8.0,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28,温度为25-32℃之间。每2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9)从野外浮筏转运来的重壳青蟹(50-250克)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2小时,检查蟹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

(10)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实施例2

(1)浮筏顺池塘的长度方向排列,长度为池塘长度的一半。浮筏由直径4厘米的聚氯乙烯(PVC)管构成,一座浮筏一般由多根4米长PVC管相互连接,每排5根,形成4列安放蟹箱的箱栏(宽度刚好一眼看过去的视野)。PVC管道两端覆盖PVC帽,以防止水进入。该浮筏长度取决于池塘的长度大小。浮筏分为每个110×110厘米的小单位,由一狭窄木头(2.5厘米宽×2.0厘米厚×110厘米长)捆绑连接,或由比主管更小管径的聚氯乙烯小管代替木头。木头或小管横系在主管上。每一个用木头隔开的部分(节),可容纳6个蟹箱排列,即每列6箱、4行共24箱。

(2)在池塘的宽度方向上,建一有盖(或屋顶)的桥,有屋顶的桥建在池塘的中间,并与浮筏垂直,横跨浮筏。桥地板160厘米宽。长度取决于池塘的宽度。地板高架在12厘米的水面上,便于检查软壳蟹或喂食时,浮筏从木桥下通过,从一边至另一边。

(3)青蟹(50-250克)单个地装在带孔的塑料箱中。箱分为基座和盖。箱的基座参数为21.5×15.5×9.0厘米,箱的盖的参数为21.5×15.5×2.5厘米。放入蟹后,箱盖牢牢地系在基座上。螃蟹装在塑料箱里,浮筏支撑塑料箱。

(4)聚乙烯绳子的一端,绑在固定在陆地上的木桩上,再穿入环中。环装在浮筏中央的PVC上(两侧各有两排蟹箱)。另一端系在另一极的木棍上。用环来引导绳索,绳索来引导浮筏,每隔4个间隔安装一个环。另一根绳系在PVC管浮筏的二端,并穿过木桥,以便牵拉浮筏运动。

(5)从野外捕捞青蟹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青蟹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蟹箱。每2天按蟹体重的10%投饵,投饵时间为清晨。培育池pH为7.5-8.8,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为10。温度为22-27℃。每隔3天,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重壳时,将重壳蟹取出,转运至软壳蟹培育区培育。

(6)软壳蟹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长3.8米,池外壁高80厘米(基座25厘米,池深55厘米),宽1米,水深30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池底配有排水管口。塑料网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高35厘米。网笼上加盖,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小直径1厘米。盖上网孔较大,直径2厘米,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7)塑料网笼分四排,整齐在摆放在水泥池中,每池放网笼80个。池底充气,保证溶解氧浓度。

(8)pH为7.5-8.5,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10,温度为22-27℃之间。每2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9)从野外浮筏转运来的重壳青蟹(50-250克)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2小时,检查蟹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

(10)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11)除少量死亡外,重壳蟹5天之内全部完成蜕壳。

实施例3

(1)浮筏顺池塘的长度方向排列,长度为池塘长度的一半。浮筏由直径4厘米的聚氯乙烯(PVC)管构成,一座浮筏一般由多根4米长PVC管相互连接,每排5根,形成4列安放蟹箱的箱栏(宽度刚好一眼看过去的视野)。PVC管道两端覆盖PVC帽,以防止水进入。该浮筏长度取决于池塘的长度大小。浮筏分为每个110×110厘米的小单位,由一狭窄木头(2.5厘米宽×2.0厘米厚×110厘米长)捆绑连接,或由比主管更小管径的聚氯乙烯小管代替木头。木头或小管横系在主管上。每一个用木头隔开的部分(节),可容纳6个蟹箱排列,即每列6箱、4行共24箱。

(2)在池塘的宽度方向上,建一有盖(或屋顶)的桥,有屋顶的桥建在池塘的中间,并与浮筏垂直,横跨浮筏。桥地板160厘米宽。长度取决于池塘的宽度。地板高架在12厘米的水面上,便于检查软壳蟹或喂食时,浮筏从木桥下通过,从一边至另一边。

(3)青蟹(50-250克)单个地装在带孔的塑料箱中。箱分为基座和盖。箱的基座参数为21.5×15.5×9.0厘米,箱的盖的参数为21.5×15.5×2.5厘米。放入蟹后,箱盖牢牢地系在基座上。螃蟹装在塑料箱里,浮筏支撑塑料箱。

(4)聚乙烯绳子的一端,绑在固定在陆地上的木桩上,再穿入环中。环装在浮筏中央的PVC上(两侧各有两排蟹箱)。另一端系在另一极的木棍上。用环来引导绳索,绳索来引导浮筏,每隔4个间隔安装一个环。另一根绳系在PVC管浮筏的二端,并穿过木桥,以便牵拉浮筏运动。

(5)从野外捕捞青蟹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蟹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蟹箱。每2天按蟹体重的10%投饵,投饵时间为清晨。培育池pH为7.5-8.8,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为20。温度为25-29℃。每隔2天,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重壳时,将重壳蟹取出,转运至软壳蟹培育区培育。

(6)软壳蟹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长3.8米,池外壁高80厘米(基座25厘米,池深55厘米),宽1米,水深30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池底配有排水管口。塑料网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高35厘米。网笼上加盖,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小直径1厘米。盖上网孔较大,直径2厘米,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7)塑料网笼分四排,整齐在摆放在水泥池中,每池放网笼80个。池底充气,保证溶解氧浓度。

(8)pH为7.5-8.0,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20,温度为25-29℃之间。每2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9)从野外浮筏转运来的重壳青蟹(50-250克)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2小时,检查蟹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

(10)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实施例4

(1)室内建水泥池,池长3.8米长,池外壁高80厘米(基座25厘米,池深55厘米),宽1米,水深30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池底配有排水管口。

(2)塑料网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高35厘米。网笼上加盖,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小直径1厘米。盖上网孔较大,直径2厘米,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3)塑料网笼分四排,整齐在摆放在玻璃池中,每池放网笼80个。池底充气,保证溶解氧浓度。

(4)pH为7.6-8.8,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15,温度为20-28℃之间。每2天换水一次(投饵的第二天早上清除残饵后换水),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5)从青蟹养殖池或从野外捕捞获得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青蟹(50-250克)做蟹种。将蟹种运至重壳蟹培育场,装进网笼。傍晚投饵,投饵量为蟹体重的10%。每2天投饵一次。

(6)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每隔2天,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蟹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重壳时,将重壳蟹取出,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

(7)软壳蟹培育池规格和重壳蟹培育池一致。

(8)pH为7.5-8.0,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15,温度为20-28℃之间。每2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9)从室内重壳蟹培育池转运来的重壳青蟹(50-250克)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2小时,检查蟹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

(10)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实施例5

(1)室内重壳蟹为玻璃池,池长3.8米长,池外壁高80厘米(基座25厘米,池深55厘米),宽1米,水深30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池底配有排水管口。

(2)塑料网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21.5厘米,宽15.5厘米,高35厘米。网笼上加盖,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小直径1厘米。盖上网孔较大,直径2厘米,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3)塑料网笼分四排,整齐在摆放在玻璃池中,每池放网笼80个。池底充气,保证溶解氧浓度。

(4)pH为7.6-8.8,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20,温度为25-27℃之间。每2天换水一次(投饵的第二天早上清除残饵后换水),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5)从青蟹养殖池或从野外捕捞获得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青蟹作为重壳蟹培育的蟹种(50-250克)。将蟹种运至重壳蟹培育场,装进网笼。傍晚投饵,投饵量为蟹体重的10%。每2天投饵一次。

(6)入行走道在池的两侧,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每隔3天,检查蟹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蟹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重壳时,将重壳蟹取出,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继续培育。

(7)软壳蟹培育池和重壳蟹培育池规格一致。

(8)pH为7.5-8.0,溶解氧为5mg/L以上。盐度25,温度为25-27℃之间。每2天换水一次,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9)从室内重壳蟹培育池转运来的重壳青蟹(50-250克)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2小时,检查蟹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

(10)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死亡时,将死蟹及时清理出,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836609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9.07 CN 101836609 B *CN101836609B* (21)申请号 201010179047.0 (22)申请日 2010.05.14 A01K 6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广东海洋大学 地址 524025 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解放东路 40 号水产学院 (72)发明人 廖永岩 (74)专利代理机构 湛江市三强专利事务所 44203 代理人 庞爱英 (54) 发明名称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 (57) 摘要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 是从天然海域或 蟹养殖池, 得到 50-25。

2、0 克的尚未性成熟的青蟹作 为蜕壳种蟹。先将种蟹在野外浮筏培育池或室内 培育池, 培育成重壳蟹。 然后再将重壳蟹及时转运 至室内培育池, 培育成软壳蟹。 重壳蟹和软壳蟹培 育阶段 : pH 为 7.0-8.8,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 盐 度 15-35, 温度为 18-32。重壳蟹培育时, 每 2-3 天检查一次蟹的重壳或死亡情况, 将重壳蟹及时 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培育, 每 2-4 小时检查一次 蟹的蜕壳或死亡情况, 将软壳蟹移出待销售。 (51)Int.Cl. 审查员 赵蕾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6 页 CN 10183。

3、6609 B1/1 页 2 1.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 其特征是培育方法分为两步 : 先将青蟹培育成重壳 蟹, 然后再将重壳蟹集中培育成软壳蟹, 从天然海域或蟹养殖池, 得到 50-250 克尚未性 成熟的青蟹作为重壳蟹种蟹, 先在野外浮筏或室内培育池, 将其培育成重壳蟹 ; 然后, 将重 壳蟹集中在一个培育池内, 培育成软壳蟹, 培育重壳蟹和培育软壳蟹的环境因子相同, pH 为 7.0-8.8,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 盐度 10-35, 温度为 18-32, 重壳蟹培育, 每 2-3 天检查一 次蟹的重壳或死亡情况, 将死亡的蟹处理掉, 将重壳蟹及时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 软壳蟹培。

4、 育, 每 2-4 小时检查一次蟹的蜕壳或死亡情况, 将死蟹取出, 处理掉 ; 将软壳蟹移出, 活体离 水暂存, 或低温活体暂存、 或急冻冰冻保存待销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836609 B1/6 页 3 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蟹是重要的生猛海鲜, 但是, 由于蟹有坚硬的壳, 吃起来很不方便, 也使蟹的可食 部分大大减少。软壳蟹, 就是利用蟹正常的生理蜕壳, 在硬壳蜕掉后软壳还没有硬化时, 对 其进行处理, 使其保持软壳状态, 销售至顾客手里, 供顾客食用。由于蟹蜕壳时, 不摄食。

5、, 还 必须将其以前摄食的食物全部排出。 这就使蟹体内几乎没有粪便, 并且, 壳、 鳃等部分, 都是 软的, 均可食用。这不仅减少吃蟹时剥壳的麻烦, 并使可食部分大大增加。现在, 世界上, 美 国用北美蓝蟹来生产软壳蟹 ; 澳大利亚用养殖桶室内生产远海梭子蟹软壳蟹 ; 中国浙江, 用锯缘青蟹室内生产软壳蟹。仅中国浙江的锯缘青蟹软壳蟹生产, 一年就能产生近 3000 万 元的产值。 0003 青蟹 ( 如锯缘青蟹 ) 个体大, 产量大, 是生产软壳蟹的优质蟹, 市场前景看好。室 内软壳青蟹生产, 培育成本高, 培育规模受到室内设施规模的限制, 远不能满足软壳蟹市场 的需求。而用浮筏野外进行软壳蟹。

6、培育, 虽然培育成本低、 规模大, 但是, 必须每 2-4 小时全 养殖池检查一次培育蟹是否蜕壳, 一天 24 小时得检查 10 次以上, 使软壳蟹培育者工作量 大、 劳动强度高。采用先培育成重壳蟹, 然后再将重壳蟹集中培育成软壳蟹的方法, 即可通 过卖重壳蟹, 降低养殖风险, 又可大大节省劳动力 ( 培育重壳蟹仅只 2-4 天检查一次, 培育 软壳蟹虽然得 2-4 小时检查一次, 但每天的重壳蟹仅只可能是当天所有培育种蟹的 1/10, 且重壳蟹一般 2-5 天即全部蜕壳为软壳蟹, 劳动强度大大降低 ), 是软壳青蟹培育的科学方 法。此方法经济效益显著, 每年能产生近亿元的产值。 发明内容 0。

7、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软壳青蟹的培育方法, 先在野外利用浮筏大规模地将种 蟹培育成重壳蟹, 然后收集重壳蟹, 控制温度、 盐度等环境因子, 集中将重壳蟹培育成软壳 蟹。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 在养殖池塘或浅海区, 用 PVC 管两端密封做骨架, 再用木条或 PVC 管做横隔捆绑, 做成浮筏。四排带孔塑料箱或塑料网笼放置或固定在浮筏上, 下部浸入 水中, 上部加盖。从天然海域或蟹养殖池, 得到 50-250 克的尚未成熟的青蟹, 作为重壳蟹培 育的种蟹。将种蟹在最短的时间内, 活体运至重壳蟹培育池, 放进塑料网笼, 进行重壳蟹培 育。每 2-4 天检查一次蟹的是否变为重壳或死亡。

8、情况 ; 每 2-4 天投饵一次。将死蟹取出, 处 理掉, 将重壳蟹移出, 集中进行培育。不投饵, 真至全部重壳蟹培育为软壳蟹。每 2-4 小时 检查一次蟹的是否变为软壳或死亡。 将死蟹取出, 处理掉, 将软壳蟹移出, 活体离水暂存, 或 低温活体暂存、 或急冻冰冻保存待销售。 0006 本发明的优点 : 将重壳蟹和软壳蟹分阶段进行, 降低重壳蟹培育阶段的劳动强度 ( 从每 2-4 小时检查一次, 改为 2-4 天检查一次, 大大减少检查次数 )。将重壳蟹培育至软 说 明 书 CN 101836609 B2/6 页 4 壳蟹阶段, 不用投饵, 降低培育成本, 减少培育环境污染, 重壳蟹培育至软。

9、壳蟹阶段可基本 不换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07 以下, 结合具体实施例, 对本发明用重壳蟹培育软壳蟹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0008 实施例 1 0009 (1)浮筏顺池塘的长度方向排列, 长度为池塘长度的一半。 浮筏由直径4厘米的聚 氯乙烯 (PVC) 管构成, 一座浮筏一般由多根 4 米长 PVC 管相互连接, 每排 5 根, 形成 4 列安 放蟹箱的箱栏 ( 宽度刚好一眼看过去的视野 )。PVC 管道两端覆盖 PVC 帽, 以防止水进入。 该浮筏长度取决于池塘的长度大小。浮筏分为每个 110110 厘米的小单位, 由一狭窄木头 (2.5 厘米宽 2.0 厘米厚 110 厘米长 ) 捆绑。

10、连接, 或由比主管更小管径的聚氯乙烯小管 代替木头。木头或小管横系在主管上。每一个用木头隔开的部分 ( 节 ), 可容纳 6 个蟹箱排 列, 即每列 6 箱、 4 行共 24 箱。 0010 (2)在池塘的宽度方向上, 建一有盖(或屋顶)的桥, 有屋顶的桥建在池塘的中间, 并与浮筏垂直, 横跨浮筏。桥地板 160 厘米宽。长度取决于池塘的宽度。地板高架在 12 厘 米的水面上, 便于检查软壳蟹或喂食时, 浮筏从木桥下通过, 从一边至另一边。 0011 (3) 青蟹 (50-250 克 ) 单个地装在带孔的塑料箱中。箱分为基座和盖。箱的基座 参数为 21.515.59.0 厘米, 箱的盖的参数为。

11、 21.515.52.5 厘米。放入蟹后, 箱盖牢 牢地系在基座上。螃蟹装在塑料箱里, 浮筏支撑塑料箱。 0012 (4) 聚乙烯绳子的一端, 绑在固定在陆地上的木桩上, 再穿入环中。环装在浮筏中 央的 PVC 上 ( 两侧各有两排蟹箱 )。另一端系在另一极的木棍上。用环来引导绳索, 绳索来 引导浮筏, 每隔 4 个间隔安装一个环。另一根绳系在 PVC 管浮筏的二端, 并穿过木桥, 以便 牵拉浮筏运动。 0013 (5) 从野外捕捞青蟹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蟹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 装进蟹箱。每 2 天按蟹体重的 10投饵, 投饵时间为清晨。培育池 pH 为 7.5-8.8, 溶解氧 为。

12、 5mg/L 以上。盐度为 28。温度为 25-32。每隔 2 天, 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当 蟹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 当发现蟹重壳时, 将重壳蟹取出, 转运至重壳蟹培 育区培育。 0014 (6) 软壳蟹培育池, 为室内水泥池, 长 3.8 米, 池外壁高 80 厘米 ( 基座 25 厘米, 池 深 55 厘米 ), 宽 1 米, 水深 30 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 池底配有排水管口。塑料网 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 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 21.5 厘米, 宽 15.5 厘 米, 高 35 厘米。网笼上加盖, 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

13、小直径 1 厘米。盖 上网孔较大, 直径 2 厘米, 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0015 (7) 塑料网笼分四排, 整齐在摆放在水泥池中, 每池放网笼 80 个。池底充气, 保证 溶解氧浓度。 0016 (8)pH 为 7.5-8.0,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盐度 28, 温度为 25-32之间。每 2 天 换水一次, 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0017 (9) 从野外浮筏转运来的重壳青蟹 (50-250 克 ) 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 场, 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 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 2 小时, 检查蟹蜕壳或死 说 明 书 CN 101836609 B3/6 页 5。

14、 亡与否一次。 0018 (10) 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 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 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 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0019 实施例 2 0020 (1)浮筏顺池塘的长度方向排列, 长度为池塘长度的一半。 浮筏由直径4厘米的聚 氯乙烯 (PVC) 管构成, 一座浮筏一般由多根 4 米长 PVC 管相互连接, 每排 5 根, 形成 4 列安 放蟹箱的箱栏 ( 宽度刚好一眼看过去的视野 )。PVC 管道两端覆盖 PVC 帽, 以防止水进入。 该浮筏长度取决于池塘的长度大小。浮筏分为每个 110110 厘米的小单位, 由一狭窄木头。

15、 (2.5 厘米宽 2.0 厘米厚 110 厘米长 ) 捆绑连接, 或由比主管更小管径的聚氯乙烯小管 代替木头。木头或小管横系在主管上。每一个用木头隔开的部分 ( 节 ), 可容纳 6 个蟹箱排 列, 即每列 6 箱、 4 行共 24 箱。 0021 (2)在池塘的宽度方向上, 建一有盖(或屋顶)的桥, 有屋顶的桥建在池塘的中间, 并与浮筏垂直, 横跨浮筏。桥地板 160 厘米宽。长度取决于池塘的宽度。地板高架在 12 厘 米的水面上, 便于检查软壳蟹或喂食时, 浮筏从木桥下通过, 从一边至另一边。 0022 (3) 青蟹 (50-250 克 ) 单个地装在带孔的塑料箱中。箱分为基座和盖。箱的。

16、基座 参数为 21.515.59.0 厘米, 箱的盖的参数为 21.515.52.5 厘米。放入蟹后, 箱盖牢 牢地系在基座上。螃蟹装在塑料箱里, 浮筏支撑塑料箱。 0023 (4) 聚乙烯绳子的一端, 绑在固定在陆地上的木桩上, 再穿入环中。环装在浮筏中 央的 PVC 上 ( 两侧各有两排蟹箱 )。另一端系在另一极的木棍上。用环来引导绳索, 绳索来 引导浮筏, 每隔 4 个间隔安装一个环。另一根绳系在 PVC 管浮筏的二端, 并穿过木桥, 以便 牵拉浮筏运动。 0024 (5)从野外捕捞青蟹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青蟹做蟹种。 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 装进蟹箱。每 2 天按蟹体重的 10投饵, 。

17、投饵时间为清晨。培育池 pH 为 7.5-8.8, 溶解氧 为 5mg/L 以上。盐度为 10。温度为 22-27。每隔 3 天, 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当 蟹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 当发现蟹重壳时, 将重壳蟹取出, 转运至软壳蟹培 育区培育。 0025 (6) 软壳蟹培育池, 为室内水泥池, 长 3.8 米, 池外壁高 80 厘米 ( 基座 25 厘米, 池 深 55 厘米 ), 宽 1 米, 水深 30 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 池底配有排水管口。塑料网 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 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 21.5 厘米, 宽 15.5 厘 米, 高 。

18、35 厘米。网笼上加盖, 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小直径 1 厘米。盖 上网孔较大, 直径 2 厘米, 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0026 (7) 塑料网笼分四排, 整齐在摆放在水泥池中, 每池放网笼 80 个。池底充气, 保证 溶解氧浓度。 0027 (8)pH 为 7.5-8.5,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盐度 10, 温度为 22-27之间。每 2 天 换水一次, 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0028 (9) 从野外浮筏转运来的重壳青蟹 (50-250 克 ) 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 场, 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 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 2 小时, 检查蟹蜕。

19、壳或死 亡与否一次。 0029 (10) 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 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 说 明 书 CN 101836609 B4/6 页 6 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 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0030 (11) 除少量死亡外, 重壳蟹 5 天之内全部完成蜕壳。 0031 实施例 3 0032 (1)浮筏顺池塘的长度方向排列, 长度为池塘长度的一半。 浮筏由直径4厘米的聚 氯乙烯 (PVC) 管构成, 一座浮筏一般由多根 4 米长 PVC 管相互连接, 每排 5 根, 形成 4 列安 放蟹箱的箱栏 ( 宽度刚好一眼看过去的视野 )。PVC 。

20、管道两端覆盖 PVC 帽, 以防止水进入。 该浮筏长度取决于池塘的长度大小。浮筏分为每个 110110 厘米的小单位, 由一狭窄木头 (2.5 厘米宽 2.0 厘米厚 110 厘米长 ) 捆绑连接, 或由比主管更小管径的聚氯乙烯小管 代替木头。木头或小管横系在主管上。每一个用木头隔开的部分 ( 节 ), 可容纳 6 个蟹箱排 列, 即每列 6 箱、 4 行共 24 箱。 0033 (2)在池塘的宽度方向上, 建一有盖(或屋顶)的桥, 有屋顶的桥建在池塘的中间, 并与浮筏垂直, 横跨浮筏。桥地板 160 厘米宽。长度取决于池塘的宽度。地板高架在 12 厘 米的水面上, 便于检查软壳蟹或喂食时, 。

21、浮筏从木桥下通过, 从一边至另一边。 0034 (3) 青蟹 (50-250 克 ) 单个地装在带孔的塑料箱中。箱分为基座和盖。箱的基座 参数为 21.515.59.0 厘米, 箱的盖的参数为 21.515.52.5 厘米。放入蟹后, 箱盖牢 牢地系在基座上。螃蟹装在塑料箱里, 浮筏支撑塑料箱。 0035 (4) 聚乙烯绳子的一端, 绑在固定在陆地上的木桩上, 再穿入环中。环装在浮筏中 央的 PVC 上 ( 两侧各有两排蟹箱 )。另一端系在另一极的木棍上。用环来引导绳索, 绳索来 引导浮筏, 每隔 4 个间隔安装一个环。另一根绳系在 PVC 管浮筏的二端, 并穿过木桥, 以便 牵拉浮筏运动。 。

22、0036 (5) 从野外捕捞青蟹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蟹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场, 装进蟹箱。每 2 天按蟹体重的 10投饵, 投饵时间为清晨。培育池 pH 为 7.5-8.8, 溶解氧 为 5mg/L 以上。盐度为 20。温度为 25-29。每隔 2 天, 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当 蟹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 当发现蟹重壳时, 将重壳蟹取出, 转运至软壳蟹培 育区培育。 0037 (6) 软壳蟹培育池, 为室内水泥池, 长 3.8 米, 池外壁高 80 厘米 ( 基座 25 厘米, 池 深 55 厘米 ), 宽 1 米, 水深 30 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 池底配。

23、有排水管口。塑料网 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 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 21.5 厘米, 宽 15.5 厘 米, 高 35 厘米。网笼上加盖, 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大小直径 1 厘米。盖 上网孔较大, 直径 2 厘米, 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0038 (7) 塑料网笼分四排, 整齐在摆放在水泥池中, 每池放网笼 80 个。池底充气, 保证 溶解氧浓度。 0039 (8)pH 为 7.5-8.0,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盐度 20, 温度为 25-29之间。每 2 天 换水一次, 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0040 (9) 从野外浮筏转运来的重壳青蟹 (50-。

24、250 克 ) 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壳蟹培育 场, 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 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 2 小时, 检查蟹蜕壳或死 亡与否一次。 0041 (10) 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 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 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 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说 明 书 CN 101836609 B5/6 页 7 0042 实施例 4 0043 (1) 室内建水泥池, 池长 3.8 米长, 池外壁高 80 厘米 ( 基座 25 厘米, 池深 55 厘 米 ), 宽 1 米, 水深 30 厘米。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 池底配有排水管口。

25、。 0044 (2) 塑料网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 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 21.5 厘米, 宽 15.5 厘米, 高 35 厘米。网笼上加盖, 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 大小直径 1 厘米。盖上网孔较大, 直径 2 厘米, 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0045 (3) 塑料网笼分四排, 整齐在摆放在玻璃池中, 每池放网笼 80 个。池底充气, 保证 溶解氧浓度。 0046 (4)pH 为 7.6-8.8,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盐度 15, 温度为 20-28之间。每 2 天 换水一次 ( 投饵的第二天早上清除残饵后换水 ), 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0047。

26、 (5) 从青蟹养殖池或从野外捕捞获得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青蟹 (50-250 克 ) 做蟹 种。将蟹种运至重壳蟹培育场, 装进网笼。傍晚投饵, 投饵量为蟹体重的 10。每 2 天投饵 一次。 0048 (6) 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 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每隔 2 天, 检查蟹重壳或死亡与否一次。蟹当蟹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当发现蟹 重壳时, 将重壳蟹取出, 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 0049 (7) 软壳蟹培育池规格和重壳蟹培育池一致。 0050 (8)pH 为 7.5-8.0,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盐度 15, 温度为 20-28之间。每 2 天 换水。

27、一次, 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0051 (9) 从室内重壳蟹培育池转运来的重壳青蟹 (50-250 克 ) 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 壳蟹培育场, 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 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 2 小时, 检查蟹 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 0052 (10) 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 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 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 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0053 实施例 5 0054 (1) 室内重壳蟹为玻璃池, 池长 3.8 米长, 池外壁高 80 厘米 ( 基座 25 厘米, 池深 55 厘米 ), 宽 1 米, 水深 30 厘米。。

28、水泥池上配有加水管口, 池底配有排水管口。 0055 (2) 塑料网笼由沉水性塑料浇铸而成, 由基座和盖两部分构成。塑料网笼基座长 21.5 厘米, 宽 15.5 厘米, 高 35 厘米。网笼上加盖, 防蟹逃脱。盖用绳子系在基座上。网眼 大小直径 1 厘米。盖上网孔较大, 直径 2 厘米, 便于观察蟹的蜕壳及存活情况。 0056 (3) 塑料网笼分四排, 整齐在摆放在玻璃池中, 每池放网笼 80 个。池底充气, 保证 溶解氧浓度。 0057 (4)pH 为 7.6-8.8,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盐度 20, 温度为 25-27之间。每 2 天 换水一次 ( 投饵的第二天早上清除残饵后换。

29、水 ), 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0058 (5) 从青蟹养殖池或从野外捕捞获得还未完成生殖蜕壳的青蟹作为重壳蟹培育的 蟹种 (50-250 克 )。将蟹种运至重壳蟹培育场, 装进网笼。傍晚投饵, 投饵量为蟹体重的 10。每 2 天投饵一次。 0059 (6) 入行走道在池的两侧, 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每隔 3 天, 检查蟹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蟹当蟹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当发现蟹 说 明 书 CN 101836609 B6/6 页 8 重壳时, 将重壳蟹取出, 转运至软壳蟹培育池继续培育。 0060 (7) 软壳蟹培育池和重壳蟹培育池规格一致。 0061 (8)pH 为 7.5-8.0, 溶解氧为 5mg/L 以上。盐度 25, 温度为 25-27之间。每 2 天 换水一次, 以保持水环境的稳定。 0062 (9) 从室内重壳蟹培育池转运来的重壳青蟹 (50-250 克 ) 做蟹种。将蟹种运至软 壳蟹培育场, 装进网笼。因为重壳蟹已不再摄饵, 故培育期间不投饵。每隔 2 小时, 检查蟹 蜕壳或死亡与否一次。 0063 (10) 人行走道在池的两侧, 人在培育池的两侧分别检查两侧各两排网笼。蟹当蟹 死亡时, 将死蟹及时清理出, 进行处理。当发现蟹蜕壳时, 将软壳蟹取出待销售。 说 明 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