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框内开下悬玻璃幕墙开启窗.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隐框内开下悬玻璃幕墙开启窗.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3742037A43申请公布日20140423CN103742037A21申请号201310000041622申请日20130103E06B3/38200601E06B1/36200601E06B3/24200601E06B3/263200601E06B7/1620060171申请人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地址101300北京市顺义区牛汇北五街5号72发明人张伟韬王晓华李飞魏磊74专利代理机构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00代理人陈英54发明名称一种隐框内开下悬玻璃幕墙开启窗57摘要一种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包括开启扇框(1)和开启扇(2),所述开启扇框(1。
2、)固定于玻璃幕墙上,所述开启扇(2)包括开启扇扇料(3)和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4);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框(1)上设有转轴(5),所述开启扇扇料(3)上设有能与该转轴配合的转槽(6),转轴(5)和转槽(6)构成开启扇(2)与开启扇框(1)之间的转轴式转动连接结构;开启扇框(1)内设有限位块(7),用来限制开启扇(2)的脱钩和左右窜动;开启扇框(1)上设置二道密封胶条,开启扇(2)上设置一道密封胶条,三道密封胶条贯通设置;开启扇框(1)上具有挡边立杆(15),与开启扇框上的密封胶条紧密配合,防止水进入室内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
3、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2页10申请公布号CN103742037ACN103742037A1/1页21一种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包括开启扇框(1)和开启扇(2),所述开启扇框(1)固定于玻璃幕墙上,所述开启扇(2)包括开启扇扇料(3)和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4);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框(1)上设有转轴(5),所述开启扇扇料(3)上设有能与该转轴配合的转槽(6),转轴(5)和转槽(6)构成开启扇(2)与开启扇框(1)之间的转轴式转动连接结构;开启扇框(1)内设有限位块(7),用来限制开启扇(2)的脱钩和左右窜动。2开启扇框(1)上设置二道密封胶条,开启扇(2)上设置一道密封胶条,三道。
4、密封胶条贯通设置;开启扇框(1)上具有挡边立杆(15),与开启扇框上的密封胶条紧密配合,防止水进入室内侧。3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密封胶条采用三道贯通的三元乙丙橡胶。4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转槽(6)为圆弧形凹槽。5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开启扇框(1)采用穿条隔热型材。6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4)为双层玻璃夹胶片、再与单片玻璃中空和片的结构,夹胶玻璃层位于室外侧。7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7)位于开启扇框(。
5、1)内,铣去转槽(6)的局部,将限位块置于铣去部位,并将转轴(5)卡固在转槽(6)内侧。权利要求书CN103742037A1/3页3一种隐框内开下悬玻璃幕墙开启窗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玻璃幕墙的建筑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隐框内开下悬玻璃幕墙开启窗。背景技术0002现阶段高层建筑多采用外开上悬扇或内开下悬扇,开启支撑形式分为上部吊挂式、摩擦铰链支撑式及合页支撑式等。幕墙开启扇一般尺寸较大、重量较重,通常设计为上部吊挂结构,开启扇的重量由横梁承担;外开窗开启扇一般采用摩擦铰链支撑开启扇重量。实用新型专利CN201395882Y涉及一种挂钩上悬窗,它虽然采用了挂钩连接,但是上部吊挂式幕墙开启扇容。
6、易出现漏水、脱钩、左右窜动、维修拆卸困难等问题;实用新型专利CN101492988Y涉及一种转轴上悬窗,增加了防脱器,但是这种结构会影响窗扇的开启功能,并且防脱器与挂钩容易造成摩擦,而且一旦材料老化或变形,就会影响防脱功能;摩擦铰链支撑式因增加了摩擦铰链,增加了材料成本。合页支撑式增加了合页及不锈钢销杆,室内效果不佳,且增加了材料成本。0003内开开启扇一般采用下端合页支撑,包括开启扇框11和开启扇12,下端合页支撑开启扇重量。所述开启扇框11固定于玻璃幕墙上,所述开启扇12包括开启扇料13和中空玻璃14,合页15承重,所以需要依据开启扇的重量进行计算,选用适当数量的合页;合页式开启扇的胶条1。
7、6在合页处需断开,此断开部位是气密性和水密性的薄弱环节,设置两道密封胶条也不能保证较好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合页15暴露在室内侧,严重影响视觉效果;且合页15需要有足够的轴销转动空间和安装空间,必须加大开启扇框11和开启扇料13的高度,造成铝合金型材用量增加;开启扇框11易设计为隔热穿条型材,但开启扇料13一般设计为整体式,隔热性能较弱;开启扇框设计为外高内低式,外观看到较大的铝合金框,不够简洁美观,更重要的是若排水不畅,雨水将直接向室内倒灌。发明内容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内开下悬式玻璃幕墙开启窗,包括开启扇框1和开启扇2,所述开启扇框1固定于玻璃幕墙上,所述开启扇2包括开启扇扇。
8、料3和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4;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扇框1上设有转轴5,所述开启扇扇料3上设有能与该转轴配合的转槽6,构成开启扇2与开启扇框1之间的转轴式转动连接结构;开启扇框1内设有限位块7,用来限制开启扇的脱钩和左右窜动;开启扇框1上设置二道密封胶条,开启扇2上设置一道密封胶条,三道密封胶条贯通设置;开启扇框1上具有挡边立杆15,与开启扇框上的密封胶条紧密配合,防止水进入室内侧。0005其中,密封胶条采用三道贯通的三元乙丙橡胶。0006其中,转槽6为圆弧形凹槽。0007其中,开启扇框1采用穿条隔热型材,开启扇扇料由拼料8与开启扇托条9通过隔说明书CN103742037A2/3页4热胶条10连接。。
9、0008其中,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4为双层玻璃夹胶片、再与单片玻璃中空和片的结构。0009其中,所述限位块7位于开启扇框1内,铣去转槽6的局部,将限位块置于铣去部位,并将转轴5卡固在转槽6内侧。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1、未采用合页、不锈钢轴销等五金件,降低幕墙成本。00112、转轴承重,不受开启扇宽度限制,开启框料承受开启扇重量,直接向横梁传递,受力较好;3、设置限位块,防止开启扇移动,如脱钩、左右窜动等问题。00124、单元体挂装完毕,由室内安装开启扇,无需将开启扇固定于单元体进行挂装,也无需高空安装开启扇,仅需室内固定伸缩臂,安全可靠,降低安装成本。00135、开启扇维修拆。
10、卸在室内进行,简单易操作,降低维修成本。00146、开启扇框设置一道挡边立杆,与第三道密封胶条配合紧密,并防止水进入室内侧。00157、开启扇框采用穿条隔热型材,由拼料与开启扇托条通过隔热胶条连接,有效提高热工性能。00168、有效减小截面尺寸,降低幕墙成本,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外露开启扇框高及室内扇框高度A大约6065MM,而本发明外露框高B可减少为185MM,室内扇框高度C为47MM。00179、开启扇玻璃外露,开启扇框不露压边,简洁美观。001810、设置三道交圈贯通的密封胶条,提高气密性及水密性。附图说明0019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玻璃幕墙开启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的隐框内开下悬。
11、玻璃幕墙开启窗节点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隐框内开下悬玻璃幕墙开启窗开启状态示意图。0020其中,1开启扇框、2开启扇、3开启扇扇料、4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5转轴、6转槽、7限位块、8开启扇拼料、9开启扇托条、10隔热胶条、11铝合金组角角码、12不锈钢组角钢片、13开启扇框上的密封胶条、14开启扇扇料上的密封胶条、15挡边立杆、16风撑。具体实施方式0021接下来,通过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0022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隐框内开下悬玻璃幕墙开启窗的示例将被用于解释本发明。0023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开启扇框1和开启扇2,开启扇下端由开启扇框支撑,向室内开启,通过风撑16进行开启限位。所。
12、述开启扇框1固定于玻璃幕墙上,所述开启扇2包括开启扇扇料3和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4;所述开启扇扇料3包括开启扇拼料8、开启扇托条9和隔热胶条10。开启扇2向室内开启,有效增加进风量,安装拆卸等工作均可于室内进行。说明书CN103742037A3/3页50024所述开启扇框1上设有转轴5,所述开启扇扇料3上设有能与转轴5配合的转槽6,该转槽6为圆弧形凹槽,转轴5和转槽6构成开启扇扇料3与开启扇框1之间的转轴式转动连接结构,未使用合页支撑,从而避免合页外露,有效减小了开启扇框高度。0025还包括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位于开启扇框1内,铣去转槽6的局部,将限位块7置于铣去部位,转轴5卡固在转槽6内侧,。
13、从而限制了开启扇的脱钩、左右窜动等。0026开启扇框1上的密封胶条13设置二道,开启扇扇料3上的密封胶条14设置一道,三道密封胶条贯通设置,相比合页连接的间断式密封条大大提高了密封性能。密封胶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开启扇框1设置一道挡边立杆15,与密封胶条紧密配合,防止水进入室内侧,有效提高水密性;开启扇框1采用穿条隔热型材,提高热工性能;开启扇拼料8与开启扇托条9通过隔热胶条10连接,提高热工性能;开启扇框1及开启扇扇料3均通过铝合金组角角码11拼接,并以不锈钢组角钢片12找平,保证拼接紧密平直。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4为双层玻璃夹胶片再与单片玻璃中空和片的结构,夹胶玻璃层位于室外侧,防止玻璃脱落。
14、事故;采用半钢化玻璃,防止玻璃自爆事故;半钢化夹胶中空玻璃也大大效提高热工性能。0027依据国家标准建筑幕墙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2007和建筑幕墙GB/T210862007进行测试。性能检验测试结果显示如下气密性10PA压力差值作用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为037M3/M2H,10PA压力差值作用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为032M3/M2H,300PA压力差值作用下,单位开启缝长空气渗透量为267M3/M2H;水密性静态压力575PA作用下,持续时间15MIN,开启部分无渗漏,稳定加压,在压力差值700PA作用下,持续时间15MIN,开启部分轻微渗漏,动态风速等同压力差575PA作用下,持续时间15MIN,开启部分无渗漏;开启扇开启和关闭反复300次,功能正常。说明书CN103742037A1/2页6图1图2说明书附图CN103742037A2/2页7图3说明书附图CN10374203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