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草机.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165000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6.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518837.7

申请日:

20111213

公开号:

CN202374708U

公开日:

201208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43/08

主分类号:

A01D43/08

申请人:

无锡福尔沃坂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仲章

地址:

21413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袁塘桥工业园区

优先权:

CN201120518837U

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赵臻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碎草机,设置在收割机的秸秆出料口,由固定在旋转中心轴的动刀片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定刀片相错排列,所述中心轴为六角轴,所述动刀片为菱形刀片,所述定刀为“U”字形,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在连接部位设置有固定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菱形动刀片与U形定刀片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在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隔阻下,主滚筒下方振动筛排出的短草和杂余不进入碎草机,而直接落在已收割地上,减少了约5%~10%的碎草进入碎草机,减轻了工作负荷,有效减小了动力消耗。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碎草机,设置在收割机的秸秆出料口,由固定在旋转中心轴的动刀片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定刀片相错排列,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为六角轴(8); ---所述动刀片(10)为菱形刀片,通过中心六角孔套设在六角轴(8)上,并采用隔套(9)进行间隔;---所述定刀(7)为“U”字形,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7-1),在连接部位设置有固定通孔(7-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草机,其特征在于:在碎草机(1)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向外倾斜的上导流板(3)与竖直的下导流板(5),上导流板(3)与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斜板(24)相衔接,将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口分为上下两个通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草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动刀片(10)以60度的相错角度排列。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草机,其特征在于:在碎草机(1)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可翻转的活动门(2)。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的碎草机。 

背景技术

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与横轴流收割机相比,具有适应性好、生产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近几年已被广大用户接受,发展很快。但和横轴流收割机一样,纵轴流排出的草长,甚至结成辫子条状,达不到秸秆还田的要求,农民因无法处理而焚烧,既浪费了秸秆资源又严重污染了环境。对于有碎草要求的收割农田,现有的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在机身后部挂载有碎草机,参见图1,收割机21的主滚筒20将脱粒后的秸秆输送到机身后部,主滚筒20下部设置有筛网,谷粒、短草与杂余通过筛孔掉落在下部的振动筛19上,在振动的分级作用下,谷粒落入底部的谷箱,而短草和杂余也从后部排出,进入碎草机一起粉碎。现有的碎草机,动刀和定刀先安装在刀架上,动刀的刀架焊接在中轴上,定刀的刀架安装在机壳上,每一把动刀与定刀都是独立安装的,结构复杂;而且动刀中轴焊接动刀刀架后,必然会产生不平衡量,因此在高速状态下运转必须要做动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碎草机结构复杂,刀片易磨损,功率消耗大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的碎草机,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碎草的量,减少了磨损,且动刀与定刀安装结构简单、便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碎草机,设置在收割机的秸秆出料口,由固定在旋转中心轴的动刀片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定刀片相错排列,所述中心轴为六角轴;所述动刀片为菱形刀片,通过中心六角孔套设在六角轴上,并采用隔套进行间隔;所述定刀为“U”字形,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在连接部位设置有固定通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在碎草机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向外倾斜的上导流板与竖直的下导流板,上导流板与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斜板相衔接,将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口分为上下两个通道。 

相邻的动刀片以60度的相错角度排列。 

在碎草机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可翻转的活动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菱形动刀片通过中央六角孔直接套设在六角轴上,并利用隔套进行间隔,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大大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将刀架焊接在中轴上,通过紧固件将刀片逐个安装在刀架上的耗时耗力的工作量。U形定刀片通过两个螺钉即可以方便的固定在刀架上,而且U形两臂上设置的刃口可以同时完成动刀左右两侧的两个刀片的设置,受力均匀合理,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纵轴流收割机后部设置碎草机,在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隔阻下,主滚筒下方振动筛排出的短草和杂余不进入碎草机,而直接落在已收割地上,减少了约5%~10%的碎草进入碎草机,减轻了工作负荷,有效减小了动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纵轴流收割机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的M-M旋转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刀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左视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碎草机1平行挂结在收割机21的后下部,碎草机1的动力由收割机21后侧皮带轮提供,通过皮带22传至碎草机的动刀轴上的三角带轮11并带动刀轴旋转;在碎草机1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倾斜向收割机21机身的上导流板3与竖直的下导流板5,上导流板3与收割机21机身后部的筛网25高度的出料斜板24相衔接,(两板相距一定距离也可,不需要完全搭接)将收割机21机身后部的出料口分为上下两个通道,其中,筛网25上方的长秸秆23-1通过上部的通道I进入碎草机1进行粉碎,而筛网25与振动筛19之间排出的短草23-2与杂余,被上导流板3与下导流板5阻隔,只能通过下部的通道II掉落至农田,而不需要经过碎草机1进行粉碎。根据实践观察,能通过筛网25的短草,其尺寸已经足够小了,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粉碎;而且这一部分短草占总量的5%~10%,因此通过此分离通道的设置,可以有效降低碎草机的工作载荷,节约动力消耗,也减少了刀具的磨损,延长了刀具寿命。在碎草机1顶部的入料口还设置有可翻转的活动门2,在不需要碎草的场合直接合上活动门2,即可以让秸秆直接经过活动门2的顶面滑落在农田中。 

如图3、图4所示,碎草机1的左侧板16、右侧板18与后面板17构成箱体结构,在左右侧板上通过轴承座15内的轴承14安装有六角轴8,在六角轴8的两侧设置有刮板12与端盖13,以避免两侧的秸秆卷绕在轴上;六角轴8中间平行固定有若干片动刀片10,动刀片10为中央有六角孔的菱形刀片,动刀片10的直径为300~350mm,材料为经过表面淬火处理的锰合金钢板材;动刀片10通过隔套9等距间隔排列在六角轴8上,隔套9中央也设置有六角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六角轴结构,中央设置有六角孔的端盖13、隔套9与动刀片10直接套设在六角轴上即可,不仅结构简单可靠,有效的传递旋转扭矩,而且相邻的动刀片10可以以60度的相错角度排列,均匀的分布切割力,避免了刀片单一排布时切割力集中造成的机器短时过载。 

本实用新型的定刀7固定在定刀架6上,而定刀架6焊接在左侧板16和右侧板18之间,增加了碎草机1的机架强度和刚度。定刀7与动刀10相错排列,如图5至图7所示,加长“U”形定刀7长度为100~120mm,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7-1,刀片厚度为3-4mm,以增加刚性与增加碎草机切割能力;利用两支螺栓通过两臂之间的连接部通孔7-2将定刀7固定在定刀架6上,结构简单,装拆方便。 

实际工作时,打开活动门2,收割机21滚筒排出的乱草经导流板进入碎草机,定刀7支承秸秆,动刀轴以2000~2500rpm高速旋转,动刀片10以30~45m/s的线速度冲击、剪切、粉碎秸秆,并使碎断的秸秆从碎草机下部向后方均匀飞出,达到良好的碎草效果。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例如将动刀的六角轴改为圆轴,并采用其他定位与固定刀片的方式;或者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式略加变化,以用于横轴流收割机。 

碎草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碎草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碎草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碎草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碎草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74708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8.15 CN 202374708 U *CN202374708U* (21)申请号 201120518837.7 (22)申请日 2011.12.13 A01D 43/08(2006.01) (73)专利权人 无锡福尔沃坂工业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 21413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华庄街道 袁塘桥工业园区 (72)发明人 王仲章 (74)专利代理机构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代理人 赵臻淞 (54) 实用新型名称 碎草机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碎草机, 设置在收割 机的秸秆出料口, 由固定在旋。

2、转中心轴的动刀片 与固定在机架上的定刀片相错排列, 所述中心轴 为六角轴, 所述动刀片为菱形刀片, 所述定刀为 “U” 字形, 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 在连接部位设置 有固定通孔。本实用新型的菱形动刀片与 U 形定 刀片结构简单, 安装便捷 ; 在上导流板和下导流 板的隔阻下, 主滚筒下方振动筛排出的短草和杂 余不进入碎草机, 而直接落在已收割地上, 减少了 约5%10%的碎草进入碎草机, 减轻了工作负荷, 有效减小了动力消耗。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

3、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1/1 页 2 1. 一种碎草机, 设置在收割机的秸秆出料口, 由固定在旋转中心轴的动刀片与固定在 机架上的定刀片相错排列, 其特征在于 : - 所述中心轴为六角轴 (8) ; - 所述动刀片 (10) 为菱形刀片, 通过中心六角孔套设在六角轴 (8) 上, 并采用隔套 (9) 进行间隔 ; - 所述定刀 (7) 为 “U” 字形, 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 (7-1) , 在连接部位设置有固定通孔 (7-2) 。 2. 按照权利要求 1 所述的碎草机, 其特征在于 : 在碎草机 (1) 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向 外倾斜的上导流板 (3) 与竖。

4、直的下导流板 (5) , 上导流板 (3) 与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斜板 (24) 相衔接, 将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口分为上下两个通道。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草机, 其特征在于 : 相邻的动刀片 (10) 以60度的相错角度 排列。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草机, 其特征在于 : 在碎草机 (1) 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可翻 转的活动门 (2)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74708 U 2 1/3 页 3 碎草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设备领域, 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的碎草 机。 背景技术 0002 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与横轴流收割机相比, 具有适应性。

5、好、 生产率高、 制造成本低 等优点, 近几年已被广大用户接受, 发展很快。 但和横轴流收割机一样, 纵轴流排出的草长, 甚至结成辫子条状, 达不到秸秆还田的要求, 农民因无法处理而焚烧, 既浪费了秸秆资源又 严重污染了环境。对于有碎草要求的收割农田, 现有的全喂入纵轴流收割机在机身后部挂 载有碎草机, 参见图 1, 收割机 21 的主滚筒 20 将脱粒后的秸秆输送到机身后部, 主滚筒 20 下部设置有筛网, 谷粒、 短草与杂余通过筛孔掉落在下部的振动筛 19 上, 在振动的分级作 用下, 谷粒落入底部的谷箱, 而短草和杂余也从后部排出, 进入碎草机一起粉碎。现有的碎 草机, 动刀和定刀先安装。

6、在刀架上, 动刀的刀架焊接在中轴上, 定刀的刀架安装在机壳上, 每一把动刀与定刀都是独立安装的, 结构复杂 ; 而且动刀中轴焊接动刀刀架后, 必然会产生 不平衡量, 因此在高速状态下运转必须要做动平衡。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碎草机结构复杂, 刀片易磨损, 功率消耗大等缺点, 提供一 种结构更合理的碎草机, 从而有效的减少了碎草的量, 减少了磨损, 且动刀与定刀安装结构 简单、 便捷。 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 0005 一种碎草机, 设置在收割机的秸秆出料口, 由固定在旋转中心轴的动刀片与固定 在机架上的定刀片相错排列, 所述中心轴为六角轴 ; 所述。

7、动刀片为菱形刀片, 通过中心六角 孔套设在六角轴上, 并采用隔套进行间隔 ; 所述定刀为 “U” 字形, 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 在 连接部位设置有固定通孔。 0006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 在碎草机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向外倾斜的上导流板与竖直的 下导流板, 上导流板与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斜板相衔接, 将收割机机身后部的出料口分 为上下两个通道。 0007 相邻的动刀片以 60 度的相错角度排列。 0008 在碎草机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可翻转的活动门。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 0010 本实用新型的菱形动刀片通过中央六角孔直接套设在六角轴上, 并利用隔套进行 间隔, 结构简单, 安装。

8、便捷, 大大降低了现有技术中将刀架焊接在中轴上, 通过紧固件将刀 片逐个安装在刀架上的耗时耗力的工作量。U 形定刀片通过两个螺钉即可以方便的固定在 刀架上, 而且 U 形两臂上设置的刃口可以同时完成动刀左右两侧的两个刀片的设置, 受力 均匀合理, 结构简单, 装拆方便。 说 明 书 CN 202374708 U 3 2/3 页 4 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纵轴流收割机后部设置碎草机, 在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隔阻 下, 主滚筒下方振动筛排出的短草和杂余不进入碎草机, 而直接落在已收割地上, 减少了约 5% 10% 的碎草进入碎草机, 减轻了工作负荷, 有效减小了动力消耗。 附图说明 0012 。

9、图 1 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纵轴流收割机的示意图。 0013 图 2 为图 1 中 A 部的放大图。 0014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5 图 4 为图 3 中的 M-M 旋转剖视图。 0016 图 5 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刀主视图。 0017 图 6 为图 5 的左视图。 0018 图 7 为图 6 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 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如图 1、 图 2 所示, 碎草机 1 平行挂结在收割机 21 的后下部, 碎草机 1 的动力由收 割机 21 后侧皮带轮提供, 通过皮带 22 传至碎草机的动刀轴上的三角带轮 11 并带动刀轴。

10、旋 转 ; 在碎草机 1 顶部的入料口设置有倾斜向收割机 21 机身的上导流板 3 与竖直的下导流 板 5, 上导流板 3 与收割机 21 机身后部的筛网 25 高度的出料斜板 24 相衔接,(两板相距一 定距离也可, 不需要完全搭接) 将收割机 21 机身后部的出料口分为上下两个通道, 其中, 筛 网 25 上方的长秸秆 23-1 通过上部的通道 I 进入碎草机 1 进行粉碎, 而筛网 25 与振动筛 19 之间排出的短草 23-2 与杂余, 被上导流板 3 与下导流板 5 阻隔, 只能通过下部的通道 II 掉落至农田, 而不需要经过碎草机 1 进行粉碎。根据实践观察, 能通过筛网 25 的。

11、短草, 其尺 寸已经足够小了, 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粉碎 ; 而且这一部分短草占总量的 5% 10%, 因此通 过此分离通道的设置, 可以有效降低碎草机的工作载荷, 节约动力消耗, 也减少了刀具的磨 损, 延长了刀具寿命。在碎草机 1 顶部的入料口还设置有可翻转的活动门 2, 在不需要碎草 的场合直接合上活动门 2, 即可以让秸秆直接经过活动门 2 的顶面滑落在农田中。 0021 如图 3、 图 4 所示, 碎草机 1 的左侧板 16、 右侧板 18 与后面板 17 构成箱体结构, 在 左右侧板上通过轴承座 15 内的轴承 14 安装有六角轴 8, 在六角轴 8 的两侧设置有刮板 12 与端盖1。

12、3, 以避免两侧的秸秆卷绕在轴上 ; 六角轴8中间平行固定有若干片动刀片10, 动刀 片 10 为中央有六角孔的菱形刀片, 动刀片 10 的直径为 300 350mm, 材料为经过表面淬火 处理的锰合金钢板材 ; 动刀片 10 通过隔套 9 等距间隔排列在六角轴 8 上, 隔套 9 中央也设 置有六角孔。本实用新型采用六角轴结构, 中央设置有六角孔的端盖 13、 隔套 9 与动刀片 10 直接套设在六角轴上即可, 不仅结构简单可靠, 有效的传递旋转扭矩, 而且相邻的动刀片 10 可以以 60 度的相错角度排列, 均匀的分布切割力, 避免了刀片单一排布时切割力集中造 成的机器短时过载。 0022。

13、 本实用新型的定刀7固定在定刀架6上, 而定刀架6焊接在左侧板16和右侧板18 之间, 增加了碎草机 1 的机架强度和刚度。定刀 7 与动刀 10 相错排列, 如图 5 至图 7 所示, 加长 “U” 形定刀 7 长度为 100 120mm, 在两臂上设置有刃口 7-1, 刀片厚度为 3 4mm, 以 说 明 书 CN 202374708 U 4 3/3 页 5 增加刚性与增加碎草机切割能力 ; 利用两支螺栓通过两臂之间的连接部通孔 7-2 将定刀 7 固定在定刀架 6 上, 结构简单, 装拆方便。 0023 实际工作时, 打开活动门 2, 收割机 21 滚筒排出的乱草经导流板进入碎草机, 定。

14、刀 7 支承秸秆, 动刀轴以 2000 2500rpm 高速旋转, 动刀片 10 以 30 45m/s 的线速度冲击、 剪切、 粉碎秸秆, 并使碎断的秸秆从碎草机下部向后方均匀飞出, 达到良好的碎草效果。 0024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所限定的 范围参见权利要求, 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 改, 例如将动刀的六角轴改为圆轴, 并采用其他定位与固定刀片的方式 ; 或者将本实用新型 的安装方式略加变化, 以用于横轴流收割机。 说 明 书 CN 202374708 U 5 1/3 页 6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74708 U 6 2/3 页 7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74708 U 7 3/3 页 8 图 5 图 6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74708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