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式电熨斗底座.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蒸汽式电熨斗底座.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38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7CN104213387A21申请号201410452078722申请日20140905D06F75/2020060171申请人程江华地址325100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龙居商城A幢603室72发明人程江华74专利代理机构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3211代理人吕晋英54发明名称蒸汽式电熨斗底座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熨斗,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式电熨斗底座。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式式电熨斗底座,包括有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上设有蒸汽发生腔、设于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室及与蒸汽室通过流道导通的蒸汽排出腔,底座的工作端面位于蒸汽排。
2、出腔的对应处设有蒸汽排出凹槽,该蒸汽排出凹槽内设有蒸汽排出孔,底座本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底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两个蒸汽排出腔,各蒸汽排出腔分别通过流道与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室导通,且底座本体的工作端面上对应各蒸汽排出腔处分别设有蒸汽排出凹槽及设于蒸汽排出凹槽内的蒸汽排出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蒸汽分布均匀、提高熨烫效率、缩短熨烫时间的蒸汽式电熨斗底座。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213387ACN104213387A1/1页21一种蒸汽式式电熨斗底座,包括有底座本体,底座本。
3、体上设有蒸汽发生腔、设于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室及与蒸汽室通过流道导通的蒸汽排出腔,底座的工作端面位于蒸汽排出腔的对应处设有蒸汽排出凹槽,该蒸汽排出凹槽内设有与蒸汽排出腔导通的蒸汽排出孔,底座本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两个蒸汽排出腔,各蒸汽排出腔分别通过流道与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室导通,且底座本体的工作端面上对应各蒸汽排出腔处分别设有蒸汽排出凹槽及设于蒸汽排出凹槽内的蒸汽排出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式式电熨斗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本体上设有两个蒸汽排出腔,两蒸汽排出腔分布于蒸汽发生腔的横向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蒸汽式式电熨斗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
4、置包括有可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接头及与电接头电连接的电热丝,所述的电热绕设于各蒸汽排出腔及蒸汽发生腔与底座本体的工作端面之间。权利要求书CN104213387A1/3页3蒸汽式电熨斗底座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熨斗,特别涉及一种蒸汽式电熨斗底座。背景技术0002电熨斗是可将衣服或布料熨烫平整的电器,其主要由金属底座及与底座扣合的盖体组成。底座上设有蒸汽发生腔及与蒸汽发生腔通过流道导通的蒸汽排出腔,底座上相当于与盖体连接一端的另一端,即底座的工作端面位于蒸汽排出腔的对应处设有蒸汽排出凹槽,该蒸汽排出凹槽内设有与蒸汽排出腔导通的蒸汽排出孔,蒸汽排出凹槽内可安装排气盖板,盖板上均布有可与外部及。
5、蒸汽排出孔连通的若干孔。由于蒸汽排出腔通常设于底座的前部,在使用过程中,蒸汽发生腔内注水,当水被加热后产生蒸汽,蒸汽由流道进入到蒸汽排出腔内,此时,蒸汽由底座的前部排出,而底座的后部并不具有蒸汽排出机构,导致此类电熨斗在使用过程中需花费较长的时间才可对衣服或布料完成熨烫,而且由于电熨斗的蒸汽排出不均匀,使被熨烫的衣服或布料上熨烫区域的受热程度不一致,影响熨烫效果。对于制作衣服的生产厂家而言,缩短熨烫时间,同时保证熨烫质量才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成本,然而目前的电熨斗无法达到上述功能,均需经过长时间的熨烫,长时间的熨烫容易使被制作的衣服或布料造成损坏。发明内容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
6、发明提供了一种蒸汽分布均匀、提高熨烫效率、缩短熨烫时间的蒸汽式电熨斗底座。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式式电熨斗底座,包括有底座本体,底座本体上设有蒸汽发生腔、设于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室及与蒸汽室通过流道导通的蒸汽排出腔,底座的工作端面位于蒸汽排出腔的对应处设有蒸汽排出凹槽,该蒸汽排出凹槽内设有与蒸汽排出腔导通的蒸汽排出孔,底座本体上设有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本体上至少设有两个蒸汽排出腔,各蒸汽排出腔分别通过流道与蒸汽发生腔内的蒸汽室导通,且底座本体的工作端面上对应各蒸汽排出腔处分别设有蒸汽排出凹槽及设于蒸汽排出凹槽内的蒸汽排出孔。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
7、过在底座本体上设置多个与蒸汽发生腔的蒸汽室连通的蒸汽排出腔,并且底座本体位于各蒸汽排出腔的对应处分别设有蒸汽排出凹槽及蒸汽排出孔,这样设置扩大了底座工作端面上蒸汽输出的覆盖面积,使底座本体的工作端面处蒸汽的输出量及输出效率更高,同时也更为均匀,从而实现快速熨烫的目的,由于缩短了熨烫时间,也可防止将衣服或布料烫坏。0006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底座本体上设有两个蒸汽排出腔,两蒸汽排出腔分布于蒸汽发生腔的横向两侧。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置使底座本体的前部及后部分别具有蒸汽排出腔,两蒸汽排出腔之间的蒸汽发生腔同时通过蒸汽室对两蒸汽排出腔提供蒸汽输出,不仅加工结说明书CN104213387A2/。
8、3页4构简单,结构布置合理,而且也便于连接各蒸汽排出腔之间流道的设置,简化了加工过程,且无需安装更多的零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0008本发明更进一步设置为加热装置包括有可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接头及与电接头电连接的电热丝,所述的电热绕设于各蒸汽排出腔及蒸汽发生腔与底座本体的工作端面之间。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绕各蒸汽排出腔及蒸汽发生腔设置,蒸汽发生腔内的水通过电热丝加热后可被蒸发成蒸汽,并通过蒸汽室被输入至各蒸汽排出腔内,而蒸汽排出腔处电热丝的设置则可提高待输出蒸汽的温度,使被输出的蒸汽得到完全的使用,不会由于在输出过程中发生降温而影响熨烫效果,由于输出蒸汽的温度保持一定的高度,使熨烫时。
9、间得到缩减,使生产人员在有效的时间内可实施多次熨烫,提高了生产效率。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001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1;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2;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2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蒸汽式式电熨斗底座,包括有底座本体1,底座本体1上设有蒸汽发生腔11、设于蒸汽发生腔11内的蒸汽室12及与蒸汽室12通过流道13导通的蒸汽排出腔14,底座1的工作端面15位于蒸汽排出腔14的对应处设有蒸汽排出凹槽16,该蒸汽排出凹槽16内设有与蒸汽排出腔14导通的蒸汽排出孔17,底座本体1上设有加热装置2,底座本体1上至少设有两个蒸。
10、汽排出腔14,各蒸汽排出腔14分别通过流道13与蒸汽发生腔11内的蒸汽室12导通,且底座本体1的工作端面15上对应各蒸汽排出腔14处分别设有蒸汽排出凹槽16及设于蒸汽排出凹槽16内的蒸汽排出孔17。上述方案中,通过在底座本体1上设置多个与蒸汽发生腔11的蒸汽室12连通的蒸汽排出腔14,并且底座本体1位于各蒸汽排出腔14的对应处分别设有蒸汽排出凹槽16及蒸汽排出孔17,这样设置扩大了底座本体1工作端面15上蒸汽输出的覆盖面积,使底座本体1的工作端面15处蒸汽的输出量及输出效率更高,同时也更为均匀,从而实现快速熨烫的目的,由于缩短了熨烫时间,也可防止将衣服或布料烫坏。此处蒸汽排出腔14的数量可根据。
11、设计而定。需要说明的是,蒸汽排出腔14及蒸汽排出凹槽16的形状可为三角形、圆形、椭圆形或矩形都是可形的,也可根据设计需要设定不同的形状。00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底座本体1上的结构更为合理,优选在底座本体1上设置两个蒸汽排出腔14,两蒸汽排出腔14分布于蒸汽发生腔11的横向两侧,即两蒸汽排出腔14分别处于底座本体1横向的前部及后部。两蒸汽排出腔14之间的蒸汽发生腔11通过蒸汽室12同时对两蒸汽排出腔14提供蒸汽输出,不仅加工结构简单,结构布置合理,而且也便于连接各蒸汽排出腔14之间流道13的设置,简化了加工过程,且无需安装更多的零部件,降低了生产成本。0014为了保证被输出的蒸汽的温度不。
12、会降低,加热装置2包括有可外部电源电连接的说明书CN104213387A3/3页5电接头21及与电接头21电连接的电热丝22,电热绕22设于各蒸汽排出腔14及蒸汽发生腔12与底座本体1的工作端面15之间。蒸汽发生腔11内的水通过电热丝22加热后可被蒸发成蒸汽,并通过蒸汽室12被输入至各蒸汽排出腔14内,而蒸汽排出腔14处电热丝22的设置则可提高待输出蒸汽的温度,使被输出的蒸汽得到完全的使用,不会由于在输出过程中发生降温而影响熨烫效果,为保证输出蒸汽的温度保持一定的高度,使熨烫时间得到缩减,使生产人员在有效的时间内可实施多次熨烫,提高了生产效率。说明书CN104213387A1/3页6图1说明书附图CN104213387A2/3页7图2说明书附图CN104213387A3/3页8图3说明书附图CN104213387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