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155358 上传时间:2019-09-28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310593867.8

申请日:

20131122

公开号:

CN103548699A

公开日:

201402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H4/00

主分类号:

A01H4/00

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发明人:

蔡玲,姚瑞玲,刘海龙,吴幼媚

地址:

530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邕武路23号

优先权:

CN201310593867A

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邹超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将高脂松树嫩枝茎段灭菌消毒后,接入初代培养基中,在温度7-10℃暗培养5-7d,温度20-25℃培养50-60d形成初代芽;将初代芽转入增殖培养基内,温度17-20℃培养5-7d后,温度20-25℃培养15-20d形成增殖芽丛,芽丛转入伸长培养基中,温度17-20℃培养5-7d,温度20-25℃培养18-22d,芽增殖和伸长交替培养。该方法能有效遏制继代芽的褐化,使芽健康增殖,平均增殖系数6.95以上,芽伸长快,并且长势良好,经过多代培养增殖系数稳定,达到继代芽快速扩繁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培茎段选择与处理、组培芽诱导、继代增殖扩繁、丛生芽伸长和壮芽培养等组培技术体系,获得优质高脂松树芽,其操作步骤如下:(1)组培茎段选择与处理  高脂松树的组培茎段芽选自年产松脂4-4.5kg/a.株的高脂松树穗条嫁接成活的植株,剪取春季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长6-10cm,用苯扎溴铵按常规方法清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15min,洗去嫩枝稍上的尘埃和苯扎溴铵,再将嫩枝稍裁成1-2cm长的茎段,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用0.1%新吉尔灭浸泡10-15min,在无菌条件下,用0.15%HgCl灭菌消毒3-5min,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0.1%HgCl灭菌消毒4-6min,无菌水冲洗4-5次后,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2)组培芽诱导将无菌茎段放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组培芽诱导的方法是:先置温度7-10℃的环境,暗培养5-7d,再转入温度20-25℃,光照强度1200-2000lux,光照12-14h/d条件下培养50-60d,形成初代芽;(3)芽继代增殖扩繁将初代芽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17-20℃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培养5-7d,再在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的条件下培养15-20d,经2-3次继代增殖扩繁周期形成丛生芽,平均增殖系数6.95以上;(4)丛生芽伸长将高<1cm的芽丛接入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17-20℃,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培养5-7d,再在温度22-25℃,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的条件下培养20-25d,得到长2-3cm的伸长丛生芽;(5)壮芽培养将高≥2cm的单芽切下,插入壮芽培养基中,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培养壮芽;将<1cm的芽丛,接入继代增殖扩繁培养基中,继续进行丛生芽的增殖扩繁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改良DCR十6-BA3-5mg/L十NAA0.5-1.0mg/L十VC15 mg/L 十椰子汁40-6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殖扩繁培养基配方为:1/2改良DCR十6-BA0.5-3mg/L十NAA0.05-0.5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10-3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伸长培养基配方为:改良DCR十6-BA0.1-0.3mg/L十NAA0.05-0.2mg/L十椰子汁10-20ml/L十活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壮芽培养基配方为:改良DCR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DCR十NHNO250 mg/L十谷氨酰胺5mg/L。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植物繁殖技术领域,涉及松树组织培养技术,尤其是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高脂松树是新松木品种,是集采脂、纸浆、纤维板,胶合板、建筑材、家具材为一身的优良树种,具有速生、树干通直,高产脂,抗逆性及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适合亚热带地区种植。高脂松树一般5-8年左右可以成材,综合利用价值高。由于高脂松树种子量少,同时种子苗有分化,良种资源极少。无性繁殖高脂松树,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目前,高脂松树主要是扦插和嫁接。高脂松树的扦插和嫁接,由于受良种穗条有限,制约优良品种的快速推广。作为苗木的组培快繁技术,虽然在组织培养过程有所研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继代芽松脂含量高造成芽褐死、易玻璃化,增殖系数低,有效芽数少,继代周期长,多次继代芽活性降低,增殖系数降低。因此,在高脂松组培继代芽培养中,上述问题更为突出,特别需要一种高脂松组培继代芽的培养方法,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适应大力发展高脂松树人工林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高脂松树组织培养初代芽褐化严重至死,芽增殖系数低,高生长缓慢等问题,提供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采用组培茎段选择与处理、组培芽诱导、继代增殖扩繁、丛生芽伸长和壮芽培养等组培技术体系,获得优质高脂松树芽,其操作步骤如下:

(1)组培茎段选择与处理  

高脂松树的组培茎段芽选自年产松脂达4-4.5kg/a.株的高脂松树穗条嫁接成活的植株,剪取春季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长6-10cm,用苯扎溴铵按常规方法清洗,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15min,洗去嫩枝稍上的尘埃和苯扎溴铵,再将嫩枝稍裁成1-2cm长的茎段,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用0.1%的新吉尔灭浸泡10-15 min,在无菌条件下,用0.15%HgCl2灭菌消毒3-5min,再用无菌水冲洗3-4次,最后用0.1%HgCl2灭菌消毒4-6min,无菌水冲洗4-5次后,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2)组培芽诱导

将无菌茎段放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组培芽诱导的方法是:先放置温度7-10℃的环境,暗培养5-7d,再转入温度20-25℃,光照强度1200-2000lux,光照12-14h/d条件下培养50-60d,形成初代芽;

(3)芽继代增殖扩繁

将初代芽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17-20℃,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培养5-7d,再在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的条件下培养15-20d,经2-3次继代增殖扩繁周期形成丛生芽,平均增殖系数6.95以上;

(4)丛生芽伸长

将<1cm芽丛接入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17-20℃,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培养5-7天,再在温度22-25℃,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的条件下培养20-25d,得到长2-3cm的伸长丛生芽;

(5)壮芽培养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插入壮芽培养基中,温度20-25℃,光照强度2000-4000lux,光照10-14h/d,培养壮芽;将<1cm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以上所述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1/2改良DCR十6-BA3-5mg/L十NAA0.5-1.0mg/L十VC15 mg/L 十椰子汁40-6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

以上所述的增殖扩繁培养基配方为:1/2改良DCR十6-BA0.5-3mg/L十NAA0.05-0.5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10-3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

以上所述的伸长培养基配方为:改良DCR十6-BA0.1-0.3mg/L十NAA0.05-0.2mg/L十椰子汁10-20ml/L十活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

以上所述的壮芽培养基配方为:改良DCR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DCR十NH4NO3250 mg/L十谷氨酰胺5mg/L。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发明筛选出一个适应高脂松树茎段芽的组培技术体系,其方案为:常规洁净溶液处理组培茎段,用诱导培养基组培芽诱导,用增殖扩繁培养基继代增殖扩繁,经2-3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伸长培养基丛生芽伸长,将高≥2cm的单芽切下插于壮芽培养基培养,<1cm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实现丛生芽继代增殖,能有效完成组培快繁芽培养过程。

2、本发明在芽继代培养初期,采用低温度培养后,转到较高温度下培养,通过前期低温培养有效遏制继代芽褐化和玻璃化,较高温度下培养促进芽快速生长,获得恒稳的健康芽增殖体系,保持较高增殖系数和优质有效芽数,达到组培芽高效扩繁的目的,增殖系数达到6.95以上。

3、本发明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其操作过程简便,培养周期短,继代芽质量优,继代芽产量大幅度提高,增殖系数达到6.95以上,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均为高脂松树茎段组培壮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4kg/a.株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长6-10cm,剪除针叶,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15min,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再将嫩枝稍裁成1-2cm长的茎段,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将幼嫩顶梢用0.1%的新吉尔灭浸泡15min,,无菌水冲洗2遍,再用0.15%的HgCl2灭菌消毒3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最后用0.1%的HgCl2灭菌消毒6min,再用无菌水冲洗5次,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1/2改良DCR十6-BA4mg/L十NAA0.8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5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方法是:先放置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控制温度10℃,全暗培养5d,再转入温度25℃,光照强度1600lux,光照13h/d条件下培养56d形成初代芽。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1/2改良DCR十6-BA2mg/L十NAA0.2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2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18℃,光照强度3000lux,光照12h/d,培养6d,再在温度23℃,光照强度3000lux,光照12h/d,培养18d,经3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平均增殖系数7.1。

将<1cm芽丛接入改良DCR十6-BA0.2mg/L十NAA0.1mg/L十椰子汁15ml/L十活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18℃,光照强度3000lux,光照12h/d的条件下培养6天,再控制温度23℃,光照强度3000lux,光照12h/d的条件下培养23d,得到芽长≥2.6cm的伸长丛生芽。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插入壮芽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5℃,光照强度3000lux,光照12h/d,培养壮芽。将<1cm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DCR十NH4NO3250mg/L十谷氨酰胺5mg/L,培养基pH 5.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4kg/a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长6-8cm,剪除针叶,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15min,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再将嫩枝稍裁成1-2cm长的茎段,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将幼嫩顶梢用0.1%的新吉尔灭浸泡10min,,无菌水冲洗1遍,再用0.1%的HgCl2灭菌消毒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最后用0.1%的HgCl2灭菌消毒4min,再用无菌水冲洗4次,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1/2改良DCR十6-BA3mg/L十NAA0.5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6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方法是:先放置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控制温度10℃,全暗培养5d,再转入温度20℃,光照强度1200lux,光照14h/d条件下培养60d,形成初代芽。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1/2改良DCR十6-BA0.5mg/L十NAA0.05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3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17℃,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14h/d,培养7d,再在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10h/d,培养15d,经2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平均增殖系数6.86。

将<1cm芽丛接入改良DCR十6-BA0.1mg/L十NAA0.05mg/L十椰子汁20ml/L十活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17℃,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14h/d的条件下培养7天,再控制温度22℃,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14h/d的条件下培养25d,得到芽长≥2.4cm的伸长丛生芽。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插入壮芽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2℃,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12h/d,培养壮芽。将<1cm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DCR十NH4NO3250mg/L十谷氨酰胺5mg/L,培养基pH5.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4.5kg/a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长8-10cm,剪除针叶,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15min,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再将嫩枝稍裁成1-2cm长的茎段,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将幼嫩顶梢用0.1%的新吉尔灭浸泡15min,,无菌水冲洗2遍,再用0.1%的HgCl2灭菌消毒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最后用0.1%的HgCl2灭菌消毒4min,再用无菌水冲洗4次,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1/2改良DCR十6-BA5mg/L十NAA1.0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4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方法是:先放置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控制温度10℃,全暗培养5d,再转入温度25℃,光照强度2000lux,光照12h/d条件下培养50d,形成初代芽。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1/2改良DCR十6-BA3mg/L十NAA0.5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10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20℃,光照强度4000lux,光照10h/d,培养5d,再在温度25℃,光照强度4000lux,光照10h/d,培养15d,经2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平均增殖系数6.95。

将<1cm芽丛接入改良DCR十6-BA0.3mg/L十NAA0.2mg/L十椰子汁10ml/L十活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20℃,光照强度4000lux,光照10h/d的条件下培养7天,再控制温度25℃,光照强度4000lux,光照10h/d的条件下培养25d,得到芽长≥2.8cm的伸长丛生芽。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插入壮芽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2℃,光照强度4000lux,光照14h/d,培养壮芽。将<1cm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DCR十NH4NO3250mg/L十谷氨酰胺5mg/L,培养基pH5.8。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4kg/a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长6-8cm,剪除针叶,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然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15min,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再将嫩枝稍裁成1-2cm长的茎段,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将幼嫩顶梢用0.1%的新吉尔灭浸泡12min,,无菌水冲洗1遍,再用0.12%的HgCl2灭菌消毒3.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最后用0.1%的HgCl2灭菌消毒4min,再用无菌水冲洗4次,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1/2改良DCR十6-BA5mg/L十NAA1.0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45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方法是:先放置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控制温度9℃,全暗培养5.5d,再转入温度22℃,光照强度1200ux,光照13h/d条件下培养50d,形成初代芽。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1/2改良DCR十6-BA1mg/L十NAA0.3mg/L十VC15mg/L十椰子汁12ml/L十琼脂粉3.8g/L十蔗糖20g/L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18℃,光照强度3200lux,光照11h/d,培养6d,再在温度24℃,光照强度3200lux,光照11h/d,培养16d,经3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平均增殖系数7.13。

将<1cm芽丛接入改良DCR十6-BA0.3mg/L十NAA0.2mg/L十椰子汁12ml/L十活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18℃,光照强度3200lux,光照11h/d的条件下培养6天,再控制温度24℃,光照强度3200ux,光照11h/d的条件下培养20d,得到芽长≥2.6cm的伸长丛生芽。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插入壮芽培养基中,控制温度23℃,光照强度3000lux,光照12h/d,培养壮芽。将<1cm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DCR十NH4NO3250mg/L十谷氨酰胺5mg/L,培养基pH5.8。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4869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2.05 CN 103548699 A (21)申请号 201310593867.8 (22)申请日 2013.11.22 A01H 4/00(2006.01) (71)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 地址 530002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 区邕武路 23 号 (72)发明人 蔡玲 姚瑞玲 刘海龙 吴幼媚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西南宁汇博专利代理有限 公司 45114 代理人 邹超贤 (54) 发明名称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 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

2、芽诱导 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将高脂松树嫩枝茎段灭菌消 毒后, 接入初代培养基中, 在温度 7-10暗培养 5-7d, 温度20-25培养50-60d形成初代芽 ; 将初 代芽转入增殖培养基内, 温度 17-20培养 5-7d 后, 温度20-25培养15-20d形成增殖芽丛, 芽丛 转入伸长培养基中, 温度 17-20培养 5-7d, 温度 20-25培养 18-22d, 芽增殖和伸长交替培养。该 方法能有效遏制继代芽的褐化, 使芽健康增殖, 平 均增殖系数 6.95 以上, 芽伸长快, 并且长势良好, 经过多代培养增殖系数稳定, 达到继代芽快速扩 繁的目的, 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3、(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附图 2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548699 A CN 103548699 A 1/2 页 2 1.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 组培茎段选择与处 理、 组培芽诱导、 继代增殖扩繁、 丛生芽伸长和壮芽培养等组培技术体系, 获得优质高脂松 树芽, 其操作步骤如下 : (1) 组培茎段选择与处理 高脂松树的组培茎段芽选自年产松脂 4-4.5kg/a. 株的高脂松树穗条嫁接成活的植 株, 剪取春季。

4、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 长 6-10cm, 用苯扎溴铵按常规方法清洗, 然后用自 来水冲洗十浸泡 15min, 洗去嫩枝稍上的尘埃和苯扎溴铵, 再将嫩枝稍裁成 1-2cm 长的茎 段, 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 用 0.1% 新吉尔灭浸泡 10-15min, 在无菌条件下, 用 0.15%HgCl2灭菌消毒 3-5min, 无菌水冲洗 3-4 次, 再用 0.1%HgCl2灭菌消毒 4-6min, 无菌水 冲洗 4-5 次后, 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 (2) 组培芽诱导 将无菌茎段放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 组培芽诱导的方法是 : 先置温度 7-10的环境,暗培养。

5、5-7d, 再转入温度20-25,光照强度1200-2000lux,光照12-14h/ d 条件下培养 50-60d, 形成初代芽 ; (3) 芽继代增殖扩繁 将初代芽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 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 17-20 光 照 强 度 2000-4000lux, 光 照 10-14h/d, 培 养 5-7d, 再 在 温 度 20-25 , 光 照 强 度 2000-4000lux, 光照 10-14h/d 的条件下培养 15-20d, 经 2-3 次继代增殖扩繁周期形成丛生 芽 , 平均增殖系数 6.95 以上 ; (4) 丛生芽伸长 将高 1cm 的芽丛接入伸长培养基。

6、中进行丛生芽伸长, 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 17-20, 光照强度 2000-4000lux, 光照 10-14h/d, 培养 5-7d, 再在温度 22-25, 光照强度 2000-4000lux, 光照 10-14h/d 的条件下培养 20-25d, 得到长 2-3cm 的伸长丛生芽 ; (5) 壮芽培养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 插入壮芽培养基中, 温度20-25, 光照强度2000-4000lux, 光 照 10-14h/d, 培养壮芽 ; 将 1cm 的芽丛, 接入继代增殖扩繁培养基中, 继续进行丛生芽的 增殖扩繁培养。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

7、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 : 1/2改良DCR十6-BA3-5mg/L十NAA0.5-1.0mg/L十VC15 mg/ L 十椰子汁 40-6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增殖扩繁培养基配方为 :1/2 改良 DCR 十 6-BA0.5-3mg/L 十 NAA0.05-0.5mg/L 十 VC15mg/L 十椰子汁 10-3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

8、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伸长培养基配方为 : 改良DCR十6-BA0.1-0.3mg/L十NAA0.05-0.2mg/L十椰子汁 10-20ml/L 十活性碳 3g/L 十琼脂粉 4.0g/L 十蔗糖 20g/L。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 所述的壮芽培养基配方为 : 改良 DCR 十琼脂粉 4.0g/L 十蔗糖 20g/L。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其特征在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48699 A 2 2/2 页 3 于 : 所述的改良 DCR 培养基。

9、配方为 : DCR 十 NH4NO3250 mg/L 十谷氨酰胺 5mg/L。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548699 A 3 1/5 页 4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植物繁殖技术领域, 涉及松树组织培养技术, 尤其是一种高脂松树茎段 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高脂松树是新松木品种, 是集采脂、 纸浆、 纤维板, 胶合板、 建筑材、 家具材为一身 的优良树种, 具有速生、 树干通直, 高产脂, 抗逆性及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 适合亚热带地区 种植。高脂松树一般 5-8 年左右可以成材, 综合利用价值高。由于高脂松树种子。

10、量少, 同时 种子苗有分化, 良种资源极少。无性繁殖高脂松树, 可以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目前, 高脂 松树主要是扦插和嫁接。 高脂松树的扦插和嫁接, 由于受良种穗条有限, 制约优良品种的快 速推广。作为苗木的组培快繁技术, 虽然在组织培养过程有所研究, 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 如继代芽松脂含量高造成芽褐死、 易玻璃化, 增殖系数低, 有效芽数少, 继代周期长, 多次继 代芽活性降低, 增殖系数降低。因此, 在高脂松组培继代芽培养中, 上述问题更为突出 , 特 别需要一种高脂松组培继代芽的培养方法, 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 适应大力发展高脂 松树人工林的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

11、针对现有高脂松树组织培养初代芽褐化严重至死, 芽增殖系数 低 , 高生长缓慢等问题 , 提供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0004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 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采用组培茎段选择与处理、 组培芽 诱导、 继代增殖扩繁、 丛生芽伸长和壮芽培养等组培技术体系, 获得优质高脂松树芽, 其操 作步骤如下 : (1) 组培茎段选择与处理 高脂松树的组培茎段芽选自年产松脂达 4-4.5kg/a. 株的高脂松树穗条嫁接成活的 植株, 剪取春季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 长 6-10cm, 用苯扎溴铵按常规方法清洗, 然后用自 来水。

12、冲洗十浸泡 15min, 洗去嫩枝稍上的尘埃和苯扎溴铵, 再将嫩枝稍裁成 1-2cm 长的茎 段, 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 用 0.1% 的新吉尔灭浸泡 10-15 min, 在无菌条件下, 用 0.15%HgCl2灭菌消毒 3-5min, 再用无菌水冲洗 3-4 次, 最后用 0.1%HgCl2灭菌消毒 4-6min, 无菌水冲洗 4-5 次后, 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 (2) 组培芽诱导 将无菌茎段放入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 组培芽诱导的方法是 : 先放置温度 7-10的环境,暗培养5-7d, 再转入温度20-25,光照强度1200-2000lux,光照12。

13、-14h/ d 条件下培养 50-60d, 形成初代芽 ; (3) 芽继代增殖扩繁 将初代芽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 继代增殖扩繁控制温度 说 明 书 CN 103548699 A 4 2/5 页 5 17-20, 光照强度 2000-4000lux, 光照 10-14h/d, 培养 5-7d, 再在温度 20-25, 光照强度 2000-4000lux, 光照 10-14h/d 的条件下培养 15-20d, 经 2-3 次继代增殖扩繁周期形成丛生 芽 , 平均增殖系数 6.95 以上 ; (4) 丛生芽伸长 将 1cm 芽丛接入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 丛生芽伸长控制温度 。

14、17-20, 光 照 强 度 2000-4000lux, 光 照 10-14h/d, 培 养 5-7 天, 再 在 温 度 22-25 , 光 照 强 度 2000-4000lux, 光照 10-14h/d 的条件下培养 20-25d, 得到长 2-3cm 的伸长丛生芽 ; (5) 壮芽培养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 插入壮芽培养基中, 温度20-25, 光照强度2000-4000lux, 光 照 10-14h/d, 培养壮芽 ; 将 1cm 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 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0005 以上所述的诱导培养基配方为 :1/2 改良 DCR 十 6-BA3-5mg/L 十 NAA。

15、0.5-1.0mg/L 十 VC15 mg/L 十椰子汁 40-6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0006 以 上 所 述 的 增 殖 扩 繁 培 养 基 配 方 为 :1/2 改 良 DCR 十 6-BA0.5-3mg/L 十 NAA0.05-0.5mg/L 十 VC15mg/L 十椰子汁 10-3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0007 以上所述的伸长培养基配方为 : 改良 DCR 十 6-BA0.1-0.3mg/L 十 NAA0.05-0.2mg/ L 十椰子汁 10-20ml/L 十活性碳 3g/L 十琼脂粉 4.0g/L 十蔗糖 2。

16、0g/L。 0008 以上所述的壮芽培养基配方为 : 改良 DCR 十琼脂粉 4.0g/L 十蔗糖 20g/L。 0009 以上所述的改良 DCR 培养基配方为 : DCR 十 NH4NO3250 mg/L 十谷氨酰胺 5mg/L。 0010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的技术具有优点和积极效果 : 1、 本发明筛选出一个适应高脂松树茎段芽的组培技术体系, 其方案为 : 常规洁净溶液 处理组培茎段, 用诱导培养基组培芽诱导, 用增殖扩繁培养基继代增殖扩繁, 经 2-3 次继代 周期形成丛生芽 , 伸长培养基丛生芽伸长, 将高 2cm 的单芽切下插于壮芽培养基培养, 1cm 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 进行。

17、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实现丛生芽继代增殖, 能有 效完成组培快繁芽培养过程。 0011 2、 本发明在芽继代培养初期, 采用低温度培养后, 转到较高温度下培养, 通过前期 低温培养有效遏制继代芽褐化和玻璃化, 较高温度下培养促进芽快速生长, 获得恒稳的健 康芽增殖体系, 保持较高增殖系数和优质有效芽数 , 达到组培芽高效扩繁的目的, 增殖系 数达到 6.95 以上。 0012 3、 本发明一种高脂松树茎段组培芽诱导和增殖培养的方法, 其操作过程简便, 培 养周期短, 继代芽质量优, 继代芽产量大幅度提高, 增殖系数达到 6.95 以上, 具有较好的经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3 图。

18、 1 和图 2 均为高脂松树茎段组培壮芽。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15 实施例 1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 4kg/a. 株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 说 明 书 CN 103548699 A 5 3/5 页 6 萌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 长 6-10cm, 剪除针叶, 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 然 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 15min, 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 再将嫩枝稍裁成 1-2cm 长的茎 段, 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 将幼嫩顶梢用 0.1% 的新吉尔灭浸泡 15min, , 无菌水冲 洗 2 遍, 再用 0.。

19、15% 的 HgCl2灭菌消毒 3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5 次, 最后用 0.1% 的 HgCl2 灭菌消毒 6min, 再用无菌水冲洗 5 次, 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0016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 :1/2 改良 DCR 十 6-BA4mg/L 十 NAA0.8mg/L 十 VC15mg/L 十 椰子汁 5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方法是 : 先放置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 控制温度 10 , 全暗培养 5d, 再转入温度 25 , 光照强度 1600lux, 光照 13h/d 条件下培养 56d 形成初代芽。。

20、 0017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 1/2 改良 DCR 十 6-BA2mg/L 十 NAA0.2mg/L 十 VC15mg/L 十椰 子汁 2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 控制 温度 18, 光照强度 3000lux, 光照 12h/d, 培养 6d, 再在温度 23, 光照强度 3000lux, 光照 12h/d, 培养 18d, 经 3 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 , 平均增殖系数 7.1。 0018 将 1cm 芽丛接入改良 DCR 十 6-BA0.2mg/L 十 NAA0.1mg/L 十椰子汁 15ml/L 十活 性碳3g/L十琼。

21、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 控制温度18, 光照强度 3000lux, 光照 12h/d 的条件下培养 6 天, 再控制温度 23, 光照强度 3000lux, 光 照 12h/d 的条件下培养 23d, 得到芽长 2.6cm 的伸长丛生芽。 0019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 插入壮芽培养基中, 控制温度25, 光照强度3000lux, 光 照 12h/d, 培养壮芽。将 1cm 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 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0020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 : DCR十NH4NO3250mg/L十谷氨酰胺5mg/L, 培养 基 pH 5.。

22、8。 0021 实施例 2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 4kg/a 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萌发 的半木质化嫩枝稍, 长 6-8cm, 剪除针叶, 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 然后用 自来水冲洗十浸泡 15min, 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 再将嫩枝稍裁成 1-2cm 长的茎段, 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 将幼嫩顶梢用 0.1% 的新吉尔灭浸泡 10min, , 无菌水冲洗 1 遍, 再用 0.1% 的 HgCl2灭菌消毒 5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3 次, 最后用 0.1% 的 HgCl2灭菌 消毒 4min, 再用无菌水冲洗 4 次, 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

23、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0022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 :1/2 改良 DCR 十 6-BA3mg/L 十 NAA0.5mg/L 十 VC15mg/L 十 椰子汁 6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方法是 : 先放置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 控制温度 10 , 全暗培养 5d, 再转入温度 20 , 光照强度 1200lux, 光照 14h/d 条件下培养 60d, 形成初代芽。 0023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 1/2 改良 DCR 十 6-BA0.5mg/L 十 NAA0.05mg/L 十 VC15mg/L 十椰子汁 30ml/L 十琼脂粉 3.8。

24、g/L 十蔗糖 20g/L 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 控制温度 17, 光照强度 2000lux, 光照 14h/d, 培养 7d, 再在温度 25, 光照强度 2000lux, 光照 10h/d, 培养 15d, 经 2 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 , 平均增殖系数 6.86。 0024 将1cm芽丛接入改良DCR十6-BA0.1mg/L十NAA0.05mg/L十椰子汁20ml/L十活 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 控制温度17, 光照强度 2000lux, 光照 14h/d 的条件下培养 7 天, 再控制温度 22, 光照强度 200。

25、0lux, 光 说 明 书 CN 103548699 A 6 4/5 页 7 照 14h/d 的条件下培养 25d, 得到芽长 2.4cm 的伸长丛生芽。 0025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 插入壮芽培养基中, 控制温度22, 光照强度2000lux, 光 照 12h/d, 培养壮芽。将 1cm 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 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0026 以上所述的改良 DCR 培养基配方为 : DCR 十 NH4NO3250mg/L 十谷氨酰胺 5mg/L, 培 养基 pH5.8。 0027 实施例 3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 4.5kg/a 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 萌。

26、发的半木质化嫩枝稍, 长 8-10cm, 剪除针叶, 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 然 后用自来水冲洗十浸泡 15min, 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 再将嫩枝稍裁成 1-2cm 长的茎 段, 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 将幼嫩顶梢用 0.1% 的新吉尔灭浸泡 15min, , 无菌水冲 洗 2 遍, 再用 0.1% 的 HgCl2灭菌消毒 5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5 次, 最后用 0.1% 的 HgCl2灭 菌消毒 4min, 再用无菌水冲洗 4 次, 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0028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 :1/2 改良 DCR 十 6-BA5mg/L 十 。

27、NAA1.0mg/L 十 VC15mg/L 十 椰子汁 4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方法是 : 先放置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 控制温度 10 , 全暗培养 5d, 再转入温度 25 , 光照强度 2000lux, 光照 12h/d 条件下培养 50d, 形成初代芽。 0029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 1/2 改良 DCR 十 6-BA3mg/L 十 NAA0.5mg/L 十 VC15mg/L 十椰 子汁 10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 控制 温度 20, 光照强度 4000lu。

28、x, 光照 10h/d, 培养 5d, 再在温度 25, 光照强度 4000lux, 光照 10h/d, 培养 15d, 经 2 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 , 平均增殖系数 6.95。 0030 将 1cm 芽丛接入改良 DCR 十 6-BA0.3mg/L 十 NAA0.2mg/L 十椰子汁 10ml/L 十活 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 控制温度20, 光照强度 4000lux, 光照 10h/d 的条件下培养 7 天, 再控制温度 25, 光照强度 4000lux, 光 照 10h/d 的条件下培养 25d, 得到芽长 2.8cm 的伸长丛生。

29、芽。 0031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 插入壮芽培养基中, 控制温度22, 光照强度4000lux, 光 照 14h/d, 培养壮芽。将 1cm 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 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0032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 : DCR十NH4NO3250mg/L十谷氨酰胺5mg/L, 培养 基 pH5.8。 0033 实施例 4 本实施例采用高脂松树穗条为年产松脂达 4kg/a 的母株穗条。在晴朗日剪取春季萌发 的半木质化嫩枝稍, 长 6-8cm, 剪除针叶, 在常规洗洁净溶液苯扎溴铵中刷洗干净, 然后用 自来水冲洗十浸泡 15min, 洗去嫩枝稍上的洗洁净溶液, 再将嫩枝。

30、稍裁成 1-2cm 长的茎段, 视木质化程度分类置放容器内, 将幼嫩顶梢用 0.1% 的新吉尔灭浸泡 12min, , 无菌水冲洗 1 遍, 再用 0.12% 的 HgCl2灭菌消毒 3.5min, 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3 次, 最后用 0.1% 的 HgCl2灭 菌消毒 4min, 再用无菌水冲洗 4 次, 将灭菌消毒的茎段放在无菌滤纸上将水吸干。 0034 将无菌茎段放入含有 : 1/2 改良 DCR 十 6-BA5mg/L 十 NAA1.0mg/L 十 VC15mg/L 十 椰子汁 45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的诱导培养基中进行组培芽诱导, 方法是 : 先放置。

31、放置人工光照培养箱, 控制温度 9 , 全暗培养 5.5d, 再转入温度 22 , 光照强度 1200ux, 光照 13h/d 条件下培养 50d, 形成初代芽。 说 明 书 CN 103548699 A 7 5/5 页 8 0035 将形成的初代芽接入 1/2 改良 DCR 十 6-BA1mg/L 十 NAA0.3mg/L 十 VC15mg/L 十椰 子汁 12ml/L 十琼脂粉 3.8g/L 十蔗糖 20g/L 的增殖扩繁培养基中进行继代增殖扩繁, 控制 温度 18, 光照强度 3200lux, 光照 11h/d, 培养 6d, 再在温度 24, 光照强度 3200lux, 光照 11h/。

32、d, 培养 16d, 经 3 次继代周期形成丛生芽 , 平均增殖系数 7.13。 0036 将 1cm 芽丛接入改良 DCR 十 6-BA0.3mg/L 十 NAA0.2mg/L 十椰子汁 12ml/L 十活 性碳3g/L十琼脂粉4.0g/L十蔗糖20g/L的伸长培养基中进行丛生芽伸长, 控制温度18, 光照强度3200lux, 光照11h/d的条件下培养6天, 再控制温度24, 光照强度3200ux, 光照 11h/d 的条件下培养 20d, 得到芽长 2.6cm 的伸长丛生芽。 0037 将高2cm的单芽切下, 插入壮芽培养基中, 控制温度23, 光照强度3000lux, 光 照 12h/d, 培养壮芽。将 1cm 芽丛接入增殖扩繁培养基中, 进行丛生芽继代增殖培养。 0038 以上所述的改良DCR培养基配方为 : DCR十NH4NO3250mg/L十谷氨酰胺5mg/L, 培养 基 pH5.8。 说 明 书 CN 103548699 A 8 1/2 页 9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8699 A 9 2/2 页 10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354869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