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pdf

上传人:a3 文档编号:7146102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31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825375.6

申请日:

20160802

公开号:

CN205886096U

公开日:

2017011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3B23/12,A63B23/02

主分类号:

A63B23/12,A63B23/02

申请人:

温州市鹏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建朋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城街道埭头村后半垟标准厂房112号

优先权:

CN201620825375U

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林岩龙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包括底架,立柱,仰卧架,靠背,高拉手柄,所述底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底端紧固连接,所述仰卧架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高拉手柄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顶端,所述靠背设有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靠背垫,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底架排的肘垫支架,所述肘垫支架上设有肘垫,且其端面设有把手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调节靠背距离以及高度,更好的利用肘垫进行双杆抬腿运动,也可以利用高拉手柄进行引体向上运动,利用把手管进行双臂屈伸的运动,功能多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包括底架(1),立柱(2),仰卧架(3),靠背(4),高拉手柄(5);其特征是:所述底架(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底端紧固连接,所述仰卧架(3)安装在所述立柱(2)的一侧,所述高拉手柄(5)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2)顶端,所述靠背(4)设有靠背支架(41),所述靠背支架(4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连接,所述靠背支架(41)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靠背垫(42),所述立柱(2)上设有与所述底架(1)并排的肘垫支架(24),所述肘垫支架(24)上设有肘垫(241),且其端面设有把手管(2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其特征是:所述靠背垫(42)的一面设有调节杆(43),所述调节杆(43)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二(431),所述靠背支架(41)的中间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二(431)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二(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其特征是:所述立柱(2)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一(25),所述靠背支架(41)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一(25)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一(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其特征是:所述立柱(2)包括两根下立柱(2)和两根可上下调节高度且弯曲的上立柱(2),所述上立柱(2)底端与下立柱(2)顶端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其特征是:所述底架(1)与肘垫支架(24)之间设有与所述立柱(2)并排的支架(11),每根所述支架(11)上都设有可上下调整的按摩轮(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其特征是:所述按摩轮(12)的外表面设有按摩凸起(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其特征是:所述支架(11)轴向方向上设有与所述按摩轮(12)配合的调整孔三(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其特征是:所述立柱(2)之间设有下连接管(23),所述下连接管(23)上设有固定件(232)以及可360度转动的安装件(231),所述立柱(2)的一侧设有仰卧架(3),所述仰卧架(3)包括主架(31),仰卧板(32),支撑架(33),所述主架(31)与所述安装件(231)铰接,所述仰卧板(32)紧固安装在所述主架(31)上,所述支撑架(33)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主架(31)下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的引体向上器基本上都是设有靠背的,但是这些靠背都没有带调节功能,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来调节靠背,十分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无法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靠背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调节靠背距离以及高度,功能多样,仰卧架可以立起放置,减少占用空间的引体向上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包括底架,立柱,仰卧架,靠背,高拉手柄,所述底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底端紧固连接,所述仰卧架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一侧,所述高拉手柄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顶端,所述靠背设有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靠背垫,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底架并排的肘垫支架,所述肘垫支架上设有肘垫,且其端面设有把手管。

所述靠背垫的一面设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二,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间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二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二。

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一,所述靠背支架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一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一。

所述立柱包括两根下立柱和两根可上下调节高度且弯曲的上立柱,所述上立柱底端与下立柱顶端紧固连接。

所述底架与肘垫支架之间设有与所述立柱并排的支架,每根所述支架上都设有可上下调整的按摩轮。

所述按摩轮的外表面设有按摩凸起。

所述支架轴向方向上设有与所述按摩轮配合的调整孔三。

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上设有固定件以及可360度转动的安装件,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仰卧架,所述仰卧架包括主架,仰卧板,支撑架,所述主架与所述安装件铰接,所述仰卧板紧固安装在所述主架上,所述支撑架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主架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调节靠背距离以及高度,功能多样,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上进行引体向上,双臂屈伸等运动,仰卧架可以立起放置,减少占用空间的引体向上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体向上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体向上器的仰卧架立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靠背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靠背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仰卧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仰卧架立起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下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11-支架,111-调整孔三,12-按摩轮,121-按摩凸起,13-扶手管,2-立柱,21-下立柱,22-上立柱,23-下连接管,231-安装件,232-固定件,24-肘垫支架,241-肘垫,242-把手管,25-调整孔一,3-仰卧架,31-主架,32-仰卧板,33-支撑架,4-靠背,41-靠背支架,42-靠背垫,43-调节杆,431-调整孔二,44-紧固部件一,45-紧固部件二,5-高拉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包括底架1,立柱2,仰卧架3,靠背4,高拉手柄5,所述底架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底端紧固连接,所述仰卧架3安装在所述立柱2的一侧,所述高拉手柄5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2顶端,所述靠背4设有靠背支架41,所述靠背支架4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连接,所述靠背支架41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靠背垫42,所述立柱2上设有与所述底架1并排的肘垫支架24,所述肘垫支架24上设有肘垫241,且其端面设有把手管242。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调节靠背距离以及高度,更好的利用肘垫进行双杆抬腿运动,也可以利用高拉手柄5进行引体向上运动,利用把手管进行双臂屈伸的运动,以及利用仰卧架进行仰卧起坐。

所述底架1两端还设有扶手管13,使用者可以使用它来进行俯卧撑。

所述靠背垫42的一面设有调节杆43,所述调节杆43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二431,所述靠背支架41的中间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二431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二45,使用者能根据自身要求,来前后调节靠背,让自己更好的进行双杆抬腿运动。

所述立柱2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一25,所述靠背支架41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一25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一44,使用者能根据自身要求,来上下调节靠背,让自己更好的进行双杆抬腿运动。

所述立柱2包括两根下立柱2和两根可上下调节高度且弯曲的上立柱2,所述上立柱2底端与下立柱2顶端紧固连接,上立柱可以上下调节高度,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高拉手柄的高度。

所述底架1与肘垫支架24之间设有与所述立柱2并排的支架11,每根所述支架11上都设有可上下调整的按摩轮12,所述支架11轴向方向上设有与所述按摩轮12配合的调整孔111,所述按摩轮12与压腿杆26的外表面都设有按摩凸起121,使用者可以借助其对腿部肌肉进行按摩放松,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按摩轮的上下高度。

其中按摩轮12调整的方式不局限于调整孔,也可以是在支架上开滑槽。

其中所述按摩凸起121不局限于圆环,也可以是在外表面上遍布小凸球。

所述立柱2之间设有下连接管23,所述下连接管33上设有固定件232以及可360度转动的安装件231,所述立柱2的一侧设有仰卧架3,所述仰卧架3包括主架31,仰卧板32,支撑架33,所述主架31与所述安装件231铰接,所述仰卧板32紧固安装在所述主架31上,所述支撑架33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主架31下方,使用者可以在不使用仰卧架的时候,将主架31旋转180度,仰卧板32朝下,支撑架33翻转90度,紧贴主架31,再将主架31翻转90度立起,与所述固定件232固定连接,不使其翻倒,有效的节省空间。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825375.6 (22)申请日 2016.08.02 (73)专利权人 温州市鹏泰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 区海城街道埭头村后半垟标准厂房 112号 (72)发明人 张建朋 (74)专利代理机构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37 代理人 林岩龙 (51)Int.Cl. A63B 23/12(2006.01) A63B 23/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57)摘要 本实用。

2、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 向上器, 包括底架, 立柱, 仰卧架, 靠背, 高拉手 柄, 所述底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底端紧固连 接, 所述仰卧架安装在所述立柱的一侧, 所述高 拉手柄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顶端, 所述靠背设有 靠背支架, 所述靠背支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连 接, 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靠背 垫, 所述立柱上设有与所述底架排的肘垫支架, 所述肘垫支架上设有肘垫, 且其端面设有把手 管。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 要求来调节靠背距离以及高度, 更好的利用肘垫 进行双杆抬腿运动, 也可以利用高拉手柄进行引 体向上运动, 利用把手管进行双臂屈伸的运动, 功能多样。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CN 205886096 U 2017.01.18 CN 205886096 U 1.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包括底架(1), 立柱(2), 仰卧架(3), 靠背(4), 高拉手 柄(5); 其特征是: 所述底架(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底端紧固连接, 所述仰卧架(3)安装在 所述立柱(2)的一侧, 所述高拉手柄(5)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2)顶端, 所述靠背(4)设有靠 背支架(41), 所述靠背支架(4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连接, 所述靠背支架(41)上设有可 以前后移动的靠背垫(42), 所述立柱(2)上设有与所述底架(1)并排的肘。

4、垫支架(24), 所述 肘垫支架(24)上设有肘垫(241), 且其端面设有把手管(2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其特征是: 所述靠背垫(42)的 一面设有调节杆(43), 所述调节杆(43)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二(431), 所述靠背 支架(41)的中间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二(431)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二(4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其特征是: 所述立柱(2)的轴 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一(25), 所述靠背支架(41)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一(25)相 配合的紧固部件一(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

5、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其特征是: 所述立柱(2)包括 两根下立柱(2)和两根可上下调节高度且弯曲的上立柱(2), 所述上立柱(2)底端与下立柱 (2)顶端紧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其特征是: 所述底架(1)与肘 垫支架(24)之间设有与所述立柱(2)并排的支架(11), 每根所述支架(11)上都设有可上下 调整的按摩轮(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其特征是: 所述按摩轮(12)的 外表面设有按摩凸起(1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其特征是: 所述支架(11)轴向 方向上设有与所述按摩轮。

6、(12)配合的调整孔三(11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其特征是: 所述立柱(2)之间 设有下连接管(23), 所述下连接管(23)上设有固定件(232)以及可360度转动的安装件 (231), 所述立柱(2)的一侧设有仰卧架(3), 所述仰卧架(3)包括主架(31), 仰卧板(32), 支 撑架(33), 所述主架(31)与所述安装件(231)铰接, 所述仰卧板(32)紧固安装在所述主架 (31)上, 所述支撑架(33)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主架(31)下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86096 U 2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技术。

7、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 尤其涉及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在市场上的引体向上器基本上都是设有靠背的, 但是这些靠背都没有带调节功 能, 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来调节靠背, 十分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了解决无法根据实际需要来调节靠背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 单,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调节靠背距离以及高度, 功能多样, 仰卧架可以立起放置, 减少占用空间的引体向上器。 0004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包括底架, 立柱, 仰卧 架, 靠背, 高拉手柄, 所述底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底端紧。

8、固连接, 所述仰卧架安装在所述 立柱的一侧, 所述高拉手柄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顶端, 所述靠背设有靠背支架, 所述靠背支 架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连接, 所述靠背支架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靠背垫, 所述立柱上设 有与所述底架并排的肘垫支架, 所述肘垫支架上设有肘垫, 且其端面设有把手管。 0005 所述靠背垫的一面设有调节杆, 所述调节杆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二, 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间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二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二。 0006 所述立柱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一, 所述靠背支架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调 整孔一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一。 0007 所述立柱包括两根下立柱和两根可上下调节高度且弯曲的上立。

9、柱, 所述上立柱底 端与下立柱顶端紧固连接。 0008 所述底架与肘垫支架之间设有与所述立柱并排的支架, 每根所述支架上都设有可 上下调整的按摩轮。 0009 所述按摩轮的外表面设有按摩凸起。 0010 所述支架轴向方向上设有与所述按摩轮配合的调整孔三。 0011 所述立柱之间设有下连接管, 所述下连接管上设有固定件以及可360度转动的安 装件, 所述立柱的一侧设有仰卧架, 所述仰卧架包括主架, 仰卧板, 支撑架, 所述主架与所述 安装件铰接, 所述仰卧板紧固安装在所述主架上, 所述支撑架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主架下 方。 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简单,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调。

10、节靠背距离 以及高度, 功能多样, 可以在本实用新型上进行引体向上, 双臂屈伸等运动, 仰卧架可以立 起放置, 减少占用空间的引体向上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体向上器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886096 U 3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引体向上器的仰卧架立起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靠背与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靠背的局部放大图。 0017 图5为仰卧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为仰卧架立起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 图7为下连接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中1-底架, 11-支架, 111-调整孔。

11、三, 12-按摩轮, 121-按摩凸起, 13-扶手管, 2-立 柱, 21-下立柱, 22-上立柱, 23-下连接管, 231-安装件, 232-固定件, 24-肘垫支架, 241-肘 垫, 242-把手管, 25-调整孔一, 3-仰卧架, 31-主架, 32-仰卧板, 33-支撑架, 4-靠背, 41-靠背 支架, 42-靠背垫, 43-调节杆, 431-调整孔二, 44-紧固部件一, 45-紧固部件二, 5-高拉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22 如图所示, 一种带移动靠背的引体向上器, 包括底架1, 立柱2, 仰卧架3, 靠背4, 高。

12、 拉手柄5, 所述底架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底端紧固连接, 所述仰卧架3安装在所述立柱2的 一侧, 所述高拉手柄5安装在两根所述立柱2顶端, 所述靠背4设有靠背支架41, 所述靠背支 架41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2连接, 所述靠背支架41上设有可以前后移动的靠背垫42, 所述立 柱2上设有与所述底架1并排的肘垫支架24, 所述肘垫支架24上设有肘垫241, 且其端面设有 把手管242。 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要求来调节靠背距离以及高度, 更好的利用肘垫进行双杆 抬腿运动, 也可以利用高拉手柄5进行引体向上运动, 利用把手管进行双臂屈伸的运动, 以 及利用仰卧架进行仰卧起坐。 0023 所述底架1两端还。

13、设有扶手管13, 使用者可以使用它来进行俯卧撑。 0024 所述靠背垫42的一面设有调节杆43, 所述调节杆43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 孔二431, 所述靠背支架41的中间设有与所述调整孔二431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二45, 使用者 能根据自身要求, 来前后调节靠背, 让自己更好的进行双杆抬腿运动。 0025 所述立柱2的轴向方向上设有若干个调整孔一25, 所述靠背支架41的两端设有与 所述调整孔一25相配合的紧固部件一44, 使用者能根据自身要求, 来上下调节靠背, 让自己 更好的进行双杆抬腿运动。 0026 所述立柱2包括两根下立柱2和两根可上下调节高度且弯曲的上立柱2, 所述上立 柱2底。

14、端与下立柱2顶端紧固连接, 上立柱可以上下调节高度, 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 调整高拉手柄的高度。 0027 所述底架1与肘垫支架24之间设有与所述立柱2并排的支架11, 每根所述支架11上 都设有可上下调整的按摩轮12, 所述支架11轴向方向上设有与所述按摩轮12配合的调整孔 111, 所述按摩轮12与压腿杆26的外表面都设有按摩凸起121, 使用者可以借助其对腿部肌 肉进行按摩放松,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按摩轮的上下高度。 0028 其中按摩轮12调整的方式不局限于调整孔, 也可以是在支架上开滑槽。 0029 其中所述按摩凸起121不局限于圆环, 也可以是在外表面上遍布小凸球。 0。

15、030 所述立柱2之间设有下连接管23, 所述下连接管33上设有固定件232以及可360度 转动的安装件231, 所述立柱2的一侧设有仰卧架3, 所述仰卧架3包括主架31, 仰卧板32, 支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886096 U 4 撑架33, 所述主架31与所述安装件231铰接, 所述仰卧板32紧固安装在所述主架31上, 所述 支撑架33通过铰接连接在所述主架31下方, 使用者可以在不使用仰卧架的时候, 将主架31 旋转180度, 仰卧板32朝下, 支撑架33翻转90度, 紧贴主架31, 再将主架31翻转90度立起, 与 所述固定件232固定连接, 不使其翻倒, 有效的节省空间。 0031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 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 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886096 U 5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6 CN 205886096 U 6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7 CN 205886096 U 7 图 5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8 CN 205886096 U 8 图 7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9 CN 205886096 U 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