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1144845.4 (22)申请日 2015.12.31 A01G 31/02(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卓越电机有限公司 地址 300384 天津市滨海新区华苑产业区竹 苑路 6 号 2 号楼 5 门 401 室 -1 (72)发明人 任立军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 及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在培养槽内上端设置 固定板, 在固定板上设置若干个养殖孔, 在培养槽 内下端设置海绵体, 在培养槽两侧下端均设置支 架, 在支架与支架之间设置横杆。
2、, 在横杆上设置储 液箱, 储液箱通过管道连接培养槽, 在所述的管道 上设置泵, 在管道的端头上设置花洒。 既保证了植 物生长氧气的充足, 又保证营养液不会浪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205337117 U 2016.06.29 CN 205337117 U 1.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培养槽、 养殖孔、 固定板、 加热器、 制冷器、 海绵体、 主控制面板、 主控制器、 液位显示屏、 报警器、 支架、 万向滑轮、 横杆、 一级液位感应 器、 储液箱、 二级液位感应器、 。
3、紫外线杀菌灯、 管道、 泵、 花洒、 温度感应器, 在培养槽内上端 设置固定板, 在固定板上设置若干个养殖孔, 在培养槽内下端设置海绵体, 在培养槽两侧下 端均设置支架, 在支架与支架之间设置横杆, 在横杆上设置储液箱, 储液箱通过管道连接培 养槽, 在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泵, 在管道的端头上设置花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的储液箱内设置 一级液位感应器和二级液位感应器, 在培养槽上设置主控制面板, 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 控制器, 在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液位显示屏和报警器, 一级液位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连接报 警器, 二级液位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连接液位显示。
4、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花洒可360 旋 转, 在所述的储液箱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其特征在于: 在培养槽内设置温度感 应器、 制冷器和加热器, 温度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连接制冷器和加热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7117 U 2 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 愿意花更多 的时间和金钱享受生活, 种种花、 种种。
5、草、 种种菜, 在家庭中营造一种和谐的自然环境。 随着 高楼大厦、 别墅小区的建立, 室内绿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自己在家种植物, 成为一 种时尚, 尤其是稀有的植物, 更是倍受青睐。 现有技术中, 在农作物无土栽培种, 无土栽培容 器时必不可少的, 一般农业用的无土栽培容器都是简易的箱子, 并在箱子内部添满营养液,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 这样的无土栽培容器会造成农作物的缺氧现象, 并且营养液 也会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能够解 决上述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设。
6、计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 置, 包括培养槽、 养殖孔、 固定板、 加热器、 制冷器、 海绵体、 主控制面板、 主控制器、 液位显示 屏、 报警器、 支架、 万向滑轮、 横杆、 一级液位感应器、 储液箱、 二级液位感应器、 紫外线杀菌 灯、 管道、 泵、 花洒、 温度感应器, 在培养槽内上端设置固定板, 在固定板上设置若干个养殖 孔, 在培养槽内下端设置海绵体, 在培养槽两侧下端均设置支架, 在支架与支架之间设置横 杆, 在横杆上设置储液箱, 储液箱通过管道连接培养槽, 在所述的管道上设置泵, 在管道的 端头上设置花洒。 0005 优选的, 在所述的储液箱内设置一级液位感应器和二级液位感应器, 在培。
7、养槽上 设置主控制面板, 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 在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液位显示屏和报警 器, 一级液位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连接报警器, 二级液位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连接液位显 示屏。 0006 优选的, 所述的花洒可360 旋转, 在所述的储液箱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灯。 0007 优选的, 在培养槽内设置温度感应器、 制冷器和加热器, 温度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 连接制冷器和加热器。 0008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09 1、 本实用新型包括培养槽、 养殖孔、 固定板、 加热器、 制冷器、 海绵体、 主控制面板、 主控制器、 液位显示屏、 报警器、 支架、 万向滑轮、 横杆、 一级液位感。
8、应器、 储液箱、 二级液位 感应器、 紫外线杀菌灯、 管道、 泵、 花洒、 温度感应器, 在培养槽内上端设置固定板, 在固定板 上设置若干个养殖孔, 在培养槽内下端设置海绵体, 在培养槽两侧下端均设置支架, 在支架 与支架之间设置横杆, 在横杆上设置储液箱, 储液箱通过管道连接培养槽, 在所述的管道上 设置泵, 在管道的端头上设置花洒。 既保证了植物生长氧气的充足, 又保证营养液不会浪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37117 U 3 费。 0010 2、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储液箱内设置一级液位感应器和二级液位感应器, 在培养 槽上设置主控制面板, 在主控制面板内设置主控制器, 在。
9、主控制面板上设置液位显示屏和 报警器, 一级液位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连接报警器, 二级液位感应器通过主控制器连接液 位显示屏。 当一级液位感应器感应到储液箱内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值时, 可通过主控制器 控制报警器发出报警; 当二级液位感应器感应到储液箱内液位高于设定的最高值时, 可通 过主控制器将液位显示在液位显示屏上。 0011 3、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花洒可360 旋转。 可通过花洒将药液喷洒在培养槽内, 保证 施药均匀; 在所述的储液箱内设置紫外线杀菌灯, 能够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对储液箱内的溶 液进行消毒。 0012 4、 本实用新型在培养槽内设置温度感应器、 制冷器和加热器, 温度感应器通过主。
10、 控制器连接制冷器和加热器。 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培养槽内的温度时, 可通过主控制器进 一步控制制冷器和加热器, 保证培养槽内温度适宜, 有利于植物生长。 0013 5、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易于制作, 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标记: 1、 培养槽, 2、 养殖孔, 3、 固定板, 4、 加热器, 5、 制冷器, 6、 海绵体, 7、 主控 制面板, 8、 主控制器, 9、 液位显示屏, 10、 报警器, 11、 支架, 12、 万向滑轮, 13、 横杆, 14、 一级 液位感应器, 15、 储液箱, 16、 二级液位感应器, 17。
11、、 紫外线杀菌灯, 18、 管道, 19、 泵, 20、 花洒, 21、 温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如图1所述的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装置, 包括培养槽1、 养殖孔2、 固定板3、 加热器4、 制冷器5、 海绵体6、 主控制面板7、 主控制器8、 液位显示屏9、 报警器10、 支架11、 万向滑轮12、 横杆13、 一级液位感应器14、 储液箱15、 二级液位感应器16、 紫外线杀菌灯17、 管道18、 泵19、 花洒20、 温度感应器21, 在培养槽1内上端设置固定板3, 在固定板3上设置若干个养殖孔2, 在培养槽1内下端设置海绵体6, 在培养槽1两侧下端均设置支架11, 在支架11与。
12、支架11之间 设置横杆13, 在横杆13上设置储液箱15, 储液箱15通过管道18连接培养槽1, 在所述的管道 18上设置泵19, 在管道18的端头上设置花洒20。 既保证了植物生长氧气的充足, 又保证营养 液不会浪费。 在所述的储液箱15内设置一级液位感应器14和二级液位感应器16, 在培养槽1 上设置主控制面板7, 在主控制面板7内设置主控制器8, 在主控制面板7上设置液位显示屏9 和报警器10, 一级液位感应器14通过主控制器8连接报警器10, 二级液位感应器16通过主控 制器8连接液位显示屏9。 当一级液位感应器14感应到储液箱15内液位低于设定的最低值 时, 可通过主控制器8控制报警。
13、器10发出报警; 当二级液位感应器16感应到储液箱15内液位 高于设定的最高值时, 可通过主控制器8将液位显示在液位显示屏9上。 所述的花洒20可 360 旋转。 可通过花洒20将药液喷洒在培养槽1内, 保证施药均匀; 在所述的储液箱15内设 置紫外线杀菌灯17, 能够通过紫外线杀菌灯17对储液箱15内的溶液进行消毒。 在培养槽1内 设置温度感应器21、 制冷器5和加热器4, 温度感应器21通过主控制器8连接制冷器5和加热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37117 U 4 器4。 当温度感应器21感应到培养槽1内的温度时, 可通过主控制器8进一步控制制冷器5和 加热器4, 保证培养槽1内温度适宜, 有利于植物生长。 0017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尽 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 依然 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 或局部替换,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37117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205337117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