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pdf

上传人:00062****4422 文档编号:714579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410037228.4

申请日:

2004.04.27

公开号:

CN1577229A

公开日:

2005.02.09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实质审查的生效|||公开

IPC分类号:

G06F3/033

主分类号:

G06F3/033

申请人:

杜敏文; 张世珏

发明人:

杜敏文; 张世珏

地址:

美国麻州艾克顿市

优先权:

2003.07.17 US 10/621,216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的方法。该方法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一个操作平台包含以下的六个部分:1.软键板。2.阶梯式多页窗。3.文句编辑缓冲器。4.属性显示窗。5.全文积聚窗。6.二层控制精选窗。软键板的板面根据注音和拼音系统的句法结构而设计;多页窗提供一种可显示大量字和词的方法;文句编辑缓冲器显示正在键入中的文句;属性显示窗显示文句编辑缓冲器内字的已输入音符串;全文积聚窗口积存使用者已输入的连串文句;二层控制精选窗让使用者依实际需要来输入更多的音符资料以精选字词。本发明方法让使用者不必费心去分割文句的字和词,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系统提供的较长的常用字符串从而大幅度增进输入的效率。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的方法,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在一屏幕上显示一个软键板,该软键板至少包含一个第一窗页,一个 第二窗页,以及一个第三窗页,每一个窗页至少包含一个键钮;每个键钮 对应一音符;侦测是否一指针装置于该屏幕上所控制的一屏幕指针,依序 按下第一窗页的一个键钮、碰触第二窗页的一个键钮以及被放松于该第三 窗页的一键钮上;以及当该屏幕指针依序按下第一窗页的该键钮、碰触第 二窗页的该键钮以及被放松于该第三窗页的该键钮上时,分别选取一第一 音符、一第二音符以及一第三音符,分别对应该第一窗页的该按键钮、该 第二窗页的该键钮以及该第三窗页的该键钮;其中,于该屏幕上,第二窗 页放置于第一窗页与第三窗页之间,同时第二窗页的键钮排成一排,从而 使屏幕指针可从第一窗页移动穿过第二窗页抵达第三窗页,并且在穿过第 二窗页时恰恰碰触其中一个键钮。
2: 一个阶梯式的多页窗用以显示符合所键入音符串的字词,其特征在 于包括: 数个窗页,每个窗页各包含至少一个键钮,用以在其上显示符合的字 词;该多页窗有一个窗页在最上层,全部显露于屏幕上; 多页窗其它每个非最上层窗页显露一个L型或倒L型部分于屏幕上; 当指针装置碰触到任一窗页的显露部分,该窗页将浮现而全部显露; 同时,当指针移至窗页的键钮上并放松指针装置时,就选择了该键钮 所代表的字词。
3: 一个二相文句生产程序的方法,包含一个键入阶段和一个编订阶段, 使用者周而复始地用此两阶段逐句输入中文;该程序使用一个操作平台, 包括一个软键板用来键入中文文句的音符串,一个阶梯式多页窗给使用者 流览并选用字词,一个文句编辑缓冲器显示正在键入中的文句;该程序的 键入阶段和编订阶段都是在文句编辑缓冲器上单方向扫描的操作。
4: 一台计算机,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内存,一个屏幕,及一个 屏幕上指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内存的程序可为计算机的 中央处理器执行做以下的控制动作: 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一个软键板,该软键板包含至少一个第一窗页, 一个第二窗页,以及一个第三窗页,每一个窗页至少包含一个键钮; 当使用者用指针装置压下第一窗页的一个键钮时,计算机得到第一个 音符; 当使用者移动指针碰触第二窗页的一个键钮时,计算机得到第二个音 符; 当使用者移动指针至第三窗页的一个键钮上,并放松指针装置时,计 算机得到第三个音符; 其中第二窗页放置于第一窗页与第三窗页之间,同时第二窗页的键钮 排成一排,以使屏幕指针可从第一窗页移动穿过第二窗页抵达第三窗页, 并且在穿过第二窗页时恰恰碰触其中一个键钮。
5: 一台计算机,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内存,一个屏幕,及一个 屏幕上指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内存的程序可为计算机的 中央处理器执行做以下的控制动作: 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一个一个阶梯式的多页窗用以显示符合所键入 音符串的字词,其中包含: 数个窗页,每个窗页各包含至少一个键钮,用以在其上显示符合的字 词;该多页窗有一个窗页在最上层,全部显露于屏幕上; 多页窗其它每个非最上层窗页显露一个L型或倒L型部分于屏幕上; 当指针装置碰触到任一窗页的显露部分,该窗页将浮现而全部显露; 同时,当指针移至窗页的键钮上并放松指针装置时,就选择了该键钮 所代表的字词。
6: 一台计算机,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内存,一个屏幕,及一个 屏幕上指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内存的程序可为计算机的 中央处理器执行做以下的控制动作: 于使用者周而复始地用键入及编订两阶段逐句键入中文音符串时,显示 符合的字词并配合在文句编辑缓冲器上往前单方向移动缓冲器的作用点。
7: 一个储存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如CD-ROM或是存储卡,其程序 可下载进入计算机的内存内;该计算机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内存, 一个屏幕,及一个屏幕上指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可为计算 机的中央处理器执行做以下的控制动作: 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一个软键板,该软键板包含至少一个第一窗页, 一个第二窗页,以及一个第三窗页,每一个窗页至少包含一个键钮; 当使用者用指针装置压下第一窗页的一个键钮时,计算机得到第一个 音符; 当使用者移动指针碰触第二窗页的一个键钮时,计算机得到第二个音 符; 当使用者移动指针至第三窗页的一个键钮上,并放松指针装置时,计 算机得到第三个音符; 其中第二窗页放置于第一窗页与第三窗页之间,同时第二窗页的键钮 排成一排,以使屏幕指针可从第一窗页移动穿过第二窗页抵达第三窗页, 并且在穿过第二窗页时恰恰碰触其中一个键钮。
8: 一个储存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如CD-ROM或是存储卡,其程序 可下载进入计算机的内存内;该计算机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内存, 一个屏幕,及一个屏幕上指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可为计算 机的中央处理器执行做以下的控制动作: 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一个阶梯式的多页窗用以显示符合所键入音符 串的字词,其中包含: 数个窗页,每个窗页各包含至少一个键钮,用以在其上显示符合的字 词;该多页窗有一个窗页在最上层,全部显露于屏幕上; 多页窗其它每个非最上层窗页显露一个L型或倒L型部分于屏幕上; 当指针装置碰触到任一窗页的显露部分,该窗页将浮现而全部显露; 同时,当指针移至窗页的键钮上并放松指针装置时,就选择了该键钮 所代表的字词。
9: 一个储存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媒体,如CD-ROM或是存储卡,其程序 可下载进入计算机的内存内;该计算机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内存, 一个屏幕,及一个屏幕上指针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程序可为计算 机的中央处理器执行做以下的控制动作: 于使用者周而复始地用键入及编订两阶段逐句键入中文音符串时,显 示符合的字词并配合在文句编辑缓冲器上往前单方向移动缓冲器的作用 点。

说明书


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计算机中文输入方法与系统;尤指在屏幕上以流览为基础设计的人机接口机制以及动作程序来输入中文的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输入中文资料进计算机是一个有趣味而技术上极具挑战性的问题。这在用「中文输入法(Chinese input method)」作为搜寻钥,经由Google搜查引擎可在国际互连网上找到成千上万相关资料可得明证。在许多中文系统中,例如TwinBridge和UnionWay,都提供多种中文输入法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如同英文或者许多其它西方语言,中文的每一个段落也是由一串以标点符号分开的句子所组成,而每一个句子也都是一串文字。然而,不同的是,英文的每一个字都是由26个字母所组成的字符串,中文字则个个皆是不同的图案,而常用的中文字有成千上万个。

    计算机中文输入通常使用编码的方法。例如用硬性规定的4位数字的电报编码;或者用字型或字音的编码;或者也可以用这些方法的混合编码。我们可以把每一个字的编码想成是表达该字特性的符号。要输入一个中文句子,使用者就打入每个字的特性符号。计算机根据这些特性符号去找到符合的中文字与词。假如同时有好几个符合的字词,计算机可把它们显示在屏幕上,由使用者来选择。

    多数早期的中文输入采用逐字输入法;使用者键入句子中每个字的编码来产生一个个的字。最近发展的一些输入法也有用词或者文句中的相关文意来改进输入操作的精确度和速度。

    近年来有两种接口技术发展得更成熟,用以提供除了键盘以外的新的中文输入途径。其一为手写辨识技术。另一为语音辨识技术。这些方法基本上仍然是一种相匹配方法,由计算机从手写笔划资料或者语音抽样资料提取词的属性来做比对。

    不同的输入方法由于它们使用的技术,而有其各自的优点和缺点。例如,一个根据字形结构而设计的输入法,可以有较高的字的单一性。一旦使用者熟悉了它的用法,输入可以很快速。但是初学者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来熟悉文字编码的规则和键盘的操作。

    一般人会觉得手写辨识和语音辨识的输入法最为自然。这是因为写与说是人们年轻时和在学校时多年来练就的能力。这两种技术却也各自有一些天生的不易克服的缺陷。首先,两者都不容易达到如同键盘一般的高准确度。手写输入速度慢,因为每一个中国字都有不少笔划。用说话输入则容易被干扰,需要比较安静的环境才能达到比较高的准确度。它也会干扰他人,不适用于多人合用的办公室中。

    软键盘(或者虚拟键盘)是可用来输入中文资料的另一种装置。其想法是在屏幕上显示一个键盘图样,使用者可以用鼠标或触控笔来模仿真键盘的操作。使用软键盘的优点如下。1.鼠标或者触控笔的操作安静。2.同时它仅仅只需用一只手。3.软键盘在屏幕上的视觉回馈使操作有极高的准确度。4.软键盘不需用真实键盘,适宜在没有键盘的计算机环境例如PDA或是tablet个人计算机上使用。

    然而,使用软键盘来做中文输入也有它的困难。这是由于典型的软键盘的键分布经常和真实键盘雷同,而真实键盘的设计主要利用打字者手指在键盘上相对位置的感觉,以达到盲目打键的目的。这种手指的相对位置感觉在屏幕的软键盘上无法施用。于是,使用者每打一个键都需要在软键盘上做一次费力的搜寻,不但非常劳神,打字速度也大为减慢。由于这一原因,一般人常把软键盘看成是输入的辅助工具而只偶然使用。

    近年来,由于PDA的发展,也有人提出一些非传统键盘型式的软键盘设计。这些方法大多强调在手握的PDA装置上的可用性。当然,它们在有更大屏幕的计算机台上也是适用的。为了避免混淆,我们在后面地说明中称传统键盘型式的软键盘做「软键盘」,而称非传统键盘式的软键盘做「软键板」。

    一般来说,使用「软键板」的输入方法设计遵循以下面四个基本原则:

    1.把需用的符号键适当地归类放入多个的「软键板」上。计算机根据使用者输入的键信息,动态地展示这些键板,以指引下一步键入的进行。这种归类不但使找键工作有所依循,同时也减少了每个「软键板」上的键数,使得键的搜寻变得容易。

    2.符号键在「软键板」面上的布局设计,需有利于鼠标或是触控笔的指向操作。

    3.使用者如何在「软键板」上输入激励讯号需有一个好的设计。

    4.计算机需快速有效地,从使用者输入的一系列激励讯号,产生字,词,或者句子以待人确认,选择及修正。

    要「软键板」输入法能够快速有效和容易使用,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语言和文字的特性,来做好上述四点的设计要求。

    现有的在屏幕上显示「软键盘」或是「软键板」的中文输入法技术,不是直接套用传统型式键盘,就是未能充分利用中文语言和文字的特性,而有以下三个缺点:

    寻找符号键困难,同时未能提供键盘上方便有效的鼠标或是触控笔的指向操作方法。

    当字,词,或者句子需要选择时,提供给使用者的接口难以操作。

    缺乏一套简单易学又高效能的程序让使用者快速输入中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个方法与系统,让使用者在语音符号的「软键板」上用指针装置,例如鼠标,触控笔,或者键盘等装置,来流览操作以输入中文资料。

    有鉴于前述讨论的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键板」的板面上键的布局设计,不但可便于使用者在「软键板」上找键,而且提供快速有效的用指针装置输入字和词资料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容纳大量字和词并容易翻阅流览的「多页窗」接口设计。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易学易操作的输入程序让使用者可快速有效地输入中文文句。

    本发明用以下的设计来达到上述的三个目标。

    本发明提出一种屏幕上显示注音符号的「软键板」,让使用者键入中文字注音符号以得到中文文句。本发明也提出一种屏幕上显示拼音符号的「软键板」,让使用者键入中文字拼音符号以得到中文文句。注音符号和拼音符号在「软键板」上依自然顺序归类及排序以解决寻找符号键的困难。同时,音符分类后在「软键板」上的布局更让使用者用指针装置在屏幕上用一笔划的动作,就可输入一个字的中文音符串。

    这种在屏幕上用一笔划输入音符串的动作,兹用注音符号系统为例说明如下:本发明的注音符号「软键板」将音符分成子音,转元音(ㄧㄨㄩ),和元音三类,分别放入「软键板」的上,中,和下区。上区和下区由中区隔开。这样要输入一个字的注音,就可用指针在上区选子音,穿过中区选转元音,再到下区选元音,一划而成。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阶梯式的多页窗」来给使用者选择字或词。「多页窗」可放入大量的字或词以适合中文输入接口的需要。其功能也设计成让使用者不必按钮而只要移动指针即可上下翻阅流览各页。

    本发明另提出一种按照使用频率来显示字或词的结构。在此结构下,系统的字和词按照使用频率分成:1.最常用,2.很常用,3.平常用,4.不常用,四个级别。对越常用的字或词使用者将花费越少的工夫来得到,以加快输入速度。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二相的输入程序。在程序中用1.键入音符阶段,2.编订文句阶段,两阶段循环进行。这个输入程序的特点在于两个阶段都在一个「文句编辑缓冲器」上单向地扫描进行,以简化输入的操作。单向扫描也解决了文句分段的问题,让使用者得以有效地利用系统可提供的大量常用文句,以减少输入时每个字需要键入符号的个数,因而加快输入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中文注音系统「音符串结构树」示意图;

    图2为汉语拼音系统「音符串结构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于中文注音系统时其组成部份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于中文注音系统,同时允许重叠窗口时,其组成部份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于汉语拼音系统时其组成部份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于汉语拼音系统,同时允许重叠窗口时,其组成部份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其控制与数据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注音软键板」的键分布图;

    图9为本发明「拼音软键板」的键分布图;

    图10为本发明「阶梯式多页窗」示意图;

    图11为可放入「多页窗」字词数目表;

    图12为本发明「文句编辑缓冲器」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二相文句生产程序」;

    图14为本发明的「属性显示窗」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全文积聚窗口」示意图;

    图16为在注音系统的「音符串句法结构树」之上的游走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在「注音软键板」和「二层控制精选窗」上的「点碰放」输入音符串鼠标动作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在「注音软键板」和「二层控制精选窗」上的「点碰放」输入音符串鼠标动作流程图;

    图19为在拼音系统的「音符串句法结构树」上游走示意图;

    图20为在拼音系统对应于音符串“D”的R-1 「控制精选窗」示意图;

    图21为在拼音系统对应于音符串“Z”和“ZH”的R-1「控制精选窗」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在「拼音软键板」和「二层控制精选窗」上的「点碰放」输入音符串鼠标动作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在「拼音软键板」和「二层控制精选窗」上的「点碰放」输入音符串鼠标动作流程图;

    图24为本发明使用的四层根据频率字词分类法示意图;

    图25为在「多页窗」的大小为10×10字的一个窗页在注音系统中可处理很常用字词的数目表;

    图26为在「多页窗」的大小为10×10字的一个窗页在拼音系统中可处理很常用字词的数目表;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在「多页窗」中显示不同长度字词的示意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注音系统中「音符串句法结构树」中音符串和中文字词的关系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注音系统中逐字输入中文的步骤;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注音系统中逐词输入中文的步骤;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注音系统中「二相文句生产程序」的流程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注音系统中「二相文句生产程序」的实例步骤;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在注音系统中「二相文句生产程序」的实例步骤(接续第32图)。

    图中主要部分代表符号说明:

    725全文积聚窗

    735二层控制精选窗

    740软键板

    745阶梯式多页窗

    755文句编辑缓冲器

    760属性显示窗

     具体实施方式

    每个中文字当做是一个方型的图形。同时假设每个中文字有一个单一的字码。

    每个中文字有一个单音节的发音。在例中我们使用国语发音。

    每个中文字的国语发音可用一个注音符号(ㄅㄆㄇㄈ)音符串加上一个0到4的音调符号表示,其中0代表轻声,而1到4代表1到4声。

    举例来说,“专”的发音表示成“ㄓㄨㄢ1”,而“利”的发音则表示成“ㄌ|4”。“专利”的发音可表示成“ㄓㄨㄢ1ㄌㄧ4”。

    注音符号可分成子音,转元音,和元音三类如下:

    子音(C-集合):{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

    转元音(H-集合):{ㄧㄨㄩ□}。

    元音(V-集合):{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

    音调(T-集合){0 1 2 3 4}也可以表示成{.-}。

    通常一个中文字的发音可以用一个长度为四的符号串来表示。其中各个符号按顺序为子音,转元音,元音以及音调。例如,“专”的发音可表示成”ㄓㄨㄢ1”。有些字的发音可能缺少子音,转元音,或者元音的部分。例如,“利”的发音可表示成“ㄌㄧ4”,缺少元音部分。

    在子音,转元音,以及元音集合中各加了一个空白符号□,用以在符号串中代表这些缺少的部分。

    在国语发音系统中大约用到1400个不同的音。这些音的符号串可以组成如图1的结构树。

    图1的最底层也同时显示,以各个发音归类的中文字。实际上,由于有些字会有几个不同的发音,音符串的结构树加上最底层上的中文字就成为一种数学上的格子结构(lattice diagram)。

    每个中文字的国语发音也可用一个拼音符号(ABCD)音符串加上一个0到4的音调符号表示。

    例如,“专”的发音可表示成“ZHUAN1”,“利”的发音可表示成“LI4”,而“专利”可表示成“ZHUAN1_LI4”。

    在注音符号音符串和拼音符号音符串中间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例如,“ㄓㄨㄢ”对应于“ZHUAN”而“LI”对应于“ㄌㄧ”。所有合规则的拼音符号音符串也可以组成一个结构树,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讨论使用中文字的字形资料和字音资料。当使用者从屏幕上选择中文字或词,其效果等于告诉计算机该字或词的字形资料,也就是该字或词的字码。

    一个中文词就是一串的中文字。一个中文字可想成是一个长度是一的一个中文词。

    一个中文句子由一串的中文字和词组成。所以任何一个中文句子都是一串的中文字。一个中文句子可能有不止一种方法来分段成字和词。例如,“下雨天留客”可以分成“下雨天留客”,或者是“下雨天留客”。两种分法有不同的语意。从纯输入的眼光来看,用两种分法的词组合得到的是同样的文句“下雨天留客”。

    本发明提出一种以流览为基础的计算机中文输入方法。此计算机可以是大型计算器,个人计算机,PDA,或是tablet个人计算机,等等。输入方法对计算机的基本要求包含一个中央处理器,一个内存,一个屏幕,及一个屏幕上指针的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讨论采用鼠标作为控制屏幕上指针的装置。很容易理解的是其它的装置诸如可在屏幕上触控的笔或者是键盘上的键都可以送讯号进入计算机以控制屏幕上的指针。

    本发明只使用鼠标的一个按钮来操作,并使用下列五种动作:a)当鼠标指针在「软键板」的某个键上时压下按钮。b)移动鼠标指针以「碰」某个键。c)当鼠标指针在「软键板」的某个键上时放松按钮。d)当鼠标指针在「软键板」的某个键上时压下并放松按钮。e)移动鼠标指针。前四种动作也简略称作a)压下一个键。b)碰一个键。c)放一个键。和d)敲一个键。

    本发明提出的中文输入方法是在计算机的屏幕上显示一个输入操作平台,配合使用者的输入讯号做各种控制动作。这个操作平台及输入方法也可用于校对中文资料,以及资料撷取等的其它各种计算机应用。

    本发明提出的输入方法亦可制作成程序,储存于一个计算机可读媒体,如CD-ROM或是记忆卡之中,或是储存于一个网络服务器;该程序可直接由计算机可读媒体或经由网络下载进入一台计算机内存,并由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执行,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本发明操作平台,并配合使用者的输入讯号做各种控制动作。

    操作平台的组成:

    图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注音系统下操作平台的组成。该平台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注音软键板」330

    「阶梯式多页窗」350

    「文句编辑缓冲器」320

    「属性显示窗」310

    「全文积聚窗口」340

    「二层控制注音精选窗」360

    「注音软键板」用来键入中文文句的注音符号串。它也用来控制字词的选择。「阶梯式多页窗」用来给使用者流览并选用字词。「文句编辑缓冲器」显示正在键入中的文句,同时用它来控制输入程序的操作。「属性显示窗」显示「文句编辑缓冲器」内字的已输入音符串。「全文积聚窗口」积存使用者已输入的连串文句。「二层控制注音精选窗」提供快速有效的输入音符串办法。

    在实用中,「二层控制注音精选窗」可与「软键板」重叠,如图4所示。

    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拼音系统下操作平台的组成。同样,「二层控制拼音精选窗」可与「软键板」重叠,如图6所示。

    控制信道与数据流径:

    图7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制信道与资料流径。使用者用「软键板」740键入要输入的文句的各个字的音符串。系统用这些音符串资料选择符合的字词放入「阶梯式多页窗」745中。「二层控制注音精选窗」735让使用者快速有效的键入音符串。从收集相符合的字词角度来看,有越多的字词的音符资料,选择字词条件就越精确,符合的字词就越少。从而可让字词的挑选工作变得容易。

    使用者从「多页窗」中挑选的字词将流入「文句编辑缓冲器」755。而当「文句编辑缓冲器」内文句经过确认或者缓冲器已经满溢,其中文句将流入「全文积聚窗口」725。

    系统的资料流动控制阀715,720和750由使用者根据需要来控制选择由「多页窗」,「文句编辑缓冲器」,或者是「全文积聚窗口」,将字,词,文句,或是已积聚的全文送进一个应用程序710。

    「二层控制注音精选窗」分成R-1与R-2两个子窗。R-1(731)「精选窗」内容由「软键板」键入的音符数据而定。而R-2(732)精选窗内容由R-1「精选窗」中选取的音符数据而定。

    「阶梯式多页窗」745动态地显示字词,其内容由鼠标在「软键板」以及「二层控制精选窗」上操作时所产生的讯号而定。

    「软键板」的布局:

    「注音软键板」的布局:

    图8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注音软键板」上键的布局。键板包括37个从“ㄅ”到“ㄦ”的注音符号键,五个音调符号键,三个子音,转元音,以及元音的空白符号键。另外还包括几个系统功能控制键。

    「注音软键板」的布局是根据以下七点的考量而设计。

    1、不同于传统键盘的布局,此处「软键板」不包含标点符号与数字键。该等键都移到「阶梯多页窗」中显示。如此在「软键板」上的键数可大为减少。

    2、音符键和音调键分类成C,H,V和T四个集合,而放入「软键板」由上到下的四个区。这样布局不但帮助找键时的联想,也方便了后文将述的由鼠标输入讯号的操作。

    3、22个C-集合键分成[ㄅㄆㄇㄈ,ㄉㄊㄋㄌ,ㄍㄎㄏ,ㄐㄑㄒ,ㄓㄔㄕㄖ,ㄗㄘㄙ□]六个组,而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放入C区域内。

    4、4个H-集合键[ㄧㄨㄩ□]排成一排放入H区域内。H区域内安排在C区域和V区域间以方便鼠标输入讯号的操作。

    5、14个V-集合键分成[ㄚㄛㄜㄝ,ㄞㄟㄠㄡ,ㄢㄣㄤㄥㄦ□]三个组,并由左至右的放入V区域内。

    6、5个T-集合键[.-]排成一排放入T区域内。

    7、符号键在C,H,V以及T集合各组内的排列则按照一般注音符号标准排列顺序。

    这种把符号键根据自然顺序分区和分组安排,给使用者对键板面上各个键的位置一个简单的直觉。更加上键板面上键的数目较传统键盘大为减少,使用者将不难在键板上一眼找到想要的符号键。

    「拼音软键板」的布局:

    图9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在「拼音软键板」上键的布局。键板包括26个从A到Z的字母键,五个音调符号键,和几个功能控制键。

    「拼音软键板」的布局是根据以下四点的考虑而设计。

    1、如同「注音软键板」的设计,「拼音软键板」也不包含标点符号与数字键。

    2、26个从A到Z的字母键分成[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八个组,而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的放入「拼音软键板」内。

    3、字母键在各组内按照一般英文字母标准顺序排列。

    4、5个音调符号[.-]放入一个音调符号区域内。

    与「注音软键板」相同,「拼音软键板」的布局也给使用者对键板面上各个键的位置一个简单的直觉。让使用者很容易可在键板上一眼找到想要的符号键。

    系统功能键:

    系统使用以下一些功能键:

    1、注:这个键表示目前的「软键板」是「注音板」。使用者可以点击注键把「注音板」转成「拼音板」。

    2、拼:这个键表示目前的「软键板」是「拼音板」。使用者可以点击拼键把「拼音板」转成「注音板」。

    3、Uc:表示送进系统剪贴簿的资料将使用统一码(Unicode)。使用者可以点击Uc键把系统转成使用其它字码。

    4、用以选择手动或自动控制键入方式。

    5、去除正在输入的字的音符串。

    6、去除「文句编辑缓冲器」内的所有资料。

    「阶梯式多页窗」:

    图10说明本发明用以显示字词的一个「阶梯式多页窗」1010。使用者可用鼠标在「多页窗」各个窗页的字词间流览。当鼠标标停留在某一个字词上而鼠标钮放开时,该字词就被选中。

    「阶梯式多页窗」有以下的特点:

    1、包含几个同样大小的窗页。

    2、这些窗页从左下到右上重叠排放成一个阶梯的型式。

    3、任何一个时段「多页窗」维持其中一个窗页显示在屏幕最上层。

    4、「多页窗」的每一个窗页都有一块区域显露在屏幕上。比最上层窗页低的窗页显示一个L形的区域。比最上层窗页高的窗页显示一个倒L形的区域。这些L形和倒L形的区域一层层地围绕着最上层的窗页。系统在任何时候都会维持窗页间的这种关系。

    5、当鼠标标移动到「多页窗」某个窗页显露的部分时,该窗页会被浮现到屏幕的最上层而全页显露。

    6、「多页窗」的各窗页上可显示中文字,词和标点符号。使用者移动鼠标标以流览这些字词和符号。当释放鼠标钮时,选中的字词或符号便输入计算机中。

    7、「多页窗」中选中的字词或标点符号会流向「文句编辑缓冲器」而接续在其中现存文句之后。如果「多页窗」通到应用程序的管制阀是打开的,选中的字词或标点符号也会输向应用程序。

    本发明提出的「多页窗」有以下三个优点:

    1、不同于传统的一维或是二维的中文字词显示窗口,「阶梯式多页窗」由于有多个窗页,它可说是一个有深度的,三维的。由此它可同时放入更多的字词。假设每一个窗页都是10×10字的大小,而且在放入字词碰到边时不截断字词而转向,则每一个窗页可显示同样长度字词的数量如图11所示。

    2、任何时候最上层窗页被一个L形和一个倒L形的相邻窗页的区域围住。使用者很容易上下移动鼠标,而不必压放鼠标钮,即可前后翻动流览「多页窗」的各个窗页内容。

    3、使用者可以至少看到各个窗页显露的L形或者倒L形部分的内容,因而得到被覆盖部分内容的提示。

    「文句编辑缓冲器」:

    图12说明本发明用以暂存文句的「文句编辑缓冲器」。任何的一段中文句子都是由字和词所组成的。在本发明提出的中文输入程序中,使用者可以直接从「多页窗」中选取字和词组合成句子,也可以先行键入句子各个字的音符串,稍后再来选择句子正确的字和词。

    「文句编辑缓冲器」上有一排(九个)按钮,每个按钮可对应一个中文字。按钮上可显示已选定的中文字或者相对应字的音符串的第一个音符。

    例如,“申请专利”的音符串是“SHEN1_QING3_ZHUAN1_LI4”。假如“申请”两字已从「多页窗」中选定,而“专利”两字只键入其前段部分的音符串“ZH_LI”,「文句编辑缓冲器」显示的字和符号串当如“申请ZL”,其中。“Z”和“L”用以暂时代表“专”和“利”两字。

    图13说明本发明提出的「二相文句生产程序」。一开始时1300,文句归零为空字符串。「文句生产程序」进入第一相键入阶段。在此阶段1320,使用者可连续键入字词或者其相对应的音符串。使用者可移动鼠标到「文句编辑缓冲器」上并压下鼠标钮以进入第二相的编订阶段1350。在编订阶段使用者从左到右1360扫过「文句编辑缓冲器」,将暂时代用的音符换成真正的字词。在此过程中使用者可接续键入每个字之前未完的音符串,提供更精确的信息以减少「多页窗」中符合条件的字词数目。

    当目前的文句已输入完毕1370,整个程序将回到1380第一相键入阶段1320以输入下一段文句。

    「属性显示窗」:

    图14说明本发明操作平台的「属性显示窗」。此处一个字的属性系指该字的音符串。当鼠标停在「文句编辑缓冲器」的某个键上时,对应该键的字的目前已键入音符串就会显示在「属性显示窗」中。

    「全文积聚窗口」:

    图15说明本发明操作平台的「全文积聚窗口」。当「文句编辑缓冲器」的内容满溢或者有标点符号输入时,其目前内容就会流向「全文积聚窗口」。换句话说,「全文积聚窗口」是介于本发明的操作平台和外面应用程序的一个较大的中间缓冲器。

    键入方式:

    本发明采用如下两种键入方式以选择「文句编辑缓冲器」的作用点。键入方式的选择由功能键来控制。

    1、手动控制键入方式:

    使用者用鼠标在「文句编辑缓冲器」中用手动点选作用点位置。音符的键入又依音标系统的不同而有异。

    a.注音系统:

    使用者可用鼠标选和改选一个字的子音,转元音,元音,和音调的音符。

    b.拼音系统:

    使用者用鼠标键入每个字的拼音音符串。当该字的音符串键入完毕,系统会自动进展到下一个字。使用者也可用功能键来结束一个字音符串的键入。以进展到下一个字。

    2、自动控制键入方式:

    自动控制键入方式使用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特别设计的鼠标连续动作键入法。该键入法用以下三个鼠标连续动作:1)点第一键。2)碰第二键。3)移鼠标标到第三键上并放开鼠标钮。这种连续动作键入法将叫作「点碰放」键入法。最后放开鼠标钮时系统自动进展到下一个字的键入。

    「点碰放」键入法作用的三个键并不要求都是不同的键。而且,在键入过程中,任何时候都可放开鼠标钮,以输入音符串的前段部分。

    下文进一步详细说明「点碰放」键入法在「注音软键板」和「拼音软键板」上的动作。

    「注音软键板」上的「点碰放」:

    图16说明音符串和中文字的对应关系。图中显示,假如输入的音符串为全部的”ㄐㄧㄠ1”,其对应的中文字为{交,焦,...,娇}。然而假如输入的音符串只是”ㄐㄧㄠ1”的前段部分”ㄐㄧㄠ”,则对应者为子音,转元音,元音为”ㄐㄧㄠ”的所有中文字。

    图16显示注音音符串和中文字集合的对应有六个层次。第0层是无限制层。从第1层到第4层各相对应于子音,转元音,元音,和音调的符合限制。第5层相对应于中文字,也就是字已完全确定。

    「注音软键板」上的「点碰放」动作:

    1、用鼠标点一个子音。

    2、用鼠标标碰一个转元音。

    3、移鼠标标至一个元音上并放开鼠标钮。

    图17说明一个动作实例。使用者要键入“ㄐ”,“ㄧ”和”ㄠ”三个音符,他可1、用鼠标点「注音软键板」的“ㄐ”键;2、用鼠标标碰一下“ㄧ”键;3、移鼠标至“ㄠ”上并放开鼠标钮。

    使用者也可以当鼠标标在子音键或是转元音键上就放开鼠标钮,以仅输入音符串的前段部分。有些字音缺少子音,转元音,或元音,则可用隐喻规则来填空。例如,使用者一开始就点转元音“ㄧ”,就表示音符串缺少子音。假如使用者一开始就点元音“ㄠ”,就表示音符串同时缺少子音和转元音。

    本发明特别安排「注音软键板」上音符键的布局以便利「点碰放」连续动作的进行。转元音区放在子音区与元音区中间。所以使用者用鼠标一划就可完成「点碰放」的三个动作。

    本发明用以下的方法更进一步方便「点碰放」动作的操作:

    1.  一旦字的子音决定了,它后面可以接着的转元音就有所限制。例如,子音“ㄐ”只能接转元音”ㄧ”或者“ㄩ”。系统将延长“ㄧ”和“ㄩ”两个键的键面以横跨整个「软键板」,同时隐藏其它的转元音。选的子音也标注在转元音区内。本发明称这种动态产生的转元音区窗口为R-1「精选窗」。

    2.同样地,一旦转元音也决定了,它后面可以接着的元音也有所限制。例如,假如子音和转元音已选定为“ㄐ”和”ㄧ”,则其后面可以接着的元音为{ㄚ,ㄝ,ㄠ,ㄡ,ㄢ,ㄣ,ㄤ,ㄥ,□}.所以,系统可以只让这些元音有效作用,如图17所示。本发明称这种动态产生的元音区窗口为R-2「精选窗」。

    「点碰放」动作是设计成全程可以逆向回复的,如图18所示。当鼠标在R-1「精选窗」中移动,转元音的选择也跟着变动,同时也改变相对的R-2「精选窗」内容。当鼠标移到R-1精选窗中的最左边标签符号,音符串回复到转元音未选时的状况。假如鼠标在「软键板」非符号键的位置放开钮,则全部子音,转元音,和元音回复成未选。

    当鼠标在「软键板」的子音,转元音,或元音符号键的位置放开钮,就完成「点碰放」动作。那时,R-1和R-2「精选窗」就消失,「软键板」也回归到起始状态。

    「软键板」上的音调键也是用碰的方法控制。在「点碰放」动作过程中,使用者可用鼠标标碰触音调键以选择字的音调。

    「拼音软键板」上的「点碰放」:

    鼠标在「拼音软键板」上的操作方法可设计成与在「注音软键板」上类似,虽然注音系统与拼音系统的音符串结构有异(参考图1与图2)。本发明提出用不同的R-1和R-2「精选窗」来处理其间差异,兹叙述如下。

    音符串的分割:

    如前所述,「注音音符串」和「拼音音符串」存在有一对一的关系。每一个「拼音音符串」将分成三段,以在「拼音软键板」上设计出类似于「注音软键板上」的「点碰放」键入程序。系统称此三段拼音音符串为-头段(ζ),中段(σ),与尾段(τ),兹叙述其设计如下:

    1、头段(ζ):{A,B,C,CH,D,E,F,G,H,JI,JU,K,L,M,N,O,P,QI,QU,R,S,SH,T,W,XI,XU,Y,Z,ZH}为本发明所选择的头段「拼音音符串」。

    2、中段(σ):所有可在一个完整合规定的「拼音音符串」中接着一个头段的音符为该头段的的中段音符(串)。

    例如,“B”是一个头段「拼音音符串」。在拼音系统中{A,E,I,O,U}等音符可接于其后。因此,{A,E,I,O,U}为“B”的中段音符串集合。

    唯一例外是假如音符“a”是个头段,而音符串“ab”也是头段,则音符“b”将从“a”的中段音符串集合中剔除。例如,“Z”和“ZH”都是头段音符串,所以“H”从“Z”的中段音符串集合中剔除。于是,“Z”的中段音符串集合为{A,E,I,O,U}(图19)。

    由于说明1中恰当地选择头段,大部份的头段音符串的中段音符串集合都是{A,E,I,O,U}。

    假如一个头段音符串本身就是完整合规定的字的拼音,它的中段音符串集合将包括一个空白符号”□”。例如,“JU”可以接{A,E,N}这些符号。但是“JU”本身就是一个字的完整拼音。所以,“JU”的中段音符串集合为{A,E,N,□}。

    在拼音系统中的中段音符串集合最多只包含六个拼音音符。

    3、尾段(τ):对应于一个头段和一个中段音符串,其尾段音符串集合为所有可接于此头段及中段之后而组成一个字的完整拼音的音符串。

    例如,对应于头段“JI”和中段“A”音符串,“NG”,“AN”和“AO”都可接于其后组成“JI A NG”,“JI A N”和“JI AO”。另外,“JIA”本身就是一个字的完整拼音。所以,头段“JI”和中段“A”的尾段音符串集合为{NG,N,O,□},其中“□”代表一个空白符号串。

    在拼音系统中的各尾段音符串集合最多只包含九个拼音音符串。

    「拼音软键板」上的「点碰放」动作:

    在「拼音软键板」上使用者可用鼠标做类似于「注音软键板」上的「点碰放」输入动作,如下所述。

    1、用鼠标点一个拼音键{A到Z}。一个相对应的R-1「精选窗」会出现在屏幕上。该R-1精选窗包含相对应的中段音符(串)集合。

    例如,当使用者用鼠标点「拼音软键板」上的“D”键,在屏幕上就会显示出一个包含{A,E,I,O,U}的R-1「精选窗」(图20)。

    当两个头段音符串包含同样的第一音符,例如“Z”与“ZH”都包含“Z”,会有二个相对应的R-1精选窗出现,分别位於屏幕的上方与下方(图21)。

    2、用鼠标标碰R-1「精选窗」中的一个音符(串)。一个相对应的R-2「精选窗」会出现在屏幕上。该R-2「精选窗」包含相对应的尾段音符串集合。

    例如,当使用者用鼠标点「拼音软键板」上的“Z”键,然后用鼠标标碰属于“ZH”的R-1「精选窗」中的“A”键(图22),一个相对应的R-2「精选窗」会显示在屏幕上,这个「精选窗」包含{□,N,O,I,NG}五个尾段音符串(键)。图22的R-2精选窗中各键除尾段音符串外也标以头段与中段音符串,形成一个完整的字的发音以便识别。于是,图22的R-2「精选窗」中包含{ZHA,ZHAI,ZHAN,ZHANG,ZHAO}五个完整音符串。

    3、移鼠标标至R-2「精选窗」的一个音符串(键)并放开鼠标钮加以选择。

    正如同在「注音软键板」上一样,「点碰放」动作在「拼音软键板」上的选择头段,中段,尾段,也是设计成全程可以逆向回复的,如图23所示。

    根据频率来类分字词的策略:

    本发明根据使用者键入的音符资料,从系统的资料文件中选取字词,并放入「多页窗」中给使用者流览选择。字词的选取同时依据字词的使用频率来分类。图24显示分类的等级,包括最常用,很常用,平常用,不常用四种。不常用字词只有在使用者特别表明,例如按动某个按钮时,才会被加入选取的运作。

    在使用者尚未输入任何音符数据时,「多页窗」就显示最常用字词。很常用字词更用其音符串的第一个音符来细分。当使用者移动鼠标到某一个音符键上时,「多页窗」就显示相对于其音符的很常用字词。使用者如要选择其中字词,则需压下该音符键,以保留住「多页窗」中已显示的很常用字词,再移动鼠标到「多页窗」中选字词。

    举例来说,假设目前系统正在二相输入的键入阶段。当使用者移动鼠标到“ㄅ”键上时,「多页窗」就显示音符串的第一个音符为“ㄅ”的很常用字词,“不”,“不如”等。使用者需压下“ㄅ”,再移动鼠标到「多页窗」中选取。

    图11的表说明可在一个10×10字的「多页窗」窗页显示的字词数目。图25的表则说明利用37个注音符号分类而可在一个10×10字的「多页窗」窗页显示的总共的很常用字词数目。图26的表则说明利用26个拼音符号分类而可在一个10×10字的「多页窗」窗页显示的总共的很常用字词数目。

    当超过一个字的音符串数据键入后,「多页窗」显示与其相符合的字词,包括仅符合前段音符串者。这些符合的字词有长有短。「多页窗」使用长先短后的排列法,以让使用者容易优先选择较长字词。图27说明这种选择排列法的一个例子。其中字词对应于使用者连续敲入三个字的第一个音符“ㄓ_ㄑ_ㄐ”。例如,“中秋节”2710的音符串是“ㄓㄨㄥ_ㄑㄧㄡ_ㄐㄧㄝ”,与敲入的“ㄓ_ㄑ_ㄐ”相符。再如,“足球”2720的音符串是“ㄓㄨ_ㄑㄧㄡ”,与敲入的”ㄓ_ㄑ”亦相符。两者都在图27的「多页窗」中,而且“中秋节”先,“足球”后,以让使用者优先选择较长的“中秋节”。

    本发明的「多页窗」字词选择法符合「越常用字词用越短时间来选取」的设计原则。对于最常用字词使用者可直接到「多页窗」中选取。使用者需流览并点击一个音符键以选取一个很常用字词。对于平常用字词,则使用者需键入各字词的音符串才能选取。

    「二相文句生产程序」: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弹性的方法给使用者以逐字,逐词或逐句的方式来输入中文。这种方法的施行步骤将用如图28的音符与字连续关系图来说明。

    一个音符与字连续关系图包括一列相同的「音符串句法结构树」(图16)。连续从每一个「句法结构树」的底层选取一个字将之串起就构成一个句子。图28也显示“世界大同”这个句子。

    在以下的说明中,我们假设“世界”和“大同”是系统词表内的两个词,而“世界大同”则否。

    1.键入音符以逐字输入

    输入过程在「文句编辑缓冲器」中将维持一个文句编订作用点。在第一相键入阶段时作用点位于正编订文句的最后端。在第二相的编订阶段时,作用点则由使用者用鼠标点在正编订文句的字上来决定。

    当且仅当使用者已经键入作用点上完整的发音(不包括音调)音符串时,系统才会在「多页窗」中显示符合的中文字。例如,若使用者只键入“ㄐ”,则「多页窗」不显示任何中文字,因为“ㄐ”本身加上音调不是完整的发音。但是如果使用者键入的是  “ㄐㄧ”,则「多页窗」会显示任何发音是“ㄐㄧ”中文字,因为“ㄐㄧ”加上音调已是完整的发音。

    “世界大同”可以逐字用图29的步骤输入计算机。图中小椭圆表示鼠标的点键,碰键,放键和敲键的动作,各标以p(press),t(touch),r(release)andc(click)记号。小椭圆中间的连接线表示鼠标的移动动作。

    举例来说,使用者用以下的步骤(图29)来输入“界”字。

    步骤3压下“ㄐ”键。

    步骤4碰“ㄧ”键。

    步骤5放“ㄝ”键。

    「注音软键板」于此回复起始状态。同时所有音符串为“ㄐㄧㄝ”的字会出现在「多页窗」中。

    步骤6移动鼠标到「多页窗」并敲“界”钮以选择“界”。

    2.键入音符以逐词输入

    图30说明逐词输入“世界”和“大同”以组成“世界大同”句子的步骤。同样,「点碰放」动作仍然用来键入各个字全部或前段的音符串。

    举例来说,使用者用以下的步骤(图30)来输入“大同”一词。

    步骤6敲“ㄉ”键。

    步骤7压下“ㄊ”键。此时“大同”出现在「多页窗」中,同时出现的还有不少其它一样符合“ㄉ_ㄊ”的词。使用者决定键入更多的音符以减少要选择的词的数量。

    步骤8碰“ㄨ”键。“大同”一词仍然在「多页窗」中,但同时出现的词已大为减少。

    步骤9放“ㄥ”键。此时,“大同”一词仍然在「多页窗」中,但同时出现的词更为减少。

    步骤10移动鼠标到「多页窗」并敲“大同”钮以选择该词。

    比较图29与图30我们会发现逐词输入会比逐字输入节省一些鼠标的动作。这是一个一般的现象。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不需要键入一个词中每个字的全部音符串就可将相符的词减少到容易操作的数量。

    3.键入音符以逐句输入

    由于每个中文句子都是由一串的字与词组成,任何一位熟悉注音或是拼音系统的人都不难用输入音符串找到字与词以组成一个句子。但是在输入操作时,他们会遇到下面这两个问题:

    1、每个字该输入多少的音符?这是一个两难的决定:输入越多的音符,就要用越多的鼠标动作,但是符合的字词会减少,于是找词的工作会反较为容易。反之亦然。

    2、何时该去「多页窗」中找字词?这个问题与使用者知道系统词表中有那些词,以及他如何把一个句子分段成字与词息息相关。

    举例来说,假设系统的词表中包括“世界”和“世界大同”这二个词,而使用者想要输入“世界大同”这个句子。

    假如使用者在键入“世”和“界”的音符串后就移动鼠标去「多页窗」中寻找“世界”一词,他将失去只要再输入很少音符数据就可得到“世界大同”一词的机会。

    本发明提出的「二相文句生产程序」就是用来解决上述的两个问题。使用者将周而复始地使用一个键入阶段和一个编订阶段以输入文句。在键入阶段,使用者用「点碰放」动作连续键入字和词的全部或前段音符串,并在「多页窗」中找到字和词以组成文句。找字和词的工作也可以留到编订阶段再进行。在编订阶段,针对每一个字,使用者都可接续之前键入阶段未完的「点碰放」动作,以提供更多的音符资料,从而规范减少字词寻找的范围。

    图31说明本发明「二相文句产生程序」的流程。图32和图33说明用此程序输入文句“世界大同是崇高理想”的一个例子。在例子中我们采用以下的假设以说明各种不同情况。

    在系统中有:最常用字“是”;很常用字“高”;平常用词“世界”,“世界大同”和“理想”;其它在文句内的字都是平常用字。

    使用者的认知:“是”是一个最常用字;“高”是一个很常用字;“世界”和“理想”是平常用词;其它在文句内的字都是平常用字。

    在键入阶段使用者只键入每个字的第一个音符。

    图32和图33步骤说明:

    步骤1.敲“ㄕ”键。

    步骤2.敲“ㄐ”键。

    步骤3.敲“ㄉ”键。

    步骤4.敲“ㄊ”键。

    步骤5.敲“ㄕ”键。

    步骤6.敲“ㄔ”键。

    步骤7.敲“ㄍ”键。

    步骤8.敲“ㄌ”键。

    步骤9.敲“ㄒ”键。

    步骤1到9键入“世界大同是崇高理想”每个字的第一个音符。此过程重复图31中3130和3120的回路。

    步骤10.敲「文句编辑缓冲器」第5钮。此处假设“世界大同”是最长的符合音符串“ㄕ_ㄐ_ㄉ_ㄊ_ㄕ_ㄔ_ㄍ_ㄌ_ㄒ”的字词。这个动作告诉系统「文句编辑缓冲器内」第一到第四的字都已正确。「点碰放」动作可从第五字开始接续。

    步骤11.由于“是”是一个最常用字,已可在「多页窗」中找到。移动鼠标到「多页窗」中敲下“是”钮以选取。「文句编辑缓冲器」中的作用点将自动前移到第六字。

    步骤12.接续第6字的「点碰放」动作。碰“ㄨ”键。

    步骤13.放“ㄥ”键。

    步骤14.“ㄔㄨㄥ”是完整可发音的音符串。“崇”字将出现于「多页窗」中。移动鼠标到「多页窗」中以选“崇”字。「文句编辑缓冲器」中的作用点将自动前移到第7字。

    步骤15.第7字“高”是一个很常用字,而且其第一音符为“ㄍ”。由于“ㄍ”音符在步骤7已键入,此时可在「多页窗」中找到“高”。用鼠标敲“高”钮以选取“高”字。「文句编辑缓冲器」中的作用点将自动前移到第8字。

    步骤16.由于“理想”是一个平常用词且其音符串与步骤8与9键入的“ㄌ_ㄒ”相符,“理想”将出现于「多页窗中」。然而,「多页窗」中出现了不少其它也相符的词。使用者接续第8字的「点碰放」动作去碰“ㄧ”键,以减少符合的词的数量。

    步骤17.由于符合词的数目减少,使用者很容易在「多页窗」中流览找到“理想”一词。用鼠标敲“理想”钮加以选取。“世界大同是崇高理想”的输入工作至此完成。

    「二相文句生产程序」的特点:

    以下我们综述本发明提出的「二相文句生产程序」的特点。

    1、该程序使用本发明另提出的注音或拼音「软键板」来键入每个字的全部或前段音符串以输入中文文句。

    2、该程序使用本发明另提出的「多页窗」以显示字词,让使用者在其中流览选择字词以组成中文文句。

    3、该程序使用五个步骤,让使用者逐步提供资料以规范每个字。在注音系统中(图16)这五步是a.子音。b.转元音。c.元音。d.音调。e.中文字。在拼音系统中(图19)这五步是a.头段。b.中段。C.尾段。d.音调。e.中文字。

    4、该程序使用一个很容易在注音或拼音「软键板」上操作的「点碰放」鼠标连续动作,让使用者来输入全部或是前段的字的音符串。

    5、该程序根据使用者键入的音符资料,从系统的资料文件库中选取字词,并放入「多页窗」中给使用者流览选择。字词的选取同时依据字词的使用频率分成最常用,很常用,平常用,不常用四种等级。字词选择法用「越常用字词用短时间来选取」的设计原则。

    6、该程序提供一种有弹性的方法给使用者键入音符串以逐字,逐词或逐句的方式来输入中文。当用逐句方式输入中文时,使用者周而复始地使用一个键入阶段和一个编订阶段以输入文句。

    7、在键入阶段,使用者用「点碰放」动作键入音符串以得到字和词而组成文句。使用者也可只先提供音符串而暂不确定字和词,待到编订阶段再继续之前键入阶段未完的「点碰放」动作,以提供更多的音符资料来简化确定字或词的工作。

    8、键入阶段和编订阶段都是在「文句编辑缓冲器」上单方向的操作。如此不但提供给使用者简单易学的操作规则,也使鼠标的动作设计可更简单有效。

    9、将输入程序分成键入和编订两个阶段来输入文句,不但解除了使用者断句为字与词的负担,也提供了一个方法让系统可收集大量的常用中文字符串,以大幅度增进中文输入的效率。

    本发明虽以一实施例说明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的范围为准。

    

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及文句生产方法及其计算机与媒体.pdf(5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出一种输入音符串进入计算机的方法。该方法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一个操作平台包含以下的六个部分:1.软键板。2.阶梯式多页窗。3.文句编辑缓冲器。4.属性显示窗。5.全文积聚窗。6.二层控制精选窗。软键板的板面根据注音和拼音系统的句法结构而设计;多页窗提供一种可显示大量字和词的方法;文句编辑缓冲器显示正在键入中的文句;属性显示窗显示文句编辑缓冲器内字的已输入音符串;全文积聚窗口积存使用者已输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计算;推算;计数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