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工艺.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258894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1.19 CN 101258894 B *CN101258894B* (21)申请号 200810052858.7 (22)申请日 2008.04.23 A23J 3/04(2006.01) A23J 3/34(2006.01) A23L 1/305(2006.01) (73)专利权人 天津农学院 地址 300384 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 22 号 (72)发明人 马俪珍 甄润英 梁丽雅 任小青 张建荣 (74)专利代理机构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12101 代理人 朱瑜 (54) 发明名称 产生具有抑。
2、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工 艺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鲶鱼副产物深加工技术, 具 体为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 解工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鲶鱼骨等下脚 料难以有效综合利用的问题。 步骤为, 新鲜鲶鱼下 脚料先预处理, 匀浆, 然后脱脂, 加酶水解, 灭酶, 离心得到上清液, 酶为胃蛋白酶, 酶解工艺条件 为 : 底物浓度0.250.28Kg/L, 酶添加量1400 2000U/g, 酶解时间 2.5 4.9h, 酶解温度 37 39.5, pH值3.0。 最后得到的鲶鱼骨酶解液不仅 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对革兰 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说明该酶。
3、解物具 有广谱的抑菌性。 (51)Int.Cl. 审查员 王晶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CN 101258894 B1/1 页 2 1. 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的酶解工艺, 其特征在于 : 新鲜鲶鱼下脚 料先预处理, 匀浆, 然后脱脂, 加酶水解, 灭酶, 离心得到上清液, 预处理的方法具体为将新 鲜鲶鱼头、 鱼骨先清洗, 然后在 0.1 0.2MPa 高压下处理 25 35min ; 加酶水解, 酶为胃蛋 白酶, 酶解工艺条件为, 底物浓度 0.25 0.28Kg/L, 酶添加量 1400 2000U/g, 。
4、酶解时间 2.5 4.9h, 酶解温度 37 39.5, pH 值 3.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的酶解工艺, 其特征在 于 : 预处理的方法具体为将新鲜鲶鱼头、 鱼骨先清洗, 然后在 0.1MPa 高压下处理 30min。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的酶解工艺, 其特征在 于 : 酶解工艺条件为 : 底物浓度 0.277Kg/L, 酶添加量 1408U/g, 酶解时间 4.86h, 酶解温度 39.2, pH 值 3.0。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258894 B1/10 页 3 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
5、下脚料酶解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鲶鱼副产物深加工技术, 具体为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 鱼下脚料酶解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鲶鱼为食肉性大型经济鱼类, 具有食谱广、 生产快、 产量高、 适应性和抗病力强、 养 殖周期短、 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我国, 鲶鱼类的养殖是目前淡水养殖中的一个重要品种。随 着国内水产加工业的发展, 水产加工企业生产过程中鲶鱼出肉率不到 50, 下脚料就占到 50 60, 产生的下脚料如鱼头、 鱼皮、 鱼骨、 鱼鳍等将逐年增多, 这些下脚料若不加以有 效利用, 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 而且还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此外, 鲶鱼类蛋白质作为人类优 质蛋白的主。
6、要来源, 不仅富含人体必需的 8 种必需氨基酸, 且易于消化吸收。 0003 由于蛋白质酶解物的功能特性优于母本蛋白质且具有许多独特的生理功能, 所以 酶法水解鱼蛋白已经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建立起来,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者 对鱼蛋白方面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研究和探索。Benjakul(1997) 研究了牙鳕废弃物的酶解 利用, 将其废弃物绞碎, 分别用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水解, 选择了最优酶和最佳水解条 件, 所得产物蛋白质含量高(79.97), 氨基酸组成与鱼肌肉十分相近 ; 许庆陵(2004)等对 鲢鱼头酶解制备ACE抑制肽, 结果表明 : 胃蛋白酶为酶解鲢鱼头制备ACE抑制肽的理想。
7、蛋白 酶, 并确定了最佳酶解工艺条件。 贾冬英, 赵宏铭等在鲢鱼头及骨中蛋白质的酶解条件优化 ( 食品科技, 2007, 4 : 243-246) 一文中介绍了一种鲢鱼头及骨酶解的方法, 具体是先将鲢鱼 头及骨切碎、 经过 121高压蒸煮 15min、 冷却、 打浆、 分装后冷冻备用。样品酶解一定时间 后于 95下加热 10min 以灭酶 . 离心 5min(4000r/min), 上清液中加入一定量活性炭处理 一定时间后过滤, 将所得滤液于 60下进行真空浓缩、 干燥, 得到固体水解蛋白。可使鲢鱼 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利用, 减少资源浪费, 提高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而且还可减少环境污染。 所得到。
8、的产物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 0004 蛋白质在酶水解作用下, 可产生具有一定功能性质的肽段, 而这些多肽分子量相 对较小 ; 酶解解离过程中通常伴有重要结构的重排, 导致一些原来包埋在蛋白质分子内部 的疏水区暴露出来。另外, 多肽具有新的营养、 功能及生物特性。研究表明, 生物活性肽在 调节胃肠道运动、 调节免疫系统、 降血压、 抗菌、 抗血栓、 抗病毒、 抗癌、 清除自由基和促进矿 物元素吸收等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 0005 多年研究表明抗菌肽具有广谱杀菌作用, 相对分子量较小, 具有热稳定、 水溶性好 等优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 600 多种由细菌、 植物和动物产生的内源性抗菌肽。除此之。
9、 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 食物蛋白经酶解也有可能产生出有效的抗菌肽, 而对这方面研究较 多的是由乳蛋白产生的抗菌肽。 Cornelia Liepke等(2001)用胃蛋白酶在模拟婴儿消化道 的酸性环境下对人乳进行酶解, 获得相当于人乳 - 酪蛋白 63-117 位氨基酸残基的肽, 能 够抑制革兰氏阴性、 革兰氏阳性和酵母菌的生长。McCann(2005) 等用凝乳酶酶解牛乳酪蛋 白, 得到抗菌肽, 命名为 Cr1、 Cr3、 Cr4、 Cr1、 Cr5/Cr6、 Cr7。毛学英 (2003) 用胰蛋白酶、 胃蛋白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2/10 页 4 酶、 胃蛋白酶与胰蛋。
10、白酶双酶、 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酪蛋白, 其酶解产物对大肠杆 菌、 假单胞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06 近年来研究表明, 用适当的蛋白酶在合适的酶解条件下进行水解就可以得到具有 特定功能的生物活性肽段。Recio(1999) 等用猪胃蛋白酶酶解牛乳 s2- 酪蛋白, 通过阳离 子交换层析和 HPLC 纯化得到两个具有抗菌活性的肽 -s2- 酪蛋白 f183-207、 f164-179, f183-207 的抑菌作用强于 f164-179。McCann(2003) 等用胃蛋白酶酶解牛乳酪蛋白, 通过 RP-HPLC 分离纯化和 MS 分析, 得到两个具有。
11、抗菌活性的肽 -Cp1( 来源于 s1- 酪蛋白 ) 和 Cp2(来源于s2-酪蛋白),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 Cp1的抑菌作用低于Cp2; 对于大多数革兰氏 阴性菌, Cp1的抑菌作用与 Cp2相当。可见, 要想得到具有一定功能的生理活性肽, 必须对蛋 白质进行适度酶解。 生物活性肽的分离方法很多, 实际应用中采用何种分离方法, 则由所分 离纯化物质的性质所决定, 要从蛋白酶解物这一相对比较复杂的体系中分离纯化出具有一 定生理功能的生物活性肽物质, 并且要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制备水平的分离纯化, 并不是 每一种方法都是可靠、 可行的。因此, 在实际研究开发中必须根据被分离组分的特性, 选择 适合。
12、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制备并且可靠、 可行的分离纯化方法。现有存在的可酶解的原料种 类繁多, 采用何种酶和何种酶解条件才能得到具有特定功能的产物是当前科技人员研究的 重点, 特别是本申请所述的各种鲶鱼的下脚料, 当前还未有综合利用的技术出现。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鲶鱼骨等下脚料难以有效综合利用的问题而 提供了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工艺。 0008 本发明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 工艺, 步骤为, 新鲜鲶鱼头及鱼骨等下脚料先预处理, 然后脱脂, 匀浆, 加酶水解, 灭酶, 离心 得到上清液。 0009 预处理, 。
13、新鲜鲶鱼头、 鱼骨先清洗, 然后在0.10.2MPa高压下处理2535 min ; 最后匀浆。 0010 加酶水解, 酶为胃蛋白酶, 酶解工艺条件为 : 底物浓度 0.25 0.28Kg/L, 酶添加量 1400 2000U/g, 酶解时间 2.5 4.9h, 酶解温度 37 39.5, pH 值 3.0。 0011 1、 鲶鱼头、 鱼骨预处理方法的筛选 0012 本发明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鲶鱼头、 鱼骨进行预处理, 以酶解物的蛋白质含量 为观察指标, 确定最佳的预处理条件。 0013 新鲜鲶鱼头、 鱼骨清洗匀浆高压处理酶解灭酶离心上清液冷 冻干燥测定蛋白质含量 0014 新鲜鲶鱼头、 鱼骨清。
14、洗高压处理匀浆酶解灭酶离心上清液冷 冻干燥测定蛋白质含量 0015 新鲜鲶鱼头、 鱼骨清洗匀浆酶解灭酶离心上清液冷冻干燥测 定蛋白质含量 0016 高压条件 : 0.1MPa, 30min ; 上述三种预处理后的酶解条件均为 : 木瓜蛋白酶, 温度 65, 水解时间 3h, 加酶量 2000U/g, pH7.0, 底物浓度 5 9。 0017 三种预处理后酶解物中蛋白质含量的试验结果见 1 所示。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3/10 页 5 0018 表 1 三种预处理后酶解物中蛋白质含量 0019 处理方法 匀浆高压 高压匀浆 直接匀 蛋白质含量 80.140.33a 81.8。
15、00.31b 73.300.53c 0020 注 : 同行中上标不同者差异显著 (P 0.05) 0021 通过 LSD 多重比较, 得出三种预处理方式间存在着显著差异。从表 1 可以看出, 高 压处理后再匀浆的鱼头、 骨酶解物中蛋白质得率最高。 鲶鱼头、 骨酶解前进行高压处理的主 要目的是将骨软化并对其进行杀菌, 鲶鱼头、 骨中含有较多的油脂, 会影响到酶解液的感官 品质及其抑菌活性, 经过高压处理可以去除部分油脂, 这样更有利于之后的研究。 另外从匀 浆过程考虑, 高压后的鱼头、 骨更易于匀浆。因此, 在后面的预处理中均采用先高压蒸煮再 匀浆这种预处理方法。这与贾冬英 (2007) 对鲢鱼。
16、头、 骨中蛋白质酶解时所进行的预处理思 路一致, 但是背景技术所使用的预处理数值为 121, 高压蒸煮 15min。 , 而本申请步骤中数 值为在 0.1MPa 条件下, 煮 30min, 产物具有较高的产率。 0022 2、 酶种类选择 0023 供试蛋白酶 : 胰蛋白酶 ( 活力 1 250)、 木瓜蛋白酶 ( 活力 65 万 U/g)、 中性蛋白 酶 ( 活力 20 万 U/g)、 碱性蛋白酶 ( 活力 20 万 U/g)、 胃蛋白酶 ( 活力 1.25 万 U/g)。五种蛋 白酶最适酶解条件见表 2。以上五种蛋白酶均购自天津诺奥酶制剂公司。 0024 表 2 水解用酶的最适反应条件 0。
17、025 0026 大 肠 杆 菌 (E.coli)、枯 草 杆 菌 (Bacillus subtilis)、藤 黄 微 球 菌 (Micrococcusluteus), 菌种均由天津农学院基础部微生物实验室提供。 0027 将纯化的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和藤黄微球菌分别在营养琼脂斜面培养基上划线, 培养, 再挑取菌落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内, 于 37下培养 12 24h, 使菌数达 106 107个 /mL, 作为测定酶解液抗菌性的供试菌液。 0028 鲶鱼骨酶解物抗菌性的测定方法 :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 5mL 牛肉膏蛋白胨液体营养 培养基, 灭菌, 冷却后在超净工作台上无菌操作分别接入。
18、 0.1mL 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和藤黄 球菌菌液, 再依次加入待测酶解液 1mL, 摇匀后 37培养 12h。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在 600nm 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A1.An, 分别测定三次, 并取其平均值, 对照组不加酶解液, 同 样条件下培养测定吸光度 A0, 并取其平均值。 0029 抗菌率 (A0-An)/A0100 0030 菌悬液吸光度值与抗菌率成反比, 即菌悬液吸光度越小, 则对应酶解液抗菌率越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4/10 页 6 大, 抗菌效果越好。 0031 本试验分别采用中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 胃蛋白酶、 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对鲶 鱼头及骨。
19、进行酶解, 每种酶都分别在其最适温度和 pH 值下进行水解, 以酶种类 (E)、 底物浓 度(S)、 酶用量(E/S)以及酶解时间(t)为变量因素, 采用四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 因素水平 编码表见表 3 所示, 以抑菌率为考察指标, 选出水解最优用酶以及最佳酶解条件。 0032 表 3 因素水平编码表 0033 0034 注 : 底物浓度以原料 : 水的质量来表示 0035 表 4 各试验组的抑菌率 0036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5/10 页 7 0037 由表 4 可以看出, 第 21, 22, 24, 25 组的抑菌效果较好, 而这四组都是由胃 蛋白酶 水解得到的。这四。
20、组酶解产物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对革兰氏阴性 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说明该酶解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性。这可能与胃蛋白酶的酶切位点 以及胃蛋白酶酶解产物的结构有关。有研究报道, 抑菌肽在二级结构上都具有一个相似的 特征, 即在分子中有一与水和脂类物质都有亲和力的水脂两亲性结构, 该两亲结构是抑菌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6/10 页 8 的关键结构, 以 - 螺旋形式出现一边为带正电的亲水区, 另一边为疏水区, 在氨基酸组成 上, 抑菌肽的 N 端常常富含亲水性氨基酸, 如赖氨酸、 精氨酸等, C 端则富含非极性氨基酸如 丙氨酸、 甘氨酸等。胃蛋白酶属于内切蛋白。
21、酶, 它可以水解侧链为芳香族氨基酸的肽键。由 于没有测定酶解产物的氨基酸组成及序列, 因此对于胃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抑菌机制还需进 一步研究。 0038 第24组胃蛋白酶酶解得到的产物抑菌作用最强, 其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14, 酶 添加量 2000U/g, 酶解时间 2.5h, 对于试验中抑菌率出现负值, 这说明某些蛋白酶酶解产物 不但不会抑制细菌的生长, 反而会起到协同细菌生长的作用。由上述优选实验可以得出一 个结论, 使用胃蛋白酶酶解得到的产物抑菌作用最强 . 0039 以下是基于胃蛋白酶优选出最佳的酶解工艺的探讨 : 0040 1、 可溶性肽含量的测定, 取 5mL 酶解上清液加 10mL1。
22、0的三氯乙酸, 摇匀混合静 置 30min 后在 4000r/min 下离心 10min, 取其上清液采用福林酚法测定其可溶性肽含量。 0041 以胃蛋白酶作为试验用酶, 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对胃蛋白酶水解条件进行 优化, 筛选最佳的水解条件。数据采用 Design expert 7.1.2 软件进行分析。本实验综合 考察了底物浓度、 加酶量、 水解温度和水解时间对抑菌率和可溶性肽含量的影响。 因素水平 编码表见表 5。 0042 表 5 因素水平编码表 0043 0044 结果与分析 : 各试验组的抑菌率和可溶性肽的含量, 不同的酶解条件对抑 菌率和 可溶性肽含量的影响见表 6。 004。
23、5 表 6 各试验组的抑菌率和可溶性肽含量 0046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7/10 页 9 0047 方差分析 : (1) 鲶鱼骨蛋白酶解液对大肠杆菌抑菌性的方差分析, 对大肠杆菌的 抑菌性方差分析见表 7。 0048 表 7 对大肠杆菌抑菌性试验方差分析表 0049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8/10 页 10 0050 注 : F0.05(14, 16) 2.37, F0.01(14, 16) 3.45, F0.05(10, 6) 4.06, F0.01(10, 6) 7.87 0051 由方差分析表可以看出 : 回归检验F13.80F0.01(14, 1。
24、6)3.45, 差异极显著。 失拟检验 F2 2.33 F0.05(10, 6) 4.06, 差异不显著。失拟检验不显著, 说明二次通用旋 转设计所选用的四个因素是影响对大肠杆菌抑制率的主要因素。回归检验通过, 说明回归 模型是显著的, 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F1, F2均通过检验, 说明由二次通用旋转设计所获得 的模型能够反映实际规律, 是有效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见表 8 : 0052 表 8 多元回归系数检验表 0053 0054 注 : T0.05(16) 2.12, T0.01(16) 2.92 0055 对各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 由表4可知, 底物浓度和酶解时间这两个因素对抑制大 。
25、肠杆菌活性有显著的影响, 四个因素间不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0056 由上表得出回归方程为 : 0057 Y1 48.64+6.32x1+4.81x2+2.66x3+7.21x4-0.21x1x2+5.39x1x3+3.19x1x4+1.80x2x3- 5.32x2x4+0.07x3x4-4.78x12-9.08x22+3.15x32+4.04x42 0058 由回归方程可知, 四个一次项回归系数绝对值得大小依次为x4x1x2x3, 说 明酶解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最大, 底物浓度次之, 然后是用酶量, 酶解温度对其影响最小。 0059 最佳酶解条件的确定, 本发明的研究目的是优选对大肠杆菌抑制率。
26、最高的酶解 条件, 因此, 以鲶鱼骨蛋白酶解液对大肠杆菌抑制率为主要考察指标, 采用 Design Expert 7.1.2 软件分析, 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 : 0.277kg/L, 酶用量 : 1408U/g, 酶解温度 : 39.2, 酶解时间 : 4.86h。 0060 通过抑菌率测定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下得到的酶解液的抑制大肠杆菌率为 71.40, 同时测定此酶解液对藤黄微球菌以及枯草杆菌的抑菌效果, 结果得出, 此酶解液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9/10 页 11 对藤黄微球菌以及枯草杆菌的抑菌率分别为 56.88和 64.54。通过最佳酶解条件下得 到的鲶鱼骨酶。
27、解液对大肠杆菌、 藤黄微球菌以及枯草杆菌抗菌性的测定试验可以得出 : 鲶 鱼骨酶解液不仅对革兰氏阳性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且对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一定的抑制 作用, 说明该酶解物具有广谱的抑菌性。 0061 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相比较, 本申请通过大量的优化试验确定了适合鲶 鱼下脚料、 副产物的最佳酶解条件, 得到了具有相当功能和效果的活性肽。 0062 鲶鱼骨酶解液与四种常用防腐剂(山梨酸钾、 尼森(Nisin)、 双乙酸钠(SDA)、 大蒜 汁 ) 对大肠杆菌、 枯草杆菌和藤黄微球菌的抑制作用见表 9。 0063 表 9 鲶鱼骨酶解液与四种防腐剂抗菌率比较 0064 0065 大蒜汁 。
28、(1 ) 34.59 25 2.68 0066 大蒜汁 (2 ) 59.24 42.36 42.45 0067 大蒜汁 (3 ) 63.33 61.86 33.33 0068 大蒜汁 (4 ) 64.28 60 50.34 0069 山梨酸钾 (0.03 ) 7.28 -7.03 16.56 0070 山梨酸钾 (0.05 ) 23.84 7.81 29.45 0071 山梨酸钾 (0.07 ) 23.18 10.94 45.40 0072 山梨酸钾 (0.09 ) 80.79 25.78 29.45 0073 山梨酸钾 (0.11 ) 15.23 42.19 27.61 0074 由表 9 。
29、可知, Nisin 对藤黄微球菌和枯草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而对大肠杆菌抑 制作用很弱, 酶解液对藤黄微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作用和 Nisin 相当, 对大肠杆菌的抑 说 明 书 CN 101258894 B10/10 页 12 制效果要比 Nisin 强 3-4 倍。酶解液的抑菌效果比 SDA 强。大蒜汁随着浓度的增大, 抑菌 作用不断增强, 酶解液的抑菌作用和0.2的大蒜汁相当。 0.09的山梨酸钾对大肠杆菌的 抑制作用要强于酶解液, 而对其它两种菌的抑制作用都没有酶解液强。 0075 由上面的结果可以得出, 鲶鱼骨酶解粗品对大肠杆菌、 藤黄微球菌以及枯草杆菌 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将其经。
30、过分离纯化后得到单一抑菌活性物质的抑制作用将会更强。可 以作为食品、 药品以及化妆品的天然防腐剂, 还可以作为食品的功能性组分防止肠道感染 病的发生, 或通过抑制侵入肠道的有害菌和致病菌来调节肠道菌群, 防止肠道感染的发生。 0076 具体实施方式 0077 实施例 1、 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工艺, 步骤为, 新鲜鲶鱼 头及鱼骨等下脚料先预处理, 匀浆, 然后脱脂, 加酶水解, 灭酶, 离心得到上清液。 0078 预处理, 新鲜鲶鱼头、 鱼骨先清洗, 然后 0.1MPa 高压处理 30min ; 然后匀浆, 用乙醚 在 30下进行脱脂, 加酶水解, 酶为胃蛋白酶, 酶解工艺。
31、条件为 : 底物浓度 0.277Kg/L, 酶添 加量1408U/g, 酶解时间4.86h, 酶解温度39.2, 最适pH值3.0, 最后在85下灭酶10min, 离心 10min(4000rpm) 得到上清液, 再冷冻干燥得到干粉。在鲶鱼骨脱脂方面, 采用无水乙 醚的脱脂效果较好, 得到的酶解液的色泽、 澄清度以及气味较好。 0079 实施例 2、 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工艺, 步骤为, 新鲜鲶鱼 头及鱼骨等下脚料先预处理, 然后脱脂, 匀浆, 加酶水解, 灭酶, 离心得到上清液。 0080 预处理, 新鲜鲶鱼头、 鱼骨先清洗, 然后 0.2MPa 高压处理 25min ;。
32、 然后匀浆, 用乙醚 在 30下进行脱脂, 加酶水解, 酶为胃蛋白酶, 酶解工艺条件为 : 底物浓度 0.25Kg/L, 酶添 加量 1400U/g, 酶解时间 2.5h, 酶解温度 37, 最适 pH 值 3.0, 最后在 85下灭酶 10min, 离 心 10min(4000rpm) 得到上清液, 再冷冻干燥得到干粉。 0081 实施例 3、 一种产生具有抑菌活性产物的鲶鱼下脚料酶解工艺, 步骤为, 新鲜鲶鱼 头及鱼骨等下脚料先预处理, 然后脱脂, 匀浆, 加酶水解, 灭酶, 离心得到上清液。 0082 预处理, 新鲜鲶鱼头、 鱼骨先清洗, 然后 0.1MPa 高压处理 35min ; 然后匀浆, 用乙醚 在 30下进行脱脂, 加酶水解, 酶为胃蛋白酶, 酶解工艺条件为 : 底物浓度 0.28Kg/L, 酶添 加量 2000U/g, 酶解时间 4.9h, 酶解温度 39.5, 最适 pH 值 3.0, 最后在 85下灭酶 10min, 离心 10min(4000rpm) 得到上清液, 再冷冻干燥得到干粉。 说 明 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