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豆面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129672 上传时间:2019-09-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67.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32513.3

申请日:

20161209

公开号:

CN106722193A

公开日:

2017053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11/00,A23L33/00,A23P10/00

主分类号:

A23L11/00,A23L33/00,A23P10/00

申请人:

重庆市川瑞俞厨食品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金容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钓办处思居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611132513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隋金艳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申请公开了绿豆面的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步骤二:启动电机,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步骤三:打开加热箱低端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一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均匀洒布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步骤四: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步骤五,在双层绿豆面运动至冷却金属带进行均匀切割;步骤六,双层绿豆面直接掉落在靠近切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抽屉;步骤七,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收集起来。本发明申请加工快速且绿豆面平整。

权利要求书

1.绿豆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豆浆液倒入加热箱中,对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步骤二:启动电机,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从上到下的三个主动轮分别带动套在该主动轮和对应从动轮上的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以及切割金属带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转动;相邻的两条金属带运动的方向相反;步骤三:打开加热箱低端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一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被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的均布器接住,并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转动均匀洒布在通过的加热金属带上;从均布器中洒布出来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洒布在第一层绿豆面上的豆浆液在随着第一层绿豆面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步骤四: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加热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穿过设置在冷却金属带上方的导向辊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列导向辊进行压平处理使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一起形成平整的双层绿豆面;步骤五,在双层绿豆面运动至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时通过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辊落到切割金属带上;双层绿豆面在随着切割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方的闸刀进行均匀切割;步骤六,在被切割的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切割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直接掉落在靠近切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抽屉;步骤七,拉出抽屉,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收集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一端且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位置的刮浆板将第二层绿豆面上残留的豆浆液进行回收,并通过设置在刮浆板下方的收集槽回收到加热箱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属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的位置靠近,第一层绿豆面在经过第二层绿豆面时为半成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通过支撑板连接在柜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都设有细孔,所属支撑板下方可通过细孔分别向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喷加热油、冷却油和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闸刀随着切割金属带的转动而上下运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绿豆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常用食用。人们通常用绿豆制作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行食用。将绿豆加适量的水,打碎成豆浆液,再将豆浆液煮熟后进行烙饼就制成了绿豆面饼。将两个绿豆面饼上下重叠后进行切分,就可以做成绿豆面。

为了加快绿豆面的生产效率,研制出了一种双层绿豆面加工机械,该机械包括两台机架,机架首位拼接,每台机架上均设有浆槽,此外还设有横梁、托辊、传送带等,该机械将两组机架浆槽内凝结的绿豆面在其中一个机架的尾部通传送带叠加到一起,使单层的绿豆面叠加为双层。该机械的方法特征是通过豆浆液的冷却凝结后,利用传送带将凝结的两层绿豆面黏结为一个整体。

但是,由这种加工机械带来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并没有脱离传统加工的步骤,只是将以前由人工控制的步骤改为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完成的步骤。虽然缩短了生产时间,但是相对地却增加了能量损耗。而且,所加工出的绿豆面较厚,且厚度难以控制,生产出的绿豆面厚薄不均,绿豆面的表面也不平整,外表不美观。整个生产过程中难以对绿豆面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有效调节,致使生产出来的绿豆面口感不佳。

现在急需研制出一种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使绿豆面能够又快又好地生产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豆面的加工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生产出的绿豆面厚薄不均,温度和湿度难以有效调节的问题。

方案一:本方案中的绿豆面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豆浆液倒入加热箱中,对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

步骤二:启动电机,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从上到下的三个主动轮分别带动套在该主动轮和对应从动轮上的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以及切割金属带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转动;相邻的两条金属带运动的方向相反;

步骤三:打开加热箱低端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一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被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的均布器接住,并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转动均匀洒布在通过的加热金属带上;从均布器中洒布出来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洒布在第一层绿豆面上的豆浆液在随着第一层绿豆面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步骤四: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加热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穿过设置在冷却金属带上方的导向辊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列导向辊进行压平处理使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一起形成平整的双层绿豆面;

步骤五,在双层绿豆面运动至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时通过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辊落到切割金属带上;双层绿豆面在随着切割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方的闸刀进行均匀切割;

步骤六,在被切割的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切割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直接掉落在靠近切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抽屉;

步骤七,拉出抽屉,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收集起来。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沸腾的豆浆液先后到加热金属板上和已经成型的第一层绿豆面上,最终凝结成双层绿豆面。双层绿豆面在通过冷却金属到后被快速冷却和压平,然后在经过切割金属带时被切割后掉落到抽屉内收集起来。

将沸腾的豆浆液通过第一出液口洒布在加热金属带上,遇冷快速形成第一层绿豆面。在加热金属带上已经形成了第一层绿豆面的基础上,因为加热金属带及其上的绿豆面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运动,使这段第一层绿豆面必定经过更加靠近主动轮的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流出的沸腾的豆浆液直接留在已经成型的绿豆面上,同样因为从高温度上骤然遇到相对温度低的第一层绿豆面,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是各自成型且第二层绿豆面是在第一层绿豆面上成型的,相比直接将两块成型的绿豆面挤压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更加紧密。

相邻金属带在进行反方向转动,使双层绿豆面可以连续地从加热金属带落到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过渡操作十分自然,就在双层绿豆面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直接掉落到下一个金属带中,不仅节约了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操作时间,还能够使双层绿豆面能够在自身的运动作用下避免被外力过多的打扰而变得不平整。

在双层绿豆面成型后紧接着直接冷却,方便快速地将双层绿豆面最后的形状稳定下来。而在冷却的过程中,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排导向轮在对双层绿豆面进行压平,不仅使双层绿豆面中的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连接地更加紧密,还使最后双层绿豆面形状稳定下来的时候非常平整紧实。

切割金属带上也设置了用来压双层绿豆面的导向辊,这个一方面是为了使双层绿豆面能够准确落到切割金属带的对应位置上,方便后面的准确切割;另一方面也对双层绿豆面有一定的按压作用,使双层绿豆面在被切割时不会滑落或者走歪,避免出现不均匀的切割情况。

整个操作过程几乎全自动化,需要人操作的步骤仅为启动电机和打开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等操作,大大减少人力浪费。产生的绿豆面是直接加热成型后马上又冷却乃至切割,因为温度的骤变可以使双层绿豆面快速成型,有利于缩短加工时间。而切割金属带的设置,更是避免了双层绿豆面过大而在变干过程中产生的弯曲问题,直接将平整的双层绿豆面切成易于保存的相对小的绿豆面,方便在绿豆面干了之后的存放。

方案二:进一步,通过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一端且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位置的刮浆板将第二层绿豆面上残留的豆浆液进行回收,并通过设置在刮浆板下方的收集槽回收到加热箱中。

不仅节约了原材料,还避免了豆浆液在洒出去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方案三:进一步,所属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的位置靠近,第一层绿豆面在经过第二层绿豆面时为半成型状态。

这样既可以使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因为是在彼此成型时产生连接关系而使两者连接地更加紧密,同时又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分别成型的时间不同而避免产生只是一块厚绿豆面的错觉,保证双层绿豆面独特的口感。

方案四:进一步,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通过支撑板连接在柜体内部。

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设置在柜体内部,使整个绿豆面在加工过程中都避免与柜体外的空间相接触,使之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更有利于柜体内的绿豆面加工时保持清洁。

方案五: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都设有细孔,所属支撑板下方可通过细孔分别向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喷加热油、冷却油和润滑油。

油作为本方案中的热传导介质,不仅可以附着在绿豆面上使绿豆面进行快速地升温降温,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绿豆面的保质期延长。通过加热油为加热金属带上的绿豆面进行加热、通过冷却油为冷却金属带进行降温,通过润滑油将切割的绿豆面进行刷油保护。同时,因为支撑板和对应的金属带上的都为细孔,既不影响油的正常传输,又不会将影响金属带上绿豆面的平整度。

方案六:进一步,所述闸刀随着切割金属带的转动而上下运动。

通过闸刀来切割绿豆面,因为闸刀与切割金属带主动轮运用同一动力源,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绿豆面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顶板1、加热箱2、出液口3、回液口4、均布器5、支撑板6、刮浆板7、收集槽8、回液管9、抽液泵10、油槽11、冷却槽12、主动轮13、从动轮14、闸刀15、导向辊16、绿豆面17、抽屉18。

绿豆面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豆浆液倒入加热箱中,对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

步骤二:启动电机,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从上到下的三个主动轮分别带动套在该主动轮和对应从动轮上的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以及切割金属带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转动;相邻的两条金属带运动的方向相反;

步骤三:打开加热箱低端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一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被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的均布器接住,均布器5将接住的豆浆液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转动均匀洒布在通过的加热金属带上;从均布器中洒布出来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洒布在第一层绿豆面上的豆浆液在随着第一层绿豆面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步骤四: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加热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穿过设置在冷却金属带上方的导向辊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列导向辊进行压平处理使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一起形成平整的双层绿豆面;

步骤五,在双层绿豆面运动至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时通过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辊落到切割金属带上;双层绿豆面在随着切割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方的闸刀进行均匀切割;

步骤六,在被切割的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切割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直接掉落在靠近切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抽屉;

步骤七,拉出抽屉,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收集起来。

通过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一端且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位置的刮浆板将第二层绿豆面上残留的豆浆液进行回收,并通过设置在刮浆板下方的收集槽回收到加热箱中。

不仅节约了原材料,还避免了豆浆液在洒出去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所属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的位置靠近,第一层绿豆面在经过第二层绿豆面时为半成型状态。

这样既可以使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因为是在彼此成型时产生连接关系而使两者连接地更加紧密,同时又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分别成型的时间不同而避免产生只是一块厚绿豆面的错觉,保证双层绿豆面独特的口感。

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通过支撑板连接在柜体内部。

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设置在柜体内部,使整个绿豆面在加工过程中都避免与柜体外的空间相接触,使之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更有利于柜体内的绿豆面加工时保持清洁。

支撑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都设有细孔,所属支撑板下方设有可通过细孔分别向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喷加热油、冷却油和润滑油的油槽。

油作为本方案中的热传导介质,不仅可以附着在绿豆面上使绿豆面进行快速地升温降温,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使绿豆面的保质期延长。通过加热油为加热金属带上的绿豆面进行加热、通过冷却油为冷却金属带进行降温,通过润滑油将切割的绿豆面进行刷油保护。同时,因为支撑板和对应的金属带上的都为细孔,既不影响油的正常传输,又不会将影响金属带上绿豆面的平整度。

闸刀随着切割金属带的转动而上下运动。

通过闸刀来切割绿豆面,因为闸刀与切割金属带主动轮运用同一动力源,节省能源。

沸腾的豆浆液先后到加热金属板上和已经成型的第一层绿豆面上,最终凝结成双层绿豆面。双层绿豆面在通过冷却金属到后被快速冷却和压平,然后在经过切割金属带时被切割后掉落到抽屉内收集起来。

将沸腾的豆浆液通过第一出液口洒布在加热金属带上,遇冷快速形成第一层绿豆面。在加热金属带上已经形成了第一层绿豆面的基础上,因为加热金属带及其上的绿豆面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运动,使这段第一层绿豆面必定经过更加靠近主动轮的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流出的沸腾的豆浆液直接留在已经成型的绿豆面上,同样因为从高温度上骤然遇到相对温度低的第一层绿豆面,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是各自成型且第二层绿豆面是在第一层绿豆面上成型的,相比直接将两块成型的绿豆面挤压在一起,这样的连接更加紧密。

相邻金属带在进行反方向转动,使双层绿豆面可以连续地从加热金属带落到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过渡操作十分自然,就在双层绿豆面自身的重力作用下直接掉落到下一个金属带中,不仅节约了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操作时间,还能够使双层绿豆面能够在自身的运动作用下避免被外力过多的打扰而变得不平整。

在双层绿豆面成型后紧接着直接冷却,方便快速地将双层绿豆面最后的形状稳定下来。而在冷却的过程中,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排导向轮在对双层绿豆面进行压平,不仅使双层绿豆面中的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连接地更加紧密,还使最后双层绿豆面形状稳定下来的时候非常平整紧实。

切割金属带上也设置了用来压双层绿豆面的导向辊,这个一方面是为了使双层绿豆面能够准确落到切割金属带的对应位置上,方便后面的准确切割;另一方面也对双层绿豆面有一定的按压作用,使双层绿豆面在被切割时不会滑落或者走歪,避免出现不均匀的切割情况。

整个操作过程几乎全自动化,需要人操作的步骤仅为启动电机和打开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等操作,大大减少人力浪费。产生的绿豆面是直接加热成型后马上又冷却乃至切割,因为温度的骤变可以使双层绿豆面快速成型,有利于缩短加工时间。而切割金属带的设置,更是避免了双层绿豆面过大而在变干过程中产生的弯曲问题,直接将平整的双层绿豆面切成易于保存的相对小的绿豆面,方便在绿豆面干了之后的存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绿豆面加工机,包括柜体,柜体包括顶板1和安装在顶板1下方的柜板,以及用来打开柜体的柜门。

顶板1上安装有有用来加热豆浆液的加热箱2,顶板1下方,柜板和柜门围住的柜体内设置有用来对绿豆面17进行成型的成型装置。将成型装置安装在柜体内,可以使整个绿豆面17成型加工的过程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减少外界空气中尘埃的污染,使生产出来的绿豆面17更加干净卫生。

加热箱2上设有用来使豆浆液先后进入到成型装置的第一出液口3和第二出液口3;成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交错设置的用来使绿豆面17成型的加热金属带、用来对绿豆面17进行冷却的冷却金属带和用来切割绿豆面17的切割金属带;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均连接有用来带动其转动的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每个相邻两个金属带的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设置的方向相反;主动轮13带动对应的金属带使绿豆面17从从动轮14往主动轮13方向运动;加热金属带的上方靠近其从动轮14的地方设置有用来接收并洒布豆浆液的均布器5,第一出液口3与均布器5正相对;均布器5水平安装在柜板上,包括两个下端逐渐靠拢的斜板,两个斜板的前端面用前端板将两块斜板连接起来,两个斜板的后端面连接在柜板上。两个斜板逐渐靠近的地方,形成一条矩形孔,通过这个矩形孔可以将均布器接收到的豆浆液均匀洒布在其下方的加热金属带上。

第二出液口3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靠近第一出液口3的位置;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的上方均设置有多个用来压平绿豆面17的导向辊16。

柜体上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13的地方设有刮浆板7,刮浆板7向远离加热金属带主动轮13的方向向下倾斜,刮浆板7的底端连接有用来向加热箱2回收豆浆液的收集槽8。收集槽8连接有回收管,回收管上连接有用来将豆浆液抽进加热箱2的抽液泵10。抽液泵10与加热箱2上的回液口4连通,使豆浆液通过回液口4进入到加热箱2中。

通过刮浆板7,能够将双层绿豆面17上未来及成型的豆浆液回收到收集槽8中,并通过收集槽8返回到加热箱2中,有效避免了豆浆液的浪费和豆浆液散落时对柜体内部的污染。

柜体内靠近切割金属带带主动轮13的地方设有用来收集绿豆面17的抽屉18;抽屉18可抽离柜体。

绿豆面17被切割后直接因为惯性作用继续朝切割金属带主动轮13的方向向前运动,落入到抽屉18内。通过将抽屉18抽离柜体,可以将抽屉18内的绿豆面17进行收集。

柜体内从上到下交错设置有三个用来分别支撑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的支撑板6。支撑板6统一设置在同一面柜板上,方便对每条金属带的取放和维修。

通过支撑板6,可以将三个金属带设置在柜体中,并使其可以进行传动。

支撑板6和三个金属带上都开有网孔,从上到下的三个支撑板6下分别对应设置有装有加热油的油槽11、装有冷却油的冷却槽12和装有调味油的调味槽。

与其他绿豆面加工机械不同,本发明中的三个金属带下方的支撑板6通过油作为载体来对绿豆面17进行加热、冷却和调味,使绿豆面17在加热、冷却和调味的同时能够收到油液的保护,使绿豆面17的保质期更长。

切割金属带的正上方设置有可随切割金属带主动轮13上下运动的闸刀15。闸刀15的刀口为矩形网格状,切出来的绿豆面17为大小相同的矩形状。

通过闸刀15来切割刀片,因为闸刀15与切割金属带主动轮13运用同一动力源,节省能源。

豆浆液在加热箱2内加热后直接通过第一出液口3和第二出液口3流到下方的成型装置中。因为第一出液口3靠近加热金属带的从动轮14,第二出液口3靠近第一出液口3,且两个出液口3都位于加热金属带的上方,即从第一出液口3流下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加热成型成绿豆面17后运动到第二出液口3下,第二出液口3中的加热豆浆液流到已经成型的绿豆面17上在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运动中被加热为第二层绿豆面17。双层绿豆面17在运动到冷却金属带后,因为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与加热金属带设置的方向不同,双层绿豆面17穿过导向辊16随着冷却金属带又被带到靠近出液口3的方向。在运动过程中,双层绿豆面17冷却,同时被导向辊16压平整。在经过冷却金属带后,双层绿豆面17竖直落下,经过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辊16后进入到切割金属带而被切割。

本发明的加热箱2、成型装置以及成型装置内部从上到下设置的三条金属带都是上下设置的,有效节约的绿豆面加工机的占地面积,对比现在平铺式的加工机械,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在面积不大的厂房内使用。

加热箱2有两个依次设置的出液口3,利用将豆浆液洒布在刚成型的绿豆面17上形成双层绿豆面17,比传统的用两层已经成型的绿豆面17进行再加工,更加方便快捷,且因为第二层绿豆面17直接是在第一层绿豆面17上成型的,可以使两层绿豆面17连接得更加紧密。而因为两层绿豆面17的成型时间毕竟有所区别,两层绿豆面17在吃的时候口感并不完全一样,因此并不会影响双层绿豆面17的质感而被当做单层的厚绿豆面17。

因为加热金属带、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依次设置,可以使豆浆液在经过绿豆面加工机后可以一体成型,完成绿豆面17加工的所有步骤,而不用再通过其他额外的步骤来对绿豆面17进行进一步加工。因为整块绿豆面17都是从从动轮14的方向向主动轮13的方向运动,整个过程中都是平铺的,而各个金属带上所有位置的温度都是恒定的。通过加热金属带和冷却金属带可以很好地控制绿豆面17的受热或者受冷均匀,使绿豆面17各个位置的质感相同。

冷却金属带上设置有一排整齐排列的导向辊16,一方面可以使绿豆面17从加热金属带落到冷却金属带上能够准确进入;另一方面在绿豆面17成型后迅速冷却,而在冷却时配合冷却金属带上的导向辊16,可以使绿豆面17更加平整。

切割金属带上设置有导向辊16,可以使绿豆面17在进入切割金属带时有导向的作用,而且可以通过导向辊16的压平,使绿豆面17在切割时能够更加平整。

本发明不仅占地面积小,而且能够生产出平整的、品质稳定的双层豆干。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绿豆面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绿豆面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绿豆面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绿豆面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豆面的加工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32513.3 (22)申请日 2016.12.09 (71)申请人 重庆市川瑞俞厨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钓办处思居工 业园 (72)发明人 肖金容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隋金艳 (51)Int.Cl. A23L 11/00(2016.01) A23L 33/00(2016.01) A23P 10/00(2016.01) (54)发明名称 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申请。

2、公开了绿豆面的加方法, 包括以 下步骤: 步骤一: 将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 步骤 二: 启动电机, 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 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 步骤三: 打开加热箱低端 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第一出液口流出的 豆浆液均匀洒布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 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凝 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步骤四: 第一层绿豆面和第 二层绿豆面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 第一层绿豆面 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金属带运动的过程 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 步骤五, 在双层绿豆面 运动至冷却金属带进行均匀切割; 步骤六, 双层 绿豆面直接掉落在靠近切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 抽屉; 步骤七,。

3、 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 收集起来。 本发明申请加工快速且绿豆面平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 CN 106722193 A 2017.05.31 CN 106722193 A 1.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将豆浆液倒入加热箱中, 对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 步骤二: 启动电机, 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 从上到下的 三个主动轮分别带动套在该主动轮和对应从动轮上的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以及切割金 属带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转动; 相邻的两条金属带运动的方向相反; 步骤三: 打开加热箱低端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第一出液。

4、口流出的豆浆液被设 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的均布器接住, 并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转动均匀洒布在通过的加热金属 带上; 从均布器中洒布出来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 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 洒布在第一层绿豆面上的豆浆液在随着第一层绿豆面运动的过程中 逐渐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步骤四: 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加热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穿过设置在 冷却金属带上方的导向辊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 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 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列导向辊进行压平处理使第一 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一起形成平整的双层绿豆面; 步骤五, 在双层绿豆。

5、面运动至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时通过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 辊落到切割金属带上; 双层绿豆面在随着切割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 方的闸刀进行均匀切割; 步骤六, 在被切割的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切割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直接掉落在靠近切 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抽屉; 步骤七, 拉出抽屉, 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收集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通过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一端 且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位置的刮浆板将第二层绿豆面上残留的豆浆液进行回收, 并通过 设置在刮浆板下方的收集槽回收到加热箱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属。

6、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 口的位置靠近, 第一层绿豆面在经过第二层绿豆面时为半成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 切割金属带都通过支撑板连接在柜体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分别与其对应的 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都设有细孔, 所属支撑板下方可通过细孔分别向 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喷加热油、 冷却油和润滑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闸刀随着切割金属带的 转动而上下运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2。

7、2193 A 2 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绿豆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常用食用。 人们通常用绿豆制作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行 食用。 将绿豆加适量的水, 打碎成豆浆液, 再将豆浆液煮熟后进行烙饼就制成了绿豆面饼。 将两个绿豆面饼上下重叠后进行切分, 就可以做成绿豆面。 0003 为了加快绿豆面的生产效率, 研制出了一种双层绿豆面加工机械, 该机械包括两 台机架, 机架首位拼接, 每台机架上均设有浆槽, 此外还设有横梁、 托辊、 传送带等, 该机械 将两组机架浆槽内凝结的绿豆面在其中一个机架的尾部通传送带叠加到。

8、一起, 使单层的绿 豆面叠加为双层。 该机械的方法特征是通过豆浆液的冷却凝结后, 利用传送带将凝结的两 层绿豆面黏结为一个整体。 0004 但是, 由这种加工机械带来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并没有脱离传统加工的步骤, 只 是将以前由人工控制的步骤改为通过机械结构自动完成的步骤。 虽然缩短了生产时间, 但 是相对地却增加了能量损耗。 而且, 所加工出的绿豆面较厚, 且厚度难以控制, 生产出的绿 豆面厚薄不均, 绿豆面的表面也不平整, 外表不美观。 整个生产过程中难以对绿豆面的温度 和湿度进行有效调节, 致使生产出来的绿豆面口感不佳。 0005 现在急需研制出一种新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使绿豆面能够。

9、又快又好地生产出 来。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豆面的加工方法, 以解决现有的绿豆面的加工方法生产出 的绿豆面厚薄不均, 温度和湿度难以有效调节的问题。 0007 方案一: 本方案中的绿豆面加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将豆浆液倒入加热箱中, 对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 步骤二: 启动电机, 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 从上到下的 三个主动轮分别带动套在该主动轮和对应从动轮上的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以及切割金 属带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转动; 相邻的两条金属带运动的方向相反; 步骤三: 打开加热箱低端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第一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被设。

10、 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的均布器接住, 并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转动均匀洒布在通过的加热金属 带上; 从均布器中洒布出来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 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 洒布在第一层绿豆面上的豆浆液在随着第一层绿豆面运动的过程中 逐渐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步骤四: 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加热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穿过设置在 冷却金属带上方的导向辊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 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 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列导向辊进行压平处理使第一 说 明 书 1/7 页 3 CN 106722193 A 3 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一起。

11、形成平整的双层绿豆面; 步骤五, 在双层绿豆面运动至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时通过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 辊落到切割金属带上; 双层绿豆面在随着切割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 方的闸刀进行均匀切割; 步骤六, 在被切割的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切割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直接掉落在靠近切 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抽屉; 步骤七, 拉出抽屉, 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收集起来。 0008 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 沸腾的豆浆液先后到加热金属板上和已经成型的第一层绿豆面上, 最终凝结成双层绿 豆面。 双层绿豆面在通过冷却金属到后被快速冷却和压平, 然后在经过切割金属带时被切 割后掉落到抽屉内收集起来。 00。

12、09 将沸腾的豆浆液通过第一出液口洒布在加热金属带上, 遇冷快速形成第一层绿豆 面。 在加热金属带上已经形成了第一层绿豆面的基础上, 因为加热金属带及其上的绿豆面 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运动, 使这段第一层绿豆面必定经过更加靠近主动轮的第二出液口。 第二出液口流出的沸腾的豆浆液直接留在已经成型的绿豆面上, 同样因为从高温度上骤然 遇到相对温度低的第一层绿豆面, 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 面是各自成型且第二层绿豆面是在第一层绿豆面上成型的, 相比直接将两块成型的绿豆面 挤压在一起, 这样的连接更加紧密。 0010 相邻金属带在进行反方向转动, 使双层绿豆面可以连续地从加热金。

13、属带落到冷却 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 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过渡操作十分自然, 就在双层绿豆面自身的 重力作用下直接掉落到下一个金属带中, 不仅节约了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操作时间, 还能 够使双层绿豆面能够在自身的运动作用下避免被外力过多的打扰而变得不平整。 0011 在双层绿豆面成型后紧接着直接冷却, 方便快速地将双层绿豆面最后的形状稳定 下来。 而在冷却的过程中, 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排导向轮在对双层绿豆面进行压平, 不仅使 双层绿豆面中的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连接地更加紧密, 还使最后双层绿豆面形状 稳定下来的时候非常平整紧实。 0012 切割金属带上也设置了用来压双层绿豆面的导向辊, 这个。

14、一方面是为了使双层绿 豆面能够准确落到切割金属带的对应位置上, 方便后面的准确切割; 另一方面也对双层绿 豆面有一定的按压作用, 使双层绿豆面在被切割时不会滑落或者走歪, 避免出现不均匀的 切割情况。 0013 整个操作过程几乎全自动化, 需要人操作的步骤仅为启动电机和打开第一出液口 和第二出液口等操作, 大大减少人力浪费。 产生的绿豆面是直接加热成型后马上又冷却乃 至切割, 因为温度的骤变可以使双层绿豆面快速成型, 有利于缩短加工时间。 而切割金属带 的设置, 更是避免了双层绿豆面过大而在变干过程中产生的弯曲问题, 直接将平整的双层 绿豆面切成易于保存的相对小的绿豆面, 方便在绿豆面干了之后。

15、的存放。 0014 方案二: 进一步, 通过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一端且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位置的刮 浆板将第二层绿豆面上残留的豆浆液进行回收, 并通过设置在刮浆板下方的收集槽回收到 加热箱中。 0015 不仅节约了原材料, 还避免了豆浆液在洒出去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说 明 书 2/7 页 4 CN 106722193 A 4 0016 方案三: 进一步, 所属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的位置靠近, 第一层绿豆面在经过 第二层绿豆面时为半成型状态。 0017 这样既可以使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因为是在彼此成型时产生连接关系 而使两者连接地更加紧密, 同时又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分别成型的时。

16、间不同 而避免产生只是一块厚绿豆面的错觉, 保证双层绿豆面独特的口感。 0018 方案四: 进一步, 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通过支撑板连接在柜体 内部。 0019 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设置在柜体内部, 使整个绿豆面在加工 过程中都避免与柜体外的空间相接触, 使之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 更有利于柜体内 的绿豆面加工时保持清洁。 0020 方案五: 进一步, 所述支撑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 带上都设有细孔, 所属支撑板下方可通过细孔分别向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 带喷加热油、 冷却油和润滑油。 0021 油作为本方案中的热。

17、传导介质, 不仅可以附着在绿豆面上使绿豆面进行快速地升 温降温, 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使绿豆面的保质期延长。 通过加热油为加热金属带上的绿豆面 进行加热、 通过冷却油为冷却金属带进行降温, 通过润滑油将切割的绿豆面进行刷油保护。 同时, 因为支撑板和对应的金属带上的都为细孔, 既不影响油的正常传输, 又不会将影响金 属带上绿豆面的平整度。 0022 方案六: 进一步, 所述闸刀随着切割金属带的转动而上下运动。 0023 通过闸刀来切割绿豆面, 因为闸刀与切割金属带主动轮运用同一动力源, 节省能 源。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绿豆面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

18、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顶板1、 加热箱2、 出液口3、 回液口4、 均布器5、 支撑板6、 刮浆板7、 收集槽8、 回液管9、 抽液泵10、 油槽11、 冷却槽12、 主动轮13、 从动轮14、 闸刀15、 导 向辊16、 绿豆面17、 抽屉18。 0026 绿豆面加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将豆浆液倒入加热箱中, 对豆浆液进行加热至沸腾; 步骤二: 启动电机, 使被电机带动的上下交错设置的三个主动轮开始转动, 从上到下的 三个主动轮分别带动套在该主动轮和对应从动轮上的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以及切割金 属带朝主动轮转动的方。

19、向转动; 相邻的两条金属带运动的方向相反; 步骤三: 打开加热箱低端的第一出液口和第二出液口, 第一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被设 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的均布器接住, 均布器5将接住的豆浆液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转动均匀 洒布在通过的加热金属带上; 从均布器中洒布出来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凝结成第一层 绿豆面后被从第二出液口流出的豆浆液洒布, 洒布在第一层绿豆面上的豆浆液在随着第一 说 明 书 3/7 页 5 CN 106722193 A 5 层绿豆面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步骤四: 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加热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穿过设置在 冷却金属带上方的导向辊掉落至冷却金属带上; 。

20、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在随着冷却 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迅速冷却并被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列导向辊进行压平处理使第一 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一起形成平整的双层绿豆面; 步骤五, 在双层绿豆面运动至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时通过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 辊落到切割金属带上; 双层绿豆面在随着切割金属带运动的过程中被设置在切割金属带上 方的闸刀进行均匀切割; 步骤六, 在被切割的双层绿豆面在运动到切割金属带的主动轮处后直接掉落在靠近切 割金属带主动轮处的抽屉; 步骤七, 拉出抽屉, 将抽屉内被切割好的双层绿豆面收集起来。 0027 通过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一端且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位置的刮浆板将第二层绿 豆面。

21、上残留的豆浆液进行回收, 并通过设置在刮浆板下方的收集槽回收到加热箱中。 0028 不仅节约了原材料, 还避免了豆浆液在洒出去后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0029 所属第一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的位置靠近, 第一层绿豆面在经过第二层绿豆面时 为半成型状态。 0030 这样既可以使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因为是在彼此成型时产生连接关系 而使两者连接地更加紧密, 同时又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分别成型的时间不同 而避免产生只是一块厚绿豆面的错觉, 保证双层绿豆面独特的口感。 0031 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通过支撑板连接在柜体内部。 0032 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都设。

22、置在柜体内部, 使整个绿豆面在加工 过程中都避免与柜体外的空间相接触, 使之处于一个相对密封的环境中, 更有利于柜体内 的绿豆面加工时保持清洁。 0033 支撑板分别与其对应的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都设有细孔, 所 属支撑板下方设有可通过细孔分别向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喷加热油、 冷 却油和润滑油的油槽。 0034 油作为本方案中的热传导介质, 不仅可以附着在绿豆面上使绿豆面进行快速地升 温降温, 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使绿豆面的保质期延长。 通过加热油为加热金属带上的绿豆面 进行加热、 通过冷却油为冷却金属带进行降温, 通过润滑油将切割的绿豆面进行刷油保护。 同时。

23、, 因为支撑板和对应的金属带上的都为细孔, 既不影响油的正常传输, 又不会将影响金 属带上绿豆面的平整度。 0035 闸刀随着切割金属带的转动而上下运动。 0036 通过闸刀来切割绿豆面, 因为闸刀与切割金属带主动轮运用同一动力源, 节省能 源。 0037 沸腾的豆浆液先后到加热金属板上和已经成型的第一层绿豆面上, 最终凝结成双 层绿豆面。 双层绿豆面在通过冷却金属到后被快速冷却和压平, 然后在经过切割金属带时 被切割后掉落到抽屉内收集起来。 0038 将沸腾的豆浆液通过第一出液口洒布在加热金属带上, 遇冷快速形成第一层绿豆 面。 在加热金属带上已经形成了第一层绿豆面的基础上, 因为加热金属带。

24、及其上的绿豆面 说 明 书 4/7 页 6 CN 106722193 A 6 朝主动轮转动的方向运动, 使这段第一层绿豆面必定经过更加靠近主动轮的第二出液口。 第二出液口流出的沸腾的豆浆液直接留在已经成型的绿豆面上, 同样因为从高温度上骤然 遇到相对温度低的第一层绿豆面, 凝结成第二层绿豆面; 因为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 面是各自成型且第二层绿豆面是在第一层绿豆面上成型的, 相比直接将两块成型的绿豆面 挤压在一起, 这样的连接更加紧密。 0039 相邻金属带在进行反方向转动, 使双层绿豆面可以连续地从加热金属带落到冷却 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上。 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过渡操作十分自然, 就在双层绿。

25、豆面自身的 重力作用下直接掉落到下一个金属带中, 不仅节约了各个功能环节之间的操作时间, 还能 够使双层绿豆面能够在自身的运动作用下避免被外力过多的打扰而变得不平整。 0040 在双层绿豆面成型后紧接着直接冷却, 方便快速地将双层绿豆面最后的形状稳定 下来。 而在冷却的过程中, 冷却金属带上方的一排导向轮在对双层绿豆面进行压平, 不仅使 双层绿豆面中的第一层绿豆面和第二层绿豆面连接地更加紧密, 还使最后双层绿豆面形状 稳定下来的时候非常平整紧实。 0041 切割金属带上也设置了用来压双层绿豆面的导向辊, 这个一方面是为了使双层绿 豆面能够准确落到切割金属带的对应位置上, 方便后面的准确切割; 。

26、另一方面也对双层绿 豆面有一定的按压作用, 使双层绿豆面在被切割时不会滑落或者走歪, 避免出现不均匀的 切割情况。 0042 整个操作过程几乎全自动化, 需要人操作的步骤仅为启动电机和打开第一出液口 和第二出液口等操作, 大大减少人力浪费。 产生的绿豆面是直接加热成型后马上又冷却乃 至切割, 因为温度的骤变可以使双层绿豆面快速成型, 有利于缩短加工时间。 而切割金属带 的设置, 更是避免了双层绿豆面过大而在变干过程中产生的弯曲问题, 直接将平整的双层 绿豆面切成易于保存的相对小的绿豆面, 方便在绿豆面干了之后的存放。 0043 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绿豆面加工机, 包括柜体, 柜体包括。

27、顶板1和安装在 顶板1下方的柜板, 以及用来打开柜体的柜门。 0044 顶板1上安装有有用来加热豆浆液的加热箱2, 顶板1下方, 柜板和柜门围住的柜体 内设置有用来对绿豆面17进行成型的成型装置。 将成型装置安装在柜体内, 可以使整个绿 豆面17成型加工的过程都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 减少外界空气中尘埃的污染, 使生产 出来的绿豆面17更加干净卫生。 0045 加热箱2上设有用来使豆浆液先后进入到成型装置的第一出液口3和第二出液口 3; 成型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交错设置的用来使绿豆面17成型的加热金属带、 用来对绿豆 面17进行冷却的冷却金属带和用来切割绿豆面17的切割金属带; 加热金属带、。

28、 冷却金属带 和切割金属带均连接有用来带动其转动的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 每个相邻两个金属带的主 动轮13和从动轮14设置的方向相反; 主动轮13带动对应的金属带使绿豆面17从从动轮14往 主动轮13方向运动; 加热金属带的上方靠近其从动轮14的地方设置有用来接收并洒布豆浆 液的均布器5, 第一出液口3与均布器5正相对; 均布器5水平安装在柜板上, 包括两个下端逐 渐靠拢的斜板, 两个斜板的前端面用前端板将两块斜板连接起来, 两个斜板的后端面连接 在柜板上。 两个斜板逐渐靠近的地方, 形成一条矩形孔, 通过这个矩形孔可以将均布器接收 到的豆浆液均匀洒布在其下方的加热金属带上。 0046 第二。

29、出液口3设置在加热金属带上方靠近第一出液口3的位置;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 说 明 书 5/7 页 7 CN 106722193 A 7 金属带的上方均设置有多个用来压平绿豆面17的导向辊16。 0047 柜体上靠近加热金属带主动轮13的地方设有刮浆板7, 刮浆板7向远离加热金属带 主动轮13的方向向下倾斜, 刮浆板7的底端连接有用来向加热箱2回收豆浆液的收集槽8。 收 集槽8连接有回收管, 回收管上连接有用来将豆浆液抽进加热箱2的抽液泵10。 抽液泵10与 加热箱2上的回液口4连通, 使豆浆液通过回液口4进入到加热箱2中。 0048 通过刮浆板7, 能够将双层绿豆面17上未来及成型的豆浆液回收到。

30、收集槽8中, 并 通过收集槽8返回到加热箱2中, 有效避免了豆浆液的浪费和豆浆液散落时对柜体内部的污 染。 0049 柜体内靠近切割金属带带主动轮13的地方设有用来收集绿豆面17的抽屉18; 抽屉 18可抽离柜体。 0050 绿豆面17被切割后直接因为惯性作用继续朝切割金属带主动轮13的方向向前运 动, 落入到抽屉18内。 通过将抽屉18抽离柜体, 可以将抽屉18内的绿豆面17进行收集。 0051 柜体内从上到下交错设置有三个用来分别支撑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 属带的支撑板6。 支撑板6统一设置在同一面柜板上, 方便对每条金属带的取放和维修。 0052 通过支撑板6, 可以将三个金属。

31、带设置在柜体中, 并使其可以进行传动。 0053 支撑板6和三个金属带上都开有网孔, 从上到下的三个支撑板6下分别对应设置有 装有加热油的油槽11、 装有冷却油的冷却槽12和装有调味油的调味槽。 0054 与其他绿豆面加工机械不同, 本发明中的三个金属带下方的支撑板6通过油作为 载体来对绿豆面17进行加热、 冷却和调味, 使绿豆面17在加热、 冷却和调味的同时能够收到 油液的保护, 使绿豆面17的保质期更长。 0055 切割金属带的正上方设置有可随切割金属带主动轮13上下运动的闸刀15。 闸刀15 的刀口为矩形网格状, 切出来的绿豆面17为大小相同的矩形状。 0056 通过闸刀15来切割刀片,。

32、 因为闸刀15与切割金属带主动轮13运用同一动力源, 节 省能源。 0057 豆浆液在加热箱2内加热后直接通过第一出液口3和第二出液口3流到下方的成型 装置中。 因为第一出液口3靠近加热金属带的从动轮14, 第二出液口3靠近第一出液口3, 且 两个出液口3都位于加热金属带的上方, 即从第一出液口3流下的豆浆液在加热金属带上加 热成型成绿豆面17后运动到第二出液口3下, 第二出液口3中的加热豆浆液流到已经成型的 绿豆面17上在随着加热金属带的运动中被加热为第二层绿豆面17。 双层绿豆面17在运动到 冷却金属带后, 因为冷却金属带的主动轮13和从动轮14与加热金属带设置的方向不同, 双 层绿豆面1。

33、7穿过导向辊16随着冷却金属带又被带到靠近出液口3的方向。 在运动过程中, 双 层绿豆面17冷却, 同时被导向辊16压平整。 在经过冷却金属带后, 双层绿豆面17竖直落下, 经过切割金属带上的导向辊16后进入到切割金属带而被切割。 0058 本发明的加热箱2、 成型装置以及成型装置内部从上到下设置的三条金属带都是 上下设置的, 有效节约的绿豆面加工机的占地面积, 对比现在平铺式的加工机械, 具有较大 的优势, 能够在面积不大的厂房内使用。 0059 加热箱2有两个依次设置的出液口3, 利用将豆浆液洒布在刚成型的绿豆面17上形 成双层绿豆面17, 比传统的用两层已经成型的绿豆面17进行再加工, 。

34、更加方便快捷, 且因为 第二层绿豆面17直接是在第一层绿豆面17上成型的, 可以使两层绿豆面17连接得更加紧 说 明 书 6/7 页 8 CN 106722193 A 8 密。 而因为两层绿豆面17的成型时间毕竟有所区别, 两层绿豆面17在吃的时候口感并不完 全一样, 因此并不会影响双层绿豆面17的质感而被当做单层的厚绿豆面17。 0060 因为加热金属带、 冷却金属带和切割金属带依次设置, 可以使豆浆液在经过绿豆 面加工机后可以一体成型, 完成绿豆面17加工的所有步骤, 而不用再通过其他额外的步骤 来对绿豆面17进行进一步加工。 因为整块绿豆面17都是从从动轮14的方向向主动轮13的方 向运。

35、动, 整个过程中都是平铺的, 而各个金属带上所有位置的温度都是恒定的。 通过加热金 属带和冷却金属带可以很好地控制绿豆面17的受热或者受冷均匀, 使绿豆面17各个位置的 质感相同。 0061 冷却金属带上设置有一排整齐排列的导向辊16, 一方面可以使绿豆面17从加热金 属带落到冷却金属带上能够准确进入; 另一方面在绿豆面17成型后迅速冷却, 而在冷却时 配合冷却金属带上的导向辊16, 可以使绿豆面17更加平整。 0062 切割金属带上设置有导向辊16, 可以使绿豆面17在进入切割金属带时有导向的作 用, 而且可以通过导向辊16的压平, 使绿豆面17在切割时能够更加平整。 0063 本发明不仅占。

36、地面积小, 而且能够生产出平整的、 品质稳定的双层豆干。 0064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 过多描述, 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 普通技术知识, 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 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 段的能力, 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 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 本方案, 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 的障碍。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作 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 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具 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7/7 页 9 CN 106722193 A 9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10 CN 106722193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