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的制作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茶的制作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12332.4 (22)申请日 2016.12.07 (71)申请人 雅安市友谊茶叶有限公司 地址 625000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多营镇 茶马大道264号 (72)发明人 甘玉祥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51230 代理人 杨保刚 (51)Int.Cl. A23F 3/06(2006.01) A23F 3/12(2006.01) A23F 3/08(2006.01) A23F 3/14(2006.01) (54)发明名称 红茶的制。
2、作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包括鲜 叶采摘、 萎凋、 揉捻、 发酵、 炒干、 拣剔等步骤。 本 发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低温发酵, 并且分高温炒 干、 中温炒干和低温炒干三个阶段对茶叶进行分 段炒干处理, 分段炒干处理后的茶叶折之易断, 手捻成末; 本发明制作的红茶香气浓郁, 口感清 甜, 有效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6720512 A 2017.05.31 CN 106720512 A 1.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采摘: 选取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2)萎凋: 将采摘的鲜叶于萎凋间萎凋。
3、; 萎凋温度为20-30, 萎凋时间5-7h; (3)揉捻: 在萎凋后的茶叶上均匀喷施果胶酶, 不加压揉捻40min, 将茶叶取出, 混匀; (4)发酵: 将揉捻叶解块后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 茶叶摊铺厚度为8cm, 上盖一层湿 布, 保持22-27的发酵温度发酵1.5-2.5h; (5)炒干: 通过茶叶滚筒杀青机分三个阶段对茶叶进行炒干处理, 第一阶段为高温炒 干, 温度130-150, 转速35转/min, 历时5-10min; 第二阶段为中温炒干, 温度100-120, 转 速30转/min, 历时10-25min; 第三阶段为低温炒干, 温度80-90, 转速25转/min, 历时15。
4、- 40min; (6)拣剔: 对炒干茶叶进行拣剔, 拣去茶梗、 粗片和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3)中, 果胶酶的质量 分数为0.5, 喷施的果胶酶与茶叶的质量比为1:5-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茶的制作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5)中, 第一阶段为高 温炒干, 温度140, 转速35转/min, 历时8min; 第二阶段为中温炒干, 温度110, 转速30转/ min, 历时20min; 第三阶段为低温炒干, 温度85, 转速25转/min, 历时30min。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720512 A。
5、 2 红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红茶属于全发酵茶类, 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 经过萎凋、 揉捻、 发酵、 干燥等典型 工艺过程精制而成。 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 故名红茶。 0003 香气是红茶品质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茶叶感官审评中香气占了较大的权重。 提高红茶的香气, 在生产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 尤其是在干燥这个工艺, 由于受到温度、 湿度、 时间等因数的影响, 多酚类化合物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反应, 使得茶 叶香气容易发生变化。 由于干燥方法不同会给茶叶造成不同的温湿度。
6、环境, 从而形成不同 的红茶品质。 0004 现有红茶的制作方法制作的红茶, 存在茶香不足、 茶叶品质较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制 作的红茶香气浓郁, 口感清甜, 有效提高茶叶的品质。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08 (1)鲜叶采摘: 选取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0009 (2)萎凋: 将采摘的鲜叶于萎凋间萎凋; 萎凋温度为20-30, 萎凋时间5-7h; 0010 (3)揉捻: 在萎凋后的茶叶上均匀喷施果胶酶, 不加压。
7、揉捻40min, 将茶叶取出, 混 匀; 0011 (4)发酵: 将揉捻叶解块后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 茶叶摊铺厚度为8cm, 上盖一层 湿布, 保持22-27的发酵温度发酵1.5-2.5h; 0012 (5)炒干: 通过茶叶滚筒杀青机分三个阶段对茶叶进行炒干处理, 第一阶段为高温 炒干, 温度130-150, 转速35转/min, 历时5-10min; 第二阶段为中温炒干, 温度100-120, 转速30转/min, 历时10-25min; 第三阶段为低温炒干, 温度80-90, 转速25转/min, 历时15- 40min; 0013 (6)拣剔: 对炒干茶叶进行拣剔, 拣去茶梗、 粗片和。
8、杂质。 0014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步骤(3)中, 果胶酶的质量分数为0.5, 喷施的 果胶酶与茶叶的质量比为1:5-1:6。 0015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步骤(5)中, 第一阶段为高温炒干, 温度140, 转速35转/min, 历时8min; 第二阶段为中温炒干, 温度110, 转速30转/min, 历时20min; 第 三阶段为低温炒干, 温度85, 转速25转/min, 历时30min。 0016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 本发明在发酵过程中采用低温发酵, 并且分高温炒干、 中温炒干和低温炒干三个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6720512 。
9、A 3 阶段对茶叶进行分段炒干处理, 分段炒干处理后的茶叶折之易断, 手捻成末; 本发明制作的 红茶香气浓郁, 口感清甜, 有效提高了茶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进行详细的描述。 0019 实施例1 0020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1 (1)鲜叶采摘: 选取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0022 (2)萎凋: 将采摘的鲜叶于萎凋间萎凋; 萎凋温度为20, 萎凋时间7h; 0023 (3)揉捻: 在萎凋后的茶叶上均匀喷施果胶酶, 果胶酶的质量分数为0.5, 喷施的 果胶酶与茶叶的质量比。
10、为1:5, 不加压揉捻40min, 将茶叶取出, 混匀; 0024 (4)发酵: 将揉捻叶解块后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 茶叶摊铺厚度为8cm, 上盖一层 湿布, 保持22-27的发酵温度发酵1.5h; 0025 (5)炒干: 通过茶叶滚筒杀青机分三个阶段对茶叶进行炒干处理, 第一阶段为高温 炒干, 温度130, 转速35转/min, 历时10min; 第二阶段为中温炒干, 温度100, 转速30转/ min, 历时25min; 第三阶段为低温炒干, 温度80, 转速25转/min, 历时40min; 0026 (6)拣剔: 对炒干茶叶进行拣剔, 拣去茶梗、 粗片和杂质。 0027 实施例2 0。
11、028 一种红茶的制作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29 (1)鲜叶采摘: 选取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0030 (2)萎凋: 将采摘的鲜叶于萎凋间萎凋; 萎凋温度为30, 萎凋时间5h; 0031 (3)揉捻: 在萎凋后的茶叶上均匀喷施果胶酶, 果胶酶的质量分数为0.5, 喷施的 果胶酶与茶叶的质量比为1:6, 不加压揉捻40min, 将茶叶取出, 混匀; 0032 (4)发酵: 将揉捻叶解块后置于发酵室内进行发酵, 茶叶摊铺厚度为8cm, 上盖一层 湿布, 保持22-27的发酵温度发酵2h; 0033 (5)炒干: 通过茶叶滚筒杀青机分三个阶段对茶叶进行炒干处理, 第一阶段为高温 。
12、炒干, 温度140, 转速35转/min, 历时8min; 第二阶段为中温炒干, 温度110, 转速30转/ min, 历时20min; 第三阶段为低温炒干, 温度85, 转速25转/min, 历时30min; 0034 (6)拣剔: 对炒干茶叶进行拣剔, 拣去茶梗、 粗片和杂质。 0035 最后说明的是,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 尽管通过参 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 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可 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 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 的精神和范围。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6720512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