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pdf

上传人:奻奴 文档编号:712550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690.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3121571.4

申请日:

1993.12.31

公开号:

CN1110401A

公开日:

1995.10.18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公开||||||

IPC分类号:

G01F1/704

主分类号:

G01F1/704

申请人:

长治市水利局;

发明人:

李虎成; 杨玉柯

地址:

046000山西省长治市长兴街10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长治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李俊康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该发明采用率定方法实现灌区普遍量水,是利用灌区原有的渠系建筑物,在所选的配水口断面上依据该率定方法要求,采用流速仪测定流速,计算在不同水位下的流量,绘制各配水口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由不同水位值查出相对应的流量值,形成水位—流量关系表。实际量水时,只要看配水口的水尺水位值,就可在表中查出流量,再记下过水时间,即可知流水量。该方法简便实用,投资少,易掌握,可节省大量经费。

权利要求书

1: 1、一种为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灌区原有的渠系建筑物,在所选定的配水口断面上进行测流,采用流速仪测定流速,计算出同一断面不同水位下的流量值,绘制各配水口断面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由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同一断面不同水位值查出相对应的流量值,构成各断面水位--流量关系表,实际量水时,只要看配水口水尺水位值,在该断面的水位--流量关系表中查出流量,再记下实际过水时间,即可知灌溉用水量,具体率定方法是: a、施测断面的选择: ①测流断面应围绕向行政村供水渠系方向选择,一个断面能控制全村水地的,就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断面才能控制全村水地的,就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断面,并将断面选在渠段平直、水流均匀、无旋涡回流的地方,要与水流方向垂直, ②把所选定的率定断面一律标在灌区渠系现状图上,并从上游至下游统一编号, ③在选定的断面处标上水尺, b、布置施测垂线: ①断面施测垂线数目根据渠道宽度来确定,渠道较宽(
2: 5~5米)的干、支渠可设3~5条,渠道断面较小的设2~3条,施测垂线具体布置要求测线比较均匀分布在测流断面上, ②基准线位置:要求把水面与渠岸交接处作为基准线零点, c、测点位置: 垂直测线的平均流速施测均采用一点法,即将流速仪放在水面以下0.6倍处(以流速仪旋杯的中心线为准), d、要求所测水位数: 为了达到每个测流断面都能绘制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的目的,要求在同一个断面上最少要测三个不同的水位,并且要包括最小水位和满足浇地要求的最大水位,可根据施测灌区的具体情况及条件,采取相应的改变水位方法, e、施测渠道利用系数: 在施测各级渠道利用系数时,只测一个水位,即以往浇地放水的正常水位,并要求待水位稳定后再行施测,并在同一断面同一水位下连续测三次,最后将三次测值经计算取其三次平均值, f、施测顺序: ①测基准“0”线水深h 0 , ②量垂线“1”起点距L 1 (即基准线“0”至测线“1”的水平距),并测垂线“1”水深h 1 ,将流速仪置于测线“1”水深h 1 的0.6倍处(距水面0.6倍的水深处)进行施测,待记数器响声均匀后开始记数掐秒表,并记录下记数器的音响数和历时数,第一点测完,一般要求一个测点旋测时间不少于120秒, ③依照上述顺序和方法施测垂线“2”、“3”的各项,并在流速仪测流记录、计算表中记录下各垂线的施测值, ④量垂线“4”的起点距L 4 及水深h 4 ,并做好记录,至此,该断面同一水 位各旋测垂线测点施测完毕, ⑤改变渠道水位后按照上述顺序和方法进行断面的第二、第三等水位的施测工作,最少要测定三个不同的水位,一个断面的施测工作才算完成, g、施测断面流量计算: ①根据施测记录,利用施测所用流速仪的流速计算公式算出每个测点的流速(即垂线平均流速), ②部分平均流速的计算: 施测断面中间两施测垂线“1”和“2”;“2”和“3”的平均流速为两垂线间部分的流速,两边靠岸的部分流速为靠岸的施测垂线“1”和“3”流速乘以一个系数k,即: V 1p =V 1 ×k V 2p =1/2(V 1 +V 2 ) V 3p =1/2(V 2 +V 3 ) V 4p =V 3 ×k 系数k对于不同形状的渠道断面其值不同,矩形断面∶浆砌石防渗,k=0.8,砼防渗,k=0.9;梯形断面∶土渠和防渗粗糙者,k=0.7,砼防渗,k=0.8, ③测线部分宽的计算: 设施测垂线“0”、“1”、“2”、“3”、“4”的起点距为L 0 、L 1 、L 2 、L 3 、L 4 ,则测线部分宽b 1 =L 1 -L 0 ,b 2 =L 2 -L 1 ,b 3 =L 3 -L 2 ,b 4 =L 4 -L 3 , ④测线部分水深: 矩形断面h 0,均 =1/2(h 0 +h 1 ) h 1,2均 =1/2(h 1 +h 2 ) h 2,3均 =1/2(h 2 +h 3 ) h 3,4均 =1/2(h 3 +h 4 ) 梯形断面 岸两边垂线h 0 =h 4 =0 h 0,1均 =1/2(0+h 1 ) h 1,2均 =1/2(h 1 +h 2 ) h 2,3均 =1/2(h 2 +h 3 ) h 3,4均 =1/2(h 3 +0) ⑤施测断面部分面积: 矩形:f 1 =h 0,1均 ×b 1 f 2 =h 1,2均 ×b 2 f 3 =h 2,3均 ×b 3 f 4 =h 3,4均 ×b 4 梯形:f 1 =1/2(h 1 ×b 1 ) f 2 =h 1,2均 ×b 2 f 3 =h 2,3均 ×b 3 f 4 =1/2(h 3 ×b 4 ) ⑥施测断面部分流量: Q 1 =f 1 ×V 1p Q 2 =f 2 ×V 2p Q 3 =f 3 ×V 3p Q 4 =f 4 ×V 4p ⑦整个施测断面流量: Q 断 =Q 1 +Q 2 +Q 3 +Q 4 ⑧整个断面积: f 断 =f 1 +f 2 +f 3 +f 4 ⑨断面平均流速: V 断均 =Q 断 /f 断 ⑩断面平均水深: h 断均 =(h 0,1均 +h 1,2均 +h 2,3均 +h 3,4均 )÷4 h、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 根据所计算出的断面不同水位和流量,在米格纸上H(水位)--Q(流量)座标系中点出相应的点,三个水位相应的三个流量可点出三个交汇点,加上零点,用曲线板将此四点绘成曲线,并将此渠道断面图也绘制于H-Q曲线图下方, i、依据H-Q曲线图,由断面的不同水位值插补水位--流量关系表,将断面水位每升高1cm所对应的流量值全部在表中插补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率定方法,其特征是当渠道条件发生变化后,要随时将条件改变了的渠道配水口施测断面重新率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率定方法,其特征是对于较陡的小型渠道可采 用量水堰测流,所选择的量水堰(梯形堰、三角堰)应与《农田灌溉的量水方法》中的量水堰尺寸相符,按其技术要求制做,方可使用《方法》中所列流量表,所做成的每个量水堰都要经流速仪率定后方可使用。 4、一种为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所用的测流装置,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流速仪测定配水口断面流速,根据渠道流速的大小选用大、中、小三种型号流速仪,大型金属旋杯式流速仪适用于较大流速的渠道断面测速,小型的塑料旋杯式流速仪适用于小型渠道,流速在0.5米/秒以下的情况测流。 5、根据权利要求1和4所述的率定方法和测流装置,其特征是率定测流要在选定测流的各个渠道配水口断面上进行,并在选定的断面侧壁4处用水泥抹光面,刷白漆底子,用红漆画出红白相间的水尺3,水尺3每格间距不得大于2cm。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一种灌区、泵站灌溉配水流量的测定方法,特别是一种灌区、泵站灌溉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

    目前国内灌区情况是:比较富裕的灌区向装设新型测流仪器发展,但全面实现用仪器测量的极少,因灌区线路长,区域广,配水口众多,装设先进的测流仪器投资巨大,大多灌区难以承担,况且,测流仪器的使用技术较复杂,广大群众不易掌握,难以推广;有少数灌区修建了部分量水槽(无喉、巴氏);大型灌区有少数关键的分水闸,节制闸处利用流速仪进行测流。经专利检索CNPATCO-ROM(1985~1992)数据库,未见测量水流量采用率定方法及其装置。

    国外与我国国情不同,发达国家灌区量水是向装设精密测流仪器发展,也未发现在全灌区采用率定方法量水的资料和信息。

    本发明的任务是从我国灌区的实际情况出发,为解决灌区计量用水的一大难题而提供的一种对灌区、泵站灌溉配水口进行率定的方法,确定水位与流量的对应关系,实现灌区普遍量水。此法应用简便易行,投资少,灌区群众容易掌握应用,可为国家节约大量投资和费用。率定是利用灌区原有的渠系建筑物,在所选定的配水口断面上进行测流,不需要新筑工程,也不用装设测流仪器,主要采用流速仪测定流速,经换算制成水位~流量关系表,实用时查表即可确定配水口流量。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

    该率定量水法是利用流速仪在选定的配水渠道断面上进行流速测量,依据渠道流速地大小,可相应采用大、中、小三种型号流速仪(如选用旋杯式流速仪)。断面的每个水位规定测2~3条测线,每条测线采用一点法进行测量。每个断面测三个不同的水位(含正常灌溉时的最高水位),计算出对应于三个不同水位的三个不同流量,加上座标零点就有四个点,即可在H-Q(H-水位,Q-流量)座标系上绘出一条曲线,再根据曲线从0点开始,水位每升高一厘米,所对应的流量均可查出来,形成了H-Q关系表。在每个所测定的量水断面侧壁上绘制上水尺,实际量水时,只要看水尺水位,就可在H-Q关系表上查出流量,再记下过水时间,就可计算出流水量。

    率定的精度:九一年春浇开始,对全市八个县区15个灌区进行全面的配水率定,从九二年春灌开始应用率定法量水,经用其它方法验证,率定误差不大于±5%,总误差不超过±5.23%,完全满足灌区量水要求。

    下面结合附图及附表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a)为梯形水渠配水口断面图。

    图1(b)为图1(a)沿Ⅰ-Ⅰ线的剖面图。

    图2(a)为矩形水渠配水口断面图。

    图2(b)为图2(a)沿Ⅱ-Ⅱ线的剖面图。

    图3为梯形断面水渠配水口测线布置图。

    图4为矩形断面水渠配水口测线布置图。

    图5为梯形断面配水口水位-流量(H-Q)关系曲线图。

    图6为矩形断面配水口水位-流量(H-Q)关系曲线图。

    参照图1,图中:1是土质或石质渠体,2是渠表面,3是水尺,在选定的渠道配水口断面侧壁处用水泥抹光面,刷白漆底子,用红漆画出红白相间的水尺,水尺每格不大于2厘米。4是标定水尺处的砼予制板或三合土质渠测壁区。参照图2,对于矩形水渠一般均为素砼或块石防渗渠体,1是渠槽土基,2是水渠内表面,3是水尺,4是防渗渠体。

    图3、图4中:

    0,1,2,3,4-代表五条测线,其中0为基准测线。

    V0,V1,V2,V3,V4-代表测线0,1,2,3,4的平均流速。

    h0,h1,h2,h3,h4-代表测线0,1,2,3,4之水深。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法及其装置

    1、工具配备:

    ①测流工具:流速仪(含滑尺、音响盒、秒表)、钢卷尺、皮尺、五号电池、架板、改变水位用的档水板(或装土的编织袋)、铁锨等。②施测记录用具:记录表格、文件夹、铅笔。③计算用具:计算器。④绘图工具:三角板、曲线板、铅笔、橡皮、小刀、米格纸(16K)、水位-流量关系表。

    2、施测断面选择:

    ①测流断面应围绕向行政村供水方向选择,一个断面能控制全村水地的,就选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断面才能控制全村水地的,就选两个或两个以上断面,并将断面选在渠段平直、水流均匀、无旋涡回流的地方,要与水流方向垂直。②把所选定的率定断面一律标在灌区渠系现状图上,并从上游至下游统一编号。③在选定断面处标上水尺。

    3、施测:

    ①仪器适应范围:所购置的流速仪有三种,大型的有两种,小型的一种。大型金属旋杯式流速仪适用于较大流速的渠道测流,旋杯每转五圈记数器响一下;塑料旋杯式流速仪每转一圈记数器响一下;小型流速仪适用于小型渠道流速在0.5米/秒以下的情况。流速仪的使用方法依照其说明书要求。

    ②施测垂线布置:渠道断面施测垂线数目应根据渠道宽度来确定,渠道较宽(1.5~5米)的干、支渠可设3~5条垂线;渠道断面较小的可设2~3条施测垂线,施测线具体布置如图3、图4。要求测线比较均匀的分布在测流断面上。

    ③基准线位置:要求把水面与渠岸交接处作为基准线0点。

    ④测点位置:垂直测线的平均流速施测均采用一点法,即将流速仪放在距水面以下0.6倍水深处(以流速仪旋杯的中心线为准)。

    ⑤要求所测水位数:为了达到每个测流断面都能绘制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目的,要求在同一个断面上最少要测三个不同的水位,并且要包括最小水位和满足浇地要求的最大水位。可根据施测灌区的具体情况及条件,采取相应的改变水位方法。

    ⑥在施测各级渠道利用系数时,只测一个水位,即以往浇地放水时的正常水位,并要求待水位稳定后再行施测,方有代表性,必须在同一个断面同一水位下连续测三次,最后将三次测值经计算取其三次平均值方为有效。

    ⑦施测时秒表与记数器(音响盒)要配合好,切记要以响数为准掐表,流速仪放入水流予定位置后,要等记数器响声均匀了,再开始记数,记数第一响掐表,记数为零,最后一响掐表,先记下音响数,然后再看秒表记下历时数。一般要求一个测点施测时间不少于120秒。

    4、旋测记录:

    ①旋测时一组最少需三人,持流速仪施测一人,掐秒表测距一人,记录一人,要求三人互相配合工作。

    ②测记顺序:

    (1)测基准0线水深h0(若水渠为梯形断面,则“0”点水深h0为零)。

    (2)量垂线“1”起点矩L1(即基准线“0”至测线“1”的水平距),并测垂线“1”水深h1,记录在表格内,将流速仪置於测线“1”水深h1的0.6倍处(距水面0.6倍的水深处)进行施测,并记录下记数器音响数和历时秒数,第一点测完。

    (3)依照上述顺序和方法施测垂线“2”、“3”的各项。

    (4)测量垂线“4”的起点矩L4及水深h4,并记录在表格中,至此该断面同一水位施测完毕。

    (5)改变水位后,按照上述方法进行第二个水位的施测记录工作,最少要测三个不同的水位,一个断面的施测工作才算完成(如图4)。

    5、计算:

    ①根据施测记录,利用该流速仪的流速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个测点的流速V(即垂线平均流速)。垂线“0”和“4”对于矩形断面只有水深h,设有流速V;对于梯形断面,既无水深,也无流速。

    ②部分平均流速Vip的计算:

    中间两垂线“1”和“2”;“2”和“3”的平均流速为两垂线间部分的流速,两边靠渠岸的部分流速为靠岸边的垂线“1”和“3”流速乘以一个系数K。

    如图3,V1P=V1×K

    V2P=1/2(V1+V2

    V3P=1/2(V2+V3

    V4P=V3×K

    系数K,对于不同形状的断面其数值不同,矩形断面:浆砌石防渗  K=0.8

    砼防渗  K=0.9

    梯形断面:土渠和防渗粗糙者  K=0.7

    砼防渗  K=0.8

    ③部分宽bi的计算:

    设测线“0”、“1”、“2”、“3”、“4”的起点矩为L0、L1、L2、L3、L4,则

    b1=L1-L0;b2=L2-L1;b3=L3-L2;b4=L4-L3

    ④部分平均水深hi

    矩形:h0,1均=1/2(h0+h1)

    h1,2均=1/2(h1+h2)

    h2,3均=1/2(h2+h3)

    h3,4均=1/2(h3+h4)

    梯形:两边h0=h4=0

    h0,1均=1/2(O+h1)

    h1,2均=1/2(h1+h2)

    h2,3均=1/2(h2+h3

    h3,4均=1/2(h3+0)

    ⑤部分面积fi:

    矩形:f1=h0,1均×b1

    f2=h1,2均×b2

    f3=h2,3均×b3

    f4=h3,4均×b4

    梯形:f1=1/2(h1×b1)

    f2=h1,2均×b2

    f3=h2,3均×b3

    f4=1/2(h3×b4)

    ⑥部分流量Qi:部分流速Vip乘以相应的部分面积fi,即:

    Q1=V1p×f1

    Q2=V2p×f2

    Q3=V3p×f3

    Q4=V4p×f4

    ⑦整个断面流量:Q断=Q1+Q2+Q3+Q4

    ⑧整个断面面积:f断=f1+f2+f3+f4

    ⑨断面平均流速:V断均=Q断÷f断

    ⑩断面平均水深:h断均=(h0,1均+h1,2均+h2,3均+h3,4均)÷4

    6.绘制断面水位-流量(H-Q)曲线图,如图6。

    ①根据所计算出的断面不同水位和流量,在米格纸上H(水位)-Q(流量)座标系中点出相应的点,三个水位相应的三个流量可以点出三个交汇点,加上零点,用曲线板将此四个点绘成曲线,并将此渠道的断面图也绘制于H-Q曲线图下方。

    ②根据H-Q曲线将水位每升高1厘米所对应的流量数全部插补出来,填入水位-流量关系表内(见附表1)。

    ③施测各级渠道利用系数:将渠道分段,对段首和段尾分别进行流量测验,并记入测流记录表(表2),通过计算得出段首、段尾流量、测段长度,填入渠道利用系数计算表(表3),并计算利用系数及单位损失系数等。

    ④渠道利用系数若为分段施测,则各段系数相乘即为整个渠道的利用系数。

    ⑤同一级渠道若有多条,则选择有代表性的测几条,然后将各条渠道的系数与各自的设计流量加权平均,以求得该级渠道的平均利用系数(见附表4)。

    ⑥填好各种与率定工作有关的统计表。

    7、经常工作:测流工作并非一劳永逸,因灌区的渠道是在不断变化的,如由未防渗变防渗、自然老化、人为破坏、防渗更新等,都会影响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变化和渠系利用系数的变化,这就要求随时将条件改变了的渠道重新测定,才能保持一定的精确性,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灌区用水的管理。

    8、对于较陡的小型渠道可采用量水堰测流

    ①渠道较陡,流速过大,较小水位下的流量即可满足浇地要求的渠道,无法使用流速仪测流,这种渠段可用量水堰(梯形堰、三角堰)测流,选择的量水堰应与《农田灌溉的量水方法》一书中的量水堰尺寸相符,并按其技术要求制做,方可使用书中所列流量表。

    ②做成的每个量水堰都要经流速仪率定后方可使用。

    附表1  灌区量水建筑物水位-流量关系表

    率定时间:年月日

    施测-记录-计算-校对-主持-

    

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为灌区配水口量水的率定方法及其装置。该发明采用率定方法实现灌区普遍量水,是利用灌区原有的渠系建筑物,在所选的配水口断面上依据该率定方法要求,采用流速仪测定流速,计算在不同水位下的流量,绘制各配水口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图,由不同水位值查出相对应的流量值,形成水位流量关系表。实际量水时,只要看配水口的水尺水位值,就可在表中查出流量,再记下过水时间,即可知流水量。该方法简便实用,投资少,易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理 > 测量;测试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