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310873 U (45)授权公告日 2012.07.11 CN 202310873 U *CN202310873U* (21)申请号 201120436617.X (22)申请日 2011.11.07 A01K 6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 研究所 地址 15007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松发 街 43 号 (72)发明人 徐伟 尹家胜 耿龙武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 务所 23109 代理人 韩末洙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57) 摘要 一种用于鱼类人工。
2、繁殖的接精器, 它涉及一 种鱼类接精器。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目前鱼类人工 繁殖过程中直接使用杯子接精液, 容易造成精液 污染和精液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用 于鱼类繁殖的人工接精器由控制盒、 容器、 阻挡 片、 阻挡塞和密封带组成, 控制盒上方开口的形状 具有与鱼体腹部线条相吻合的弧度, 并且边缘厚 度较薄。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现有鱼类人工繁殖过 程中, 直接使用杯子接精液造成粪便流入杯中污 染精液, 以及精液易外流造成浪费等问题, 本实用 新型的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用于雄性亲鱼的人 工采精和收集。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
3、3 页 附图 6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6 页 1/1 页 2 1. 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其特征在于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由控制盒 (1)、 容器(2)、 阻挡塞(3)、 阻挡片(4)和密封带(5)组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容器(2)位于控 制盒 (1) 中, 容器 (2) 的上口为圆形 ; 所述控制盒 (1) 由第一侧壁 (1-1)、 第二侧壁 (1-2)、 第三侧壁 (1-3)、 第四侧壁 (1-4)、 底部 (1-5) 和上部 (1-6) 组成, 并且相邻侧壁之间设有 倒角面 ; 所述上部。
4、 (1-6) 由第一侧壁 (1-1)、 第二侧壁 (1-2)、 第三侧壁 (1-3) 和第四侧壁 (1-4) 向内上方向延伸不等距离获得, 并形成一个倾斜开口 (1-6-1), 该倾斜开口 (1-6-1) 包含一个高端(1-6-2), 和一个低端(1-6-3), 该倾斜开口(1-6-1)的壁厚在0.5mm1.0mm 之间 ; 所述倾斜开口 (1-6-1) 的边缘线是弧形, 该弧形的形状是由垂直放置的四棱台与沿 轴线水平放置的圆柱体相贯所得的相贯线的形状 ; 与所述高端 (1-6-2) 同侧的控制盒第一 侧壁 (1-1) 上设有一个侧壁开口 (1-1-1), 该侧壁开口 (1-1-1) 的宽度 。
5、D 与容器 (2) 上口 半径 R 的关系满足 R D 2R, 侧壁开口 (1-1-1) 的高度大于容器 (2) 的高度 ; 所述阻挡 片 (4) 为长方形塑料片, 两条边 (4-1、 4-2) 分别固定于控制盒第二侧壁 (1-2) 和第四侧壁 (1-4) 上, 并且在侧壁开口 (1-1-1) 外侧形成一圆弧面 ; 所述阻挡片 (4) 的上部边缘处与控 制盒 (1) 的上部通过密封带 (5) 密封连接 ; 所述阻挡塞 (3) 位于容器 (2) 与控制盒第三侧 壁 (1-3) 之间, 将容器 (2) 固定在控制盒 (1) 中。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其特征。
6、在于与所述低端 (1-6-3) 同侧的第三侧壁 (1-3) 上有一个豁口 (1-4-1)。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角 面为 45倒角面。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310873 U 2 1/3 页 3 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接精器。 背景技术 0002 渔业生产过程中, 鱼类的全人工繁育技术掌握好坏决定了该鱼能否形成产业化的 关键。 在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 有些种类的鱼, 如哲罗鱼、 乌苏里江唇 等人工药物催情注 射后, 不能使雌雄亲鱼自然发情体外受精, 需要采用人工授精的方。
7、法获得后代。 人工授精首 先要通过人为挤压雌性和雄性亲鱼的腹部获得鱼卵和精液后, 将卵子和精子混合, 利用干 法或湿法进行授精。 目前, 在人工挤压雄性亲鱼腹部获得精液过程中, 都是直接使用玻璃杯 接精液, 由于玻璃杯的边缘一般较厚, 且边缘处与鱼体的腹部线条不能很好的吻合, 会造成 以下缺点 : 1. 由于鱼体的生殖孔与排泄孔距离很近, 玻璃杯无法将同时挤出的精液和粪便 分开, 粪便易流入杯中与精液混合造成污染 ; 2. 由于玻璃杯的上口边缘不能很好的与鱼体 接合, 人工挤压雄性亲鱼腹部时, 一些精液从杯体外部流走而造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的鱼类人工繁殖过程。
8、中所用的接精器容易造成鱼精液 污染及鱼精液浪费的技术问题, 而提供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 术方案是 : 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 由控制盒、 容器、 阻挡塞、 阻挡片和密封带组 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容器位于控制盒中, 容器的上口为圆形 ; 所述控制盒由第一侧壁、 第 二侧壁、 第三侧壁、 第四侧壁、 底和上部组成, 并且相邻侧壁之间设有倒角面 ; 所述上部由第 一侧壁、 第二侧壁、 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向内上方向延伸不等距离获得, 并形成一个倾斜开 口, 该倾斜开口包含一个高端, 和一个低端,。
9、 该倾斜开口的壁厚在0.5mm1.0mm之间 ; 所述 倾斜开口的边缘线是弧形, 该弧形的形状是由垂直放置的四棱台与沿轴线水平放置的圆柱 体相贯所得的相贯线的形状 ; 与所述高端同侧的控制盒第一侧壁上设有一个侧壁开口, 该 侧壁开口的宽度 D 与容器上口半径 R 的关系满足 R D 2R, 侧壁开口的高度大于容器的 高度 ; 所述阻挡片为长方形塑料片, 两条边分别固定于控制盒第二侧壁和第四侧壁上, 并且 在侧壁开口外侧形成一圆弧面 ; 所述阻挡片的上部边缘处与控制盒的上部通过密封带密封 连接 ; 所述阻挡塞位于容器与控制盒第三侧壁之间, 将容器固定在控制盒中。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 : 因为控制盒上方开口的边缘厚度较薄, 而且具有与鱼 体腹 部线条相吻合的弧度, 所以上方开口边缘处可以很好的与鱼体腹部吻合, 并将生殖孔 和排泄孔较好的隔开, 精液通过控制盒导流进入到容器中, 而粪便则排到控制盒外, 避免了 目前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 直接使用玻璃杯接精液造成粪便流入杯中污染精液, 以及精液 易外流造成浪费等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用于雄性亲鱼的人工采精和收集。 说 明 书 CN 202310873 U 3 2/3 页 4 附图说明 0007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整体结构主视图 ; 图 2 是本实用新 型用于鱼类人工。
11、繁殖的接精器整体结构左视图 ; 图 3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 精器整体结构俯视图 ; 图 4 是图 3 沿 A-A 方向剖视图 ; 图 5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鱼类人工繁 殖的接精器使用示意图 ; 图 6 是具体实施方式二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整体结构主视 图。 具体实施方式 : 0008 具体实施方式一 : (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4),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 的接精器, 由控制盒 1、 容器 2、 阻挡塞 3、 阻挡片 4 和密封带 5 组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容器 2 位于控制盒 1 中, 容器 2 的上口为圆形 ; 所述控制盒 1 由第一侧壁 1-1、 第二侧壁 。
12、1-2、 第 三侧壁 1-3、 第四侧壁 1-4、 底 1-5 和上部 1-6 组成, 并且相邻侧壁之间设有倒角面 ; 所述上 部 1-6 由第一侧壁 1-1、 第二侧壁 1-2、 第三侧壁 1-3 和第四侧壁 1-4 向内上方向延伸不等 距离获得, 并形成一个倾斜开口1-6-1, 该倾斜开口1-6-1包含一个高端1-6-2, 和一个低端 1-6-3, 该倾斜开口 1-6-1 的壁厚在 0.5mm 1.0mm 之间 ; 所述倾斜开口 1-6-1 的边缘线是 弧形, 该弧形的形状是由垂直放置的四棱台与沿轴线水平放置的圆柱体相贯所得的相贯线 的形状 ; 与所述高端 1-6-2 同侧的控制盒第一侧壁。
13、 1-1 上设有一个侧壁开口 1-1-1, 该侧壁 开口 1-1-1 的宽度 D 与容器 2 上口半径 R 的关系满足 R D 2R, 侧壁开口 1-1-1 的高度 大于容器2的高度 ; 所述阻挡片4为长方形塑料片, 两条边4-1、 4-2分别固定于控制盒第二 侧壁 1-2 和第四侧壁 1-4 上, 并且在侧壁开口 1-1-1 外侧形成一圆弧面 ; 所述阻挡片 4 的上 部边缘处与控制盒 1 的上部通过密封带 5 密封连接 ; 所述阻挡塞 3 位于容器 2 与控制盒第 三侧壁 1-3 之间, 将容器 2 固定在控制盒中。 0009 本实施方式的用于鱼类人工繁殖的接精器使用方法如下 : 0010。
14、 如附图 5 所示, 利用鱼类人工繁殖接精器进行采精的步骤如下 : 一、 将容器从控制 盒上方开口处放到控制盒中, 使用阻挡塞将容器固定在侧壁的开口处 ; 二、 将控制盒放于 鱼体腹部, 使其上方开口的右侧边缘与鱼体腹部紧密接触, 并将生殖孔与排泄孔隔离开来, 此时控制盒会依鱼体腹部线条有一定的倾斜, 侧壁开口处于低处 ; 轻压雄性鱼体的腹部, 精液可由控制盒导流, 经侧壁开口的上边缘滴入到容器中, 而粪便则从控制盒的外部流走 ; 三、 一条鱼采精收集完成后拔出阻挡塞, 轻压软塑料片制成的阻挡片, 将容器推入控制盒, 从控制盒上部将容器取出 ; 四、 重复步骤一至三, 直到全部雄性亲鱼采精完毕。
15、。 0011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 因为控制盒上方开口的边缘厚度较薄, 而且具有与鱼 体腹部线条相吻合的弧度, 所以上方开口边缘处可以很好的与鱼体腹部吻合, 并将生殖孔 和排泄孔较好的隔开, 精液通过控制盒导流进入到容器中, 粪便则排到控制盒外, 避免了目 前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 直接使用玻璃杯接精液造成粪便流入杯中污染精液, 以及精液易 外流造成浪费等问题。 0012 具体实施方式二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低端 1-6-3 同侧的 第三侧壁 1-3 上有一个豁口 1-4-1。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3 该豁口可以方便从控制盒中取出容器。 0014 具体实施。
16、方式三 :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倒角面为 说 明 书 CN 202310873 U 4 3/3 页 5 45倒角面。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之一相同。 0015 具体实施方式四 : (请参考附图1至附图6), 本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鱼类人工繁殖 的接精器, 由控制盒 1、 容器 2、 阻挡塞 3、 阻挡片 4 和密封带 5 组成,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容器 2 位于控制盒 1 中, 容器 2 的上口为圆形 ; 所述控制盒 1 由第一侧壁 1-1、 第二侧壁 1-2、 第 三侧壁 1-3、 第四侧壁 1-4、 底 1-5 和上部 1-6 组成, 并且相邻侧壁之间设有倒角面。
17、 ; 所述上 部 1-6 由第一侧壁 1-1、 第二侧壁 1-2、 第三侧壁 1-3 和第四侧壁 1-4 向内上方向延伸不等 距离获得, 并形成一个倾斜开口1-6-1, 该倾斜开口1-6-1包含一个高端1-6-2, 和一个低端 1-6-3, 该倾斜开口 1-6-1 的壁厚为 0.6mm ; 所述倾斜开口 1-6-1 的边缘线是弧形, 该弧形的 形状是由垂直放置的四棱台与沿轴线水平放置的圆柱体相贯所得的相贯线的形状 ; 与所述 高端 1-6-2 同侧的控制盒第一侧壁 1-1 上设有一个侧壁开口 1-1-1, 该侧壁开口 1-1-1 的 宽度 D 与容器 2 上口半径 R 的关系满足 D 1.7R。
18、, 侧壁开口 1-1-1 的高度大于容器 2 的高 度, 与所述低端 1-6-3 同侧的第三侧壁 1-3 上有一个豁口 1-4-1 ; 所述阻挡片 4 为长方形塑 料片, 两条边 4-1、 4-2 分别固定于控制盒第二侧壁 1-2 和第四侧壁 1-4 上, 并且在侧壁开口 1-1-1 外侧形成一圆弧面 ; 所述阻挡片 4 的上部边缘处与控制盒 1 的上部通过密封带 5 密 封连接 ; 所述阻挡塞 3 位于容器 2 与控制盒第三侧壁 1-3 之间, 将容器 2 固定在控制盒中。 0016 其中, 容器为玻璃杯 ; 阻挡塞为长方形泡沫块 ; 密封带为透明胶带。 0017 本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是 :。
19、 原料简单易得, 成本低廉, 因为控制盒上方开口的边缘 厚度较薄, 而且具有与鱼体腹部线条相吻合的弧度, 所以上方开口边缘处可以很好的与鱼 体腹部吻合, 并将生殖孔和排泄孔较好的隔开, 精液通过控制盒导流进入到容器中, 粪便排 到控制盒外, 避免了目前鱼类人工繁殖过程中, 直接使用玻璃杯接精液造成粪便流入杯中 污染精液, 以及精液易外流造成浪费等问题。 说 明 书 CN 202310873 U 5 1/6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0873 U 6 2/6 页 7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0873 U 7 3/6 页 8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0873 U 8 4/6 页 9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0873 U 9 5/6 页 10 图 5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0873 U 10 6/6 页 11 图 6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310873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