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雾养殖系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汽雾养殖系统.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05322.0 (22)申请日 2016.11.08 (73)专利权人 深圳市蓝汀鼎执生物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大鹏 办事处布新社区布新村工业大道2号F 栋1楼 (72)发明人 曹跃明 朱嘉程 吴桂滨 樊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 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代理人 经国富 (51)Int.Cl. A01K 63/00(2017.01) A01K 63/10(2017.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
2、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汽雾养殖系统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雾养殖系统, 其包 括养殖环道和中央监控子系统, 所述养殖环道设 有出口和入口, 所述养殖环道的底部为中间高两 侧低的W形, 所述养殖环道底部的突起脊的下方 设有水汽喷雾管, 所述水汽喷雾管在养殖环道内 设有多个水汽喷雾喷头, 所述突起脊的两侧设有 排水沟, 所述养殖环道的入口或/和出口设有气 体增压装置, 所述养殖环道的侧壁和顶部为养殖 区, 所述养殖环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 器、 光照装置、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 所述水汽 喷雾喷头、 气体增压装置、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 器、 光照装置、。
3、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分别与中 央监控子系统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节约 用水, 建设成本低, 排泄物不沉积, 避免二次污 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6284137 U 2017.06.30 CN 206284137 U 1.一种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养殖环道, 所述养殖环道设有出口和入口, 所述养殖环道的底部为中间高两侧低的W形, 所述养殖环道底部的突起脊的下方设有水汽 喷雾管, 所述水汽喷雾管在养殖环道内设有多个水汽喷雾喷头, 所述突起脊的两侧设有排 水沟, 所述养殖环道的入口或/和出口设有气体增压装置, 所述养殖环道的侧壁和顶部为养 殖区, 。
4、所述养殖环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照装置、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其包括中央控制装置, 所述水汽 喷雾喷头、 气体增压装置、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照装置、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分别 与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汽喷雾管与液氧储存装置 或氧气储存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其还包括回收池和过滤净化杀菌 装置, 所述排水沟与回收池连接, 所述回收池内的水经过过滤净化杀菌装置与水汽喷雾管 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雾养殖。
5、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环道底部的突起脊的下 方设有温度调节装置和环境感应线,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 环境感应线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 其中, 环境感应线包括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的数据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环道的两侧 的内侧壁为弧形; 所述养殖环道的顶部为拱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环道底部的突起脊上设 有人行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气体增压装置为风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殖环道为迷宫形。
6、; 所述养 殖环道设有应急出口; 所述养殖环道设有连通养殖环道的两个位置点的互通走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汽雾养殖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汽喷雾管在 突起脊的延伸方向的每隔11.5米处设置一个水汽喷雾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284137 U 2 一种汽雾养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汽雾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一些鲍鱼和东风螺等附着型, 贝类、 龟、 鳖及大鲵等两栖类, 鳗鱼等无鳞鱼 类、 海参、 海胆、 龙虾及蟹类的水养动物基本上都是采用浸泡式养殖方式, 如静水充气养殖、 流水养殖、。
7、 流水充气养殖等方法, 将鲍鱼等贝类、 龟鳖等两栖类、 海参等棘皮动物、 龙虾及蟹 等甲壳动物的个体全部淹没在养殖水体中, 养殖排污采用人工或者机械吸底、 大换水等手 段来完成。 这种养殖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0003 (1) 水耗大、 能耗高; 0004 (2) 基建成本高, 容易产生渗漏; 对地基的承重要求高, 不利于立体和空间养殖; 0005 (3) 排污不彻底, 养殖个体容易产生疾病传播; 0006 (4) 在充氧设备和电力发生故障时, 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缺氧而导致大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雾养殖系统, 节约用水, 可以将环道 向任何方。
8、向延伸, 形成立体迷宫,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 建设成本低; 养殖动物的排泄物不沉 积, 可以及时与养殖环境分离, 避免二次污染。 0008 对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0009 一种汽雾养殖系统, 其包括养殖环道, 所述养殖环道设有出口和入口, 所述养殖环 道的底部为中间高两侧低的W形, 所述养殖环道底部的突起脊的下方设有水汽喷雾管, 所述 水汽喷雾管在养殖环道内设有多个水汽喷雾喷头, 所述突起脊的两侧设有排水沟, 所述养 殖环道的入口或/和出口设有气体增压装置, 所述养殖环道的侧壁和顶部为养殖区, 所述养 殖环道内设有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照装置、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 优选。
9、的, 所述气 体增压装置为风机。 0010 采用此技术方案, 保持湿度在150%以上并通过气体增压装置引入空气或氧气, 使 水雾在养殖环道中形成封闭的汽雾环流, 有利于动物的养殖, 不易缺氧; 养殖环道的底部设 有排水沟, 养殖区内动物的排泄物掉入排水沟中, 汽雾凝结成水在排水沟形成水流, 可以将 排泄物及时清除, 使得排泄物不沉积, 可以及时与养殖环境分离, 避免二次污染, 同时避免 疾病传播。 根据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度计、 氧气测量探头反馈的数据, 调整水汽喷雾 喷头的压力、 喷水雾量, 调整光照装置的光照强度, 调整气体增压装置的压力补充氧气。 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
10、步改进, 其包括中央控制装置, 所述水汽喷雾喷头、 气体增 压装置、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照装置、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分别与中央控制装置 连接。 此技术方案采用现有技术的中央控制装置通过对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 光度计和 氧气测量探头的反馈信号进行数据采集, 与原先设定值进行比较, 从而进行水汽喷雾喷头、 气体增压装置、 水汽喷雾喷头的控制。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284137 U 3 0012 在整个养殖环道内, 保持湿度在150%以上并引入氧气, 满足了鲍鱼和东风螺等附 着型, 贝类、 龟、 鳖及大鲵等两栖类, 鳗鱼等无鳞鱼类、 海参、 海胆、 龙虾及蟹类。
11、的这些可以依 靠皮肤呼吸的动物的养殖环境要求, 动物个体在养殖环道内自由行走, 不需要依赖水体, 叉 感染机会少; 而且便于个体生理状态的精确观察和科学管理。 通过湿度、 温度、 光照和氧气 含量的监测, 可以及时调整养殖环道内的环境参数。 温控简单, 只需对水汽喷雾管的水汽进 行控温调节即可, 可大量节省能耗。 中央控制装置可根据提供的数据, 按照养殖对象设定的 生物学参数要求自动启动喷头雾压、 水汽喷雾管的水温控制、 光照装置的光照强度及氧气 或者液氧加注速率等, 使养殖对象始终处于适宜的环境条件下。 0013 另外, 采用此技术方案, 养殖个体几乎是在恒环境下生长, 不会因为水流、 温度。
12、和 潮汐的变化而导致流产, 尤其是鲍鱼等贝类, 可以避免流产导致的死亡和商品价值的降低。 0014 优选的, 所述养殖环道为封闭环道。 001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水汽喷雾管与液氧储存装置或氧气储存装置 连接。 采用此技术方案, 液氧或氧气通过水汽喷雾管随汽雾从水汽喷雾喷头进入到养殖环 道内, 实施简单方便。 而且, 使得养殖环道内始终处于高溶氧状态, 避免缺氧造成的动物大 量死亡。 0016 优选的, 所述养殖环道内设有风机。 001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其还包括回收池和过滤净化杀菌装置, 所述排水 沟与回收池连接, 所述回收池内的水经过过滤净化杀菌装置与水汽喷雾。
13、管连接。 采用此技 术方案, 保证了养殖环境安全, 疾病传播少。 001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底部的突起脊的下方设有温度调节 装置和环境感应线, 所述温度调节装置、 环境感应线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 其中, 环境感应 线包括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的数据线。 采用此技术方案, 水汽 喷雾管、 温度调节管及环境感应线安装在迷宫环道的底部突起脊的下方, 脊的上端为工作 通道, 这种安排便于操作和检修。 001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的两侧的内侧壁为弧形, 便于动物 的养殖。 002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的顶。
14、部为拱形, 便于动物的养殖。 002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底部的突起脊上设有人行道。 采用 此技术方案, 一方面方便工作人员行走、 维护和检修; 另一方面, 可以用作人们参观使用, 供 大型生物科普教育基地及生物旅游基地作为参观通道。 00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气体增压装置为风机。 002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为迷宫形。 优选的, 养殖环道的迷宫 的布局、 长度、 出口数量、 横切面规格可根据地形及场地规模随机配置。 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设有连通养殖环道的两个位置点的 互通走道。 采用此技术方案,。
15、 可以作为养殖环道快速通道, 快速从养殖环道的一个位置点达 到另一个位置点, 特别在紧急维护时很方便。 002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还设有应急出口。 002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的材质为水泥或者PE材料。 采用此 技术方案, 实施简单, 成本低。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284137 U 4 002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水汽喷雾管在突起脊的延伸方向的每隔1 1.5米处设置一个水汽喷雾头。 002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养殖环道内的气压为23Mpa, 优选的, 所述所 养殖环道内的气压保持2.5Mpa。。
16、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30 第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养殖方式, 节约用水, 通过引入氧 气使养殖环道内的环境始终处于高溶氧状态, 避免缺氧导致的大量死亡; 温控简单, 只需对 水汽进行控温调节即可, 可大量节省能耗。 0031 第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因地制宜的将环道向任何方向延伸, 形成立体 迷宫, 充分利用场地空间, 建设成本低。 0032 第三,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养殖动物的排泄物不沉积, 排泄物可以与水汽 凝结形成水滴, 流入排污沟中流走, 可以及时与养殖环境分离, 避免二次污染; 疾病传播少, 交叉感染机会少。
17、。 0033 第四, 可以承载更高的养殖密度, 在一套系统内可以混养更多的品种; 便于个体生 理状态的精确观察和科学管理; 养殖个体几乎是在恒环境下生长, 不会因为水流、 温度和潮 汐的变化而导致流产, 尤其是鲍鱼等贝类, 可以避免流产导致的死亡和商品价值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34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环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5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环道的剖面图。 0036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环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优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8 实施例1 0039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汽雾养殖系。
18、统, 其包括养殖环道1和中央控制装置, 所述养 殖环道1设有出口2和入口3, 所述养殖环道1的底部为中间高两侧低的W形, 所述养殖环道1 底部的突起脊4的下方设有水汽喷雾管5, 所述水汽喷雾管5在养殖环道内设有多个水汽喷 雾喷头, 所述突起脊4的两侧设有排水沟6, 所述养殖环道1的入口2或/和出口3设有风机, 所 述养殖环道1的侧壁和顶部为养殖区, 所述养殖环道1内设有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照 装置、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 所述水汽喷雾喷头的控制部分、 气体增压装置的控制部分、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照装置的控制部分、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分别与中央控制装 置连接。 所述水汽。
19、喷雾管5在突起脊4的延伸方向的每隔11.5米处设置一个水汽喷雾头。 0040 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水汽喷雾管5与液氧储存装置或氧气储存装置连接, 液氧或 氧气通过注入水汽喷雾管5随汽雾进入养殖环道1内。 养殖环道1内通过风机调节保持湿度 在150%以上, 养殖环道1内通过风机使水雾在养殖环道中形成封闭环流。 所述汽雾养殖系统 包括回收池和过滤净化杀菌装置, 所述排水沟6与回收池连接, 所述回收池内的水经过过滤 净化杀菌装置与水汽喷雾管5连接。 所述养殖环道1底部的突起脊4的下方设有温度调节管7 和环境感应线8, 所述温度调节管7和环境感应线8与中央控制装置连接; 其中, 环境感应线8 说 。
20、明 书 3/4 页 5 CN 206284137 U 5 包括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光度计和氧气测量探头的数据线。 所述养殖环道1的两侧的 内侧壁为弧形; 所述养殖环道1的顶部为拱形。 所述养殖环道1底部的突起脊4上设有人行道 9。 所述养殖环道1为迷宫形。 所述养殖环道1设有应急出口10。 0041 实施例2 004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如图3所示, 所述养殖环道1设有连通养殖环道的两个位置点 的互通走道11。 采用此技术方案, 可以作为养殖环道快速通道, 快速从养殖环道的一个位置 点达到另一个位置点, 特别在紧急维护时很方便。 0043 实施例3 004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 。
21、所述养殖环道1的内径为450mm, 养殖环道1的总长度为150 米, 水汽喷雾管5内为高压水汽, 水汽喷雾管5每1.5米设置一个水汽喷雾喷头, 所述水汽喷 雾管5与氧气储存装置连接, 纯氧随汽雾进入养殖环道1内。 养殖环道1内湿度为150%200% 以上, 水温控制在3024。 于7月上旬放入3.03.5cm规格的九孔鲍苗18万只, 每周投喂一 次新鲜的江篱藻。 等到12月上旬收集, 鲍鱼苗平均规格达到4.9cm, 存活率达到93%。 0045 作为对比, 同期采用相同规格的鲍苗放入开放式水泥池养殖, 每周投喂一次新鲜 的江篱藻。 等到12月上旬收集时, 鲍鱼苗平均规格为4.2cm, 存活率为65%。 0046 通过上述对比可见, 采用此技术方案的汽雾养殖系统进行养殖的存活率高, 生长 更快, 长得更好。 0047 以上所述之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包括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方式, 凡依照本实用新型 之形状、 结构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284137 U 6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6284137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6284137 U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