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一种磁动机。 目前,发动机都是由电或其它燃料等作动力驱动的,没有磁动机。
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磁作动力驱动的发动机,即磁动机。
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磁动机包括有轴1,壳体4,轴承5,由磁体作转子2和由磁体作定子3。轴通过两端的轴承与壳体相连,轴与转子固定连接,转子与定子之间有间隙。定子形成的磁场作用在转子上,对转子产生的作用力与转子转动平面有一夹角α,α范围在0°≤α<90°或90°<α≤180°。或180°≤α<270°,或270°<α≤360°。如果要转子实现连续转动,就要有若干个转子连成一个圆形。或若干个定子连成一个圆形。
这种磁动机节省能源,不污染环境。
本发明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附图1 工作原理图
附图2 工作原理图
附图3 工作原理图
附图4 磁动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5 转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6 定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7 磁动机结构示意图
附图8 转子结构示意图
附图9 转子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0 定子结构示意图
1轴、2转子、3定子、4壳体、5轴承。
工作原理如下:
见附图1。磁体m相当于磁动机的转子,其底面与水平面有一夹角β,磁体n相当于磁动机定子,定子放置水平放置,转子与定子互不接触,之间有一间隙。定子放在转子的b点上方和a点的下方,定子的N极对转子的底面S极有一作用力c,力c与水平方向有一夹角α,把力c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力f,此力f使转子向左转动。
若定子的N极、S极互换,转子的N极、S极不变,那么转子就向右转动。
若定子的N极、S极不变,转子的N极、S极互换,那么转子就向右转动。
若定子的N极、S极互换,转子的N极、S极互换,那么转子就向左转动。
见附图2。磁体m相当于磁动机转子,其底面与水平面有一夹角β,磁体n相当于磁动机的定子,定子水平放置在转子的N极和S极之间,转子与定子互不接触,有一间隙。定子的N极对转子的S极有一作用力c1,c1与水平面有夹角α,c1分解为水平力f1。定子的N极对转子的N极有一作用力c2,c2与水平面有夹角α,c2分解为一水平力f2。f1和f2同向左,这样转子就向左转动。
若转子的N极、S极互换,定子的N极、S极不变,这样转子就向右转动。
若转子地N极、S极互换,定子的N极、S极互换,转子就向左转动。
见附图3。磁体m相当于磁动机的转子,其底面与水平面有一夹角β,磁体n相当于磁动机的定子,水平放置在转子的上方。转子与定子互不接触,有一间隙。定子的S极对转子N极有一作用力c,力c与水平面在一夹角α,把力c分解为一水平方向的力f,力f使转子向左转动。
若定子的N极,S极互换,转子的N极、S极不变,这样转子就向右转动。
若干个转子连成一个圆,那么转子就能连续转动。定子可以作为转子,转子也可以作为定子。
实施例1:转子2是圆柱体形,转子上端是螺旋倾斜面,为N极。转子下端是圆环面,为S极。转子与轴固定连接。定子3为圆环形。套在转子上,通过壳体4限位。定子转子之间有一间隙。轴1通过两端的轴承5与壳体4相连,定子圆环与转子N极接近的一端为S极,另一端为N极。这样,定子的S极对转子的N极有一作用力c,此力c与转动平面(或水平面)有夹角α,把力c分解为转动平面上的力f,即转子圆环的切向力f,f就使转子逆时针转动。(或定子圆环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这样,转子也逆时针转动)。见图4
实施例2:转子2是锯齿形圆环体,圆环上面每齿一侧为N极,圆环下面对应的每齿一侧为S极。转子与轴1固定连接。轴1通过两端的轴承5与壳体4相连。见图7
定子3为圆环形,套在转子上,通过壳体限位。定子的圆环内侧为N极,外侧为S极,定子的N极对转子的S极有一作用力c,此力c与转动平面(或水平面)有夹角α。这样,把力c分解为转动平面上的力f,即转子圆环的切向力f,f就使转子顺时针转动。
若定子圆环内侧为S极,外侧为N极,转子的N极、S极不变,这样,转子就逆时针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