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管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血管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方.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534433.5 (22)申请日 2014.09.28 A23L 1/10(2006.01) A23L 1/09(2006.01) A23L 1/20(2006.01) A23L 1/30(2006.01) A61K 36/899(2006.01) A61P 25/00(2006.01) (71)申请人 郑州市沃田配肥站 地址 452470 河南省登封市中岳大街 299 号 (72)发明人 吴锦凡 (54) 发明名称 一种血管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方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管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 方, 该配方按照 “药食。
2、同源” ,“药补不如食补” 、“蔬 者、 疏也” 的养生理论, 选用90110克黑豆、 90 110 克粳米、 10 20 克苏木、 25 35 克鸡血藤、 3 7 克元胡粉、 红糖适量等进行配制, 其配制方 法 ; 先将黑豆洗净, 放入锅内, 加水适量, 煮至五 成熟, 另将苏木、 鸡血藤加入煎煮 40 分钟, 滤去药 渣, 把药液与黑豆同煮, 至八成熟放入粳米、 元胡 粉及适量清水, 煮至豆熟烂, 加红糖搅匀即可。每 日 1 剂, 分早晚 2 次食 ; 该粥具有补肾活血, 通络 止痛的功效, 可医治气滞血淤型血管性头痛等症。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
3、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CN 105639216 A 2016.06.08 CN 105639216 A 1/1 页 2 1.一种血管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方, 该配方按照 “药食同源” ,“药补不如食补” 、“蔬者、 疏也” 的养生理论, 选用 90 110 克黑豆、 90 110 克粳米、 10 20 克苏木、 25 35 克鸡 血藤、 3 7 克元胡粉、 红糖适量等进行配制。 2.其配制方法 ; 先将黑豆洗净, 放入锅内, 加水适量, 煮至五成熟, 另将苏木、 鸡血藤加 入煎煮 40 分钟, 滤去药渣, 把药液与黑豆同煮, 至八成熟放入粳米、 元胡粉及适量清水, 煮 。
4、至豆熟烂, 加红糖搅匀即可, 每日 1 剂, 分早晚 2 次食。 3.该粥具有补肾活血, 通络止痛的功效, 可医治气滞血淤型血管性头痛等症。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639216 A 2 1/2 页 3 一种血管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方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疗养生研发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现代, 随着生活品质不断提高, 人们对蛋白质与脂肪的摄取往往过量, 从而导致各 种心脑血管疾病、 癌症、 代谢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生, 为我们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所以说, 吃好 不意味着吃得健康, 只有吃得科学, 才能达到美味与健康的目的, 应该说, 本世纪是以人为 本, 人以健康为本, 健。
5、康以食疗养生预防疾病为本的世纪, 因为健康是人生最大财富, 有了 健康, 就有未来, 就有希望, 失去健康, 就失去一切, 那么, 怎样才是吃的科学呢?早在 2400 年前,黄帝内经 就已精辟指出,“上医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 治未病” , 说明了重视预防 疾病发生的道理, 同在2400年前,“现代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就指出,“我们应以食物为药, 饮食是你首选的医疗方式” ,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药食同源” 养生理论源远流长, 所谓养, 即 保养、 调养、 补养之意 ; 所谓生, 就是生命、 生存、 生长之意, 总之, 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 中医历来强调 “药补不如食补” ,“蔬者。
6、、 疏也” 的养生之道, 为着广大人民健康长寿, 我们开 展根据不同食物的特征特性, 研发出针对性的食物疗效配方。 发明内容 0003 该配方按照 “药食同源” ,“药补不如食补” 、“蔬者、 疏也” 的养生理论, 研发出血管 性头疼食疗养生粥配方。 0004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 0005 该配方选用黑豆、 粳米、 苏木、 鸡血藤、 元胡粉、 红糖六种原料, 各原料特性如下 ; 黑 豆味甘、 性平、 无毒, 有解表清热、 养血平肝、 补肾壮阴、 补虚黑发之功效, 李时珍曰 :“黑豆 入肾功多, 故能治水、 消胀, 下气, 治风热而活血解毒 ; 粳米其味甘淡, 其性平和, 中医认为粳 。
7、米有补中益气, 健脾养胃, 益精强志, 和五脏, 通血脉, 聪耳明目, 止烦, 止渴, 止泻的功效 ; 苏 木味甘、 咸, 性平无毒, 归心、 肝、 胃、 大肠经, 具有活血祛瘀, 消肿定痛的功效, 可医治血滞经 闭、 痛经、 产后瘀阻心腹痛, 产后血瘀、 痈肿、 跌打损伤、 破伤风等症 ; 鸡血藤味苦、 甘, 性温, 归肝、 肾经, 具有补血、 活血、 通络的功效, 可医治月经不调, 血虚萎黄, 麻木瘫痪, 风湿痹痛 等症 ; 元胡粉性温, 味辛、 苦, 入心、 脾、 肝、 肺经, 具有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的功效, 尤以止痛 之功效而著称于世 ; 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 中归纳元胡有 “活血、 。
8、利气、 止痛、 通小便” 四大功 效, 并推崇元胡 “能行血中气滞, 气中血滞, 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 ; 红糖性温、 味甘、 入脾经, 具有益气补血、 健脾暖胃、 缓中止痛、 活血化淤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该配方按照 “药食同源” ,“药补不如食补” 、“蔬者、 疏也” 的养生理论, 选用 90 110 克黑豆、 90 110 克粳米、 10 20 克苏木、 25 35 克鸡血藤、 3 7 克元胡粉、 红糖适 量等进行配制, 其配制方法 ; 先将黑豆洗净, 放入锅内, 加水适量, 煮至五成熟, 另将苏木、 鸡 说 明 书 CN 105639216 A 3 2/2 页 4 血藤加入煎煮 40 分钟, 滤去药渣, 把药液与黑豆同煮, 至八成熟放入粳米、 元胡粉及适量清 水, 煮至豆熟烂, 加红糖搅匀即可。每日 1 剂, 分早晚 2 次食 ; 该粥具有补肾活血, 通络止痛 的功效, 可医治气滞血淤型血管性头痛等症。 说 明 书 CN 105639216 A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