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097960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6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702051.3

申请日:

20151027

公开号:

CN105210950A

公开日:

201601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

主分类号:

A01K61/00

申请人:

贵阳市金阳新区谷纳冷水养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金良,余涛

地址:

551400 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百花湖乡谷腊村村委会办公室

优先权:

CN201510702051A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张利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属于鱼类的人工养殖,包括以下步骤:A、亲鱼的选择及配比;B、亲鱼第3-6年龄时温度环境控制;C、催产;D、采卵及受精;E、脱粘;F、孵化。本发明采用亲鱼的早期干预培养,减少亲鱼个体性差异,同时,第3到第6年度的温度控制,保证亲鱼性腺体发育完全、鱼卵质量高,同等技术条件下,经过上述培育的亲鱼产卵的受精率提高到95%以上,且亲鱼提前干预的情况下,直接将孵化成功率从现有技术的95%提升到99%以上,本发明所公开的培育方法简单易实现,有较高的市场推广及应用价值。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亲鱼的选择及配比:雌性选取2-3年龄亲鱼;雄性选取3-4年龄亲鱼;雌雄性亲鱼均选取腹及尾鳍宽大有力者;数量配比为2到3条雌性亲鱼配1条雄性亲鱼;B、亲鱼第3-6年龄时温度环境控制,亲鱼选取后9到12条亲鱼共置于同一池中培育,人工控制第3到6年不同季节的养殖温度,冬夏两季最低及最高温度分别控制在9-11℃、18-20℃;C、催产;亲鱼成熟后,分池;雌性分2-4次注射催产针剂;D、采卵及受精;挤压法分别采集雄鱼精子;剖腹法采集卵子;不同的雄鱼精子置于14-16℃无菌水中稀释搅拌,半干法人工受精;E、脱粘;滑石粉溶液脱粘;F、孵化;将受精鱼卵置于18-22℃的流水中孵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同样比例的条件下,以6-9条雌性亲鱼对3条雄性亲鱼同批培育的受精率最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第3到6年度的亲鱼培育温度控制提高亲鱼的性腺发育并且使雌性亲鱼的产卵量明显增加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受精卵置于筛网箱中间,然后,对筛网的对向面的外侧面分别同时施以相反方向的搅动力,定时实现对鱼卵的搅动。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的催产针剂选用LRH-A,每条雌性鲟鱼注射总剂量为50微克/千克的比例,首次注射总剂量的10%,雄鱼剂量为雌性亲鱼剂量的6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次的取卵受精过程中,有一条雄性鲟鱼是首次取精,则受精的成功率可进一步提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鱼类的人工养殖,具体涉及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鲟鱼(Sturgeon),古称鱏鱼,属脊索动物门动物。体长0.5-7米,是世界上现有鱼类中体形大、寿命长、最古老的一种鱼类,迄今已有2亿多年的历史,起源于亿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素有“水中熊猫”和“水中活化石”之称,系现存的古老生物种群。

鲟鱼以其奇特的体形可作为观赏鱼饲养,鲟鱼的头呈犁形,口下位,尾歪形,体背5行骨板。其幼鱼与成鱼均具观赏价值,其中施氏鲟(分布于黑龙江)自人工繁殖成功后,其幼鱼已正式作为观赏鱼进行人工饲养。多数种的常见个体都在几十公斤至数百公斤,欧洲鳇最大个体1600公斤,我国中华鲟最大个体600公斤。

此外,符合国家许可条件的人工养殖的鲟鱼以其鲜美的肉质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鲟鱼是食用价值极好的大型经济鱼类。全身除体表骨板外其它部分(含骨骼)都可食用,营养价值极高,被列为高级滋补品。

鲟鱼类早就是古人喜爱的食品。如陆玑《诗经.卫风.硕人》疏:“(鳇即鲟)大者千余斤,可蒸为臛,又可作炸,鱼籽可为酱。”《本草纲目.鳇鱼》云:"“其脂与肉层层相间、肉色白、脂色黄如蜡。其脊骨及鼻,并鳍与鳃,皆脆软可食。其肚及仔盐藏亦佳。其鳔亦可作胶。其肉骨煮炙及作炸皆美。”当今国际上享有盛誉的鱼籽酱在欧美是国宴珍品,素有"绿宝石"之称。鲟熏制肉、鲜肉、鱼胶等畅销不衰,供不应求。在我国古代早已享誉大江南北。

鲟鱼类在古代已作药用。《本草纲目.鳇鱼》引述陈陈藏器语云:“其肝主治恶疮疥癣,勿以盐炙食”,又在“鲟鱼”条下引述云:“其肉补虑益气,强身健体,煮汁饮,治血淋;其鼻肉作脯补虑下气;其籽如小豆,食之健美,杀腹内小虫。”据中国科学院海洋所检测:肌肉含有十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脂肪含有12.5%的“DHA”和“EPA”(亦称脑黄金),对软化心脑血管,促进大脑发育,提高智商,预防老年性痴呆具有良好的功效;软骨和骨髓(俗称“龙筋”)有抗癌因子,可完全直接食用,素有“鲨鱼翅,鲟鱼骨”之说。

因鲟鱼稀少,亲鱼成长缓慢,成熟可排卵的亲鱼至少需要6年以上,亲鱼的培养较困难,而亲鱼的培养如果不成功,则不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现有技术中对鲟鱼的人工培育多以池塘、水库网箱式培育,尽管人工培育时间较长,但仍旧会出现下述问题:亲鱼的性腺发育不正常:具体表现为亲鱼年龄已进入繁殖期并且个体很大符合要求,但性腺却很小,没成熟。还有另一问题是亲鱼可正常产卵,但受精后在孵化过程中发育停滞死亡或孵出的鱼卵在卵黄囊吸收过程中莫名爆发性死亡。申请人经过大量的试验研究发现,同等其他条件,但不同水温的情况下,鲟鱼上述人工培育的上述问题严重程度不一。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鲟鱼的性腺发育不正常及莫名爆发性死亡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提高鲟鱼亲鱼的发育正常率,并能够显著提高鲟鱼孵化成活率的人工培育方法。

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亲鱼的选择及配比:雌性选取2-3年龄亲鱼;雄性选取3-4年龄亲鱼;雌雄性亲鱼均选取腹及尾鳍宽大有力者;数量配比为2到3条雌性亲鱼配1条雄性亲鱼;

B、亲鱼第3-6年龄时温度环境控制,亲鱼选取后9到12条亲鱼共置于同一池中培育,人工控制第3到6年不同季节的养殖温度,冬夏两季最低及最高温度分别控制在9-11℃、18-20℃;

C、催产;亲鱼成熟后,分池;雌性分2-4次注射催产针剂;

D、采卵及受精;挤压法分别采集雄鱼精子;剖腹法采集卵子;不同的雄鱼精子置于14-16℃无菌水中稀释搅拌,半干法人工受精;

E、脱粘;滑石粉溶液脱粘;

F、孵化;将受精鱼卵置于18-22℃的流水中孵化。

为使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更方便易于实现,现作出进一步说明如下:

步骤A中,同样比例的条件下,以6-9条雌性亲鱼对3条雄性亲鱼同批培育的受精率最高。雄性亲鱼及6-9条雌性亲鱼的比例是经过反复的实验得出的。实验分别设计为同等比例的雌性及雄性亲鱼的情况下,1条雄性亲鱼的受精卵混合、2条雄性亲鱼的受精卵混合、3条雄性亲鱼的受精卵、4条雄性亲鱼的受精卵混合,分别应用于步骤D中对鱼卵进行受精,每种情况下共计试验5次,各类同等情况下,5次试验结果分别排除受精比率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则1、2、3、4、条雄性亲鱼精液混合状态下,平均的受精率分别为85%、92%、99%、80%。

步骤B中的第3到6年度的亲鱼培育温度控制可以明显提高亲鱼的性腺发育并且使雌性亲鱼的产卵量明显增加,关于产卵量的同批试验中,共设计4组亲鱼,均为8条雌性亲鱼、3条雄性亲鱼,第一组贵州贵阳市百花湖泉水源,自然温度(冬夏的培育温差较小,温度区间基本上为12-16℃):共计产卵70万粒;第二组采用贵州百花湖湖水,自然温度(冬夏的培育温差稍大,基本上为11-18℃):共计产卵79万粒;第三组采用贵州百花湖水,人工干预温度,温度区间为16-20℃:共计产卵:48万粒;第三组采用贵州百花湖水,人工干预温度,温度区间为9-20℃:共计产卵:110万粒。而正常的有资料可查的鲟鱼的产卵数量约为9-12万粒/条。通过人工控制温度,则鲟鱼的产卵数量明显上升。

本发明步骤F中的孵化步骤,所述的流水中孵化,现有技术多采用拨卵器辅助孵化,但拨卵器有时会造成鱼卵的破裂,为保证孵化的顺利进行,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将受精卵置于筛网箱中间,然后,对筛网的对向面的外侧面分别同时施以相反方向的搅动力,定时实现对鱼卵的搅动。

步骤C中所述的催产针剂选用LRH-A,每条雌性鲟鱼注射总剂量为50微克/千克的比例,首次注射总剂量的10%,雄鱼剂量为雌性亲鱼剂量的60%。

研究发现,雄鱼的首次取精活性高于后续取得的精子活性;雌性亲鱼的排卵日期并不是确定,所以,在多条雄性的情况下,每一次的取卵受精过程中,有一条雄性鲟鱼是首次取精,则受精的成功率可进一步提高。

贵州的鲟鱼养殖有其独特的优势,因其气候冬暖夏凉,而培育鲟鱼所使用的山泉水,则其矿物质含量均高于其他地区的水源,其水温介于12-16℃之间,则较适合冷水鱼类的养殖,所培育的鲟鱼的肉质更细致、紧密、鲜嫩,四次、百人/次的试验品尝的情况下,同样的加工方法,对广东人工培育的鲟鱼、浙江人工培育的鲟鱼、北京人工培育的鲟鱼进行无标识的品尝后,统计得出,贵州的鲟鱼口感口以77%票数,成为口感、口味的冠军。

贵州的,通过但在亲鱼的培育过程中,须以温度控制,能进一步的获得较高的产卵数量及受精率。

本发明采用亲鱼的早期干预培养,减少亲鱼个体性差异,同时,第3到第6年度的温度控制,保证亲鱼性腺体发育完全、鱼卵质量高,同等技术条件下,经过上述培育的亲鱼产卵的受精率提高到95%以上,且亲鱼提前干预的情况下,直接将孵化成功率从现有技术的95%提升到99%以上,本发明所公开的培育方法简单易实现,有较高的市场推广及应用价值。

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鲟鱼的人工培育方法,属于鱼类的人工养殖,包括以下步骤:A、亲鱼的选择及配比;B、亲鱼第3-6年龄时温度环境控制;C、催产;D、采卵及受精;E、脱粘;F、孵化。本发明采用亲鱼的早期干预培养,减少亲鱼个体性差异,同时,第3到第6年度的温度控制,保证亲鱼性腺体发育完全、鱼卵质量高,同等技术条件下,经过上述培育的亲鱼产卵的受精率提高到95%以上,且亲鱼提前干预的情况下,直接将孵化成功率从现有技术的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