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096970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90452.4

申请日:

20160929

公开号:

CN206061447U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B49/02,A01C5/06

主分类号:

A01B49/02,A01C5/06

申请人:

湖南农业大学

发明人:

肖名涛,孙松林,吴明亮,谢方平,蒋蘋,熊力,吴畏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号

优先权:

CN201621090452U

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山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三点悬挂分别挂接在机架和锥齿轮箱上,用于快速挂接在各种动力机头上,动力由拖拉机PTO输出装置传递至锥齿轮箱,锥齿轮箱将动力传递至侧传动箱,浅耕总成与侧传动箱连接,开沟总成与浅耕总成同轴,侧传动箱将动力传递至开沟总成和浅耕总成以驱动开沟总成和浅耕总成运动,侧支撑轴箱安装在浅耕总成一端,用于支撑浅耕总成。本实用新型采用浅耕刀齿和旋耕刀片结合,以实现稻板田旋耕开沟抛土,集浅耕刀齿推土、浅耕、平土整理厢面于一体化作业,浅耕早移栽,使油菜充分利用冬前的温度、光照和水分资源,少耕在油菜幼苗栽植深度内形成为旋耕层,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大田生长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油种植收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包括锥齿轮箱、三点悬挂、机架、开沟总成、浅耕总成、侧传动箱及侧支撑轴箱;其特征在于,三点悬挂分别挂接在机架和锥齿轮箱上,浅耕总成与侧传动箱连接,开沟总成与浅耕总成同轴,侧支撑轴箱安装在浅耕总成一端;各机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锥齿轮箱中,输入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输入端盖内,输入端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并在输入轴内侧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限位的卡环,另一端套装有主动锥齿轮;输出轴一端安装在输出端盖内并伸出输出端盖,另一端安装在侧盖内,固定架端盖安装在箱体内,并与侧盖连接,侧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输出轴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同时输出轴嵌套于连接轴内;三点悬挂中,横连接板对称布置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两侧,并焊接在横连接板座上,且在横连接板末端设置有用于形成三点悬挂中两点的连接孔,横连接板座固定在主梁上;斜连接板一端连接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上,另一端与斜侧板一端连接,形成三点悬挂的第三点,斜侧板另一端与横连接板连接;并在横连接板内侧设置有用于三点悬挂挂接拖拉机的下悬挂支座;机架中,锥齿轮箱紧固在锥齿轮箱连接座和主梁上,主梁分别与侧板、侧传动箱连接;侧传动箱上端与锥齿轮箱连接,中间与主梁法兰连接,侧板上端固定于固定架,固定架连接在锥齿轮箱上;开沟总成中,旋耕轴一侧布置两组正开沟刀片,另一侧布置两组反开沟刀片,正开沟刀片、反开沟刀片固定在刀片座上,刀片座焊接在旋耕轴上,且开沟刀片三等分旋耕轴圆周;同时此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一定夹角均匀布置;挡土板安装座安装在挡土板支撑架上,挡土板安装在挡土板安装座上;浅耕总成中,旋耕轴一端支撑在侧支撑轴上,另一端支撑在侧传动箱输出轴上,由侧传动箱输出轴驱动旋转;并在浅耕轴圆周方向上焊接有三组浅耕刀齿组并呈螺旋结构;平土板支座安装在平土板上,支撑杆一端固定于平土板支座,另一端与平土板支撑架连接;旋转销支座固定于平土板支撑架,并与支撑杆连接,弹簧座安装在支撑杆底部,弹簧套装在旋转销支座与弹簧座之间;上铰接板与下铰接板分别套装在中心轴上,同时上铰接板紧固于主梁,下铰接板紧固于平土板;侧传动箱中,箱体内依次安装有侧传动箱输入轴、第一惰轮轴、第二惰轮轴及侧传动箱输出轴,侧传动箱输入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盖内并伸出通孔端盖,连接轴与侧传动箱输入轴连接;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入轴上,第一惰轮轴齿轮套装第一惰轮轴上,第二惰轮轴齿轮套装第二惰轮轴上,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出轴;侧传动箱输出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盖内并伸出通孔端盖,旋耕轴与侧传动箱输出轴连接;且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与第一惰轮轴齿轮啮合,第一惰轮轴齿轮与第二惰轮轴齿轮啮合,第二惰轮轴齿轮与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啮合,密封端盖紧固于箱体;侧支撑轴箱中,侧支撑轴一端套装在外端盖与内端盖内,另一端嵌套于浅耕轴;而外端盖与内端盖连接在侧板上,侧板固定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浅耕总成中,每组浅耕刀齿组相距120°,且每组由6个浅耕刀齿组成,每个浅耕刀齿在刀盘轴圆周上相距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浅耕刀齿为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旋转销支座通过旋转销钉与支撑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挡土板支撑架上设置有挡土板支撑架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挡土板前端设置有挡土板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的夹角为3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侧传动箱上端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与锥齿轮箱连接,中间通过螺栓与主梁法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惰轮轴与第二惰轮轴安装结构相同,第一惰轮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另一端安装在凸台端盖,密封端盖与凸台端盖紧固于箱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背景技术

湖南省以中、低山与丘陵为主,其山地、丘陵面积约为14.9万平方公里,占70.2%;岗地与平原约为5.2万平方公里,占24.5%;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红薯、油菜、棉花、苎麻、烟叶等作物,为提高产量或复种指数,通常采用二季稻或稻-稻-油、稻-油、稻-烟等多种复种方式,形成了多作物轮作的多熟制特色。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南部,光温条件良好,比较适宜两熟制作物轮作,而种植三熟制作物,因其生长期重叠大,效益低,三熟轮作不合理。但是,如果采用集中育苗、适龄期移栽不仅可提高作物生长时间重合度,缩短大田生长时间,同时采用带基肥土钵苗移栽可缩短移栽过程中的返青期,且可进一步缩短田间生长期,以解决多季稻茬口衔接的矛盾,提高复种指数与冬闲田的利用率,实现三熟轮作。

在油菜种植上,每亩可产油菜籽150公斤左右,每亩产值约700元,一般每亩油菜地种子、农药化肥及人工等投入约在300元左右,亩产纯收益越400元作业。在油菜幼苗种植方面,如采用拖拉机旋耕开沟后种植,则耕地成本约每亩100元,采用精耕细种的方式将大幅增加生产成本,降低收益;同时采用免耕播种,由于免耕播种种植,油菜大田生育期增长,不利于多熟制种植,整体收益低;且由于采用免耕移栽过程中土壤较板结,不利于油菜根系生长,再加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低,易导致油菜早衰,产量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包括锥齿轮箱、三点悬挂、机架、开沟总成、浅耕总成、侧传动箱及侧支撑轴箱;其中,三点悬挂分别挂接在机架和锥齿轮箱上,用于快速挂接在各种动力机头上,动力由拖拉机PTO输出装置传递至锥齿轮箱,锥齿轮箱将动力传递至侧传动箱,浅耕总成与侧传动箱连接,开沟总成与浅耕总成同轴,侧传动箱将动力传递至开沟总成和浅耕总成以驱动开沟总成和浅耕总成运动,侧支撑轴箱安装在浅耕总成一端,用于支撑浅耕总成;各机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锥齿轮箱中,输入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输入端盖内,输入端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并在输入轴内侧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限位的卡环,另一端套装有主动锥齿轮;输出轴一端安装在输出端盖内并伸出输出端盖,另一端安装在侧盖内,固定架端盖安装在箱体内,并与侧盖连接,侧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输出轴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同时输出轴嵌套于连接轴内;输入轴一端是动力输入部分,另一端是动力输出部分,用于将动力输出至后挂接装置,输入轴也可将动力通过从动锥齿轮传递至输出轴,输出轴将动力传递至连接轴;

三点悬挂中,横连接板对称布置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两侧,并焊接在横连接板座上,且在横连接板末端设置有用于形成三点悬挂中两点的连接孔,横连接板座固定在主梁上;斜连接板一端连接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上,另一端与斜侧板一端连接,形成三点悬挂的第三点,斜侧板另一端与横连接板连接;并在横连接板内侧设置有用于三点悬挂挂接拖拉机的下悬挂支座;

机架中,锥齿轮箱紧固在锥齿轮箱连接座和主梁上,主梁分别与侧板、侧传动箱连接;侧传动箱上端与锥齿轮箱连接,中间与主梁法兰连接,侧板上端固定于固定架,固定架连接在锥齿轮箱上;机架连接类似两套正四边形结构,强度大,不易变形;

开沟总成中,旋耕轴一侧布置两组正开沟刀片,另一侧布置两组反开沟刀片,正开沟刀片、反开沟刀片固定在刀片座上,刀片座焊接在旋耕轴上,且开沟刀片三等分旋耕轴圆周,以在旋耕轴圆周上均布3把开沟刀片,使得旋耕开沟的抛土分别抛向开沟机两侧或沿着轴向;同时此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一定夹角均匀布置,使得开沟作业时,无两片以上开沟刀片同时进入土壤,工作阻力均匀,每片开沟刀片的位置也不影响到其他开沟刀片的抛土,有利于提高机械的稳定性和抛土性;挡土板安装座安装在挡土板支撑架上,挡土板安装在挡土板安装座上,用于清理沟渠和阻挡开沟刀片周向甩土;

浅耕总成中,旋耕轴一端支撑在侧支撑轴上,另一端支撑在侧传动箱输出轴上,由侧传动箱输出轴驱动旋转;并在浅耕轴圆周方向上焊接有三组浅耕刀齿组并呈螺旋结构,浅耕刀齿组的螺旋方向有利于促使开沟抛土向两侧推动的效果,工作后的浅耕层由浅耕碎土和开沟抛土碎土组成,故浅耕刀齿同时起着推土、碎土和浅耕的作用;平土板支座安装在平土板上,支撑杆一端固定于平土板支座,另一端与平土板支撑架连接;旋转销支座固定于平土板支撑架,并与支撑杆连接,弹簧座安装在支撑杆底部,弹簧套装在旋转销支座与弹簧座之间;上铰接板与下铰接板分别套装在中心轴上,同时上铰接板紧固于主梁,下铰接板紧固于平土板;

侧传动箱中,箱体内依次安装有侧传动箱输入轴、第一惰轮轴、第二惰轮轴及侧传动箱输出轴,侧传动箱输入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盖内并伸出通孔端盖,连接轴与侧传动箱输入轴连接;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入轴上,第一惰轮轴齿轮套装第一惰轮轴上,第二惰轮轴齿轮套装第二惰轮轴上,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出轴;侧传动箱输出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盖内并伸出通孔端盖,旋耕轴与侧传动箱输出轴连接;且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与第一惰轮轴齿轮啮合,第一惰轮轴齿轮与第二惰轮轴齿轮啮合,第二惰轮轴齿轮与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啮合,密封端盖紧固于箱体;动力由连接轴输出至侧传动箱输入轴,经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第一惰轮轴齿轮、第二惰轮轴齿轮、传递至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而后传递至侧传动箱输出轴,通过旋耕轴花键套输出至旋耕轴,此侧传动箱只起传动作用,无需变速或减速;

侧支撑轴箱中,侧支撑轴一端套装在外端盖与内端盖内,另一端嵌套于浅耕轴;而外端盖与内端盖连接在侧板上,侧板固定在机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输入端盖内安装有用于对输入轴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通过连接轴花键套与输出轴伸出输出端盖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连接轴通过连接轴花键套与侧传动箱输入轴伸出通孔端盖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旋耕轴通过旋耕轴内花键套与侧传动箱输出轴伸出通孔端盖的一端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浅耕总成中,每组浅耕刀齿组相距120°,且每组由6个浅耕刀齿组成,每个浅耕刀齿在刀盘轴圆周上相距20°。

在本实用新型中,浅耕刀齿为尖椭圆形。

在本实用新型中,旋转销支座通过旋转销钉与支撑杆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挡土板支撑架上设置有挡土板支撑架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中,挡土板前端设置有挡土板加强筋。

在本实用新型中,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的夹角为30°。

在本实用新型中,侧传动箱上端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与锥齿轮箱连接,中间通过螺栓与主梁法兰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惰轮轴与第二惰轮轴安装结构相同,第一惰轮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另一端安装在凸台端盖,密封端盖与凸台端盖紧固于箱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孔端盖内安装有用于对侧传动箱输入轴、侧传动箱输出轴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中,内端盖内安装有用于对侧支撑轴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浅耕刀齿和旋耕开沟刀片结合,以实现稻板田旋耕开沟抛土,集浅耕刀齿推土、浅耕、平土整理厢面于一体化作业,浅耕刀齿实际工作深度小,功率消耗低,机架上扩展有动力输出装置,有利于集成移栽机构;浅耕早移栽,使油菜充分利用冬前的温度、光照和水分资源,少耕后,有利于疏松土壤,锄草,平厢,保蓄土壤水分,满足油菜生长需要;少耕工序与机械化移栽结合,在保证油菜产量质量的前提下,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大田生长期,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油种植收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锥齿轮箱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B-B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浅耕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侧支撑轴箱与浅耕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浅耕刀齿安装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开沟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开沟总成与挡土板支撑架安装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侧传动箱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三点悬挂与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包括锥齿轮箱1、三点悬挂2、机架3、开沟总成4、浅耕总成5、侧传动箱6及侧支撑轴箱7;其中,三点悬挂2分别挂接在机架3和锥齿轮箱1上,用于快速挂接在各种动力机头上,动力由拖拉机PTO输出装置传递至锥齿轮箱1,锥齿轮箱1将动力传递至侧传动箱6,浅耕总成5与侧传动箱6连接,开沟总成4与浅耕总成5同轴,侧传动箱6将动力传递至开沟总成4和浅耕总成5以驱动开沟总成4和浅耕总成5运动,侧支撑轴箱7安装在浅耕总成5一端,用于支撑浅耕总成5。

参见图4~5所示,锥齿轮箱1包括输入轴总成1-1、输出轴总成1-2、箱体1-3及传动轴总成1-4;其中,箱体1-3内安装有输入轴总成1-1,且输入轴总成1-1与输出轴总成1-2通过锥齿轮啮合传动,输出轴总成1-2与传动轴总成1-4连接;

输入轴总成1-1包括主动锥齿轮1-11、输入端盖1-12、输入轴1-13、螺栓1-01、密封圈1-03、卡环1-04、圆锥滚子轴承1-05;输出轴总成1-2包括从动锥齿轮1-21、输出端盖1-22、输出轴1-23、侧盖1-24、固定架端盖1-25、螺栓1-01、轴承1-02、密封圈1-03、卡环1-04及圆锥滚子轴承1-05;传动轴总成1-4包括连接轴花键套1-41、连接轴1-42;

输入轴1-13两端分别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05安装在输入端盖1-12内,输入端盖1-12通过螺栓1-01紧固安装在箱体1-3上,且在输入端盖1-12内安装有密封圈1-03,并在输入轴1-13内侧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限位的卡环1-04,另一端套装主动锥齿轮1-11;输出轴1-23一端通过轴承1-02安装在输出端盖1-22内并伸出输出端盖1-22,另一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05安装在侧盖1-24内,固定架端盖1-25安装在箱体1-3内,并与侧盖1-24连接,侧盖1-24通过螺栓1-01紧固安装在箱体1-3上;输出轴1-23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1-21,且从动锥齿轮1-21与主动锥齿轮1-11啮合;连接轴1-42上设置有连接轴花键套1-41,输出轴1-23通过连接轴花键套1-41嵌套于连接轴1-42内;输入轴1-13一端是动力输入部分,另一端是动力输出部分,用于将动力输出至后挂接装置(用于再挂接移栽等装置),输入轴1-13也可将动力通过从动锥齿轮1-21传递至输出轴1-23,输出轴1-23将动力传递至连接轴1-42。

参见图6、图8所示,浅耕总成5包括旋耕轴4-1、旋耕轴内花键套5-1、浅耕刀齿5-2、平土板5-3、平土板调节总成5-4、平土板支撑架3-13、主梁3-5及铰接机构5-5;平土板调节总成5-4包括平土板支座5-41、开口销5-42、弹簧座5-43、销钉5-44、弹簧5-45、旋转销钉5-46、旋转销支座5-47及支撑杆5-48;铰接机构5-5包括螺栓-51、上铰接板5-52、中心轴5-53及下铰接板5-54;

浅耕刀齿5-2焊接在旋耕轴4-1上,旋耕轴4-1通过旋耕轴内花键套5-1分别支撑在侧传动箱输出轴6-12和侧支撑轴7-4上,由侧传动箱输出轴6-12驱动旋转,浅耕刀齿5-2为尖椭圆形,浅耕刀齿5-2在旋耕轴4-1圆周方向上分为三组呈螺旋状布置,每组相距120°,且每组由六个浅耕刀齿5-2组成,每个浅耕刀齿5-2在旋耕轴4-1圆周上相距20°,为了加强浅耕碎土功效,浅耕刀齿5-2间在横向上有少许重叠,每四个等距点形成横向间距1,每六个等距点组成一个循环;浅耕刀齿5-2高度l2为6cm~8cm,刀齿两端支撑l1与刀齿高度l2的关系是:1/2l2<l1<2/3l2;浅耕刀齿5-2的螺旋方向有利于促使开沟抛土向两侧推动的效果,工作后的浅耕层由浅耕碎土和开沟抛土碎土组成,故浅耕刀齿5-2同时起着推土、碎土和浅耕的作用,由于浅耕刀齿5-2只是少量切割土壤,耗能低;

平土板支座5-41安装在平土板5-3上,支撑杆5-48一端通过开口销5-42、销钉5-44固定于平土板支座5-41,另一端与平土板支撑架3-13连接,旋转销支座5-47固定于平土板支撑架3-13,并通过旋转销钉5-46与支撑杆5-48连接,弹簧座5-43安装在支撑杆5-48底部,弹簧5-45套装在旋转销支座5-47与弹簧座5-43之间,上铰接板5-52与下铰接板5-54分别套装在中心轴5-53上,且上铰接板5-52通过螺栓5-51紧固于主梁3-5,下铰接板5-54通过螺栓5-51紧固于平土板5-3。

参见图7所示,侧支撑轴箱7包括防尘挡圈7-1、内端盖7-2、轴承7-3、侧支撑轴7-4、外端盖7-5、螺栓7-6、密封圈7-7,侧支撑轴7-4一端通过轴承7-3套装在外端盖7-5与内端盖7-2内,以实现定位,另一端通过花键与旋耕轴内花键套5-1连接,并最终对旋耕轴4-1起支撑作用;而外端盖7-5与内端盖7-2通过螺栓7-6连接在侧板3-9上,侧板3-9固定在机架3上,并在内端盖7-2内安装有用于对侧支撑轴7-4进行密封的密封圈7-7与防尘挡圈7-1。

参见图9~10所示,开沟总成4包括旋耕轴4-1、反开沟刀片4-2、正开沟刀片4-3、刀片座4-4、螺栓4-5、挡土板4-6、挡土板加强筋4-7及挡土板安装座4-8,挡土板安装座4-8通过螺栓4-5安装在挡土板支撑架3-11上,并在挡土板支撑架3-11上设置有挡土板支撑架加强筋3-12,挡土板4-6安装在挡土板安装座4-8上,并在挡土板4-6前端设置有挡土板加强筋4-7;刀片座4-4焊接在旋耕轴4-1上,反开沟刀片4-2、正开沟刀片4-3通过螺栓固定在刀片座4-4上,且刀片在圆周上成120°均布三把,并在旋耕轴4-1轴向上围绕中心点对称均匀布置,轴向上的距离稍微大于刀片宽度,约有5-10mm间距,虽然有此间距,但由于旋耕后土块破碎,不会影响开沟效果;同时在旋耕轴4-1一侧布置两组正开沟刀片4-3,另一侧布置两组反开沟刀片4-2,使得旋耕开沟的抛土分别抛向开沟机两侧或沿着轴向,旋耕推土效果如图8所示;且此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α1=α2=α3=30°均匀布置,使得开沟作业时,无两片以上刀片同时进入土壤,工作阻力均匀,同时每片刀片的位置也不影响到其他刀片的抛土,有利于提高机械的稳定性和抛土性;挡土板4-6用于清理沟渠和阻挡旋耕刀片周向甩土。

参见图11所示,侧传动箱6由箱体6-1、密封端盖6-2、轴承6-3、第一惰轮轴6-4、第二惰轮轴6-5、螺栓6-6、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6-7、卡环6-8、通孔端盖6-9、密封圈6-10、防尘挡圈6-11、侧传动箱输出轴6-12、第二惰轮轴齿轮6-13、凸台端盖6-14、第一惰轮轴齿轮6-15、侧传动箱输入轴6-16及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6-17组成;箱体6-1内依次安装有侧传动箱输入轴6-16、第一惰轮轴6-4、第二惰轮轴6-5及侧传动箱输出轴6-12,侧传动箱输入轴6-16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密封端盖6-2内,另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通孔端盖6-9内并伸出通孔端盖6-9,连接轴1-42通过连接轴花键套1-41嵌套于侧传动箱输入轴6-16伸出通孔端盖6-9的一端;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6-17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入轴6-16上,第一惰轮轴齿轮6-15套装第一惰轮轴6-4上,第二惰轮轴齿轮6-13套装第二惰轮轴6-5上,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6-7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出轴6-12;侧传动箱输出轴6-12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密封端盖6-2内,另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通孔端盖6-9内并伸出通孔端盖6-9,旋耕轴4-1通过旋耕轴内花键套5-1嵌套于侧传动箱输出轴6-12,通孔端盖6-9内安装有用于对侧传动箱输入轴6-16、侧传动箱输出轴6-12进行密封的密封圈6-10与防尘挡圈6-11,且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6-17与第一惰轮轴齿轮6-15啮合,第一惰轮轴齿轮6-15与第二惰轮轴齿轮6-13啮合,第二惰轮轴齿轮6-13与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6-7啮合,密封端盖6-2紧固于箱体6-1,同时箱体6-1上端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3-1与锥齿轮箱1连接,中间通过螺栓与主梁法兰3-8连接;动力由连接轴1-42通过连接轴花键套1-41输出至侧传动箱输入轴6-16,经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6-17、第一惰轮轴齿轮6-15、第二惰轮轴齿轮6-13、传递至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6-7,而后传递至侧传动箱输出轴6-12,通过旋耕轴花键套5-1输出至旋耕轴4-1,此侧传动箱6只起传动作用,无需变速或减速。

第一惰轮轴6-4与第二惰轮轴6-5安装结构相同,第一惰轮轴6-4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密封端盖6-2内,另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凸台端盖6-14,密封端盖6-2与凸台端盖6-14紧固于箱体6-1。

参见图12~13所示,三点悬挂2包括骑马螺栓2-1、横连接板2-2、斜侧板2-3、连接螺栓2-4、斜连接板2-5、锥齿轮箱连接座2-6、横连接板座2-7、下悬挂支座2-8;横连接板2-2对称布置在锥齿轮箱连接座3-3两侧,并焊接在横连接板座2-7上,且在横连接板2-2末端设置有连接孔,用于形成三点悬挂2的两点,横连接板座2-7通过骑马螺栓2-1固定在主梁3-5上;斜连接板2-5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锥齿轮箱连接座2-6上,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2-4与斜侧板2-3一端连接,形成三点悬挂2的第三点,斜侧板2-3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横连接板2-2连接;下悬挂支座2-8用于三点悬挂2点挂接在拖拉机上;

机架3包括连接轴外套法兰3-1、连接轴外套3-2、锥齿轮箱安装座3-3、固定架3-4、主梁3-5、上挡板3-6、固定架法兰3-7、主梁法兰3-8、侧板3-9、螺栓3-10、挡土板支撑架3-11、挡土板支撑架加强筋3-12及平土板支撑架3-13,锥齿轮箱1通过螺栓紧固在锥齿轮箱安装座3-3和主梁3-5上,主梁3-5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侧板3-9、侧传动箱6连接;侧传动箱6上端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3-1与锥齿轮箱1连接,中间通过螺栓与主梁法兰3-8连接,侧板3-9上端通过固定架法兰3-7固定于固定架3-4,固定架3-4连接在锥齿轮箱1上;机架3连接类似两套正四边形结构,强度大,不易变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90452.4 (22)申请日 2016.09.29 (73)专利权人 湖南农业大学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农大路1 号 (72)发明人 肖名涛 孙松林 吴明亮 谢方平 蒋蘋 熊力 吴畏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 限公司 36115 代理人 胡山 (51)Int.Cl. A01B 49/02(2006.01) A01C 5/06(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

2、的浅耕开沟机 (57)摘要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三点悬挂 分别挂接在机架和锥齿轮箱上, 用于快速挂接在 各种动力机头上, 动力由拖拉机PTO输出装置传 递至锥齿轮箱, 锥齿轮箱将动力传递至侧传动 箱, 浅耕总成与侧传动箱连接, 开沟总成与浅耕 总成同轴, 侧传动箱将动力传递至开沟总成和浅 耕总成以驱动开沟总成和浅耕总成运动, 侧支撑 轴箱安装在浅耕总成一端, 用于支撑浅耕总成。 本实用新型采用浅耕刀齿和旋耕刀片结合, 以实 现稻板田旋耕开沟抛土, 集浅耕刀齿推土、 浅耕、 平土整理厢面于一体化作业, 浅耕早移栽, 使油 菜充分利用冬前的温度、 光照和水分资源, 少耕 在油菜幼苗栽植。

3、深度内形成为旋耕层, 有利于提 高生产效率, 缩短大田生长期, 降低生产成本, 增 加粮油种植收益。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6页 附图9页 CN 206061447 U 2017.04.05 CN 206061447 U 1.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包括锥齿轮箱、 三点悬挂、 机架、 开沟总成、 浅耕总 成、 侧传动箱及侧支撑轴箱; 其特征在于, 三点悬挂分别挂接在机架和锥齿轮箱上, 浅耕总 成与侧传动箱连接, 开沟总成与浅耕总成同轴, 侧支撑轴箱安装在浅耕总成一端; 各机构具 体连接结构如下: 锥齿轮箱中, 输入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输入端盖内, 输入端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 并在输 入轴内。

4、侧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限位的卡环, 另一端套装有主动锥齿轮; 输出轴一端安装在 输出端盖内并伸出输出端盖, 另一端安装在侧盖内, 固定架端盖安装在箱体内, 并与侧盖连 接, 侧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 输出轴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 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 合; 同时输出轴嵌套于连接轴内; 三点悬挂中, 横连接板对称布置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两侧, 并焊接在横连接板座上, 且在 横连接板末端设置有用于形成三点悬挂中两点的连接孔, 横连接板座固定在主梁上; 斜连 接板一端连接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上, 另一端与斜侧板一端连接, 形成三点悬挂的第三点, 斜 侧板另一端与横连接板连接; 并在横连接板内侧设置有用于三点。

5、悬挂挂接拖拉机的下悬挂 支座; 机架中, 锥齿轮箱紧固在锥齿轮箱连接座和主梁上, 主梁分别与侧板、 侧传动箱连接; 侧传动箱上端与锥齿轮箱连接, 中间与主梁法兰连接, 侧板上端固定于固定架, 固定架连接 在锥齿轮箱上; 开沟总成中, 旋耕轴一侧布置两组正开沟刀片, 另一侧布置两组反开沟刀片, 正开沟刀 片、 反开沟刀片固定在刀片座上, 刀片座焊接在旋耕轴上, 且开沟刀片三等分旋耕轴圆周; 同时此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一定夹角均匀布置; 挡土板安装座安装在挡土 板支撑架上, 挡土板安装在挡土板安装座上; 浅耕总成中, 旋耕轴一端支撑在侧支撑轴上, 另一端支撑在侧传动箱输出轴上, 由侧传。

6、 动箱输出轴驱动旋转; 并在浅耕轴圆周方向上焊接有三组浅耕刀齿组并呈螺旋结构; 平土 板支座安装在平土板上, 支撑杆一端固定于平土板支座, 另一端与平土板支撑架连接; 旋转 销支座固定于平土板支撑架, 并与支撑杆连接, 弹簧座安装在支撑杆底部, 弹簧套装在旋转 销支座与弹簧座之间; 上铰接板与下铰接板分别套装在中心轴上, 同时上铰接板紧固于主 梁, 下铰接板紧固于平土板; 侧传动箱中, 箱体内依次安装有侧传动箱输入轴、 第一惰轮轴、 第二惰轮轴及侧传动箱 输出轴, 侧传动箱输入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 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盖内并伸出通孔端 盖, 连接轴与侧传动箱输入轴连接; 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套。

7、装在侧传动箱输入轴上, 第一惰 轮轴齿轮套装第一惰轮轴上, 第二惰轮轴齿轮套装第二惰轮轴上, 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套 装在侧传动箱输出轴; 侧传动箱输出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 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盖内 并伸出通孔端盖, 旋耕轴与侧传动箱输出轴连接; 且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与第一惰轮轴齿 轮啮合, 第一惰轮轴齿轮与第二惰轮轴齿轮啮合, 第二惰轮轴齿轮与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 啮合, 密封端盖紧固于箱体; 侧支撑轴箱中, 侧支撑轴一端套装在外端盖与内端盖内, 另一端嵌套于浅耕轴; 而外端 盖与内端盖连接在侧板上, 侧板固定在机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浅。

8、耕总成中, 每组浅耕刀齿组相距120 , 且每组由6个浅耕刀齿组成, 每个浅耕刀齿在刀盘轴圆周上相距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6061447 U 2 2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浅耕刀齿为尖 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旋转销支座通 过旋转销钉与支撑杆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挡土板支撑架 上设置有挡土板支撑架加强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挡土板前端设 置有挡土板加强筋。

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四组开沟刀片 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的夹角为30 。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侧传动箱上端 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与锥齿轮箱连接, 中间通过螺栓与主梁法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其特征在于, 第一惰轮轴与 第二惰轮轴安装结构相同, 第一惰轮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 另一端安装在凸台端盖, 密 封端盖与凸台端盖紧固于箱体。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6061447 U 3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

10、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背景技术 0002 湖南省以中、 低山与丘陵为主, 其山地、 丘陵面积约为14.9万平方公里, 占70.2; 岗地与平原约为5.2万平方公里, 占24.5;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主要种植水稻、 玉米、 红薯、 油菜、 棉花、 苎麻、 烟叶等作物, 为提高产量或复种指数, 通常采用二季稻或稻-稻-油、 稻- 油、 稻-烟等多种复种方式, 形成了多作物轮作的多熟制特色。 湖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南部, 光 温条件良好, 比较适宜两熟制作物轮作, 而种植三熟制作物, 因其生长期重叠大, 效益低, 三 熟轮作不合理。 但是, 如果采用集。

11、中育苗、 适龄期移栽不仅可提高作物生长时间重合度, 缩 短大田生长时间, 同时采用带基肥土钵苗移栽可缩短移栽过程中的返青期, 且可进一步缩 短田间生长期, 以解决多季稻茬口衔接的矛盾, 提高复种指数与冬闲田的利用率, 实现三熟 轮作。 0003 在油菜种植上, 每亩可产油菜籽150公斤左右, 每亩产值约700元, 一般每亩油菜地 种子、 农药化肥及人工等投入约在300元左右, 亩产纯收益越400元作业。 在油菜幼苗种植方 面, 如采用拖拉机旋耕开沟后种植, 则耕地成本约每亩100元, 采用精耕细种的方式将大幅 增加生产成本, 降低收益; 同时采用免耕播种, 由于免耕播种种植, 油菜大田生育期增。

12、长, 不 利于多熟制种植, 整体收益低; 且由于采用免耕移栽过程中土壤较板结, 不利于油菜根系生 长, 再加上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低, 易导致油菜早衰, 产量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以解决 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0005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 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包括锥齿轮箱、 三点悬挂、 机架、 开沟总成、 浅耕 总成、 侧传动箱及侧支撑轴箱; 其中, 三点悬挂分别挂接在机架和锥齿轮箱上, 用于快速挂 接在各种动力机头上, 动力由拖拉机PTO输出装置传递至锥齿轮箱, 锥。

13、齿轮箱将动力传递至 侧传动箱, 浅耕总成与侧传动箱连接, 开沟总成与浅耕总成同轴, 侧传动箱将动力传递至开 沟总成和浅耕总成以驱动开沟总成和浅耕总成运动, 侧支撑轴箱安装在浅耕总成一端, 用 于支撑浅耕总成; 各机构具体连接结构如下: 0007 锥齿轮箱中, 输入轴两端分别安装在输入端盖内, 输入端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 并 在输入轴内侧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限位的卡环, 另一端套装有主动锥齿轮; 输出轴一端安 装在输出端盖内并伸出输出端盖, 另一端安装在侧盖内, 固定架端盖安装在箱体内, 并与侧 盖连接, 侧盖紧固安装在箱体上; 输出轴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 且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 啮合; 同时输。

14、出轴嵌套于连接轴内; 输入轴一端是动力输入部分, 另一端是动力输出部分, 用于将动力输出至后挂接装置, 输入轴也可将动力通过从动锥齿轮传递至输出轴, 输出轴 说 明 书 1/6 页 4 CN 206061447 U 4 将动力传递至连接轴; 0008 三点悬挂中, 横连接板对称布置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两侧, 并焊接在横连接板座上, 且在横连接板末端设置有用于形成三点悬挂中两点的连接孔, 横连接板座固定在主梁上; 斜连接板一端连接在锥齿轮箱连接座上, 另一端与斜侧板一端连接, 形成三点悬挂的第三 点, 斜侧板另一端与横连接板连接; 并在横连接板内侧设置有用于三点悬挂挂接拖拉机的 下悬挂支座; 000。

15、9 机架中, 锥齿轮箱紧固在锥齿轮箱连接座和主梁上, 主梁分别与侧板、 侧传动箱连 接; 侧传动箱上端与锥齿轮箱连接, 中间与主梁法兰连接, 侧板上端固定于固定架, 固定架 连接在锥齿轮箱上; 机架连接类似两套正四边形结构, 强度大, 不易变形; 0010 开沟总成中, 旋耕轴一侧布置两组正开沟刀片, 另一侧布置两组反开沟刀片, 正开 沟刀片、 反开沟刀片固定在刀片座上, 刀片座焊接在旋耕轴上, 且开沟刀片三等分旋耕轴圆 周, 以在旋耕轴圆周上均布3把开沟刀片, 使得旋耕开沟的抛土分别抛向开沟机两侧或沿着 轴向; 同时此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一定夹角均匀布置, 使得开沟作业时, 无 。

16、两片以上开沟刀片同时进入土壤, 工作阻力均匀, 每片开沟刀片的位置也不影响到其他开 沟刀片的抛土, 有利于提高机械的稳定性和抛土性; 挡土板安装座安装在挡土板支撑架上, 挡土板安装在挡土板安装座上, 用于清理沟渠和阻挡开沟刀片周向甩土; 0011 浅耕总成中, 旋耕轴一端支撑在侧支撑轴上, 另一端支撑在侧传动箱输出轴上, 由 侧传动箱输出轴驱动旋转; 并在浅耕轴圆周方向上焊接有三组浅耕刀齿组并呈螺旋结构, 浅耕刀齿组的螺旋方向有利于促使开沟抛土向两侧推动的效果, 工作后的浅耕层由浅耕碎 土和开沟抛土碎土组成, 故浅耕刀齿同时起着推土、 碎土和浅耕的作用; 平土板支座安装在 平土板上, 支撑杆一。

17、端固定于平土板支座, 另一端与平土板支撑架连接; 旋转销支座固定于 平土板支撑架, 并与支撑杆连接, 弹簧座安装在支撑杆底部, 弹簧套装在旋转销支座与弹簧 座之间; 上铰接板与下铰接板分别套装在中心轴上, 同时上铰接板紧固于主梁, 下铰接板紧 固于平土板; 0012 侧传动箱中, 箱体内依次安装有侧传动箱输入轴、 第一惰轮轴、 第二惰轮轴及侧传 动箱输出轴, 侧传动箱输入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 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盖内并伸出通 孔端盖, 连接轴与侧传动箱输入轴连接; 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入轴上, 第 一惰轮轴齿轮套装第一惰轮轴上, 第二惰轮轴齿轮套装第二惰轮轴上, 侧传动箱输出轴。

18、齿 轮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出轴; 侧传动箱输出轴一端安装在密封端盖内, 另一端安装在通孔端 盖内并伸出通孔端盖, 旋耕轴与侧传动箱输出轴连接; 且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与第一惰轮 轴齿轮啮合, 第一惰轮轴齿轮与第二惰轮轴齿轮啮合, 第二惰轮轴齿轮与侧传动箱输出轴 齿轮啮合, 密封端盖紧固于箱体; 动力由连接轴输出至侧传动箱输入轴, 经侧传动箱输入轴 齿轮、 第一惰轮轴齿轮、 第二惰轮轴齿轮、 传递至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 而后传递至侧传动 箱输出轴, 通过旋耕轴花键套输出至旋耕轴, 此侧传动箱只起传动作用, 无需变速或减速; 0013 侧支撑轴箱中, 侧支撑轴一端套装在外端盖与内端盖内, 另一端嵌套于浅。

19、耕轴; 而 外端盖与内端盖连接在侧板上, 侧板固定在机架上。 0014 在本实用新型中, 输入端盖内安装有用于对输入轴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0015 在本实用新型中, 连接轴通过连接轴花键套与输出轴伸出输出端盖的一端连接。 0016 在本实用新型中, 连接轴通过连接轴花键套与侧传动箱输入轴伸出通孔端盖的一 说 明 书 2/6 页 5 CN 206061447 U 5 端连接。 0017 在本实用新型中, 旋耕轴通过旋耕轴内花键套与侧传动箱输出轴伸出通孔端盖的 一端连接。 0018 在本实用新型中, 浅耕总成中, 每组浅耕刀齿组相距120 , 且每组由6个浅耕刀齿 组成, 每个浅耕刀齿在刀盘轴圆周。

20、上相距20 。 0019 在本实用新型中, 浅耕刀齿为尖椭圆形。 0020 在本实用新型中, 旋转销支座通过旋转销钉与支撑杆连接。 0021 在本实用新型中, 挡土板支撑架上设置有挡土板支撑架加强筋。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 挡土板前端设置有挡土板加强筋。 0023 在本实用新型中, 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周方向上成的夹角为30 。 0024 在本实用新型中, 侧传动箱上端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与锥齿轮箱连接, 中间通过 螺栓与主梁法兰连接。 0025 在本实用新型中, 第一惰轮轴与第二惰轮轴安装结构相同, 第一惰轮轴一端安装 在密封端盖内, 另一端安装在凸台端盖, 密封端盖与凸台端盖紧固于箱。

21、体。 0026 在本实用新型中, 通孔端盖内安装有用于对侧传动箱输入轴、 侧传动箱输出轴进 行密封的密封圈。 0027 在本实用新型中, 内端盖内安装有用于对侧支撑轴进行密封的密封圈。 0028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浅耕刀齿和旋耕开沟刀片结合, 以实现稻板田旋耕开 沟抛土, 集浅耕刀齿推土、 浅耕、 平土整理厢面于一体化作业, 浅耕刀齿实际工作深度小, 功 率消耗低, 机架上扩展有动力输出装置, 有利于集成移栽机构; 浅耕早移栽, 使油菜充分利 用冬前的温度、 光照和水分资源, 少耕后, 有利于疏松土壤, 锄草, 平厢, 保蓄土壤水分, 满足 油菜生长需要; 少耕工序与机械化移栽结合, 。

22、在保证油菜产量质量的前提下, 有利于提高生 产效率, 缩短大田生长期, 降低生产成本, 增加粮油种植收益。 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31 图3为图2中A-A处剖视图。 003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锥齿轮箱结构示意图。 0033 图5为图2中B-B处剖视图。 003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浅耕总成结构示意图。 0035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侧支撑轴箱与浅耕总成结构示意图。 0036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浅耕刀齿安装示意图。 0037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开沟总。

23、成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开沟总成与挡土板支撑架安装示意图。 0039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侧传动箱结构示意图。 0040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的三点悬挂与机架结构示意图。 0041 图13为图12的侧视图。 说 明 书 3/6 页 6 CN 206061447 U 6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 面结合具体图示, 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0043 参见图1图3的一种用于油菜移栽的浅耕开沟机, 包括锥齿轮箱1、 三点悬挂2、 机 架3、 开沟总成4、 浅耕总成。

24、5、 侧传动箱6及侧支撑轴箱7; 其中, 三点悬挂2分别挂接在机架3 和锥齿轮箱1上, 用于快速挂接在各种动力机头上, 动力由拖拉机PTO输出装置传递至锥齿 轮箱1, 锥齿轮箱1将动力传递至侧传动箱6, 浅耕总成5与侧传动箱6连接, 开沟总成4与浅耕 总成5同轴, 侧传动箱6将动力传递至开沟总成4和浅耕总成5以驱动开沟总成4和浅耕总成5 运动, 侧支撑轴箱7安装在浅耕总成5一端, 用于支撑浅耕总成5。 0044 参见图45所示, 锥齿轮箱1包括输入轴总成1-1、 输出轴总成1-2、 箱体1-3及传动 轴总成1-4; 其中, 箱体1-3内安装有输入轴总成1-1, 且输入轴总成1-1与输出轴总成1。

25、-2通 过锥齿轮啮合传动, 输出轴总成1-2与传动轴总成1-4连接; 0045 输入轴总成1-1包括主动锥齿轮1-11、 输入端盖1-12、 输入轴1-13、 螺栓1-01、 密封 圈1-03、 卡环1-04、 圆锥滚子轴承1-05; 输出轴总成1-2包括从动锥齿轮1-21、 输出端盖1- 22、 输出轴1-23、 侧盖1-24、 固定架端盖1-25、 螺栓1-01、 轴承1-02、 密封圈1-03、 卡环1-04及 圆锥滚子轴承1-05; 传动轴总成1-4包括连接轴花键套1-41、 连接轴1-42; 0046 输入轴1-13两端分别通过圆锥滚子轴承1-05安装在输入端盖1-12内, 输入端盖。

26、1- 12通过螺栓1-01紧固安装在箱体1-3上, 且在输入端盖1-12内安装有密封圈1-03, 并在输入 轴1-13内侧一端安装有用于进行限位的卡环1-04, 另一端套装主动锥齿轮1-11; 输出轴1- 23一端通过轴承1-02安装在输出端盖1-22内并伸出输出端盖1-22, 另一端通过圆锥滚子轴 承1-05安装在侧盖1-24内, 固定架端盖1-25安装在箱体1-3内, 并与侧盖1-24连接, 侧盖1- 24通过螺栓1-01紧固安装在箱体1-3上; 输出轴1-23上套装有从动锥齿轮1-21, 且从动锥齿 轮1-21与主动锥齿轮1-11啮合; 连接轴1-42上设置有连接轴花键套1-41, 输出。

27、轴1-23通过 连接轴花键套1-41嵌套于连接轴1-42内; 输入轴1-13一端是动力输入部分, 另一端是动力 输出部分, 用于将动力输出至后挂接装置(用于再挂接移栽等装置), 输入轴1-13也可将动 力通过从动锥齿轮1-21传递至输出轴1-23, 输出轴1-23将动力传递至连接轴1-42。 0047 参见图6、 图8所示, 浅耕总成5包括旋耕轴4-1、 旋耕轴内花键套5-1、 浅耕刀齿5-2、 平土板5-3、 平土板调节总成5-4、 平土板支撑架3-13、 主梁3-5及铰接机构5-5; 平土板调节 总成5-4包括平土板支座5-41、 开口销5-42、 弹簧座5-43、 销钉5-44、 弹簧5。

28、-45、 旋转销钉5- 46、 旋转销支座5-47及支撑杆5-48; 铰接机构5-5包括螺栓-51、 上铰接板5-52、 中心轴5-53 及下铰接板5-54; 0048 浅耕刀齿5-2焊接在旋耕轴4-1上, 旋耕轴4-1通过旋耕轴内花键套5-1分别支撑在 侧传动箱输出轴6-12和侧支撑轴7-4上, 由侧传动箱输出轴6-12驱动旋转, 浅耕刀齿5-2为 尖椭圆形, 浅耕刀齿5-2在旋耕轴4-1圆周方向上分为三组呈螺旋状布置, 每组相距120 , 且 每组由六个浅耕刀齿5-2组成, 每个浅耕刀齿5-2在旋耕轴4-1圆周上相距20 , 为了加强浅 耕碎土功效, 浅耕刀齿5-2间在横向上有少许重叠, 。

29、每四个等距点形成横向间距1, 每六个等 距点组成一个循环; 浅耕刀齿5-2高度l2为6cm8cm, 刀齿两端支撑l1与刀齿高度l2的关系 是: 1/2l2l12/3l2; 浅耕刀齿5-2的螺旋方向有利于促使开沟抛土向两侧推动的效果, 工作 说 明 书 4/6 页 7 CN 206061447 U 7 后的浅耕层由浅耕碎土和开沟抛土碎土组成, 故浅耕刀齿5-2同时起着推土、 碎土和浅耕的 作用, 由于浅耕刀齿5-2只是少量切割土壤, 耗能低; 0049 平土板支座5-41安装在平土板5-3上, 支撑杆5-48一端通过开口销5-42、 销钉5-44 固定于平土板支座5-41, 另一端与平土板支撑架。

30、3-13连接, 旋转销支座5-47固定于平土板 支撑架3-13, 并通过旋转销钉5-46与支撑杆5-48连接, 弹簧座5-43安装在支撑杆5-48底部, 弹簧5-45套装在旋转销支座5-47与弹簧座5-43之间, 上铰接板5-52与下铰接板5-54分别套 装在中心轴5-53上, 且上铰接板5-52通过螺栓5-51紧固于主梁3-5, 下铰接板5-54通过螺栓 5-51紧固于平土板5-3。 0050 参见图7所示, 侧支撑轴箱7包括防尘挡圈7-1、 内端盖7-2、 轴承7-3、 侧支撑轴7-4、 外端盖7-5、 螺栓7-6、 密封圈7-7, 侧支撑轴7-4一端通过轴承7-3套装在外端盖7-5与内端。

31、盖 7-2内, 以实现定位, 另一端通过花键与旋耕轴内花键套5-1连接, 并最终对旋耕轴4-1起支 撑作用; 而外端盖7-5与内端盖7-2通过螺栓7-6连接在侧板3-9上, 侧板3-9固定在机架3上, 并在内端盖7-2内安装有用于对侧支撑轴7-4进行密封的密封圈7-7与防尘挡圈7-1。 0051 参见图910所示, 开沟总成4包括旋耕轴4-1、 反开沟刀片4-2、 正开沟刀片4-3、 刀 片座4-4、 螺栓4-5、 挡土板4-6、 挡土板加强筋4-7及挡土板安装座4-8, 挡土板安装座4-8通 过螺栓4-5安装在挡土板支撑架3-11上, 并在挡土板支撑架3-11上设置有挡土板支撑架加 强筋3-。

32、12, 挡土板4-6安装在挡土板安装座4-8上, 并在挡土板4-6前端设置有挡土板加强筋 4-7; 刀片座4-4焊接在旋耕轴4-1上, 反开沟刀片4-2、 正开沟刀片4-3通过螺栓固定在刀片 座4-4上, 且刀片在圆周上成120 均布三把, 并在旋耕轴4-1轴向上围绕中心点对称均匀布 置, 轴向上的距离稍微大于刀片宽度, 约有5-10mm间距, 虽然有此间距, 但由于旋耕后土块 破碎, 不会影响开沟效果; 同时在旋耕轴4-1一侧布置两组正开沟刀片4-3, 另一侧布置两组 反开沟刀片4-2, 使得旋耕开沟的抛土分别抛向开沟机两侧或沿着轴向, 旋耕推土效果如图 8所示; 且此四组开沟刀片在旋耕轴圆。

33、周方向上成 1 2 330 均匀布置, 使得开沟作 业时, 无两片以上刀片同时进入土壤, 工作阻力均匀, 同时每片刀片的位置也不影响到其他 刀片的抛土, 有利于提高机械的稳定性和抛土性; 挡土板4-6用于清理沟渠和阻挡旋耕刀片 周向甩土。 0052 参见图11所示, 侧传动箱6由箱体6-1、 密封端盖6-2、 轴承6-3、 第一惰轮轴6-4、 第 二惰轮轴6-5、 螺栓6-6、 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6-7、 卡环6-8、 通孔端盖6-9、 密封圈6-10、 防尘 挡圈6-11、 侧传动箱输出轴6-12、 第二惰轮轴齿轮6-13、 凸台端盖6-14、 第一惰轮轴齿轮6- 15、 侧传动箱输入轴6-。

34、16及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6-17组成; 箱体6-1内依次安装有侧传动箱 输入轴6-16、 第一惰轮轴6-4、 第二惰轮轴6-5及侧传动箱输出轴6-12, 侧传动箱输入轴6-16 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密封端盖6-2内, 另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通孔端盖6-9内并伸出 通孔端盖6-9, 连接轴1-42通过连接轴花键套1-41嵌套于侧传动箱输入轴6-16伸出通孔端 盖6-9的一端; 侧传动箱输入轴齿轮6-17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入轴6-16上, 第一惰轮轴齿轮6- 15套装第一惰轮轴6-4上, 第二惰轮轴齿轮6-13套装第二惰轮轴6-5上, 侧传动箱输出轴齿 轮6-7套装在侧传动箱输出轴6-12;。

35、 侧传动箱输出轴6-12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密封端盖 6-2内, 另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通孔端盖6-9内并伸出通孔端盖6-9, 旋耕轴4-1通过旋耕 轴内花键套5-1嵌套于侧传动箱输出轴6-12, 通孔端盖6-9内安装有用于对侧传动箱输入轴 6-16、 侧传动箱输出轴6-12进行密封的密封圈6-10与防尘挡圈6-11, 且侧传动箱输入轴齿 说 明 书 5/6 页 8 CN 206061447 U 8 轮6-17与第一惰轮轴齿轮6-15啮合, 第一惰轮轴齿轮6-15与第二惰轮轴齿轮6-13啮合, 第 二惰轮轴齿轮6-13与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6-7啮合, 密封端盖6-2紧固于箱体6-1, 。

36、同时箱体 6-1上端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3-1与锥齿轮箱1连接, 中间通过螺栓与主梁法兰3-8连接; 动 力由连接轴1-42通过连接轴花键套1-41输出至侧传动箱输入轴6-16, 经侧传动箱输入轴齿 轮6-17、 第一惰轮轴齿轮6-15、 第二惰轮轴齿轮6-13、 传递至侧传动箱输出轴齿轮6-7, 而后 传递至侧传动箱输出轴6-12, 通过旋耕轴花键套5-1输出至旋耕轴4-1, 此侧传动箱6只起传 动作用, 无需变速或减速。 0053 第一惰轮轴6-4与第二惰轮轴6-5安装结构相同, 第一惰轮轴6-4一端通过轴承6-3 安装在密封端盖6-2内, 另一端通过轴承6-3安装在凸台端盖6-14, 密封。

37、端盖6-2与凸台端盖 6-14紧固于箱体6-1。 0054 参见图1213所示, 三点悬挂2包括骑马螺栓2-1、 横连接板2-2、 斜侧板2-3、 连接 螺栓2-4、 斜连接板2-5、 锥齿轮箱连接座2-6、 横连接板座2-7、 下悬挂支座2-8; 横连接板2-2 对称布置在锥齿轮箱连接座3-3两侧, 并焊接在横连接板座2-7上, 且在横连接板2-2末端设 置有连接孔, 用于形成三点悬挂2的两点, 横连接板座2-7通过骑马螺栓2-1固定在主梁3-5 上; 斜连接板2-5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在锥齿轮箱连接座2-6上, 另一端通过连接螺栓2-4与斜 侧板2-3一端连接, 形成三点悬挂2的第三点, 斜侧。

38、板2-3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横连接板2-2连 接; 下悬挂支座2-8用于三点悬挂2点挂接在拖拉机上; 0055 机架3包括连接轴外套法兰3-1、 连接轴外套3-2、 锥齿轮箱安装座3-3、 固定架3-4、 主梁3-5、 上挡板3-6、 固定架法兰3-7、 主梁法兰3-8、 侧板3-9、 螺栓3-10、 挡土板支撑架3- 11、 挡土板支撑架加强筋3-12及平土板支撑架3-13, 锥齿轮箱1通过螺栓紧固在锥齿轮箱安 装座3-3和主梁3-5上, 主梁3-5两端分别通过法兰与侧板3-9、 侧传动箱6连接; 侧传动箱6上 端通过连接轴外套法兰3-1与锥齿轮箱1连接, 中间通过螺栓与主梁法兰3-8连接, 侧。

39、板3-9 上端通过固定架法兰3-7固定于固定架3-4, 固定架3-4连接在锥齿轮箱1上; 机架3连接类似 两套正四边形结构, 强度大, 不易变形。 0056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 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实用新型还 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 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6/6 页 9 CN 206061447 U 9 图1 。

40、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9 页 10 CN 206061447 U 10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9 页 11 CN 206061447 U 11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9 页 12 CN 206061447 U 12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9 页 13 CN 206061447 U 13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9 页 14 CN 206061447 U 14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6/9 页 15 CN 206061447 U 15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7/9 页 16 CN 206061447 U 16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8/9 页 17 CN 206061447 U 17 图13 说 明 书 附 图 9/9 页 18 CN 206061447 U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