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09597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1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44955.7

申请日:

20160825

公开号:

CN206005262U

公开日:

201703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F29/00,A01F29/09

主分类号:

A01F29/00,A01F29/09

申请人:

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小卫,邓生利,张百虎,田英申

地址:

710605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办西关

优先权:

CN201620944955U

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中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玉米秸秆、稻草等多种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墙板,在墙板间设有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下链轮和主动链轮的上辊、下辊和主动链轮轴组成的辊轮进料机构,内中的上辊和下辊之间构成辊轮进料机构的进料口,在墙板间还设有用于使上辊做上下运动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可保证上下两个料辊在秸秆通过过程中的有效夹持,使输料速度保持匀速,确保秸秆加工获得较高的丝化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墙板(3),其特征在于:在墙板(3)间设有辊轮进料机构,所述的辊轮进料机构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12)、下链轮(1)和主动链轮(2)的上辊(21)、下辊(20)和主动链轮轴(22)组成,上辊(21)和下辊(20)之间构成进料机构的进料口,在墙板(3)间还设有用于使上辊(21)做上下运动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由张紧链轮(9)、扁钢(16)、滑块(13)、摇臂(7)、圆柱压缩弹簧(10)、链条(4)、上辊扭簧(14)和摇臂扭簧(5)组成,张紧链轮(9)的链轮轴(8)位设在主动链轮轴(22)的上方,闭合运行的链条(4)按顺时针向依次绕过张紧链轮(9)、主动链轮(2)和下链轮(1),其由下链轮(1)至张紧链轮(9)段的链体按逆时针向绕行在上链轮(12)的轮轨上,扁钢(16)焊接在墙板(3)上且与墙板(3)形成一定夹角,在扁钢(16)上设有供滑块(13)上下运动的轨道,上辊(21)的辊轴装在滑块(13)上,平向设置的摇臂(7)的中部杆体铰装在张紧链轮(9)的链轮轴(8)上,其一端与摇臂扭簧(5)的小轴(6)连接,另一端压在圆柱压缩弹簧(10)的上端,圆柱压缩弹簧(10)的下端通过弹簧杆座(17)装在滑块(13)上,上辊扭簧(14)的一端连装在墙板(3)上,另一端通过扭簧座(15)装在滑块(13)上,摇臂扭簧(5)的一端顶触在墙板(3)上,另一端卡在摇臂(7)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墙板(3)上设有用于限定上辊(21)上行高位的限位杆(1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对玉米秸秆、稻草等多种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秸秆揉丝机是一种秸秆加工机械。它通过动力设备将动力传递给喂入机构,喂入机构再将由操作人员均匀摊平在喂入链板上的秸秆通过机构匀速送入揉搓筒,揉搓筒内的转子通过动力设备的带动做高速旋转运动,转子上的锤片和揉搓板配合作用,对秸秆进行纵向击打、撕裂,揉搓至丝状,最后再由高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离心风力将物料通过出草口抛出机外。由于现有秸秆揉丝机的结构都是采用上下两个料辊作为秸秆进料口,在秸秆通过过程中,上辊不能视秸秆进料多少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以致两个料辊不能对秸秆通过的全过程进行始终夹紧,进而使单位时间内进入揉搓筒的秸秆长度不一致和秸秆表面的硬度大,影响秸秆的丝化率,不利于反刍动物的采食、咀嚼和消化,也致使物料利用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该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的结构科学合理、操作方便,可保证上下两个料辊在秸秆通过过程中的有效夹持,使输料速度保持匀速,确保秸秆加工获得较高的丝化率。

用于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墙板,在墙板间设有辊轮进料机构,所述的辊轮进料机构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下链轮和主动链轮的上辊、下辊和主动链轮轴组成,上辊和下辊之间构成进料机构的进料口,在墙板间还设有用于使上辊做上下运动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

上述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中,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由张紧链轮、扁钢、滑块、摇臂、圆柱压缩弹簧、链条、上辊扭簧和摇臂扭簧组成,张紧链轮的链轮轴位设在主动链轮轴的上方,闭合运行的链条按顺时针向依次绕过张紧链轮、主动链轮和下链轮,其由下链轮至张紧链轮段的链体按逆时针向绕行在上链轮的轮轨上,扁钢焊接在墙板上且与墙板形成一定夹角,在扁钢上设有供滑块上下运动的轨道,上辊的辊轴装在滑块上,平向设置的摇臂的中部杆体铰装在张紧链轮的链轮轴上,其一端与摇臂扭簧的小轴连接,另一端压在圆柱压缩弹簧的上端,圆柱压缩弹簧的下端通过弹簧杆座装在滑块上,上辊扭簧的一端连装在墙板上,另一端通过扭簧座装在滑块上,摇臂扭簧的一端顶触在墙板上,另一端卡在摇臂下端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墙板上设有用于限定上辊上行高位的限位杆。

实际工作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辊、下辊、主动链轮轴与机构上四个链轮(上链轮、下链轮、张紧链轮、主动链轮)及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配合使用,并通过链条进行动力传输。当秸秆通过上辊和下辊之间的空间(进料口)时,上辊因秸秆在通过过程中向上顶而提供的向上力作用下,会使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中的滑块在扁钢轨道内向上移动,带动上辊向上运动,进而使上辊扭簧处于压缩状态,于是下链轮和张紧链轮之间的链条变松,圆柱压缩弹簧初始压缩的状态被打破,向未压缩状态复原,促动摇臂向上动作,使链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证上链轮和链条有一定的包角以保障上辊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伴随有旋转运动,且运动方向与下辊运动方向相反。这样,既保证了上下料辊对秸秆进行输送,又保证了上下料辊从秸秆进入到秸秆完全通过过程中,上辊与下辊之间中心距随秸秆呈现的波浪状随时做出调整,并对秸秆夹紧,从而保证了对秸秆的有效夹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将扭簧座、弹簧杆座与上辊结合为一个整体,当上辊初始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上辊扭簧始终给予上辊一个回到初始位置的力,使上辊在秸秆通过的过程中始终对秸秆进行夹持,当秸秆通过结束时,上辊扭簧又可促使上辊及时回到初始的最低位置;而当上辊的初始位置发生变化时,圆柱压缩弹簧初始压缩的状态被打破,圆柱压缩弹簧向未压缩状态复原后促使摇臂向上动作,链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证固定在上辊轴上的上链轮与链条配合,保障了上辊的旋转运动。

2、本实用新型结构中,当上辊在自重和上辊扭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上链轮压紧链条使摇臂向下运动,圆柱压缩弹簧和摇臂扭簧处于压缩状态,为下一次上辊向上运动的过程及时调整链条的松紧度而蓄积能量,保证整套结构的可持续运作。

3、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限位杆作为一个独立的辅助结构,工作时可以通过它伸入机构的长度来调整上辊向上运动的最高点,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上辊运动到最到点时仍然在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之内,保证夹持功能不失效;另一方面也对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起了保护作用,防止上辊扭簧因弹性变形量超过变形范围而发生折断的情况发生。

4、本实用新型整个传动部件中的各零件结构简单,传动形式易于实现,操作方便,可保证上下两个料辊在秸秆通过过程中的有效夹持,秸秆加工丝化率高,有利于反刍动物的采食、咀嚼和消化,提高了物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夹持机构的旋转阶梯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各数字标号名称分别是:1-下链轮,2-主动链轮,3-墙板,4-链条,5-摇臂扭簧,6-小轴,7-摇臂,8-链轮轴,9-张紧链轮,10-圆柱压缩弹簧,11-限位杆,12-主动链轮,13-滑块,14-上辊扭簧,15-扭簧座,16-扁钢,17-弹簧杆座,18-墙板支撑杆,19-轴承,20-下辊,21-上辊,22-主动链轮轴,23-输送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形式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由对称设置的墙板3以及在墙板3间设置的辊轮进料机构和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等部分组成。

辊轮进料机构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12、下链轮1和主动链轮2的上辊21、下辊20和主动链轮轴22的三个料辊组成,其中上辊21和下辊20之间构成进料机构的进料口,安装在三个料辊轴端面的链轮与起张紧作用的张紧链轮配合使用,通过链条4进行动力传输,实现揉丝机的进料夹持功能。

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由张紧链轮9、扁钢16、滑块13、摇臂7、圆柱压缩弹簧10、链条4、上辊扭簧14和摇臂扭簧5组成。张紧链轮9的链轮轴8位设在主动链轮轴22的上方,闭合运行的链条4按顺时针向依次绕过张紧链轮9、主动链轮2和下链轮1,其由下链轮1至张紧链轮9段的链体按逆时针向绕行在上链轮12的轮轨上。扁钢16焊接在墙板3上,在扁钢16的一侧开有上下行的轨道。滑块13的一侧插装在扁钢16的轨道中并可沿轨道做上下运动,上辊21的辊轴装在滑块13上。平向设置的摇臂7的中部杆体铰装在张紧链轮9的链轮轴8上,摇臂7一端与摇臂扭簧5的小轴6连接,另一端压在圆柱压缩弹簧10的上端,工作中张紧链轮9通过链轮轴8固定在摇臂7上做围绕链轮轴8的旋转运动,摇臂7和摇臂扭簧5通过小轴6固定在机构墙板3上,摇臂7绕小轴6可做圆弧运动。圆柱压缩弹簧10的下端通过弹簧杆座17装在滑块13上。上辊扭簧14的一端连装在墙板3上,另一端通过扭簧座15装在滑块13上,摇臂扭簧5的一端顶触在墙板3上,另一端卡在摇臂7的下端面。在墙板3上设有用于限定上辊21上行高位的限位杆11。

上述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中,张紧链轮9、链轮轴8、摇臂7、摇臂扭簧、圆柱压缩弹簧10、弹簧杆座17组成了第一部分辅助调节机构,该辅助调节机构中张紧链轮9通过链轮轴8固定在摇臂7上,摇臂7的另一端通过小轴6卷装摇臂扭簧5与墙板3进行固定,摇臂7的端部通过安装有圆柱压缩弹簧10的弹簧杆座17与上辊21进行衔接;上辊扭簧14、扭簧座15组成第二部分辅助调节机构,以上辊21作为中间环节,将第一部分辅助调节机构和第二部分辅助调节机构串接起来,共同起作用;限位杆11为独立的第三部分辅助调节机构,当上辊21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时起限位作用,保证上辊运动到最到点时仍然在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际工作中,各料辊与链轮的配合使用有两种动作方式,即围绕安装轴轴向所做的定点旋转以及伴随上辊21上下运动过程中的不定点的旋转,具体包括:下链轮1与下辊20配合动作,在轴向方向上做定点的旋转运动,主动链轮2与主动链轮轴22配合动作,在轴向方向上做定点的旋转运动,其间下辊20和主动链轮轴22的旋转方向一致;上链轮12和上辊21配合使用,在轴向方向上做旋转运动,因上链轮12固定在滑块13上,扁钢16焊接在墙板3上且与墙板3形成一定夹角,其上位滑块13提供了可以上下运动的轨道,所以上辊21和上链轮12可以在竖直方向实现不定点的旋转动作。具体对秸秆进行加工的过程中,当秸秆通过上辊21和下辊20之间的空间(进料口)时,上辊21因秸秆在通过过程中向上顶而提供的向上力作用下,会使滑块13在扁钢轨道内向上移动,带动上辊21向上运动,进而使上辊扭簧14处于压缩状态,于是下链轮1和张紧链轮9之间的链条变松,圆柱压缩弹簧10初始压缩的状态被打破,向未压缩状态复原,促动摇臂7向上动作,使链条4始终处于张紧状态,保证上链轮1和链条4有一定的包角以保障上辊21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伴随有旋转运动,且运动方向与下辊20运动方向相反。这样,既保证了上下料辊对秸秆进行输送,又保证了上下料辊从秸秆进入到秸秆完全通过过程中,上辊21与下辊20之间中心距随秸秆呈现的波浪状随时做出调整,并对秸秆夹紧,从而保证了对秸秆的有效夹持。

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44955.7 (22)申请日 2016.08.25 (73)专利权人 西安新天地草业有限公司 地址 710605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雨金街 办西关 (72)发明人 于小卫 邓生利 张百虎 田英申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代理人 李中群 (51)Int.Cl. A01F 29/00(2006.01) A01F 29/09(2010.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

2、构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对玉米秸秆、 稻草 等多种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的三辊式中型揉丝 机进料夹持机构, 包括对称设置的墙板, 在墙板 间设有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 下链轮和主动链 轮的上辊、 下辊和主动链轮轴组成的辊轮进料机 构, 内中的上辊和下辊之间构成辊轮进料机构的 进料口, 在墙板间还设有用于使上辊做上下运动 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科学 合理、 操作方便, 可保证上下两个料辊在秸秆通 过过程中的有效夹持, 使输料速度保持匀速, 确 保秸秆加工获得较高的丝化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2页 CN 206005262 U 2017.03.15 CN。

3、 206005262 U 1.一种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包括对称设置的墙板(3), 其特征在于: 在墙 板(3)间设有辊轮进料机构, 所述的辊轮进料机构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12)、 下链轮(1) 和主动链轮(2)的上辊(21)、 下辊(20)和主动链轮轴(22)组成, 上辊(21)和下辊(20)之间构 成进料机构的进料口, 在墙板(3)间还设有用于使上辊(21)做上下运动的进料口弹性调节 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进料口 弹性调节机构由张紧链轮(9)、 扁钢(16)、 滑块(13)、 摇臂(7)、 圆柱压缩弹簧(10)、 链。

4、条(4)、 上辊扭簧(14)和摇臂扭簧(5)组成, 张紧链轮(9)的链轮轴(8)位设在主动链轮轴(22)的上 方, 闭合运行的链条(4)按顺时针向依次绕过张紧链轮(9)、 主动链轮(2)和下链轮(1), 其由 下链轮(1)至张紧链轮(9)段的链体按逆时针向绕行在上链轮(12)的轮轨上, 扁钢(16)焊接 在墙板(3)上且与墙板(3)形成一定夹角, 在扁钢(16)上设有供滑块(13)上下运动的轨道, 上辊(21)的辊轴装在滑块(13)上, 平向设置的摇臂(7)的中部杆体铰装在张紧链轮(9)的链 轮轴(8)上, 其一端与摇臂扭簧(5)的小轴(6)连接, 另一端压在圆柱压缩弹簧(10)的上端, 圆柱。

5、压缩弹簧(10)的下端通过弹簧杆座(17)装在滑块(13)上, 上辊扭簧(14)的一端连装在 墙板(3)上, 另一端通过扭簧座(15)装在滑块(13)上, 摇臂扭簧(5)的一端顶触在墙板(3) 上, 另一端卡在摇臂(7)下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其特征在于: 在墙板(3) 上设有用于限定上辊(21)上行高位的限位杆(1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05262 U 2 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用于对玉米秸秆、 稻草等多种 农作物秸秆进行加工的三辊式中型揉。

6、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秸秆揉丝机是一种秸秆加工机械。 它通过动力设备将动力传递给喂入机构, 喂入 机构再将由操作人员均匀摊平在喂入链板上的秸秆通过机构匀速送入揉搓筒, 揉搓筒内的 转子通过动力设备的带动做高速旋转运动, 转子上的锤片和揉搓板配合作用, 对秸秆进行 纵向击打、 撕裂, 揉搓至丝状, 最后再由高速旋转的转子产生的离心风力将物料通过出草口 抛出机外。 由于现有秸秆揉丝机的结构都是采用上下两个料辊作为秸秆进料口, 在秸秆通 过过程中, 上辊不能视秸秆进料多少的变化而及时作出调整, 以致两个料辊不能对秸秆通 过的全过程进行始终夹紧, 进而使单位时间内进入揉搓筒的秸秆长度。

7、不一致和秸秆表面的 硬度大, 影响秸秆的丝化率, 不利于反刍动物的采食、 咀嚼和消化, 也致使物料利用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 提供一种三辊式中型揉 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该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的结构科学合理、 操作方便, 可保证上下两个料 辊在秸秆通过过程中的有效夹持, 使输料速度保持匀速, 确保秸秆加工获得较高的丝化率。 0004 用于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所述: 0005 一种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 包括对称设置的墙板, 在墙板间设有辊轮 进料机构, 所述的辊轮进料机构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 下链轮和主动链轮。

8、的上辊、 下辊和 主动链轮轴组成, 上辊和下辊之间构成进料机构的进料口, 在墙板间还设有用于使上辊做 上下运动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 0006 上述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中, 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由张紧链轮、 扁钢、 滑块、 摇臂、 圆柱压缩弹簧、 链条、 上辊扭簧和摇臂扭簧组成, 张紧链轮的链轮轴位设在主动 链轮轴的上方, 闭合运行的链条按顺时针向依次绕过张紧链轮、 主动链轮和下链轮, 其由下 链轮至张紧链轮段的链体按逆时针向绕行在上链轮的轮轨上, 扁钢焊接在墙板上且与墙板 形成一定夹角, 在扁钢上设有供滑块上下运动的轨道, 上辊的辊轴装在滑块上, 平向设置的 摇臂的中部杆体铰装在张紧链。

9、轮的链轮轴上, 其一端与摇臂扭簧的小轴连接, 另一端压在 圆柱压缩弹簧的上端, 圆柱压缩弹簧的下端通过弹簧杆座装在滑块上, 上辊扭簧的一端连 装在墙板上, 另一端通过扭簧座装在滑块上, 摇臂扭簧的一端顶触在墙板上, 另一端卡在摇 臂下端面。 000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在墙板上设有用于限定上辊上行高位的限 位杆。 0008 实际工作中,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辊、 下辊、 主动链轮轴与机构上四个链轮(上链轮、 下链轮、 张紧链轮、 主动链轮)及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配合使用, 并通过链条进行动力传输。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206005262 U 3 当秸秆通过上辊和下辊之。

10、间的空间(进料口)时, 上辊因秸秆在通过过程中向上顶而提供的 向上力作用下, 会使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中的滑块在扁钢轨道内向上移动, 带动上辊向上 运动,进而使上辊扭簧处于压缩状态, 于是下链轮和张紧链轮之间的链条变松, 圆柱压缩弹 簧初始压缩的状态被打破, 向未压缩状态复原, 促动摇臂向上动作, 使链条始终处于张紧状 态, 保证上链轮和链条有一定的包角以保障上辊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伴随有旋转运动, 且 运动方向与下辊运动方向相反。 这样, 既保证了上下料辊对秸秆进行输送, 又保证了上下料 辊从秸秆进入到秸秆完全通过过程中,上辊与下辊之间中心距随秸秆呈现的波浪状随时做 出调整, 并对秸秆夹紧, 从。

11、而保证了对秸秆的有效夹持。 0009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0 1、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 将扭簧座、 弹簧杆座与上辊结合为一个整体, 当上辊初始位 置发生变化时, 通过上辊扭簧始终给予上辊一个回到初始位置的力, 使上辊在秸秆通过的 过程中始终对秸秆进行夹持, 当秸秆通过结束时, 上辊扭簧又可促使上辊及时回到初始的 最低位置; 而当上辊的初始位置发生变化时, 圆柱压缩弹簧初始压缩的状态被打破, 圆柱压 缩弹簧向未压缩状态复原后促使摇臂向上动作, 链条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保证固定在上辊 轴上的上链轮与链条配合, 保障了上辊的旋转运动。 0011 2、 本实用新型结构中,。

12、 当上辊在自重和上辊扭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时, 上链轮压 紧链条使摇臂向下运动, 圆柱压缩弹簧和摇臂扭簧处于压缩状态, 为下一次上辊向上运动 的过程及时调整链条的松紧度而蓄积能量, 保证整套结构的可持续运作。 0012 3、 在本实用新型结构中, 限位杆作为一个独立的辅助结构, 工作时可以通过它伸 入机构的长度来调整上辊向上运动的最高点, 这样一方面可以保证上辊运动到最到点时仍 然在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的调节范围之内, 保证夹持功能不失效; 另一方面也对进料口弹 性调节机构起了保护作用, 防止上辊扭簧因弹性变形量超过变形范围而发生折断的情况发 生。 0013 4、 本实用新型整个传动部件中的各零件。

13、结构简单, 传动形式易于实现, 操作方便, 可保证上下两个料辊在秸秆通过过程中的有效夹持, 秸秆加工丝化率高, 有利于反刍动物 的采食、 咀嚼和消化, 提高了物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是图1所示夹持机构的旋转阶梯剖面结构的示意图。 0016 图中各数字标号名称分别是: 1下链轮, 2主动链轮, 3墙板, 4链条, 5摇 臂扭簧, 6小轴, 7摇臂, 8链轮轴, 9张紧链轮, 10圆柱压缩弹簧, 11限位杆, 12 主动链轮, 13滑块, 14上辊扭簧, 15扭簧座, 16扁钢, 17弹簧杆座, 18墙板支撑 杆, 19轴承, 。

14、20下辊, 21上辊, 22主动链轮轴, 23输送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 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形式 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8 参见附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三辊式中型揉丝机进料夹持机构由对称设置的墙板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6005262 U 4 3以及在墙板3间设置的辊轮进料机构和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等部分组成。 0019 辊轮进料机构由端面分别装有上链轮12、 下链轮1和主动链轮2的上辊21、 下辊20 和主动链轮轴22的三个料辊组成, 其中上辊21和下辊20之间构成进料机构的进料口, 安装 在三个料辊轴端面的链。

15、轮与起张紧作用的张紧链轮配合使用, 通过链条4进行动力传输, 实 现揉丝机的进料夹持功能。 0020 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由张紧链轮9、 扁钢16、 滑块13、 摇臂7、 圆柱压缩弹簧10、 链条 4、 上辊扭簧14和摇臂扭簧5组成。 张紧链轮9的链轮轴8位设在主动链轮轴22的上方, 闭合运 行的链条4按顺时针向依次绕过张紧链轮9、 主动链轮2和下链轮1, 其由下链轮1至张紧链轮 9段的链体按逆时针向绕行在上链轮12的轮轨上。 扁钢16焊接在墙板3上, 在扁钢16的一侧 开有上下行的轨道。 滑块13的一侧插装在扁钢16的轨道中并可沿轨道做上下运动, 上辊21 的辊轴装在滑块13上。 平向设置的摇。

16、臂7的中部杆体铰装在张紧链轮9的链轮轴8上, 摇臂7 一端与摇臂扭簧5的小轴6连接, 另一端压在圆柱压缩弹簧10的上端, 工作中张紧链轮9通过 链轮轴8固定在摇臂7上做围绕链轮轴8的旋转运动, 摇臂7和摇臂扭簧5通过小轴6固定在机 构墙板3上, 摇臂7绕小轴6可做圆弧运动。 圆柱压缩弹簧10的下端通过弹簧杆座17装在滑块 13上。 上辊扭簧14的一端连装在墙板3上, 另一端通过扭簧座15装在滑块13上, 摇臂扭簧5的 一端顶触在墙板3上, 另一端卡在摇臂7的下端面。 在墙板3上设有用于限定上辊21上行高位 的限位杆11。 0021 上述的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中, 张紧链轮9、 链轮轴8、 摇臂7。

17、、 摇臂扭簧、 圆柱压缩 弹簧10、 弹簧杆座17组成了第一部分辅助调节机构, 该辅助调节机构中张紧链轮9通过链轮 轴8固定在摇臂7上, 摇臂7的另一端通过小轴6卷装摇臂扭簧5与墙板3进行固定, 摇臂7的端 部通过安装有圆柱压缩弹簧10的弹簧杆座17与上辊21进行衔接; 上辊扭簧14、 扭簧座15组 成第二部分辅助调节机构, 以上辊21作为中间环节, 将第一部分辅助调节机构和第二部分 辅助调节机构串接起来, 共同起作用; 限位杆11为独立的第三部分辅助调节机构, 当上辊21 向上运动达到最高点时起限位作用, 保证上辊运动到最到点时仍然在进料口弹性调节机构 的调节范围之内。 0022 本实用新型。

18、实际工作中, 各料辊与链轮的配合使用有两种动作方式, 即围绕安装 轴轴向所做的定点旋转以及伴随上辊21上下运动过程中的不定点的旋转, 具体包括: 下链 轮1与下辊20配合动作, 在轴向方向上做定点的旋转运动, 主动链轮2与主动链轮轴22配合 动作, 在轴向方向上做定点的旋转运动, 其间下辊20和主动链轮轴22的旋转方向一致; 上链 轮12和上辊21配合使用, 在轴向方向上做旋转运动, 因上链轮12固定在滑块13上, 扁钢16焊 接在墙板3上且与墙板3形成一定夹角, 其上位滑块13提供了可以上下运动的轨道, 所以上 辊21和上链轮12可以在竖直方向实现不定点的旋转动作。 具体对秸秆进行加工的过程。

19、中, 当秸秆通过上辊21和下辊20之间的空间(进料口)时, 上辊21因秸秆在通过过程中向上顶而 提供的向上力作用下, 会使滑块13在扁钢轨道内向上移动, 带动上辊21向上运动,进而使上 辊扭簧14处于压缩状态, 于是下链轮1和张紧链轮9之间的链条变松, 圆柱压缩弹簧10初始 压缩的状态被打破, 向未压缩状态复原, 促动摇臂7向上动作, 使链条4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保证上链轮1和链条4有一定的包角以保障上辊21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伴随有旋转运动, 且 运动方向与下辊20运动方向相反。 这样, 既保证了上下料辊对秸秆进行输送, 又保证了上下 料辊从秸秆进入到秸秆完全通过过程中,上辊21与下辊20之间中心距随秸秆呈现的波浪状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6005262 U 5 随时做出调整, 并对秸秆夹紧, 从而保证了对秸秆的有效夹持。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6005262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6005262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6005262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