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pdf

上传人:111****11 文档编号:7097432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99.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278876.7

申请日:

20160407

公开号:

CN205611669U

公开日:

201610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

主分类号:

A23F3/06

申请人:

贵州双木农机有限公司

发明人:

林坚强,肖梅,曾荣华,钱阳平,陈三良

地址: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夏云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620278876U

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石文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包括机架、槽体、电机、热风装置、输送装置、匀料装置,槽体倾斜地设置在机架上,热风装置位于槽体倾斜方向的上端部,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网带和张紧轮,输送网带通过张紧轮设置于槽体内,匀料装置位于槽体倾斜方向的下端部,并位于输送装置上方,通过设置在槽体上的电机带动其旋转。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煨青机,通过在输送装置上设置匀料装置,可将鲜茶叶均匀地摊平在输送装置上,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热量从热风管道中的通风孔吹向输送网带中的茶叶,在热风作用下逐步减少水分,加热均匀,可加快萎凋进程,减少萎凋时间,提高萎凋效率,缩短茶叶生产周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生产加工。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槽体(2)、电机(3)、热风装置(4)、输送装置(5)、匀料装置(6),所述槽体(2)倾斜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热风装置(4)位于所述槽体(2)倾斜方向的上端部,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网带(51)和张紧轮(52),输送网带(51)通过张紧轮(52)设置于槽体(2)内,所述匀料装置(6)位于所述槽体(2)倾斜方向的下端部,并位于输送装置(5)上方,通过设置在槽体(2)上的电机(3)带动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装置(4)包括电热炉(41)、风机(42)、通风管道(43)和热风管道(44),所述风机(42)、电热炉(41)、通风管道(43)和热风管道(44)依次连接并设置在机架(1)上,其中所述热风管道(44)位于槽体(2)的上方,并在所述热风管道(4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45),所述通风孔(45)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槽体(2)一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装置(6)为匀叶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背景技术

茶叶萎凋是制茶的一道工序,刚采摘下来的鲜叶水分含量高达75%~80%,萎凋主要目的在于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促进酵素产生复杂之化学变化。目前一些茶叶制作企业在制作茶叶时对于鲜茶叶的萎凋一般都是在放置鲜茶叶的槽体上部采用风扇对鲜茶叶从上往下进行吹风萎凋,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把上面一层的鲜茶叶萎凋,而底部的鲜茶叶基本上很难萎凋完全,从而影响后续的工作。并且采用此萎凋方法效率其非常低,时间长,不适用规模化生产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包括机架、槽体、电机、热风装置、输送装置、匀料装置,所述槽体倾斜地设置在机架上,所述热风装置位于所述槽体倾斜方向的上端部,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网带和张紧轮,输送网带通过张紧轮设置于槽体内,所述匀料装置位于所述槽体倾斜方向的下端部,并位于输送装置上方,通过设置在槽体上的电机带动其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装置包括电热炉、风机、通风管道和热风管道,所述风机、电热炉、通风管道和热风管道依次连接并设置在机架上,其中所述热风管道位于槽体的上方,并在所述热风管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槽体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匀料装置为匀叶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通过在输送装置上设置匀料装置,可将鲜茶叶均匀地摊平在输送装置上,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通过风机可将热量从热风管道中的通风孔吹向输送网带中的茶叶,在热风作用下逐步减少水分,加热均匀,可大大加快萎凋进程,减少萎凋时间,节省人力,提高茶叶萎凋效率,缩短茶叶生产周期。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所示:1-机架、2-槽体、3-电机、4-热风装置、41-电热炉、42-风机、43-通风管道、44-热风管道、45-通风孔、5-输送装置、51-输送网带、52-张紧轮、6-匀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包括机架1、槽体2、电机3、热风装置4、输送装置5、匀料装置6,所述槽体2倾斜地设置在机架1上,所述热风装置4位于所述槽体2倾斜方向的上端部,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网带51和张紧轮52,输送网带51通过张紧轮52设置于槽体2内,所述匀料装置6位于所述槽体2倾斜方向的下端部,并位于输送装置5上方,通过设置在槽体2上的电机3带动其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热风装置4包括电热炉41、风机42、通风管道43和热风管道44,所述风机42、电热炉41、通风管道43和热风管道44依次连接并设置在机架1上,其中所述热风管道44位于槽体2的上方,并在所述热风管道4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45,所述通风孔45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槽体2一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匀料装置为匀叶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将鲜茶叶摊放于槽体2内,启动电机3,在匀料装置6的作用下,使得茶叶在输送装置5上摊平均匀,同时启动热风装置4,通过风机42可将热量从热风管道44中的通风孔45吹向输送网带51中的茶叶,不断翻滚的鲜茶叶就在热风环境下逐步减少水分,从而实现快速萎凋。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具有结构简单,加热均匀,可大大加快萎凋进程,减少萎凋时间,保证茶叶的品质,节省人力,使用方便,适于大规模生产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278876.7 (22)申请日 2016.04.07 (73)专利权人 贵州双木农机有限公司 地址 561000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夏云工 业园 (72)发明人 林坚强 肖梅 曾荣华 钱阳平 陈三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50212 代理人 石文义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包 括机架、 槽体、 电机、 热。

2、风装置、 输送装置、 匀料装 置, 槽体倾斜地设置在机架上, 热风装置位于槽 体倾斜方向的上端部, 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网带和 张紧轮, 输送网带通过张紧轮设置于槽体内, 匀 料装置位于槽体倾斜方向的下端部, 并位于输送 装置上方, 通过设置在槽体上的电机带动其旋 转。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煨青机, 通过在输送装置 上设置匀料装置, 可将鲜茶叶均匀地摊平在输送 装置上, 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 热量从热风管道 中的通风孔吹向输送网带中的茶叶, 在热风作用 下逐步减少水分, 加热均匀, 可加快萎凋进程, 减 少萎凋时间, 提高萎凋效率, 缩短茶叶生产周期。 具有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适于大规模生产加工。。

3、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611669 U 2016.10.05 CN 205611669 U 1.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机架 (1) 、 槽体 (2) 、 电机 (3) 、 热风装置 (4) 、 输送装置 (5) 、 匀料装置 (6) , 所述槽体 (2) 倾斜地设置在机架 (1) 上, 所述热风装置 (4) 位于 所述槽体 (2) 倾斜方向的上端部, 所述输送装置 (5) 包括输送网带 (51) 和张紧轮 (52) , 输送 网带 (51) 通过张紧轮 (52) 设置于槽体 (2) 内, 所述匀料装置 (6) 位于所述槽体 (2) 倾斜方向 的下。

4、端部, 并位于输送装置 (5) 上方, 通过设置在槽体 (2) 上的电机 (3) 带动其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装置 (4) 包括电 热炉 (41) 、 风机 (42) 、 通风管道 (43) 和热风管道 (44) , 所述风机 (42) 、 电热炉 (41) 、 通风管道 (43) 和热风管道 (44) 依次连接并设置在机架 (1) 上, 其中所述热风管道 (44) 位于槽体 (2) 的 上方, 并在所述热风管道 (44) 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45) , 所述通风孔 (45) 开口方向朝向 所述槽体 (2) 一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匀料装置 (6) 为匀叶 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11669 U 2 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背景技术 0002 茶叶萎凋是制茶的一道工序, 刚采摘下来的鲜叶水分含量高达7580, 萎凋 主要目的在于减少鲜叶与枝梗的含水量, 促进酵素产生复杂之化学变化。 目前一些茶叶制 作企业在制作茶叶时对于鲜茶叶的萎凋一般都是在放置鲜茶叶的槽体上部采用风扇对鲜 茶叶从上往下进行吹风萎凋, 这种方法一般只能把上面一层的鲜茶叶萎凋, 而底部的鲜茶。

6、 叶基本上很难萎凋完全, 从而影响后续的工作。 并且采用此萎凋方法效率其非常低, 时间 长, 不适用规模化生产加工。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提供一种茶叶自动 煨青机。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包 括机架、 槽体、 电机、 热风装置、 输送装置、 匀料装置, 所述槽体倾斜地设置在机架上, 所述热 风装置位于所述槽体倾斜方向的上端部,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网带和张紧轮, 输送网带 通过张紧轮设置于槽体内, 所述匀料装置位于所述槽体倾斜方向的下端部, 并位于输送装 置上方, 通过设。

7、置在槽体上的电机带动其旋转。 0005 进一步地, 所述热风装置包括电热炉、 风机、 通风管道和热风管道, 所述风机、 电热 炉、 通风管道和热风管道依次连接并设置在机架上, 其中所述热风管道位于槽体的上方, 并 在所述热风管道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 所述通风孔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槽体一侧设置。 0006 进一步地, 所述匀料装置为匀叶器。 0007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通过在输送装置上设置匀料装置, 可将 鲜茶叶均匀地摊平在输送装置上, 在加热装置的作用下, 通过风机可将热量从热风管道中 的通风孔吹向输送网带中的茶叶, 在热风作用下逐步减少水分, 加热均匀, 可大大加快萎凋 进。

8、程, 减少萎凋时间, 节省人力, 提高茶叶萎凋效率, 缩短茶叶生产周期。 具有结构简单, 操 作方便, 适于大规模生产加工。 附图说明 000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0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1 图中所示: 1-机架、 2-槽体、 3-电机、 4-热风装置、 41-电热炉、 42-风机、 43-通风管 道、 44-热风管道、 45-通风孔、 5-输送装置、 51-输送网带、 52-张紧轮、 6-匀料装置。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611669 U 3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如图1和图2所示, 。

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包括机架1、 槽体2、 电机3、 热风装置4、 输送装置5、 匀料装置6, 所述槽体2倾斜地设置在机架1上, 所述热风装置4位于 所述槽体2倾斜方向的上端部, 所述输送装置5包括输送网带51和张紧轮52, 输送网带51通 过张紧轮52设置于槽体2内, 所述匀料装置6位于所述槽体2倾斜方向的下端部, 并位于输送 装置5上方, 通过设置在槽体2上的电机3带动其旋转。 0013 进一步地, 所述热风装置4包括电热炉41、 风机42、 通风管道43和热风管道44, 所述 风机42、 电热炉41、 通风管道43和热风管道44依次连接并设置在机架1上, 其中所述热风管 道。

10、44位于槽体2的上方, 并在所述热风管道44上设置有若干个通风孔45, 所述通风孔45开口 方向朝向所述槽体2一侧设置。 0014 进一步地, 所述匀料装置为匀叶器。 0015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茶叶自动煨青机, 将鲜茶叶摊放于槽 体2内, 启动电机3, 在匀料装置6的作用下, 使得茶叶在输送装置5上摊平均匀, 同时启动热 风装置4, 通过风机42可将热量从热风管道44中的通风孔45吹向输送网带51中的茶叶, 不断 翻滚的鲜茶叶就在热风环境下逐步减少水分, 从而实现快速萎凋。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 茶叶自动煨青机, 具有结构简单, 加热均匀, 可大大加快萎凋进程, 减少萎凋时间, 保证茶叶 的品质, 节省人力, 使用方便, 适于大规模生产加工。 0016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方案, 以上所述仅为 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 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 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 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611669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611669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