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096435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1079220.9

申请日:

20160926

公开号:

CN206078725U

公开日:

201704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02,A01M1/22

主分类号:

A01M1/02,A01M1/22

申请人:

寿光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于广威,李圣辰,李波,卢倩,张卫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金光街1299号潍坊科技学院蓝工院203C室

优先权:

CN201621079220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包括固定器、控制面板、电池、充电口、传感器、划虫落斗、集虫筐、诱芯放置处;其中,所述固定器固定整个诱捕器,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整个诱捕器的开关并可以显示害虫的诱捕时间及个数,所述充电口既可以为电池充电,又可以通过其传输数据,所述传感器可产生瞬时高压,能够电死因放置在诱芯放置处的诱芯引诱过来的害虫,同时记录害虫的触碰时间及个数。该诱捕器为监测和防治舞毒蛾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包括固定器(1)、控制面板(2)、电池(3)、充电口(4)、传感器(5)、划虫落斗(6)、集虫筐(7)、诱芯放置处(8);其特征在于:固定器(1)固定整个诱捕器;控制面板(2)可控制整个诱捕器;充电口(4)位于电池(3)一侧,电池(3)为整个诱捕器提供电能;传感器(5)与电池相连;划虫落斗(6)位于集虫筐(7)内部,开口位于诱芯放置处(8)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其特征在于:控制面板(2)可控制整个诱捕器开关,同时可以显示害虫捕获的具体时间及捕获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其特征在于:充电口(4)位于电池(3)一侧,可以通过其充电或传输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电池(3)可存储至少使用一个季度即三个月时间的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其特征在于:舞毒蛾在接触到传感器(5)时可产生瞬时2000v—3000v高压电流,将害虫电死,同时记录害虫的触碰时间。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舞毒蛾(Lymantria dispar Iinnaeus),属鳞翅目,毒蛾科,毒蛾属。该虫目前已为世界性大害虫,舞毒蛾国外分布于日本、朝鲜、欧洲及美洲等;国内北到东北的大兴安岭,西到新疆北部阿勒泰林区,南到台湾省,东到江苏省,几乎全国各省均有分布。舞毒蛾的寄主植物达500余种,危害多种针阔叶树种和果树,当大量发生时,甚至危害农作物和杂草,严重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但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主要危害的树种有所不同。

利用性信息素结合诱捕器进行检测或防治已成为目前防控舞毒蛾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但由于舞毒蛾寄主范围广,分布区域广泛,尤其在地广人稀的西部地区,观察及统计悬挂诱捕器诱捕到的害虫成为一件比较浪费人力、物力的工作,本诱捕其可以将舞毒蛾的诱捕器时间及诱捕个数简单地显示出来,大大节省了统计时间,同时能够准确的确定舞毒蛾爆发时间,以便在合适的时间采取结合诱捕器防治的其他防治措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诱捕器在统计诱捕害虫时浪费人力物力的难题,提供一种更加便捷且无害的针对舞毒蛾害虫的诱捕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固定器(1)、控制面板(2)、电池(3)、充电口(4)、传感器(5)、划虫落斗(6)、集虫筐(7)、诱芯放置处(8)。固定器(1)固定整个诱捕器;控制面板(2)可控制整个诱捕器;充电口(4)位于电池(3)一侧,电池(3)为整个诱捕器提供电能;传感器(5)与电池相连;划虫落斗(6)位于集虫筐(7)内部,开口位于诱芯放置处(8)正上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操作更加简单、省时省力,避免在监测舞毒蛾害虫时统计害虫的过程浪费大量的时间。并且整个防治过程安全、无毒、无公害,避免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的严重危害。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器、(2)控制面板、(3)电池、(4)充电口、(5)传感器、(6)划虫落斗、(7)集虫筐、(8)诱芯放置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包括固定器(1)、控制面板(2)、电池(3)、充电口(4)、传感器(5)、划虫落斗(6)、集虫筐(7)、诱芯放置处(8)。

固定器(1)是整个诱捕器的固定装置,可将整个诱捕器牢牢的悬挂在树枝上。控制面板(2)可控制整个诱捕器的开关,同时也能准确的显示舞毒蛾的诱捕时间及诱捕数量。电池(3)为控制面板(2)及传感器(5)提供电能,且一次充电至少可以保证诱捕器正常工作三个月的时间。充电口(4)位于电池的一侧,不仅可以进行充电,也可传输数据,更方便的将数据保存到U盘中带回处理。诱芯放置处(8)放置舞毒蛾诱芯引诱舞毒蛾,受到引诱的舞毒蛾在接触到传感器(5)时,传感器(5)可产生瞬时2000v—3000v高压电流,将舞毒蛾电死,通过划虫落斗(6)掉落到集虫筐(7)中,同时记录害虫的触碰时间及诱捕个数。

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一般为1.5 m-2 m,可在舞毒蛾成虫羽化初期开始悬挂。重点治理区3套/亩,一般治理区1套/亩,定期观察和记录舞毒蛾的诱捕数量和清理诱捕器中的害虫。

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079220.9 (22)申请日 2016.09.26 (73)专利权人 寿光绿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62700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金光街 1299号潍坊科技学院蓝工院203C室 (72)发明人 于广威 李圣辰 李波 卢倩 张卫 (51)Int.Cl. A01M 1/02(2006.01) A01M 1/2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 器, 包括固定器、 控制面板、 电池。

2、、 充电口、 传感 器、 划虫落斗、 集虫筐、 诱芯放置处; 其中, 所述固 定器固定整个诱捕器, 所述控制面板控制整个诱 捕器的开关并可以显示害虫的诱捕时间及个数, 所述充电口既可以为电池充电, 又可以通过其传 输数据, 所述传感器可产生瞬时高压, 能够电死 因放置在诱芯放置处的诱芯引诱过来的害虫, 同 时记录害虫的触碰时间及个数。 该诱捕器为监测 和防治舞毒蛾提供了一种便捷、 高效的方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078725 U 2017.04.12 CN 206078725 U 1.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包括固定器 (1) 、 控制面板 (2) 、 电池。

3、 (3) 、 充电口 (4) 、 传 感器 (5) 、 划虫落斗 (6) 、 集虫筐 (7) 、 诱芯放置处 (8) ; 其特征在于: 固定器 (1) 固定整个诱捕 器; 控制面板 (2) 可控制整个诱捕器; 充电口 (4) 位于电池 (3) 一侧, 电池 (3) 为整个诱捕器提 供电能; 传感器 (5) 与电池相连; 划虫落斗 (6) 位于集虫筐 (7) 内部, 开口位于诱芯放置处 (8) 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控制面板 (2) 可控 制整个诱捕器开关, 同时可以显示害虫捕获的具体时间及捕获个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

4、素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充电口 (4) 位于电 池 (3) 一侧, 可以通过其充电或传输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电池 (3) 可存储至少使用一个季 度即三个月时间的电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其特征在于: 舞毒蛾在接触到传 感器 (5) 时可产生瞬时2000v3000v高压电流, 将害虫电死, 同时记录害虫的触碰时间。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078725 U 2 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属于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舞毒蛾。

5、(Lymantria dispar Iinnaeus), 属鳞翅目, 毒蛾科, 毒蛾属。 该虫目前已为 世界性大害虫, 舞毒蛾国外分布于日本、 朝鲜、 欧洲及美洲等; 国内北到东北的大兴安岭, 西 到新疆北部阿勒泰林区, 南到台湾省, 东到江苏省, 几乎全国各省均有分布。 舞毒蛾的寄主 植物达500余种, 危害多种针阔叶树种和果树, 当大量发生时, 甚至危害农作物和杂草, 严重 时可将全树叶片吃光, 但在不同的地理分布区, 主要危害的树种有所不同。 0003 利用性信息素结合诱捕器进行检测或防治已成为目前防控舞毒蛾所采取的主要 手段, 但由于舞毒蛾寄主范围广, 分布区域广泛, 尤其在地广人稀的。

6、西部地区, 观察及统计 悬挂诱捕器诱捕到的害虫成为一件比较浪费人力、 物力的工作, 本诱捕其可以将舞毒蛾的 诱捕器时间及诱捕个数简单地显示出来, 大大节省了统计时间, 同时能够准确的确定舞毒 蛾爆发时间, 以便在合适的时间采取结合诱捕器防治的其他防治措施。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诱捕器在统计诱捕害虫时浪费人力物力的难题, 提供一种更加便捷且无害的针对舞毒蛾害虫的诱捕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装置包括固定器 (1) 、 控制面 板 (2) 、 电池 (3) 、 充电口 (4) 、 传感器 (5) 、 划虫落斗 (6) 、 集虫筐 。

7、(7) 、 诱芯放置处 (8) 。 固定器 (1) 固定整个诱捕器; 控制面板 (2) 可控制整个诱捕器; 充电口 (4) 位于电池 (3) 一侧, 电池 (3) 为整个诱捕器提供电能; 传感器 (5) 与电池相连; 划虫落斗 (6) 位于集虫筐 (7) 内部, 开口 位于诱芯放置处 (8) 正上方。 0006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操作更加简单、 省时省力, 避免在监 测舞毒蛾害虫时统计害虫的过程浪费大量的时间。 并且整个防治过程安全、 无毒、 无公害, 避免了化学农药对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的严重危害。 附图说明 0007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 固。

8、定器、(2) 控制面板、(3) 电池、(4) 充电 口、(5) 传感器、(6) 划虫落斗、(7) 集虫筐、(8) 诱芯放置处。 具体实施方式 0008 如图1所示: 该种舞毒蛾性信息素诱捕器, 包括固定器 (1) 、 控制面板 (2) 、 电池 (3) 、 充电口 (4) 、 传感器 (5) 、 划虫落斗 (6) 、 集虫筐 (7) 、 诱芯放置处 (8) 。 0009 固定器 (1) 是整个诱捕器的固定装置, 可将整个诱捕器牢牢的悬挂在树枝上。 控制 面板 (2) 可控制整个诱捕器的开关, 同时也能准确的显示舞毒蛾的诱捕时间及诱捕数量。 电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07872。

9、5 U 3 池 (3) 为控制面板 (2) 及传感器 (5) 提供电能, 且一次充电至少可以保证诱捕器正常工作三 个月的时间。 充电口 (4) 位于电池的一侧, 不仅可以进行充电, 也可传输数据, 更方便的将数 据保存到U盘中带回处理。 诱芯放置处 (8) 放置舞毒蛾诱芯引诱舞毒蛾, 受到引诱的舞毒蛾 在接触到传感器 (5) 时, 传感器 (5) 可产生瞬时2000v3000v高压电流, 将舞毒蛾电死, 通过 划虫落斗 (6) 掉落到集虫筐 (7) 中, 同时记录害虫的触碰时间及诱捕个数。 0010 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一般为1.5 m-2 m, 可在舞毒蛾成虫羽化初期开始悬挂。 重点 治理区3套/亩, 一般治理区1套/亩, 定期观察和记录舞毒蛾的诱捕数量和清理诱捕器中的 害虫。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078725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078725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