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风遮阳伞.pdf

上传人:g**** 文档编号:7095538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64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419948.5

申请日:

20160511

公开号:

CN205682672U

公开日:

201611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5B25/22

主分类号:

A45B25/22

申请人:

刘翔宇

发明人:

刘翔宇,刘久才

地址:

101408 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村134号

优先权:

CN201620419948U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桂玲;杜国庆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遮阳伞,包括伞面主支撑杆、伞面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通过滑套连接的多根伞面副支撑杆,所述伞面包括有多片独立叶面,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时,所述叶面以主支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外纵向相互搭接,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分别称为叶首和叶尾,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叶面之间,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当伞面内侧受风时,伞面连同副支撑杆环绕主支撑杆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利用了风扇叶旋转的原理设置伞叶,有效的消减了伞面受风后的上升力,起到了稳定伞面的作用,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防风遮阳伞,包括伞面主支撑杆、伞面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通过滑套连接的多根伞面副支撑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包括有多片独立叶面,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时,所述叶面以主支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外纵向相互搭接,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分别称为叶首和叶尾,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叶面之间,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所述伞面副支撑杆包括有两组,第一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一片叶面的叶首,第二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与所述一片叶面相邻叶面的叶尾,两组支撑杆使得当伞面撑开时,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为两组相互独立的支撑杆,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所述滑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分为上滑套和下滑套,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分别连接在上滑套和下滑套上,当伞面撑开时,通过拉动上滑套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下支撑端连接在第一组副支撑杆上,第一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滑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设置有伸缩锁定机构,通过伸缩锁定机构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杆分为转动杆和固定杆,转动杆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轴承,当伞面撑开时,伞面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的滑套置于转动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在主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一个可围绕主支撑杆旋转的圆盘,所述伞面通过筋条连接在圆盘上,所述滑套是一个可在主支撑杆上旋转的滑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片叶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片叶面的连接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片独立叶面前端连接有将多片独立叶面连接为一体的裙边。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遮阳伞,通过将遮阳伞的伞面设计为多个相互搭接的独立伞叶,其间留有通风的间隙,使其受风后通过支撑的轴承可以旋转,消减伞的受力起到防止伞被风吹走。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必备的生活用品,然而使用中,在遇到强风时常常会被吹翻,特别是作为垂钓爱好者,在夏日经常会带的遮阳伞在水边垂钓,然而水边经常会刮起阵风,使用遮阳伞就经常会被吹跑,为了解决此问题,许多遮阳伞采用的是在圆周前后分层以供跑风,用以减少风对整个伞面的受力,虽然有一定的防风的作用,但遇到稍大一点的强风,其效果就显得有限,依然会被吹翻,因此如何找到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伞结构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风遮阳伞,通过将遮阳伞的伞面设计为多个相互搭接的独立伞叶,其间留有通风的间隙,使其受风后通过支撑的轴承可以旋转,有效的消减了伞面的受力,起到遇到强风也能不被吹翻。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风遮阳伞,包括伞面主支撑杆、伞面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通过滑套连接的多根伞面副支撑杆,其中,所述伞面包括有多片独立叶面,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时,所述叶面以主支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外纵向相互搭接,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分别称为叶首和叶尾,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叶面之间,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当伞面内侧受风时,伞面连同副支撑杆环绕主支撑杆转动。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伞面副支撑杆包括有两组,第一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一片叶面的叶首,第二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与所述一片叶面相邻叶面的叶尾,两组支撑杆使得当伞面撑开时,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为两组相互独立的支撑杆,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所述滑套上。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滑套分为上滑套和下滑套,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分别连接在上滑套和下滑套上,当伞面撑开时,通过拉动上滑套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下支撑端连接在第一组副支撑杆上,第一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滑套上。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设置有伸缩锁定机构,通过伸缩锁定机构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主支撑杆分为转动杆和固定杆,转动杆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轴承,当伞面撑开时,伞面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的滑套置于转动杆上。

方案进一步是:在主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一个可围绕主支撑杆旋转的圆盘,所述伞面通过筋条连接在圆盘上,所述滑套是一个可在主支撑杆上旋转的滑套。

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两片叶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片叶面的连接带。

方案进一步是:在所述多片独立叶面前端连接有将多片独立叶面连接为一体的裙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合理,利用了风扇叶旋转的原理设置伞叶,有效的消减了伞面受风后的上升力,起到了稳定伞面的作用,方便实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面旋转及叶面支撑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叶面支撑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面支撑第伞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伞面另一种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裙边结构整体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防风遮阳伞,本伞以防风遮阳为主要目的,兼顾遮雨;如图1所示,所述防风遮阳伞包括伞面主支撑杆1、伞面2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通过滑套3连接的多根伞面副支撑杆4,其中,所述伞面包括有多片独立叶面201,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时,所述叶面以主支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外纵向相互搭接,如图2所示,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分别称为叶首202和叶尾203,当然叶首和叶尾分别设有筋条,两条筋条之间铺设柔性的防晒、防水布料形成所述的叶面,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如风扇叶面或风力发电机的叶面设置的形式),叶面之间,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5,当伞面内侧受风时,伞面连同副支撑杆环绕主支撑杆通过设置的转动结构转动,旋转的伞面将向上的受力转变为了伞面的旋转力,防止了伞面被吹翻。

为了实现将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5;如图3所示,所述伞面副支撑杆包括有两组,第一组副支撑杆401上支撑端连接一片叶面的叶首,第二组副支撑杆402上支撑端连接与所述一片叶面相邻叶面的叶尾,两组支撑杆使得当伞面撑开时,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

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为两组相互独立的支撑杆,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所述滑套上。

为了对间隙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所述滑套分为上滑套301和下滑套302,第一组副支撑杆连接在下滑套302上,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上滑套301上,当伞面撑开时,上滑套和下滑套紧贴同时向上移动至第一位置由锁定扣6定位时,两片叶面之间紧贴没有缝隙,这样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当雨伞使用不漏水,而需要防风时,只需将上滑套向上推至第二位置由锁定扣7定位时,就将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5;因此,通过拉动上滑套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当然为了简化结构,此功能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结构形式实现:即如图5所示,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402下支撑端连接在第一组副支撑杆401上,第一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支撑柱上的滑套3上。使用此结构,第二组副支撑杆与第一组副支撑杆之间可以形成一种联动机构,当推动第一组副支撑杆移动的同时联动第二组副支撑杆,使其将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5。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推动第一组副支撑杆移动的同时,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并不联动,此时两片叶面之间没有间隙,当需要间隙时逐一推动第二组副支撑杆使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5;因此,在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设置有伸缩锁定机构,通过伸缩锁定机构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此种结构在,上述两种结构都是一种常规设计,因此不在此过多论述。

为了使伞面可以转动有两种优选方案:

第一种方案是:如图5和6所示,所述主支撑杆分为转动杆101和固定杆102,转动杆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轴承8,所述的轴承可以是滚珠、滚针、滚柱轴承的一种,或者是由铜套组成的滑动轴承;当伞面撑开时,伞面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的滑套3置于转动杆上。

第二种方案:如图3和4所示,在主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轴承9固定有一个可围绕主支撑杆旋转的圆盘8,所述伞面通过筋条连接在圆盘上,所述滑套下端面是一个可滑动的平面,滑套可在主支撑杆的锁定扣6上旋转的滑套。

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两片叶面之间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脱开,在所述两片叶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片叶面的连接带10。

或者:如图7所示,在所述多片独立叶面前端连接有将多片独立叶面连接为一体的裙边11。

一种防风遮阳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一种防风遮阳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一种防风遮阳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防风遮阳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防风遮阳伞.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419948.5 (22)申请日 2016.05.11 (73)专利权人 刘翔宇 地址 101408 北京市怀柔区怀北镇河防口 村134号 (72)发明人 刘翔宇 刘久才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国林贸知识产权代理有 限公司 11001 代理人 李桂玲 杜国庆 (51)Int.Cl. A45B 25/2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风遮阳伞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风遮阳伞, 包括伞 面主支。

2、撑杆、 伞面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 通过 滑套连接的多根伞面副支撑杆, 所述伞面包括有 多片独立叶面, 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时, 所述 叶面以主支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外纵向 相互搭接, 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分别称为叶首 和叶尾, 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叶面之 间, 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 交错, 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 当伞 面内侧受风时, 伞面连同副支撑杆环绕主支撑杆 转动。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 利用了风扇叶旋转 的原理设置伞叶, 有效的消减了伞面受风后的上 升力, 起到了稳定伞面的作用, 方便实用。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5页 CN 205。

3、682672 U 2016.11.16 CN 205682672 U 1.一种防风遮阳伞, 包括伞面主支撑杆、 伞面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 通过滑套连接的 多根伞面副支撑杆,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伞面包括有多片独立叶面, 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 时, 所述叶面以主支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外纵向相互搭接, 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 分别称为叶首和叶尾, 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叶面之间, 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 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 所述伞面副支撑杆包括有两组, 第一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一 片叶面的叶首, 第二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与所述一片叶面相邻叶面的叶尾, 两组支撑 杆使得当伞面撑开时。

4、, 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 撑杆为两组相互独立的支撑杆, 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所述 滑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滑套分为上滑套和下滑套, 第 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分别连接在上滑套和下滑套上, 当伞面撑开 时, 通过拉动上滑套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下支撑端连接 在第一组副支撑杆上, 第一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

5、连接在滑套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设置有伸缩锁 定机构, 通过伸缩锁定机构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支撑杆分为转动杆和固定 杆, 转动杆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轴承, 当伞面撑开时, 伞面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的滑套 置于转动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在主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固定有 一个可围绕主支撑杆旋转的圆盘, 所述伞面通过筋条连接在圆盘上, 所述滑套是一个可在 主支撑杆上旋转的滑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所述。

6、两片叶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片 叶面的连接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遮阳伞,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片独立叶面前端连接有将 多片独立叶面连接为一体的裙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82672 U 2 一种防风遮阳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风遮阳伞, 通过将遮阳伞的伞面设计为多个相互搭接的独 立伞叶, 其间留有通风的间隙, 使其受风后通过支撑的轴承可以旋转, 消减伞的受力起到防 止伞被风吹走。 背景技术 0002 伞是人们必备的生活用品, 然而使用中, 在遇到强风时常常会被吹翻, 特别是作为 垂钓爱好者, 在夏日经常会带的遮阳伞在水边垂钓, 然而水。

7、边经常会刮起阵风, 使用遮阳伞 就经常会被吹跑, 为了解决此问题, 许多遮阳伞采用的是在圆周前后分层以供跑风, 用以减 少风对整个伞面的受力, 虽然有一定的防风的作用, 但遇到稍大一点的强风, 其效果就显得 有限, 依然会被吹翻, 因此如何找到一个更加合理有效的伞结构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风遮阳伞, 通过将遮阳伞的伞面设计为多个相 互搭接的独立伞叶, 其间留有通风的间隙, 使其受风后通过支撑的轴承可以旋转, 有效的消 减了伞面的受力, 起到遇到强风也能不被吹翻。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风遮阳伞, 包括伞面。

8、主支撑 杆、 伞面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 通过滑套连接的多根伞面副支撑杆, 其中, 所述伞面包括 有多片独立叶面, 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时, 所述叶面以主支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 外纵向相互搭接, 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分别称为叶首和叶尾, 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 设置, 叶面之间, 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 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 个纵向间隙, 当伞面内侧受风时, 伞面连同副支撑杆环绕主支撑杆转动。 0005 方案进一步是: 所述伞面副支撑杆包括有两组, 第一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一 片叶面的叶首, 第二组副支撑杆上支撑端连接与所述一片叶面相邻叶面的叶尾, 两组支撑 杆使得。

9、当伞面撑开时, 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 0006 方案进一步是: 所述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为两组相互独立的支撑 杆, 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所述滑套上。 0007 方案进一步是: 所述滑套分为上滑套和下滑套, 第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 杆的下支撑端分别连接在上滑套和下滑套上, 当伞面撑开时, 通过拉动上滑套可以控制两 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0008 方案进一步是: 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下支撑端连接在第一组副支撑杆上, 第一组 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滑套上。 0009 方案进一步是: 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设置有伸。

10、缩锁定机构, 通过伸缩锁定机构可 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0010 方案进一步是: 所述主支撑杆分为转动杆和固定杆, 转动杆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 轴承, 当伞面撑开时, 伞面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的滑套置于转动杆上。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682672 U 3 0011 方案进一步是: 在主支撑杆的顶端通过轴承固定有一个可围绕主支撑杆旋转的圆 盘, 所述伞面通过筋条连接在圆盘上, 所述滑套是一个可在主支撑杆上旋转的滑套。 0012 方案进一步是: 所述两片叶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片叶面的连接带。 0013 方案进一步是: 在所述多片独立叶面前端连接有将多片独立叶面连接。

11、为一体的裙 边。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结构合理, 利用了风扇叶旋转的原理设置伞叶, 有效的消 减了伞面受风后的上升力, 起到了稳定伞面的作用, 方便实用。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作一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外观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叶面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面旋转及叶面支撑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叶面支撑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叶面支撑第伞种结构示意图; 0021 图6为本实用新型伞面另一种旋转结构示意图; 0022 图7为本实用新型带裙边结构整体外观示意图。

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一种防风遮阳伞, 本伞以防风遮阳为主要目的, 兼顾遮雨; 如图1所示, 所述防风遮 阳伞包括伞面主支撑杆1、 伞面2和沿主支撑杆上下滑动、 通过滑套3连接的多根伞面副支撑 杆4, 其中, 所述伞面包括有多片独立叶面201, 当伞面由副支撑杆撑开时, 所述叶面以主支 撑杆顶端为中心环绕中心向外纵向相互搭接, 如图2所示, 所述叶面沿纵向两侧端分别称为 叶首202和叶尾203, 当然叶首和叶尾分别设有筋条, 两条筋条之间铺设柔性的防晒、 防水布 料形成所述的叶面, 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如风扇叶面或风力发电机的叶面设置 的形式) , 叶面之间, 前一片叶面的叶尾。

13、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 在两片叶面之间形 成一个纵向间隙5, 当伞面内侧受风时, 伞面连同副支撑杆环绕主支撑杆通过设置的转动结 构转动, 旋转的伞面将向上的受力转变为了伞面的旋转力, 防止了伞面被吹翻。 0024 为了实现将前一片叶面的叶尾与后一片叶面的叶首上下交错, 在两片叶面之间形 成一个纵向间隙5; 如图3所示, 所述伞面副支撑杆包括有两组, 第一组副支撑杆401上支撑 端连接一片叶面的叶首, 第二组副支撑杆402上支撑端连接与所述一片叶面相邻叶面的叶 尾, 两组支撑杆使得当伞面撑开时, 每一叶面沿圆周方向倾斜设置, 在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 个纵向间隙。 0025 实施例中: 所述第。

14、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为两组相互独立的支撑杆, 第 一组副支撑杆和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所述滑套上。 0026 为了对间隙进行控制: 如图4所示, 所述滑套分为上滑套301和下滑套302, 第一组 副支撑杆连接在下滑套302上, 第二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在上滑套301上, 当伞面撑 开时, 上滑套和下滑套紧贴同时向上移动至第一位置由锁定扣6定位时, 两片叶面之间紧贴 没有缝隙, 这样在没有风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当雨伞使用不漏水, 而需要防风时, 只需将上滑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682672 U 4 套向上推至第二位置由锁定扣7定位时, 就将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

15、纵向间隙5; 因此, 通过 拉动上滑套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0027 当然为了简化结构, 此功能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结构形式实现: 即如图5所示, 所 述第二组副支撑杆402下支撑端连接在第一组副支撑杆401上, 第一组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 连接在支撑柱上的滑套3上。 使用此结构, 第二组副支撑杆与第一组副支撑杆之间可以形成 一种联动机构, 当推动第一组副支撑杆移动的同时联动第二组副支撑杆, 使其将两片叶面 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5。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方式, 推动第一组副支撑杆移动的同时, 所述 第二组副支撑杆并不联动, 此时两片叶面之间没有间隙, 当需要间隙时逐一推动第二组副 支。

16、撑杆使两片叶面之间形成一个纵向间隙5; 因此, 在所述第二组副支撑杆设置有伸缩锁定 机构, 通过伸缩锁定机构可以控制两片叶面之间间隙的张开或闭合, 此种结构在, 上述两种 结构都是一种常规设计, 因此不在此过多论述。 0028 为了使伞面可以转动有两种优选方案: 0029 第一种方案是: 如图5和6所示, 所述主支撑杆分为转动杆101和固定杆102, 转动杆 和固定杆之间设置有轴承8, 所述的轴承可以是滚珠、 滚针、 滚柱轴承的一种, 或者是由铜套 组成的滑动轴承; 当伞面撑开时, 伞面副支撑杆的下支撑端连接的滑套3置于转动杆上。 0030 第二种方案: 如图3和4所示, 在主支撑杆的顶端通过。

17、轴承9固定有一个可围绕主支 撑杆旋转的圆盘8, 所述伞面通过筋条连接在圆盘上, 所述滑套下端面是一个可滑动的平 面, 滑套可在主支撑杆的锁定扣6上旋转的滑套。 0031 实施例中: 如图2所示为了两片叶面之间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易脱开, 在所述两片叶 面之间设置有连接两片叶面的连接带10。 0032 或者: 如图7所示, 在所述多片独立叶面前端连接有将多片独立叶面连接为一体的 裙边11。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682672 U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5 页 6 CN 205682672 U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5 页 7 CN 205682672 U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5 页 8 CN 205682672 U 8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5 页 9 CN 205682672 U 9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5/5 页 10 CN 205682672 U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手携物品或旅行品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