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稀土矿区的桉树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矿的开采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NH4)2SO4,NH+离子置换出稀土阳离子后则被牢牢地吸附在废矿粘土中,这是一批取之不尽,但又是较不容易被开发出来的氮素资源。另外,稀土废矿区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水溶性的SO42-离子,这些硫酸根离子在雨水的淋溶下会不断地减少,但由于堆场底部铺有塑料膜,故在积水区域,SO42-离子浓度相对较高。植物在吸收水分时,SO42-离子也被一起吸入植物体内,如果SO42-离子浓度过高,会对植物直接造成毒害(轻微毒害会造成植物落叶,重则会造成植物死亡)。由于SO42-是水溶性的,随着土壤水分蒸发,土壤深层的SO42-会逐步上升到土壤表层,所以不同地点、不同土层深度残存的SO42-离子浓度是不同的。土壤中被矿物质吸附的NH+离子分布则相对较均匀。稀土的提取是采用矿土堆积后反复用(NH4)2SO4溶液淋溶方式,故稀土废矿区整个土层十分疏松,尤其是废矿的堆积坡面,在地表径流的侵蚀下极易形成坡面切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是治理的重点和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对于硫酸根离子的治理有显著效果,并且能控制水土流失的稀土矿区的桉树种植方法。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桉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桉树组培苗种下2个月后即长到1m左右,此时可在桉树间套种宽叶雀稗、印度豇豆或胡枝子。方法是:挖松表土,直接播下一些种子,再覆盖少量垃圾土,每1m2点播种植1~15丛。桉树主干明显,2年可长到8m左右,快速形成上层林冠。由于桉树枝叶稀疏,林内透光度大,而宽叶雀稗、印度豇豆、胡枝子等都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与桉树形成较稳定的乔、灌、草混交植被群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稀土矿废矿区绿化治理中选择种植深根性的桉树可充分发掘出土壤中残存的NH+氮素资源,是一项投资省、见效快、效果好的快速绿化治理方法。但部分积水区域,应利用暴雨过后及时开沟排水的方法,减少土壤中SO42-离子浓度后才适宜种植深根性的乔木树种。桉树顶梢受冻后会影响树杆材积生长,所以选择种植较耐寒的邓恩桉比种植巨桉更好。稀土矿废矿区边坡治理,采用香根草与鸭拓草混种的绿化治理模式可取得非常好的边坡治理效果。桉树林间采用种子直播方法套种宽叶雀稗等植被,当年即可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取得较好的立体绿化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桉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桉树组培苗种下2个月后即长到1m左右,此时可在桉树间套种宽叶雀稗、印度豇豆或胡枝子;方法是:挖松表土,直接播下一些种子,再覆盖少量垃圾土,每1m2点播种植1~15丛;桉树主干明显,2年可长到8m左右,快速形成上层林冠;由于桉树枝叶稀疏,林内透光度大,而宽叶雀稗、印度豇豆、胡枝子等都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与桉树形成较稳定的乔、灌、草混交植被群落。
实施例1:桉树组培苗种下2个月后即长到1m左右,此时可在桉树间套种宽叶雀稗;方法是:挖松表土,直接播下一些种子,再覆盖少量垃圾土,每1m2点播种植2丛;桉树主干明显,2年可长到8m左右,快速形成上层林冠;由于桉树枝叶稀疏,林内透光度大,而宽叶雀稗、印度豇豆、胡枝子等都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与桉树形成较稳定的乔、灌、草混交植被群落。
实施例2:桉树组培苗种下2个月后即长到1m左右,此时可在桉树间套种宽印度豇豆;方法是:挖松表土,直接播下一些种子,再覆盖少量垃圾土,每1m2点播种植4丛;桉树主干明显,2年可长到8m左右,快速形成上层林冠;由于桉树枝叶稀疏,林内透光度大,而宽叶雀稗、印度豇豆、胡枝子等都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与桉树形成较稳定的乔、灌、草混交植被群落。
实施例3:桉树组培苗种下2个月后即长到1m左右,此时可在桉树间套种胡枝子;方法是:挖松表土,直接播下一些种子,再覆盖少量垃圾土,每1m2点播种植6丛;桉树主干明显,2年可长到8m左右,快速形成上层林冠;由于桉树枝叶稀疏,林内透光度大,而宽叶雀稗、印度豇豆、胡枝子等都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可与桉树形成较稳定的乔、灌、草混交植被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