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穴、栽苗器.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7092829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966628.1

申请日:

20160829

公开号:

CN205912466U

公开日:

201702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C11/02,A01C5/02

主分类号:

A01C11/02,A01C5/02

申请人:

池香娥

发明人:

池香娥

地址:

366200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莲峰镇明珠城B1幢517室

优先权:

CN201620966628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穴、栽苗器。主要特点是:塑料制成的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下筒体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闭合的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上筒体和下筒体用螺栓锁紧在一起;左开穴头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和右开穴头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二活动耳座分别通过第二销钉与下筒体的下部前、后端的第一固定耳座铰接在一起;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与上筒体的上部左、右两端的第二固定耳座铰接在一起;上筒体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手柄;上筒体的上部前端或后端设有盛物篮。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栽种机的不足,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开穴、栽苗器,由上筒体(1)、固定手柄(4)、第一销钉(5)、活动手柄(6)、螺栓(11)、下筒体(12)、绳扣(14)、左开穴头(18)、右开穴头(19)、第二销钉(22)、软钢丝绳(28)和盛物篮(29)构成,其特征在于:塑料制成的上筒体(1)的第一内孔(2)的下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12),下筒体(12)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闭合的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18)和右开穴头(19),左开穴头(18)和右开穴头(19)闭合时内部形成圆锥形孔(20);所述的上筒体(1)的下部壁厚周圈设有2~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9),每个竖向长通孔(9)内设有螺栓(11),螺栓(11)的螺杆旋入下筒体(12)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23)内,将上筒体(1)和下筒体(12)锁紧在一起;所述的竖向长通孔(9)的右端孔壁面上从上到下设有3~6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孔(10);所述的左开穴头(18)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17)和右开穴头(19)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二活动耳座(21)分别通过第二销钉(22)与下筒体(12)的下部前、后端的第一固定耳座(13)铰接在一起;所述的左开穴头(18)的上部左端和右开穴头(19)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用于系住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下端绳头的固定板(15),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下端绳头分别穿过固定板(15)的第一圆通孔(16)后用绳扣(14)扣紧在一起;所述的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上端绳头分别穿过上筒体(1)左、右两端的导向板(27)的导向孔(26),再穿过上筒体(1)的上部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6)下端一体结构的拉杆(7)的第二圆通孔(8)后用绳扣(14)扣紧在一起;所述的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6)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5)与上筒体(1)的上部左、右两端的第二固定耳座(3)铰接在一起;所述的上筒体(1)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对称的固定手柄(4);所述的下筒体(12)的第二内孔(24)的上端末端设有倒角(25);所述的上筒体(1)的上部前端或后端设有盛物篮(2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开穴、栽苗器。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10201613715的实用新型“多功能栽种机”,主要特点是:所述的栽种机由把手、支架、操纵杆、连动杆、和料斗构成,把手和支架连接,操纵杆一端与把手活动连接,料斗设置在支架底部,连动杆两端分别与操纵杆以及料斗连接,操纵杆绕连接处旋转,带动连动杆上升或下降。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缺陷:1、该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6“把手和操纵杆之间的支撑杆上装有弹簧,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操纵杆自动复位”,当操作人员将料斗插入泥土中,要将种子或作物小苗从料斗中栽入泥土中时,握住把手和操纵杆的手既要克服料斗活动臂和料斗固定臂张开时推开泥土的阻力,又要克服弹簧的弹力,给操作人员增加了很大的劳动强度,使操作人员更加辛苦,根本达不到该实用新型摘要中的“省力”的目的;2、由于把手和操纵杆设在料斗的上部中心位置,料斗设在下面,操作人员要将作物小苗放入料斗的内空时必须弯下腰才能完成,操作人员在每栽种一颗作物小苗时就要弯腰、站起一次,既浪费时间、又辛苦,根本达不到该实用新型摘要中的“省时省力”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穴、栽苗器,解决现有栽种机的不足,实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上筒体、固定手柄、第一销钉、活动手柄、螺栓、下筒体、绳扣、左开穴头、右开穴头、第二销钉、软钢丝绳和盛物篮构成的一种开穴、栽苗器,塑料制成的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下筒体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闭合的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闭合时内部形成圆锥形孔。

所述的上筒体的下部壁厚周圈设有2~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每个竖向长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的螺杆旋入下筒体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内,将上筒体和下筒体锁紧在一起。

所述的竖向长通孔的右端孔壁面上从上到下设有3~6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孔。

所述的左开穴头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和右开穴头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二活动耳座分别通过第二销钉与下筒体的下部前、后端的第一固定耳座铰接在一起。

所述的左开穴头的上部左端和右开穴头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用于系住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的下端绳头的固定板,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的下端绳头分别穿过固定板的第一圆通孔后用绳扣扣紧在一起。

所述的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的上端绳头分别穿过上筒体左、右两端的导向板的导向孔,再穿过上筒体的上部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下端一体结构的拉杆的第二圆通孔后用绳扣扣紧在一起。

所述的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与上筒体的上部左、右两端的第二固定耳座铰接在一起。

所述的上筒体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对称的固定手柄。

所述的下筒体的第二内孔的上端末端设有倒角。

所述的上筒体的上部前端或后端设有盛物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栽种作物小苗时,只要将根部带有小泥团的作物小苗整齐放入盛物篮内,双手握住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固定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站着将本实用新型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整理松散的泥土中,就能开好栽种第一颗作物小苗的第一个穴;站着从盛物篮内拿出作物小苗,将作物小苗根部朝下放入上筒体的第一内孔内,然后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张开,第一颗作物小苗根部朝下落入第一个穴内,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提起时,第一个穴周围的泥土回盖在第一颗作物小苗的根部小泥团上,将第一颗作物小苗栽种在第一个穴内;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后,松开活动手柄向前走,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闭合,将本实用新型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要栽种第二颗作物小苗的地方的泥土中,就能开好栽种第二颗作物小苗的第二个穴,重复上述操作,就能轻松、快速地栽种完要栽种的作物小苗,实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由于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下筒体;上筒体的下部壁厚周圈设有2~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每个竖向长通孔内设有螺栓,螺栓的螺杆旋入下筒体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内,将上筒体和下筒体锁紧在一起;竖向长通孔的右端孔壁面上从上到下设有3~6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人性化设计,可以根据操作人员的身材高矮调整适合于自己的最佳使用高度,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舒适、便利操作栽种,进一步实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由于塑料制成的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下筒体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闭合的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本实用新型的上筒体和下筒体由塑料制成,重量轻,方便操作,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由耐磨钢制成,经久耐用;耐磨钢的比重大,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动闭合。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现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开穴、栽苗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开穴、栽苗器的具体结构产品外形图。

图中:1-上筒体,2-第一内孔,3-第二固定耳座,4-固定手柄,5-第一销钉,6-活动手柄,7-拉杆,8-第二圆通孔,9-竖向长通孔,10-横向通孔,11-螺栓,12-下筒体,13-第一固定耳座,14-绳扣,15-固定板,16-第一圆通孔,17-第一活动耳座,18-左开穴头,19-右开穴头,20-圆锥形孔,21-第二活动耳座,22-第二销钉,23-螺纹孔,24-第二内孔,25-倒角,26-导向孔,27-导向板,28-软钢丝绳,29-盛物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是:由上筒体1、固定手柄4、第一销钉5、活动手柄6、螺栓11、下筒体12、绳扣14、左开穴头18、右开穴头19、第二销钉22、软钢丝绳28和盛物篮29构成的一种开穴、栽苗器,塑料制成的上筒体1的第一内孔2的下部设有能够上、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12,下筒体12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闭合的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18和右开穴头19,左开穴头18和右开穴头19闭合时内部形成圆锥形孔20。

上筒体1的下部壁厚周圈设有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9,每个竖向长通孔9内设有螺栓11,螺栓11的螺杆旋入下筒体12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23内,将上筒体1和下筒体12锁紧在一起。

竖向长通孔9的右端孔壁面上从上到下设有5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孔10。

左开穴头18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17和右开穴头19的上部前、后端的第二活动耳座21分别通过第二销钉22与下筒体12的下部前、后端的第一固定耳座13铰接在一起。

左开穴头18的上部左端和右开穴头19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用于系住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下端绳头的固定板15,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下端绳头分别穿过固定板15的第一圆通孔16后用绳扣14扣紧在一起。

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上端绳头分别穿过上筒体1左、右两端的导向板27的导向孔26,再穿过上筒体1的上部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6下端一体结构的拉杆7的第二圆通孔8后用绳扣14扣紧在一起。

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6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5与上筒体1的上部左、右两端的第二固定耳座3铰接在一起。

上筒体1的上部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对称的固定手柄4。

下筒体12的第二内孔24的上端末端设有倒角25。

上筒体1的上部前端设有盛物篮29。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工作情况是:栽种作物小苗时,将根部带有小泥团的作物小苗整齐放入盛物篮内,双手握住本实用新型的左、右固定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站着将本实用新型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整理松散的泥土中,就能开好栽种第一颗作物小苗的第一个穴;站着从盛物篮内拿出作物小苗,将作物小苗根部朝下放入上筒体的第一内孔内,作物小苗根部朝下经过下筒体的第二内孔落入到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的圆锥形孔内,然后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这时,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的外端往上转动,带动左、右两端的活动手柄下端的拉杆往上转动,将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往上拉,通过左、右两端的软钢丝绳的拉力将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张开,第一颗作物小苗根部朝下落入第一个穴内,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提起时,第一个穴周围的泥土回盖在第一颗作物小苗的根部小泥团上,将第一颗作物小苗栽种在第一个穴内。

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后,松开活动手柄向前走,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闭合,将本实用新型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要栽种第二颗作物小苗的地方的泥土中,就能开好栽种第二颗作物小苗的第二个穴,重复上述操作,就能轻松、快速地栽种完要栽种的作物小苗。

操作人员的身材高矮不同时,旋松上筒体下部外端的螺栓,将下筒体反时针方向转动,将螺栓从横向通孔转到竖向长通孔内,身材矮的操作人员将下筒体往上移到适合于自己能够舒适、便利操作栽种的最佳使用高度,然后顺时针方向转动下筒体,将螺栓从竖向长通孔内转到横向通孔,锁紧螺栓即可;身材高的操作人员将下筒体往下移到适合于自己能够舒适、便利操作栽种的最佳使用高度,然后顺时针方向转动下筒体,将螺栓从竖向长通孔内转到横向通孔,锁紧螺栓即可。

一种开穴、栽苗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开穴、栽苗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开穴、栽苗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开穴、栽苗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开穴、栽苗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966628.1 (22)申请日 2016.08.29 (73)专利权人 池香娥 地址 366200 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莲峰镇 明珠城B1幢517室 (72)发明人 池香娥 (51)Int.Cl. A01C 11/02(2006.01) A01C 5/0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开穴、 栽苗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穴、 栽苗器。 主要 特点是: 塑料制成的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 有能够。

2、上、 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 下筒体 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 闭合的半圆 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 上筒 体和下筒体用螺栓锁紧在一起; 左开穴头的上部 前、 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和右开穴头的上部前、 后端的第二活动耳座分别通过第二销钉与下筒 体的下部前、 后端的第一固定耳座铰接在一起; 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 与上筒体的上部左、 右两端的第二固定耳座铰接 在一起; 上筒体的上部左、 右两端分别设有固定 手柄; 上筒体的上部前端或后端设有盛物篮。 本 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栽种机的不足, 减轻劳动强 度、 提高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

3、2页 CN 205912466 U 2017.02.01 CN 205912466 U 1.一种开穴、 栽苗器, 由上筒体 (1) 、 固定手柄 (4) 、 第一销钉 (5) 、 活动手柄 (6) 、 螺栓 (11) 、 下筒体 (12) 、 绳扣 (14) 、 左开穴头 (18) 、 右开穴头 (19) 、 第二销钉 (22) 、 软钢丝绳 (28) 和盛物篮 (29) 构成, 其特征在于: 塑料制成的上筒体 (1) 的第一内孔 (2) 的下部设有能够上、 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 (12) , 下筒体 (12) 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 闭合的 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 (1。

4、8) 和右开穴头 (19) , 左开穴头 (18) 和右开穴头 (19) 闭 合时内部形成圆锥形孔 (20) ; 所述的上筒体 (1) 的下部壁厚周圈设有2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 (9) , 每个竖向长通孔 (9) 内设有螺栓 (11) , 螺栓 (11) 的螺杆旋入下筒体 (12) 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 (23) 内, 将 上筒体 (1) 和下筒体 (12) 锁紧在一起; 所述的竖向长通孔 (9) 的右端孔壁面上从上到下设有36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孔 (10) ; 所述的左开穴头 (18) 的上部前、 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 (17) 和右开穴头 (19) 的上部前、 后端的第二活动耳座 (2。

5、1) 分别通过第二销钉 (22) 与下筒体 (12) 的下部前、 后端的第一固定 耳座 (13) 铰接在一起; 所述的左开穴头 (18) 的上部左端和右开穴头 (19) 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用于系住左、 右 两端的软钢丝绳 (28) 的下端绳头的固定板 (15) , 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 (28) 的下端绳头分 别穿过固定板 (15) 的第一圆通孔 (16) 后用绳扣 (14) 扣紧在一起; 所述的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 (28) 的上端绳头分别穿过上筒体 (1) 左、 右两端的导向板 (27) 的导向孔 (26) , 再穿过上筒体 (1) 的上部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 (6) 下端一体结构的。

6、拉 杆 (7) 的第二圆通孔 (8) 后用绳扣 (14) 扣紧在一起; 所述的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 (6) 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 (5) 与上筒体 (1) 的上部左、 右两端的第二固定耳座 (3) 铰接在一起; 所述的上筒体 (1) 的上部左、 右两端分别设有对称的固定手柄 (4) ; 所述的下筒体 (12) 的第二内孔 (24) 的上端末端设有倒角 (25) ; 所述的上筒体 (1) 的上部前端或后端设有盛物篮 (29) 。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912466 U 2 一种开穴、 栽苗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用具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开穴、 。

7、栽苗器。 背景技术 0002 申请号为2010201613715的实用新型 “多功能栽种机” , 主要特点是: 所述的栽种机 由把手、 支架、 操纵杆、 连动杆、 和料斗构成, 把手和支架连接, 操纵杆一端与把手活动连接, 料斗设置在支架底部, 连动杆两端分别与操纵杆以及料斗连接, 操纵杆绕连接处旋转, 带动 连动杆上升或下降。 该实用新型存在以下缺陷: 1、 该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6 “把手和操纵杆 之间的支撑杆上装有弹簧, 通过弹簧的弹力使操纵杆自动复位” , 当操作人员将料斗插入泥 土中, 要将种子或作物小苗从料斗中栽入泥土中时, 握住把手和操纵杆的手既要克服料斗 活动臂和料斗固定臂张开时。

8、推开泥土的阻力, 又要克服弹簧的弹力, 给操作人员增加了很 大的劳动强度, 使操作人员更加辛苦, 根本达不到该实用新型摘要中的 “省力” 的目的; 2、 由 于把手和操纵杆设在料斗的上部中心位置, 料斗设在下面, 操作人员要将作物小苗放入料 斗的内空时必须弯下腰才能完成, 操作人员在每栽种一颗作物小苗时就要弯腰、 站起一次, 既浪费时间、 又辛苦, 根本达不到该实用新型摘要中的 “省时省力” 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提供一种开穴、 栽苗器, 解决现有栽种机的不 足, 实现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

9、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上筒体、 固定手柄、 第 一销钉、 活动手柄、 螺栓、 下筒体、 绳扣、 左开穴头、 右开穴头、 第二销钉、 软钢丝绳和盛物篮 构成的一种开穴、 栽苗器, 塑料制成的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有能够上、 下移动的塑料 制成的下筒体, 下筒体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 闭合的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 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 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闭合时内部形成圆锥形孔。 0005 所述的上筒体的下部壁厚周圈设有2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 每个竖向长通孔内 设有螺栓, 螺栓的螺杆旋入下筒体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内, 将上筒体和下筒体锁紧在 一起。 0006 所述的竖向长通孔的右端孔。

10、壁面上从上到下设有36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 孔。 0007 所述的左开穴头的上部前、 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和右开穴头的上部前、 后端的第 二活动耳座分别通过第二销钉与下筒体的下部前、 后端的第一固定耳座铰接在一起。 0008 所述的左开穴头的上部左端和右开穴头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用于系住左、 右两端 的软钢丝绳的下端绳头的固定板, 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的下端绳头分别穿过固定板的第 一圆通孔后用绳扣扣紧在一起。 0009 所述的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的上端绳头分别穿过上筒体左、 右两端的导向板的 导向孔, 再穿过上筒体的上部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下端一体结构的拉杆的第二圆通孔后 说 明 书 1/。

11、4 页 3 CN 205912466 U 3 用绳扣扣紧在一起。 0010 所述的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与上筒体的上部左、 右两 端的第二固定耳座铰接在一起。 0011 所述的上筒体的上部左、 右两端分别设有对称的固定手柄。 0012 所述的下筒体的第二内孔的上端末端设有倒角。 0013 所述的上筒体的上部前端或后端设有盛物篮。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是: 栽种作物小苗时, 只要将根部带有小泥团的作物小苗 整齐放入盛物篮内, 双手握住本实用新型的左、 右固定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 站着将本实用 新型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整理松散的泥土中, 就能开好栽种第一颗作。

12、物小苗的 第一个穴; 站着从盛物篮内拿出作物小苗, 将作物小苗根部朝下放入上筒体的第一内孔内, 然后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 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 穴头张开, 第一颗作物小苗根部朝下落入第一个穴内, 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提起时, 第一个穴周围的泥土回盖在第一颗作物小苗的根部小泥团上, 将第一颗作物小苗栽种在第 一个穴内; 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后, 松开活动手柄 向前走, 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闭合, 将本实用新型闭合的 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要栽种第二颗作物小苗的地方的泥土中, 就能开好栽种第二颗作 物小。

13、苗的第二个穴, 重复上述操作, 就能轻松、 快速地栽种完要栽种的作物小苗, 实现减轻 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0015 由于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有能够上、 下移动的下筒体; 上筒体的下部壁厚 周圈设有2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 每个竖向长通孔内设有螺栓, 螺栓的螺杆旋入下筒体 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内, 将上筒体和下筒体锁紧在一起; 竖向长通孔的右端孔壁面上 从上到下设有36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人性化设计, 可以根据操 作人员的身材高矮调整适合于自己的最佳使用高度, 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人员舒适、 便利 操作栽种, 进一步实现减轻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14、 0016 由于塑料制成的上筒体的第一内孔的下部设有能够上、 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 体, 下筒体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 闭合的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 和右开穴头。 本实用新型的上筒体和下筒体由塑料制成, 重量轻, 方便操作, 能够减轻劳动 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由耐磨钢制成, 经久耐用; 耐磨钢的比重大, 左开 穴头和右开穴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自动闭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实现减轻劳动强 度、 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7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0018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开穴、 栽苗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15、 0019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开穴、 栽苗器的具体结构产品外形图。 0020 图中: 1-上筒体, 2-第一内孔, 3-第二固定耳座, 4-固定手柄, 5-第一销钉, 6-活动 手柄, 7-拉杆, 8-第二圆通孔, 9-竖向长通孔, 10-横向通孔, 11-螺栓, 12-下筒体, 13-第一固 定耳座, 14-绳扣, 15-固定板, 16-第一圆通孔, 17-第一活动耳座, 18-左开穴头, 19-右开穴 头, 20-圆锥形孔, 21-第二活动耳座, 22-第二销钉, 23-螺纹孔, 24-第二内孔, 25-倒角, 26-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205912466 U 。

16、4 导向孔, 27-导向板, 28-软钢丝绳, 29-盛物篮。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及工作情况。 0022 如附图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细节是: 由上筒体1、 固定手柄4、 第一销 钉5、 活动手柄6、 螺栓11、 下筒体12、 绳扣14、 左开穴头18、 右开穴头19、 第二销钉22、 软钢丝 绳28和盛物篮29构成的一种开穴、 栽苗器, 塑料制成的上筒体1的第一内孔2的下部设有能 够上、 下移动的塑料制成的下筒体12, 下筒体12的下部设有相向装配并且能够张开、 闭合的 半圆锥形的耐磨钢制成的左开穴头18和右开穴头19, 左。

17、开穴头18和右开穴头19闭合时内部 形成圆锥形孔20。 0023 上筒体1的下部壁厚周圈设有4个均布的竖向长通孔9, 每个竖向长通孔9内设有螺 栓11, 螺栓11的螺杆旋入下筒体12的上部壁厚周圈的螺纹孔23内, 将上筒体1和下筒体12锁 紧在一起。 0024 竖向长通孔9的右端孔壁面上从上到下设有5个均布并且相通的横向通孔10。 0025 左开穴头18的上部前、 后端的第一活动耳座17和右开穴头19的上部前、 后端的第 二活动耳座21分别通过第二销钉22与下筒体12的下部前、 后端的第一固定耳座13铰接在一 起。 0026 左开穴头18的上部左端和右开穴头19的上部右端分别设有用于系住左、 。

18、右两端的 软钢丝绳28的下端绳头的固定板15, 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下端绳头分别穿过固定板 15的第一圆通孔16后用绳扣14扣紧在一起。 0027 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28的上端绳头分别穿过上筒体1左、 右两端的导向板27的导 向孔26, 再穿过上筒体1的上部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6下端一体结构的拉杆7的第二圆通孔 8后用绳扣14扣紧在一起。 0028 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6的上端分别通过第一销钉5与上筒体1的上部左、 右两端的 第二固定耳座3铰接在一起。 0029 上筒体1的上部左、 右两端分别设有对称的固定手柄4。 0030 下筒体12的第二内孔24的上端末端设有倒角25。 0。

19、031 上筒体1的上部前端设有盛物篮29。 003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工作情况是: 栽种作物小苗时, 将根部带有小泥团的 作物小苗整齐放入盛物篮内, 双手握住本实用新型的左、 右固定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 站着 将本实用新型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整理松散的泥土中, 就能开好栽种第一颗作 物小苗的第一个穴; 站着从盛物篮内拿出作物小苗, 将作物小苗根部朝下放入上筒体的第 一内孔内, 作物小苗根部朝下经过下筒体的第二内孔落入到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的 圆锥形孔内, 然后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 这时, 左、 右两端的活动手柄的外端往上转动, 带动左、 右。

20、两端的活动手柄下端的拉杆往上转动, 将 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往上拉, 通过左、 右两端的软钢丝绳的拉力将闭合的左开穴头和右开 穴头张开, 第一颗作物小苗根部朝下落入第一个穴内, 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提起时, 第一个穴周围的泥土回盖在第一颗作物小苗的根部小泥团上, 将第一颗作物小苗栽种在第 一个穴内。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205912466 U 5 0033 双手握紧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提起本实用新型后, 松开活动手柄向 前走, 张开的左开穴头和右开穴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动闭合, 将本实用新型闭合的左 开穴头和右开穴头插入要栽种第二颗作物小苗的地方的泥土中, 就能。

21、开好栽种第二颗作物 小苗的第二个穴, 重复上述操作, 就能轻松、 快速地栽种完要栽种的作物小苗。 0034 操作人员的身材高矮不同时, 旋松上筒体下部外端的螺栓, 将下筒体反时针方向 转动, 将螺栓从横向通孔转到竖向长通孔内, 身材矮的操作人员将下筒体往上移到适合于 自己能够舒适、 便利操作栽种的最佳使用高度, 然后顺时针方向转动下筒体, 将螺栓从竖向 长通孔内转到横向通孔, 锁紧螺栓即可; 身材高的操作人员将下筒体往下移到适合于自己 能够舒适、 便利操作栽种的最佳使用高度, 然后顺时针方向转动下筒体, 将螺栓从竖向长通 孔内转到横向通孔, 锁紧螺栓即可。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205912466 U 6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7 CN 205912466 U 7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8 CN 205912466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