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pdf

上传人:xia****o6 文档编号:7091161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1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120126743.5

申请日:

20110427

公开号:

CN202078659U

公开日:

2011122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62B1/00,B64D17/00,B64D17/52

主分类号:

A62B1/00,B64D17/00,B64D17/52

申请人: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发明人:

刘学应,林朝阳,薛蒙恩,胡美容,毛晴毅,李斯婷,孔唐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路583号

优先权:

CN201120126743U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尉伟敏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浮力气囊的逃生伞。该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包括伞面、人员吊具,所述伞面周边通过若干绳索与人员吊具相连,所述伞面顶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设有充气进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伞面的顶部装设气囊,可减缓人员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从而保护人员的安全,适宜推广使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包括伞面(1)、人员吊具,所述伞面(1)周边通过若干绳索与人员吊具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1)顶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气囊(6),所述气囊(6)设有充气进口(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吊具包括背垫(2),所述背垫(2)上设有两条分居左右的安全带(4),所述安全带(4)的自由端设有可将所述两条安全带(4)扣在一起的扣环(5),所述背垫(2)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挎在肩上的背带(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面(1)、气囊(6)和绳索在备用时呈折叠状态,并设于一个具有拉链的包装袋(8)中,所述包装袋(8)与所述背垫(2)连为一体,在所述包装袋(8)中设有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通过柔性管(10)连接到所述气囊(6)的充气进口(7),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上设有控制压缩气体排放的感应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系统包括串联的电源(11)、电磁铁(12)、以及金属触头(13),所述电源(11)固定于背垫(2)内,所述电磁铁(12)固定于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上,所述金属触头(13)设于所述两条安全带(4)的自由端,所述金属触头(13)通过藏于安全带(4)内的导线与电源(11)、电磁铁(12)串联,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上设有封闭其排气口的可侧移的铁块(14),所述电磁铁(12)位于其通电后可将铁块(14)吸引移开并打开排气口的位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意外情况下,可从高层建筑逃离、自救的逃生伞。

背景技术

如今社会,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10层、20层以及更高层的建筑可以说是比比皆是。在房屋逐渐增高的同时,却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许多意外事故例如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由于它产生的热气流升腾快,而且火焰是向内外同时蔓延,这样,极易形成立体火灾,再加之高层建筑疏散的路程远,疏散所需要的时间长,人员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现象,并且在很多意外发生时往往电梯也失去了作用,因而具有极大在安全隐患。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799003Y,公开了一种楼房逃生伞,该楼房逃生伞包括伞面,伞面周边均匀固结有多根柔性伞绳,它还包括位于伞面外表面中心的叶瓣帽、与叶瓣帽连接的数个弧形叶瓣、稳定杆与手柄;数个弧形叶瓣形成容纳伞面、伞绳的容腔,每个叶瓣外表面装有两端固定的拉簧,叶瓣内表面与伞面固定连接;手柄具有容腔,稳定杆下端固定在容腔,稳定杆外侧面活套弹射簧,弹射簧上端固结叶瓣碗;手柄上端由塑形材料制作并设有数个缺口,手柄上端外周边包缠保险带,保险带两自由端设有可相互连接的保险扣具;柔性伞绳的另一端固接在手柄的上端或穿过手柄容腔编结成保险腕绳。该楼房逃生伞仅靠空气浮力打开和漂浮,如出现伞面来不及打开则导致严重后果,故其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浮力气囊的逃生伞,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包括伞面、人员吊具,所述伞面周边通过若干绳索与人员吊具相连,所述伞面顶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气囊,所述气囊设有充气进口。在伞面的顶面上装设随时可充气的气囊,可减缓人员从高空下落的速度,从而保护人员的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人员吊具包括背垫,所述背垫上设有两条分居左右的安全带,所述安全带的自由端设有可将所述两条安全带扣在一起的扣环,所述背垫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挎在肩上的背带。将整个伞包挎在肩上,并将两条安全带系于腰间,比背景技术中用手抓住手柄的方法要更加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伞面、气囊和绳索在备用时呈折叠状态,并设于一个具有拉链的包装袋中,所述包装袋与所述背垫连为一体,在所述包装袋中设有压缩气体储存装置,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通过柔性管连接到所述气囊的充气进口,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上设有控制压缩气体排放的感应系统。需要使用逃生伞时,拉开包装袋的拉链,然后通过感应系统打开压缩气体储存装置的排放口,使气体通过柔性管进入气囊,气囊膨胀并使伞面迅速打开,保证人员安全。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系统包括串联的电源、电磁铁、以及金属触头,所述电源固定于背垫内,所述电磁铁固定于压缩气体储存装置上,所述金属触头设于所述两条安全带的自由端,所述金属触头通过藏于安全带内的导线与电源、电磁铁串联,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上设有封闭其排气口的可侧移的铁块,所述电磁铁位于其通电后可将铁块吸引移开排气口的位置。需要紧急使用逃生伞时,拉开包装袋的拉链,然后把两条安全带系于腰间并扣在一起,此时两条安全带自由端的金属触头接触从而接通电源,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并将铁块吸引移开排气口的位置,压缩气体就从柔性管内进入气囊,气囊膨胀并使伞面迅速打开,保证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的有益效果是:需要紧急使用逃生伞时,把肩带挎在肩上,拉开包装袋的拉链,然后把两条安全带系于腰间并扣在一起,此时两条安全带自由端的金属触头接触从而接通电源,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并将铁块吸引移开排气口的位置,压缩气体就从柔性管内进入气囊,气囊膨胀并使伞面迅速打开,保证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折叠备用时的侧向剖视图;

图3为压缩气体储存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感应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标号分别为:1.伞面 2.背垫 3.背带 4.安全带 5.扣环 6.气囊 7.充气进口 8.包装袋 9.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10.柔性管 11.电源 12.电磁铁 13.金属触头 14.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包括伞面1、背垫2以及连接所述伞面1与背垫2的绳索3,所述绳索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伞面1的周边,所述绳索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背垫2上,所述背垫3设置在伞面1的内凹侧,所述背垫2采用两层材料,靠背侧是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当突发状况发生逃生者在背起它时,软质材料会比较舒适,并且使人有一种安全感,这样起到暂时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另一层材料是由钢性材料制成,使整个逃生伞包的框架更结实,更安全。所述背垫2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安全带4,在两条安全带4的自由端装有可将两条安全带4扣在一起的扣环5,另外在背垫2上装有两条用于挎在肩上的背带3。所述伞面1顶面上装有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气囊6,在气囊6的底部具有金属管做成的充气进口7,所述伞面1、气囊6和绳索3在备用时呈折叠状态,并装在一个具有拉链的包装袋8中,该包装袋8与所述背垫2连为一体,在所述包装袋中设有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如图3所示,该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与背垫2固定连接,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通过柔性管10连接到所述气囊6的充气进口7,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上设有控制压缩气体排放的感应系统,该感应系统的电路图如图4所示,包括串联的电源11、电磁铁12、以及金属触头13,所述电源11装在背垫2开的容腔内,便于电池的更换,所述电磁铁12固定于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上,与电磁铁12相对应的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的排气管道上装有可滑动的铁块14,该铁块14为竖直方向滑动,而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的排气管道则是水平方向,所以该铁块14位于排气管道时能够封闭排气管道,而其受到电磁铁12吸力时则会移开打开排气管道,所述金属触头13装在两条安全带4的自由端的扣环5上,并通过藏于安全带4内的导线与电源11、电磁铁12串联。需要紧急使用逃生伞时,把肩带3挎在肩上,拉开包装袋8的拉链,然后把两条安全带4系于腰间并扣在一起,此时两条安全带4自由端扣环5上的金属触头13接触从而接通电源11,电磁铁12通电后具有磁性,并将铁块14吸引移开排气管道的位置,压缩气体就从柔性管10内进入气囊6,气囊6膨胀并使伞面1迅速打开,从而保证人员安全。

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2078659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12.21 CN 202078659 U *CN202078659U* (21)申请号 201120126743.5 (22)申请日 2011.04.27 A62B 1/00(2006.01) B64D 17/00(2006.01) B64D 17/52(2006.01) (73)专利权人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经济技术开 发区学林路 583 号 (72)发明人 刘学应 林朝阳 薛蒙恩 胡美容 毛晴毅 李斯婷 孔唐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 司 33109 。

2、代理人 尉伟敏 (54) 实用新型名称 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浮力气囊的逃生伞。该 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包括伞面、 人员吊具, 所述 伞面周边通过若干绳索与人员吊具相连, 所述伞 面顶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气囊, 所述气囊设 有充气进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 在伞面 的顶部装设气囊, 可减缓人员从高空下落的速度, 从而保护人员的安全, 适宜推广使用。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 附图 3 页 CN 202078664 U。

3、1/1 页 2 1. 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包括伞面 (1) 、 人员吊具, 所述伞面 (1) 周边通过若干绳 索与人员吊具相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伞面 (1) 顶面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气囊 (6) , 所述 气囊 (6) 设有充气进口 (7) 。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人员吊具包括背垫 (2) , 所述背垫 (2) 上设有两条分居左右的安全带 (4) , 所述安全带 (4) 的自由端设有可将所 述两条安全带 (4) 扣在一起的扣环 (5) , 所述背垫 (2) 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挎在肩上的背带 (3) 。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

4、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伞面 (1) 、 气囊 (6) 和绳索在备用时呈折叠状态, 并设于一个具有拉链的包装袋 (8) 中, 所述包装袋 (8) 与所述 背垫 (2) 连为一体, 在所述包装袋 (8) 中设有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9) , 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 置 (9) 通过柔性管 (10) 连接到所述气囊 (6) 的充气进口 (7) , 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9) 上 设有控制压缩气体排放的感应系统。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感应系统包括串联 的电源 (11) 、 电磁铁 (12) 、 以及金属触头 (13) , 所述电源 (。

5、11) 固定于背垫 (2) 内, 所述电磁 铁 (12) 固定于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9) 上, 所述金属触头 (13) 设于所述两条安全带 (4) 的自 由端, 所述金属触头 (13) 通过藏于安全带 (4) 内的导线与电源 (11) 、 电磁铁 (12) 串联, 所述 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9) 上设有封闭其排气口的可侧移的铁块 (14) , 所述电磁铁 (12) 位于其 通电后可将铁块 (14) 吸引移开并打开排气口的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2078659 U CN 202078664 U1/3 页 3 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逃生工具。

6、, 特别是涉及一种意外情况下, 可从高层 建筑逃离、 自救的逃生伞。 背景技术 0002 如今社会, 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 10 层、 20 层以及更高层的建筑可 以说是比比皆是。 在房屋逐渐增高的同时, 却存在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 许多意外事故例如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 由于它产生的热气流升腾快, 而且火焰是向内外同时蔓延, 这样 , 极 易形成立体火灾, 再加之高层建筑疏散的路程远, 疏散所需要的时间长 , 人员疏散时容易 出现拥挤现象, 并且在很多意外发生时往往电梯也失去了作用, 因而具有极大在安全隐患。 0003 中国专利公告号 CN2799003Y, 公开了一种楼房逃生伞。

7、, 该楼房逃生伞包括伞面, 伞 面周边均匀固结有多根柔性伞绳, 它还包括位于伞面外表面中心的叶瓣帽、 与叶瓣帽连接 的数个弧形叶瓣、 稳定杆与手柄 ; 数个弧形叶瓣形成容纳伞面、 伞绳的容腔, 每个叶瓣外表 面装有两端固定的拉簧, 叶瓣内表面与伞面固定连接 ; 手柄具有容腔, 稳定杆下端固定在容 腔, 稳定杆外侧面活套弹射簧, 弹射簧上端固结叶瓣碗 ; 手柄上端由塑形材料制作并设有数 个缺口, 手柄上端外周边包缠保险带, 保险带两自由端设有可相互连接的保险扣具 ; 柔性伞 绳的另一端固接在手柄的上端或穿过手柄容腔编结成保险腕绳。 该楼房逃生伞仅靠空气浮 力打开和漂浮, 如出现伞面来不及打开则导。

8、致严重后果, 故其安全性较差。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浮力气囊的逃生伞, 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 的安全性较差的问题。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 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包括伞 面、 人员吊具, 所述伞面周边通过若干绳索与人员吊具相连, 所述伞面顶面上设有与其固定 连接的气囊, 所述气囊设有充气进口。 在伞面的顶面上装设随时可充气的气囊, 可减缓人员 从高空下落的速度, 从而保护人员的安全。 0006 作为优选, 所述人员吊具包括背垫, 所述背垫上设有两条分居左右的安全带, 所述 安全带的自由端设有可将所述两条安全带扣在一起的扣环,。

9、 所述背垫上还设有两条用于挎 在肩上的背带。 将整个伞包挎在肩上, 并将两条安全带系于腰间, 比背景技术中用手抓住手 柄的方法要更加安全。 0007 作为优选, 所述伞面、 气囊和绳索在备用时呈折叠状态, 并设于一个具有拉链的包 装袋中, 所述包装袋与所述背垫连为一体, 在所述包装袋中设有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所述压 缩气体储存装置通过柔性管连接到所述气囊的充气进口, 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上设有控 制压缩气体排放的感应系统。 需要使用逃生伞时, 拉开包装袋的拉链, 然后通过感应系统打 开压缩气体储存装置的排放口, 使气体通过柔性管进入气囊, 气囊膨胀并使伞面迅速打开, 保证人员安全。 说 明 书。

10、 CN 202078659 U CN 202078664 U2/3 页 4 0008 作为优选, 所述感应系统包括串联的电源、 电磁铁、 以及金属触头, 所述电源固定 于背垫内, 所述电磁铁固定于压缩气体储存装置上, 所述金属触头设于所述两条安全带的 自由端, 所述金属触头通过藏于安全带内的导线与电源、 电磁铁串联, 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 置上设有封闭其排气口的可侧移的铁块, 所述电磁铁位于其通电后可将铁块吸引移开排气 口的位置。 需要紧急使用逃生伞时, 拉开包装袋的拉链, 然后把两条安全带系于腰间并扣在 一起, 此时两条安全带自由端的金属触头接触从而接通电源, 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 并将 铁。

11、块吸引移开排气口的位置, 压缩气体就从柔性管内进入气囊, 气囊膨胀并使伞面迅速打 开, 保证人员安全。 0009 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的有益效果是 : 需要紧急使用逃生伞时, 把肩带 挎在肩上, 拉开包装袋的拉链, 然后把两条安全带系于腰间并扣在一起, 此时两条安全带自 由端的金属触头接触从而接通电源, 电磁铁通电后具有磁性, 并将铁块吸引移开排气口的 位置, 压缩气体就从柔性管内进入气囊, 气囊膨胀并使伞面迅速打开, 保证人员安全。 附图说明 0010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 0011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折叠备用时的侧向剖视图 。

12、; 0012 图 3 为压缩气体储存装置的剖视图 ; 0013 图 4 为感应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0014 图中标号分别为 : 1. 伞面 2. 背垫 3. 背带 4. 安全带 5. 扣环 6. 气囊 7. 充气 进口 8. 包装袋 9. 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10. 柔性管 11. 电源 12. 电磁铁 13. 金属触头 14. 铁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16 实施例 1 : 0017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伞, 包括伞面1、 背垫2以及连接所述伞 面 1 与背垫 2 的绳索 3, 所述绳索 3 的一。

13、端固定连接在伞面 1 的周边, 所述绳索 3 的另一端 固定连接在背垫 2 上, 所述背垫 3 设置在伞面 1 的内凹侧, 所述背垫 2 采用两层材料, 靠背 侧是由软质材料制作而成, 当突发状况发生逃生者在背起它时, 软质材料会比较舒适, 并且 使人有一种安全感, 这样起到暂时缓解紧张情绪的作用, 另一层材料是由钢性材料制成, 使 整个逃生伞包的框架更结实, 更安全。所述背垫 2 的左右两侧分别装有安全带 4, 在两条安 全带4的自由端装有可将两条安全带4扣在一起的扣环5, 另外在背垫2上装有两条用于挎 在肩上的背带 3。所述伞面 1 顶面上装有与其固定在一起的气囊 6, 在气囊 6 的底部。

14、具有金 属管做成的充气进口 7, 所述伞面 1、 气囊 6 和绳索 3 在备用时呈折叠状态, 并装在一个具有 拉链的包装袋 8 中, 该包装袋 8 与所述背垫 2 连为一体, 在所述包装袋中设有压缩气体储存 装置9, 如图3所示, 该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与背垫2固定连接, 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通 过柔性管 10 连接到所述气囊 6 的充气进口 7, 所述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9 上设有控制压缩气 体排放的感应系统, 该感应系统的电路图如图 4 所示, 包括串联的电源 11、 电磁铁 12、 以及 金属触头 13, 所述电源 11 装在背垫 2 开的容腔内, 便于电池的更换, 所述电磁铁 12 固定。

15、于 说 明 书 CN 202078659 U CN 202078664 U3/3 页 5 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9 上, 与电磁铁 12 相对应的压缩气体储存装置 9 的排气管道上装有可滑 动的铁块14, 该铁块14为竖直方向滑动, 而压缩气体储存装置9的排气管道则是水平方向, 所以该铁块 14 位于排气管道时能够封闭排气管道, 而其受到电磁铁 12 吸力时则会移开打 开排气管道, 所述金属触头 13 装在两条安全带 4 的自由端的扣环 5 上, 并通过藏于安全带 4 内的导线与电源 11、 电磁铁 12 串联。需要紧急使用逃生伞时, 把肩带 3 挎在肩上, 拉开包 装袋 8 的拉链, 然后把两条。

16、安全带 4 系于腰间并扣在一起, 此时两条安全带 4 自由端扣环 5 上的金属触头 13 接触从而接通电源 11, 电磁铁 12 通电后具有磁性, 并将铁块 14 吸引移开 排气管道的位置, 压缩气体就从柔性管 10 内进入气囊 6, 气囊 6 膨胀并使伞面 1 迅速打开, 从而保证人员安全。 0018 上述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优选举例说明。 凡在本实 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同替代,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 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202078659 U CN 202078664 U1/3 页 6 图 1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659 U CN 202078664 U2/3 页 7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659 U CN 202078664 U3/3 页 8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CN 202078659 U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