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pdf

上传人:32 文档编号:709070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5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1104153.6

申请日:

20161205

公开号:

CN106550911A

公开日:

2017040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10,A23K10/22,A23K10/30,A23K10/38,A23K20/158,A23K50/80

主分类号:

A01K61/10,A23K10/22,A23K10/30,A23K10/38,A23K20/158,A23K50/80

申请人:

浙江海洋大学

发明人:

石戈,宋美泽,邢晓丹,任倩妍

地址: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大同路127号

优先权:

CN201611104153A

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徐佳晶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包括准备池塘,上述池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日晒后放入水,经消毒后种植水草,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放苗,投放密度5500尾/亩,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将水体溶氧控制在10.5mg/L,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本发明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且提高其耐盐性,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从而影响存活率,增加免疫能力和促进应激恢复。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包括准备池塘,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日晒后放入水,经消毒后种植水草,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放苗,投放密度5500尾/亩,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将水体溶氧控制在10.5mg/L,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物质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凹土棒土、羟基磷灰石、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酸,混合比例为2:3: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60~75份鱼粉,10~20份玉米粉,2~5份酒糟,3~7份啤酒酵母,1~6份大豆卵磷脂,2~5分迷迭香,0.1~0.5份复合维生素添加剂,0.2~0.7份促生长剂,0.1~0.5份酸度调节剂,0.1~0.5份食用香料,0.3~0.6份复合诱食剂及1~5份的营养强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诱食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酸枣仁3~8份、薄荷3~9份、山奈3~6份、3~10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20~30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5~10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0.1份三醋酸甘油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营养强化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0.01~0.1份L-苏氨酸0.1~5、0.1~3份L-缬氨酸0.1~5、5~13份叶酸、1~5份蛋白质和0.001~0.01份环己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水ph值为6.0~8.1。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养殖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技术背景

中华乌塘鳢属硬骨鱼纲、鲈形目、暇虎鱼亚目、塘鳢科,俗称“乌鱼”、“泥鱼”、“土鱼”等,是一种暖水性浅海鱼类。我国南方沿海、河口、港湾等咸水区域均有分布,喜栖息于沙泥底质或礁石区,营穴居生活。中华乌塘鳢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是一种名贵的海产鱼类。近年来,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的成功,为中华乌塘鳢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现有的养殖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华乌塘鳢的养殖,如现有技术授权公告号:授权公告号:CN103843701B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导致鱼体生长缓慢,易造成饵料浪费的问题,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鱼塘选择;(二)清塘肥水;(三)放苗;(四)养殖。本发明步骤简单,操作性强,对中华乌塘鳢养殖条件的进行了优化,并利用生物的补偿机制针对不同规格体长的鱼苗采用不同的投喂周期和投喂量,同时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能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缩短养成周期,提高饵料利用率与成活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但其耐盐性低,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从而影响存活率,该发明在增重率和肉质感官效果方面上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低盐、增重率高、免疫力提高的从而提高存活率且提高感官效果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所采取的方案为: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包括准备池塘,池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日晒后放入水,经消毒后种植水草,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放苗,投放密度5500尾/亩,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将水体溶氧控制在10.5mg/L,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其中营养物质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凹土棒土、羟基磷灰石、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酸,混合比例为2:3:2:1;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60~75份鱼粉,10~20份玉米粉,2~5份酒糟,3~7份啤酒酵母,1~6份大豆卵磷脂,2~5分迷迭香,0.1~0.5份复合维生素添加剂,0.2~0.7份促生长剂,0.1~0.5份酸度调节剂,0.1~0.5份食用香料,0.3~0.6份复合诱食剂及1~5份的营养强化剂;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且提高其耐盐性,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从而影响存活率,复合诱食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酸枣仁3~8份、薄荷3~9份、山奈3~6份、3~10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20~30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5~10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0.1份三醋酸甘油酯;缩短养成周期,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增重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营养强化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0.01~0.1份L-苏氨酸0.1~5、0.1~3份L-缬氨酸0.1~5、5~13份叶酸、1~5份蛋白质和0.001~0.01份环己酮;增加免疫力,提高其存活率,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应激恢复的能力,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状而无法及时恢复,造成成片死亡,提高存活率,上述池水ph值为6.0~8.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在于: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且提高其耐盐性,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从而影响存活率,缩短养成周期,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增重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免疫力,提高其存活率,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应激恢复的能力,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状而无法及时恢复,造成成片死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包括准备池塘,池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日晒后放入水,经消毒后种植水草,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放苗,投放密度5500尾/亩,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将水体溶氧控制在10.5mg/L,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其中营养物质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凹土棒土、羟基磷灰石、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酸,混合比例为2:3:2:1;马来酸具有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60~75份鱼粉,10~20份玉米粉,2~5份酒糟,3~7份啤酒酵母,1~6份大豆卵磷脂,2~5分迷迭香,0.1~0.5份复合维生素添加剂,0.2~0.7份促生长剂,0.1~0.5份酸度调节剂,0.1~0.5份食用香料,0.3~0.6份复合诱食剂及1~5份的营养强化剂;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且提高其耐盐性,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从而影响存活率,复合诱食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酸枣仁3~8份、薄荷3~9份、山奈3~6份、3~10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20~30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5~10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0.1份三醋酸甘油酯(优选的,0.01份三醋酸甘油酯);缩短养成周期,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增重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营养强化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0.01~0.1份L-苏氨酸0.1~5、0.1~3份L-缬氨酸0.1~5、5~13份叶酸、1~5份蛋白质和0.001~0.01份环己酮(优选的,0.001份环己酮);增加免疫力,提高其存活率,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应激恢复的能力,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状而无法及时恢复,造成成片死亡,以上实验数据呈非线性变化,上述池水ph值为6.0~8.1。

实施例2:

进一步优化以上实施例,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包括准备池塘,池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日晒后放入水,经消毒后种植水草,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放苗,投放密度5500尾/亩,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26min对池水进行增氧,将水体溶氧控制在10.5mg/L,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其中营养物质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凹土棒土、羟基磷灰石、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酸,混合比例为2:3:2:1;马来酸具有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66份鱼粉,13份玉米粉,2份酒糟,4份啤酒酵母,5份大豆卵磷脂,2分迷迭香,0.3份复合维生素添加剂,0.2促生长剂,0.3份酸度调节剂,0.3份食用香料,0.4份复合诱食剂及3份的营养强化剂;本实施例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且提高其耐盐性,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从而影响存活率,复合诱食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酸枣仁6份、薄荷7份、山奈3份、6份二甲基-β-丙酸噻亭、26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7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份三醋酸甘油酯;缩短养成周期,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从而提高增重率,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营养强化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0.7份L-苏氨酸0.1~5、0.9份L-缬氨酸0.1~5、11份叶酸、4份蛋白质和0.001份环己酮;增加免疫力,提高其存活率,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应激恢复的能力,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状而无法及时恢复,造成成片死亡,上述池水ph值为6.0~8.1。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04153.6 (22)申请日 2016.12.05 (71)申请人 浙江海洋大学 地址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朱家尖 大同路127号 (72)发明人 石戈 宋美泽 邢晓丹 任倩妍 (74)专利代理机构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 合伙) 33213 代理人 徐佳晶 (51)Int.Cl. A01K 61/10(2017.01) A23K 10/22(2016.01) A23K 10/30(2016.01) A23K 10/38(2016.01) A23K 。

2、20/158(2016.01) A23K 50/80(201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 的养殖方法, 包括准备池塘, 上述池塘设有过滤 网片的进出口水管, 日晒后放入水, 经消毒后种 植水草, 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 放 苗, 投放密度5500尾/亩, 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 第 3天开始投喂饲料, 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 前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 将水体溶氧控 制在10.5mg/L, 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内 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 本发明优化的养殖 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

3、配合饲料, 有效促进中华乌 塘鳢的生长, 且提高其耐盐性, 避免在环境不允 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 从而影响存活率, 增加免疫能力和促进应激恢复。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6550911 A 2017.04.05 CN 106550911 A 1.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包括准备池塘,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塘设 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 日晒后放入水, 经消毒后种植水草, 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 遮蔽物, 放苗, 投放密度5500尾/亩, 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 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 在每次中华 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 将水体溶氧控制。

4、在10.5mg/L, 在中华乌塘 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营养物质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凹土棒土、 羟基磷灰石、 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 酸, 混合比例为2: 3: 2: 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6075份鱼粉, 1020份玉米粉, 25份酒糟, 3 7份啤酒酵母, 16份大豆卵磷脂, 25分迷迭香, 0.10.5份复合维生素添加剂, 0.20.7份促 生长剂, 0.10。

5、.5份酸度调节剂, 0.10.5份食用香料, 0.30.6份复合诱食剂及15份的营养 强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复合诱食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酸枣仁38份、 薄荷39份、 山奈36份、 310份 二甲基 丙酸噻亭、 2030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 510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0.1份 三醋酸甘油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营养强化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0.010.1份L苏氨酸0.15、 0.13份L缬氨酸 0.15、 513份叶酸、 15份蛋白质和。

6、0.0010.01份环己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 池水ph值为6.08.1。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50911 A 2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养殖方法, 具体涉及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 法。 技术背景 0002 中华乌塘鳢属硬骨鱼纲、 鲈形目、 暇虎鱼亚目、 塘鳢科, 俗称 “乌鱼” 、“泥鱼” 、“土 鱼” 等, 是一种暖水性浅海鱼类。 我国南方沿海、 河口、 港湾等咸水区域均有分布, 喜栖息于 沙泥底质或礁石区, 营穴居生活。 中华乌。

7、塘鳢肉质细腻、 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 经济价值高, 是一种名贵的海产鱼类。 近年来, 中华乌塘鳢人工育苗的成功, 为中华乌塘鳢养殖业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但是现有的养殖方法并不适用于中华乌塘鳢的养殖, 如现有技术授权公告号: 授权公告号: CN103843701B的中国发明专利,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 解 决了现有技术的中华乌塘鳢的养殖方法导致鱼体生长缓慢, 易造成饵料浪费的问题, 本发 明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 鱼塘选择;(二) 清塘肥水;(三) 放苗;(四) 养殖。 本发明步 骤简单, 操作性强, 对中华乌塘鳢养殖条件的进行了优化, 并利用生物的补偿机制针对不同。

8、 规格体长的鱼苗采用不同的投喂周期和投喂量, 同时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 能有效促 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 缩短养成周期, 提高饵料利用率与成活率, 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 益。 但其耐盐性低, 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 从而影响存活率, 该发明在增 重率和肉质感官效果方面上还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低盐、 增重率高、 免疫力提高的从而提高 存活率且提高感官效果的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0004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所采取的方案为: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 方法, 包括准备池塘, 池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 日。

9、晒后放入水, 经消毒后种植水草, 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 放苗, 投放密度5500尾/亩, 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 第3天 开始投喂饲料, 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 将水体溶氧控 制在10.5mg/L, 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 其中营养物质 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凹土棒土、 羟基磷灰石、 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酸, 混合 比例为2: 3: 2: 1; 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6075份鱼粉, 1020份玉米 粉, 25份酒糟, 37份啤酒酵母, 16份大豆卵磷脂, 25分迷迭香, 0.10.。

10、5份复合维生素添 加剂, 0.20.7份促生长剂, 0.10.5份酸度调节剂, 0.10.5份食用香料, 0.30.6份复合诱 食剂及15份的营养强化剂; 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 有效促进中华乌塘 鳢的生长, 且提高其耐盐性, 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 从而影响存活 率, 复合诱食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酸枣仁38份、 薄荷39份、 山奈36份、 310 份二甲基 丙酸噻亭、 2030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 510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0.1 份三醋酸甘油酯; 缩短养成周期, 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 从而提高增重率, 从 说 明 书 1/3 页。

11、 3 CN 106550911 A 3 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营养强化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0.010.1份L苏氨酸 0.15、 0.13份L缬氨酸0.15、 513份叶酸、 15份蛋白质和0.0010.01份环己酮; 增加 免疫力, 提高其存活率, 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应激恢复的能力, 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 状而无法及时恢复, 造成成片死亡, 提高存活率, 上述池水ph值为6.08.1。 0005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在于: 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 合饲料, 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 且提高其耐盐性, 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 大片死亡, 从而影响。

12、存活率, 缩短养成周期, 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 从而提高 增重率, 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增加免疫力, 提高其存活率, 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应激 恢复的能力, 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状而无法及时恢复, 造成成片死亡。 具体实施方式 0006 以下通过实施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包括准备池塘, 池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 口水管, 日晒后放入水, 经消毒后种植水草, 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小型遮蔽物, 放苗, 投放 密度5500尾/亩, 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 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 在每次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 后1030min对池水进行增氧。

13、, 将水体溶氧控制在10.5mg/L, 在中华乌塘鲤饲料投放25min 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 其中营养物质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凹土棒土、 羟基 磷灰石、 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酸, 混合比例为2: 3: 2: 1; 马来酸具有促进营养吸收的 作用, 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6075份鱼粉, 1020份玉米粉, 25份酒 糟, 37份啤酒酵母, 16份大豆卵磷脂, 25分迷迭香, 0.10.5份复合维生素添加剂, 0.2 0.7份促生长剂, 0.10.5份酸度调节剂, 0.10.5份食用香料, 0.30.6份复合诱食剂及15 份的营养强化剂; 优化的养殖环境配。

14、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 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生长, 且提高其耐盐性, 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 从而影响存活率, 复合诱食 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酸枣仁38份、 薄荷39份、 山奈36份、 310份二甲基 丙酸噻亭、 2030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 510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0.1份三醋酸甘 油酯 (优选的, 0.01份三醋酸甘油酯) ; 缩短养成周期, 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 从而提高增重率, 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营养强化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0.01 0.1份L苏氨酸0.15、 0.13份L缬氨酸0.15、 513份叶酸、 15份蛋白质和。

15、0.001 0.01份环己酮 (优选的, 0.001份环己酮) ; 增加免疫力, 提高其存活率, 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 应激恢复的能力, 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状而无法及时恢复, 造成成片死亡, 以上实验 数据呈非线性变化, 上述池水ph值为6.08.1。 0007 实施例2: 进一步优化以上实施例, 一种耐低盐中华乌塘鲤新品种的养殖方法, 包括准备池塘, 池 塘设有过滤网片的进出口水管, 日晒后放入水, 经消毒后种植水草, 放置缓释的营养物质和 小型遮蔽物, 放苗, 投放密度5500尾/亩, 鱼苗投放后禁食2天, 第3天开始投喂饲料, 在每次 中华乌塘鲤饲料补给前后26min对池水进行增氧,。

16、 将水体溶氧控制在10.5mg/L, 在中华乌塘 鲤饲料投放25min内停止水池中的水流入和流出, 其中营养物质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 成: 凹土棒土、 羟基磷灰石、 发酵有机肥的混合物和马来酸, 混合比例为2: 3: 2: 1; 马来酸具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550911 A 4 有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 中华乌塘鲤饲料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66份鱼粉, 13份玉米 粉, 2份酒糟, 4份啤酒酵母, 5份大豆卵磷脂, 2分迷迭香, 0.3份复合维生素添加剂, 0.2促生 长剂, 0.3份酸度调节剂, 0.3份食用香料, 0.4份复合诱食剂及3份的营养强化剂; 本实施例。

17、 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优化的养殖环境配合优化设计的配合饲料, 有效促进中华乌塘鳢的 生长, 且提高其耐盐性, 避免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容易造成大片死亡, 从而影响存活率, 复 合诱食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酸枣仁6份、 薄荷7份、 山奈3份、 6份二甲基 丙酸 噻亭、 26份动物蛋白酶解物干粉、 7份黄嘌呤核苷酸和0.01份三醋酸甘油酯; 缩短养成周期, 其中三醋酸甘油酯提高饵料利用率。 从而提高增重率, 从而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 营养强化 剂由以下成分及重量组分组成: 0.7份L苏氨酸0.15、 0.9份L缬氨酸0.15、 11份叶 酸、 4份蛋白质和0.001份环己酮; 增加免疫力, 提高其存活率, 其中环己酮具有促进应激恢 复的能力, 避免因低盐环境造成应激症状而无法及时恢复, 造成成片死亡, 上述池水ph值为 6.08.1。 0008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说明, 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 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的原则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 补充或类似方式替代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550911 A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