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种圈及穴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种圈及穴播器.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184564.4 (22)申请日 2017.02.28 (73)专利权人 于永良 地址 84100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 蒙古自治州新疆铁门关市工业园区纬 二路以南, 纬三路以北, 经十三路以东 (72)发明人 于永良 臧象臣 王堆金 王永亮 卢玉刚 (51)Int.Cl. A01C 7/18(2006.01) A01C 7/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种圈及穴播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
2、于农业机械领域, 特别是一种 新型种圈及穴播器, 包括同宽的种盒和可调块, 种盒左右两侧带有凹燕尾槽, 可调块左右两侧带 有凸燕尾槽, 种盒与可调块通过燕尾槽首尾连接 形成种圈, 种盒的前部与可调块的前部构成种圈 的前部, 种盒的后部与可调块的后部构成种圈的 后部, 种圈的前部及后部均呈圆环状。 本实用新 型结构设计合理, 可根据用户需要调整种盒的间 距和个数, 即可调节株距 (穴数) , 并且操作方便, 省工、 省时。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2页 CN 206611751 U 2017.11.07 CN 206611751 U 1.一种新型种圈, 其特征在于: 包括种盒 (1) 。
3、和可调块 (2) , 种盒 (1) 左右两侧分别带有 凹燕尾槽 (3) 、 凸燕尾槽 (4) , 可调块 (2) 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 (3) 、 凸燕尾槽 (4) , 种盒 (1) 与可调块 (2) 通过凹、 凸燕尾槽 (3、 4) 首尾连接形成种圈 (5)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种圈, 其特征在于: 种盒 (1) 和可调块 (2) 是同宽的, 种盒 (1) 的前部与可调块 (2) 的前部构成种圈 (5) 的前部, 种盒 (1) 的后部与可调块 (2) 的后部构 成种圈 (5) 的后部, 种圈 (5) 的前部及后部均呈圆环状; 种盒 (1) 带有上下贯通的一个落种孔 (6) 及。
4、安装孔 (7) , 落种孔 (6) 及安装孔 (7) 在种圈 (5) 中部不在种圈 (5) 的前部和后部; 通过螺栓及安装孔 (7) 将鸭嘴 (8) 的底座 (9) 安装到种盒 (1) 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种圈, 其特征在于: 鸭嘴 (8) 底座 (9) 的宽度小于种盒 (1) 的宽度, 空出种盒 (1) 的前部及后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种圈, 其特征在于: 种盒 (1) 上带有凹槽 (10) , 通过螺 栓与安装孔 (7) 将鸭嘴 (8) 的底座 (9) 安装在种盒 (1) 上的凹槽 (10) 内, 鸭嘴 (8) 的底座 (9) 与 种盒 (1) 同宽,。
5、 鸭嘴 (8) 底座 (9) 的上表面前部及后部与种盒 (1) 上表面的前部及后部位于同 一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种圈, 其特征在于: 鸭嘴 (8) 的底座 (9) 与种盒 (1) 同 宽, 鸭嘴 (8) 底座 (9) 的上表面前部及后部呈圆弧状且与种圈 (5) 为同心圆。 6.一种穴播器, 包括轴心线重合的动盘 (11) 和压盘 (12)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 3或4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种圈, 动盘 (11) 和压盘 (12) 带有对称且同心的凹槽 (13) 、(14) , 凹槽 (13) 、(14) 分别与呈圆环状的种圈 (5) 前部及后部相配合。 7.根据权利。
6、要求6所述的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 相配合处截面呈V型或U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 种盒 (1) 的数量是1至30个。 9.一种穴播器, 包括轴心线重合的动盘 (11) 和压盘 (12) ,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权利要求 5所述的新型种圈, 动盘 (11) 和压盘 (12) 带有对称且同心的凹槽 (13) 、(14) , 凹槽 (13) 、(14) 分别与带有鸭嘴 (8) 底座 (9) 的种圈 (5) 前部、 后部相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 相配合处截面呈V型或U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611751 U 。
7、2 一种新型种圈及穴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播种, 属于穴播器结构的改进, 特别是一种新型种圈及 穴播器。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 机械穴播器中钢材质的种圈下方装有种盒, 种圈上方装有鸭嘴。 种盒 依靠种圈定位, 种盒及鸭嘴数量对应穴数。 棉花穴播器的穴数一般是5到16, 玉米穴播器的 穴数是5到12。 由于取种方式不同, 由棉花改种玉米, 需要拆装更换不同的穴播器。 即便是同 一个棉花或玉米穴播器, 要改变穴数, 也要可能将种盒、 鸭嘴全部拆下, 重新组装。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用同一个穴播器实现穴数可调。 通常, 一个种 。
8、盒对应一个落种孔, 一个落种孔对应一个鸭嘴, 由于可调块的长度尺寸是可变的, 一种穴数 情形下一种种盒与一种可调块匹配, 通过种盒与不同长度的可调块配合, 一个穴播器里的 种盒数量就可实现任意的快速增加或减少。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种盒和可调块代替现有技 术里的种圈。 0004 基于同一个发明构思, 共有三项实用新型。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6 一种新型种圈, 包括种盒1和可调块2, 种盒1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 凸燕尾 槽4, 可调块2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 凸燕尾槽4, 种盒1与可调块2通过凹、 凸燕尾槽 3、 4首尾连接形成种圈5。 0。
9、007 进一步, 种盒1和可调块2是同宽的, 种盒1的前部与可调块2的前部构成种圈5的前 部, 种盒1的后部与可调块2的后部构成种圈5的后部, 种圈5的前部及后部均呈圆环状; 种盒 1带有上下贯通的一个落种孔6及安装孔7, 落种孔6及安装孔7在种圈5中部不在种圈5的前 部和后部; 通过螺栓及安装孔7将鸭嘴8的底座9安装到种盒1的上部。 安装孔的数量是1至4 个。 所述同宽是指种盒1、 可调块2同宽, 且所组成的种圈5也是同宽呈圆环状。 0008 又进一步, 鸭嘴8底座9的宽度小于种盒1的宽度, 空出种盒1的前部及后部。 这种情 形下, 鸭嘴8的底座9并不与凹槽13、 14相接触。 0009 又。
10、进一步, 种盒1上带有凹槽10, 通过螺栓与安装孔7将鸭嘴8的底座9安装在种盒1 上的凹槽10内, 鸭嘴8的底座9与种盒1同宽, 鸭嘴8底座9的上表面前部及后部与种盒1上表 面的前部及后部位于同一圆弧面。 这种情形下, 种圈5的前部、 后部仍呈圆环状, 且将来与凹 槽13、 14相接触。 0010 又进一步, 鸭嘴8的底座9与种盒1同宽, 鸭嘴8底座9的上表面前部及后部呈圆弧状 且与种圈5为同心圆。 这种情形下, 种圈5的前部、 后部及鸭嘴底座将均将装入凹槽13、 14内。 0011 再进一步, 一种装有新型种圈的穴播器, 包括轴心线重合的动盘11和压盘12, 动盘 11和压盘12带有对称且同。
11、心的凹槽13、 14, 凹槽13、 14分别与呈圆环状的种圈5前部及后部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611751 U 3 相配合。 0012 更进一步, 一种装有新型种圈的穴播器, 相配合处截面呈V型或U型。 即凹槽13、 14, 圆环状种圈5的前部、 后部带有相应的V形槽或U型槽。 0013 更进一步, 种盒1的数量是1至30个。 由于可调块2的长度是可调的, 所以一种种盒1 与不同长度的可调块2装配后实现穴播器穴数可调。 0014 再进一步, 一种装有新型种圈的穴播器, 包括轴心线重合的动盘11和压盘12, 动盘 11和压盘12带有对称且同心的凹槽13、 14, 凹槽13、 。
12、14分别与带有鸭嘴8底座9的种圈5前部、 后部相配合。 这种情形下, 种圈5的前部、 后部及鸭嘴8的底座9均装入凹槽13、 14内。 0015 更进一步, 相配合处截面呈V型或U型。 即凹槽13、 14, 鸭嘴8的底座9前部、 后部的上 表面及种圈前部、 后部的下表面带有相应的V形槽或U型槽。 001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可快速实现穴数的变换, 操作简便, 并且可应用于窝眼 式、 种勺式、 半精量等机械穴播器上, 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0017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18 图1: 新型种圈的立体示意图; 0019 图2: 新型种圈的种盒1、 可调块2和底座。
13、9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3: 新型种圈的种盒1、 可调块2和底座9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4: 新型种圈的种盒1、 可调块2和底座9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5: 新型种圈的种盒1、 可调块2和底座9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6: 新型种圈的种盒1、 底座9和鸭嘴8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 图7: 带有U型凹槽13的压盘12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8: 带有V型凹槽14的动盘11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9: 种圈5、 动盘11和压盘12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7 图10: 穴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11: 穴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2: 穴播器的结构。
14、示意图; 0030 图13: 图8的局部放大图; 0031 图14: 图10 的局部放大图; 0032 图15: 图11 的局部放大图。 种盒1, 凹燕尾槽3, 落种孔6, 安装孔7, 凹槽10; 可调块 2, 凸燕尾槽4; 种圈5; 鸭嘴8, 底座9; 动盘11、 压盘12, 凹槽13、 14。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实施例1 0034 一种装有新型种圈的穴播器, 包括轴心线重合的动盘11和压盘12, 动盘11和压盘 12带有对称且同心的凹槽13、 14, 凹槽13、 14分别与呈圆环状的种圈5前部及后部相配合。 该 新型种圈, 包括同宽的种盒1和可调块2, 种盒1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
15、3、 凸燕尾槽4, 可 调块2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 凸燕尾槽4, 种盒1与可调块2通过凹、 凸燕尾槽3、 4首尾 连接形成种圈5, 种盒1的前部与可调块2的前部构成种圈5的前部, 种盒1的后部与可调块2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611751 U 4 的后部构成种圈5的后部, 种圈5的前部及后部均呈圆环状; 种盒1带有上下贯通的一个落种 孔6及四个安装孔7, 落种孔6及安装孔7在种圈中部不在种圈5的前部和后部; 通过螺栓及安 装孔7将鸭嘴8的底座9安装到种盒1的上部。 鸭嘴8底座9的宽度小于种盒1的宽度, 空出种盒 1的前部及后部。 这种情形下, 鸭嘴8的底座9并不与凹槽。
16、13、 14相接触。 0035 实施例2 0036 一种装有新型种圈的穴播器, 包括轴心线重合的动盘11和压盘12, 动盘11和压盘 12带有对称且同心的凹槽13、 14, 凹槽13、 14分别与带有鸭嘴8底座9的种圈5前部、 后部相配 合。 该新型种圈, 包括同宽的种盒1和可调块2, 种盒1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 凸燕尾 槽4, 可调块2左右两侧分别带有凹燕尾槽3、 凸燕尾槽4, 种盒1与可调块2通过凹、 凸燕尾槽 3、 4首尾连接形成种圈5, 种盒1的前部与可调块2的前部构成种圈5的前部, 种盒1的后部与 可调块2的后部构成种圈5的后部, 种圈5的前部及后部均呈圆环状; 种盒1带有上。
17、下贯通的 一个落种孔6及安装孔7, 落种孔6及安装孔7在种圈中部不在种圈5的前部和后部; 通过螺栓 及安装孔7将鸭嘴8的底座9安装到种盒1的上部。 鸭嘴8的底座9与种盒1同宽, 鸭嘴8底座9的 上表面前部及后部呈圆弧状且与种圈5为同心圆。 这种情形下, 种圈5的前部、 后部及鸭嘴底 座均装入凹槽13、 14内。 003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凡是在本实用新 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611751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18、 图 1/12 页 6 CN 206611751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12 页 7 CN 206611751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12 页 8 CN 206611751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12 页 9 CN 206611751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12 页 10 CN 206611751 U 10 图6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12 页 11 CN 206611751 U 11 图8 图9 说 明 书 附 图 7/12 页 12 CN 206611751 U 12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8/12 页 13 CN 206611751 U 13 图11 说 明 书 附 图 9/12 页 14 CN 206611751 U 14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10/12 页 15 CN 206611751 U 15 图13 图14 说 明 书 附 图 11/12 页 16 CN 206611751 U 16 图15 说 明 书 附 图 12/12 页 17 CN 206611751 U 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