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开角电路断路器 的操纵机构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断路器的操纵机构。
图1-3示出一现有电路断路器D的操纵机构。该机构10包括一支撑动触点臂12的支撑杆11,该动触点臂铰接在转动驱动板16的枢轴14上。跳闸杆18也铰接在板16上,但其心轴与枢轴14错开。为简明起见,手柄20与板16的锁钩之间的连杆未示出。手柄20和跳闸杆18上分别有可把位置和电源信息传递给辅助模块A的第一传递部件22和第二传递部件24。
辅助模块A可以是装在电路断路器D的外壳26的较大侧面上的跳闸或信号模块。在图2中,电路断路器D的手柄20的第一传递部件22由第一操纵杆30与辅助模块A的手柄28机械连接。第二传递部件24由第二操纵杆32机械连接到辅助模块A上。第一操纵杆30在模块A由一信号模块OF构成时把表示电路断路器的开、关状态的信号传递给该辅助模块。双向第二操纵杆32在辅助模块A由一漏电信号模块SD构成时沿一个方向把表示电路断路器D地跳闸的信号传递给该辅助模块A,或以相反的方向把表示辅助模块A,例如一接地漏电保护器的跳闸指令的信号,传递给电路断路器D。
这种机构的工作详情可见专利EP-A-295,158。当触点34、36分开时,转动板16的一止档38驱动支撑杆11围绕枢轴14逆时针转动。在打开位置(图3),动触点臂12的打开角α大致等于板16在止档38与支撑杆11之间的间隙消除后的角位移。
为了仍能使用同一辅助模块A,在扩展电路断路器范围时必须考虑传递部件22、24在不同工作状态,特别是闭合、打开和跳闸后的位置和角间隙。若支撑杆11始终铰接在板16的枢轴14上时,动触点12的打开角α就保持不变。与在打开时分开触点34、36的距离成正比的这种电路断路器的绝缘强度对于高额定值的开关装置来说就不够了。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断路器,不管是手动还是自动工作方式,它无需改变与辅助模块连接的传递部件的运动情况便可提高绝缘强度。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电路断路器有一绝缘外壳,外壳内装有静触点和动触点,所述动触点受一触点臂的支撑,该触点臂受该机构的驱动而可在闭合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运动,该机构包括:
一手柄,其上有用来传递位置和/或操作信息的第一部件;
一驱动支撑触点臂的支撑杆的驱动板,所述板以转动方式装在一枢轴上,从而确定第一角位移α;
一布置在该驱动板和一与该手柄连接的杆之间的可断开的机械连杆,所述连杆由一受跳闸元件控制的跳闸杆的操纵,使得在漏电时断开而实现该机构的自动跳闸;
该跳闸杆上的传递电源和/或操作信息的第二传递部件。
本发明机构的特征在于,触点臂的心轴紧固在外壳上并相对该板枢轴错开一定距离地穿过该板的一开口;而板上有一与触点臂的心轴相距第一半径、与该枢轴相距第二半径的驱动止档,两半径之差使得触点臂的打开角扩大成比板的角位移大。
由触点臂心轴的偏心造成的触点臂与板之间的运动差使得无需改变板的角位移即可提高绝缘距离,且仍可与标准辅助模块连接。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供板的心轴穿过的开口呈椭圆形,从而对触点臂起到在两触点分开方向上的杠杆作用。
从对附图所示的本发明非限制性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下述说明中可更清楚看出其它优点和特征,附图中:
图1为现有电路断路器机构的示意的正视图,两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图2缩小地示出图1电路断路器与辅助模块,特别是跳闸或信号模块的连接;
图3与图1所示结构相同,但两触点处于打开状态;
图4为据本发明操纵机构的沿垂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5和图6分别为沿图4中5-5线和6-6线剖取的剖面图;该机构的两触点处于闭合状态;
图7与图6的结构相同,但该机构的两触头处于打开位置;
图8为根据图6所示机构的示意图,示出把熔合的两触头手动打开;
图9同图8一样为根据图6的另一实施例;
在图4-7中,与图1-3的机构中相同的部件用相同标号表示。该机构40包括一动触点臂12,其打开角β因心轴42相对驱动板16的枢轴14的偏心而扩大。
双件板16由一对部件16a、16b构成,每一部件有安装在绝缘外壳46上的轴承44a、44b中的枢轴14。跳闸杆18可转动地套在板16的心轴48上且与一受电磁跳闸装置54的刀闸52操纵的跳闸件50配合。
第二传递部件24布置在漏电时断开板16与连接到手柄20上的杆56之间机械连接的跳闸杆18上。这一机械连接由铰接在板16的心轴60上的一锁钩58实现。
动触点臂12的心轴42穿过板16的一椭圆形开口62并支撑在外壳46相对的两边的轴承中。板16的每一部件16a、16b的开口62与枢轴14和心轴48错开,枢轴14位于触点臂12的心轴42与动触点36之间。
把板16推到打开位置的第一弹簧64包括一绕在枢轴14上的扭簧。扭簧64的一钢铰线端固定在板16上,另一端与外壳46的一固定止档连接。形成接触压力的第二弹簧66布置在支撑杆11的一突起68上并绕在心轴42上。这一弹簧66使得板16与支撑杆11可相对运动并把支撑杆推到闭合位置,从而与静触点34间形成一预定接触压力。
板16上有一驱动止档70与支撑杆11的一支承面72配合并把该支撑杆推到打开位置。触点臂12的心轴42与驱动止档70之间的半径R1小于板16的枢轴14与同一止档70之间的半径R2。
当用手扳动手柄20或发生漏电自动跳闸时,触点34、36随着板16移动到打开位置而分开。在这两种情况下,驱动止档70与支撑杆11的支承面72配合而把支撑杆逆时针推动到触点34、36打开的位置(图7)。
半径R1与半径R2之差形成一个扩大了的触点臂12的打开角β,而板16的转动行程仍与图3相等。由于触点臂12打得更开,因此增大了绝缘距离;而板16的转动角度α仍适合于传递部件22、24在手柄26和跳闸杆18处的运动情况。
从图8可见,当用手柄20打开时,外壳46的椭圆形孔62中的心轴42的支座使动触点臂12起到杠杆作用,从而便于把在S点处处于熔合状态的触点34、36打开。心轴42通常被弹簧66推向椭圆形开口62的右端。当触点34、36处于熔合状态时,把手柄20推到打开位置就可使触点臂12稍稍上举而把心轴42推到开口62的左边,从而从初始位置0移到第一位置1。
按照图9的另一实施例,开口62倾斜,这使得随着心轴42从初始位置0移到第二位置2时,除了杠杆作用外,在熔合点S处还产生剪切作用。该剪切作用使得动触点36与静触点34之间发生滑动而起到触点自清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