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电路板用的压入配合式插脚.pdf

上传人:Y948****062 文档编号:700998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9231.6

申请日:

1997.09.20

公开号:

CN1183707A

公开日:

1998.06.03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IPC(主分类):H05K 7/10申请日:19970920授权公告日:20030716终止日期:20160920|||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5K7/10; H05K7/12

主分类号:

H05K7/10; H05K7/12

申请人:

莫列斯公司;

发明人:

野田敦人; 星川重之

地址:

美国伊利诺伊州

优先权:

1996.09.20 JP 271793/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陈景峻;张志醒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经改进的压入配合式插脚1,具有可压入配合地插入印刷电路板所选通孔中的弹性变形部位6,该弹性变形部位有两个在两端的平行杆8由可变形连接桥9连接起来,从而使可变形连接桥9变形的同时使各杆8的外角8a嵌入镀通孔的内壁。可变形连接桥9的横截面有一个扁平连接部分10垂直于两端的杆8延伸,还有两个倾斜部分11从扁平连接部分10上平面10a的两端向外延伸,邻接两端的杆8。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压入配合式插脚,具有可压入配合地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镀 通孔中的弹性变形部位,所述弹性变形部位包括: 两个在两端的平行杆,由一个可变形的连接桥连接起来,从而使 各杆的外角嵌入镀通孔的内壁;且 所述可变形连接桥的横截面有一个扁平部分垂直于所述两端平 行杆延伸,所述扁平部分有一个上表面和一个下表面,还有两个倾斜 部分从所述上表面两端向外延伸,邻接所述两端的平行杆。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配合式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 形连接桥的两角处具有进入部分,从扁平连接部分平面(10b)的两端转 到两端的杆(8)隆起的内壁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配合式插脚,其特征在于,可变形连 接桥的所述上表面处在杆高度的中间位置。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入配合式插脚,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端 的平行杆的所述外角是个曲面。

说明书


印刷电路板用的压入配合式插脚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供压入配合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镀通孔的可柔曲部分的电气接插件插脚。

    带可柔曲部分的端子插脚(有时叫做压入配合式插脚)是本技术领域多年来众所周知的。可柔曲插脚是为插入印刷电路板或其它导电板的镀通孔中而设计的。

    这种插脚通常包括接合部分和可柔曲部分,前者供与导电元件接触用,后者从接合部分延伸开,供与界定镀通孔内表面的导电材料电接触,可柔曲部分通常设有一个或多个铰接部位,插脚插入孔中时弯曲或柔曲,使插脚受压而进入孔中,从而使插脚借助于插脚与孔壁之间的摩擦接合夹持在孔中,形成插脚与孔导电内表面之间没有焊料的电连接。

    有一种压入配合式插脚,如美国专利4,464,009的图6中所示的那样,其可柔曲部分的横截面呈M形,外面的支脚部由一对基本上平行可弹性变形的杆件构,两杆件之间是一个V形交叉件,把两杆件互连起来。M形结构的V形交叉件使插脚插入板孔中时其压入配合部分弹性变形。V形交叉件还使插脚适应各种不同地孔径,同时保持小的插入力。

    这种插脚可用冲头/模具组合系统由金属板冲压成。一般说来,模具的母凹口有一个V形区,冲头的结构与此类似。由于V形区中有许多锐角,因而这种冲头/模具系统更容易损坏和磨损,从而使其维修起来开支大。

    交叉件呈V形使压入配合部分具有使插脚适应印刷电路板各种不同孔径的柔韧性。V形件金属材料的厚度稍微有一点变化就会影响压入配合部分的柔韧性,从而影响插脚与孔壁之间的摩擦接合力。因此,插脚机械性能的变化会影响电气性能,所以总希望在制造过程中保持V形件金属材料的厚度不变。然而,V形使此关键部位金属材料的实际厚度难以测定。因此,插脚机械性能的变化会影响电气性能,所以总希望在制造过程中保持V形件金属材料的厚度不变。然而,V形使此关键部位金属材料的实际厚度难以测定。因此,总希望能提供一种机械性能稳定易于制造的压入配合式插脚。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长的接插件插脚,这种插脚由导电材料制成,可压入配合地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镀通孔中形成无焊料的电连接,机械性能稳定,容易制造。为达到此目的,本发明压入配合部分的横截面在其两杆形成的交叉件中有一个扁平部分,从而无需在模具和冲头中形成锐角。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压入配合式插脚有一个应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镀通孔中的可弹性变形部位。所述可弹性变形部位有两个在两端的平行杆区由一个可变形连接桥连接起来。各杆区的外角嵌入镀通孔的内壁,使所述可变形的连接桥变形。本发明作了如下的改进:在可弹性变形部位和横截面加了一个可变形的连接桥,连接桥有一个扁平部分垂直于所述平行杆区延伸,还有两个倾斜部分从所述扁平部分上表面的两端向外延伸,邻接所述平行杆区。连接桥的扁平部分供替了一般压入配合式插脚的V形部位,从而取消了模具/冲头系统中的锐角,方便了扁平部分金属材料厚度的测定。

    可变形连接桥的底侧(或下表面)各角可以有一个再进入部分从扁平连接部分各端转移到各杆区隆起的内壁。转移角再进入部分的特定形状消除了压入配合式插脚的所有锐角。

    本发明压入配合式插脚所作的改进还在于,可变形连接桥的上扁平表面位于杆高的中间。上扁平表面10a位于杆高的中间位置使两端杆8的四个外角8a以相同的接触压力作用到镀通孔的内壁。连接桥扁平给厚度的测定带来方便,从而可以使各批生产出来的压入配合式插脚形状统一,从而使各批产品的物理性能统一。

    从下面根据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对压入配合式插脚进行的说明可以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

    图1是三个压入配合式插脚连接到支座排的平面图。

    图2是压入配合式插脚的侧视图。

    图3是压入配合式插脚受压变形部位的放大剖面图。

    图4是压入配合式插脚基本和依次相连的受压变形部位的放大平面图。

    图5是压入配合式插脚基本和依次相连的受压变形部位的纵剖面。

    参看图1和图2。多个压入配合式插脚1由薄金属板冲压成,可借助于有关的接头3与支座2平行连接。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到,压入配合式插脚1由矩形底座部分4、第一支脚部分5和第二支脚部分7组成,第一支脚部分5与矩形底座部分4的一侧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从该侧延伸开,第二支脚部分7与矩形底座部分4的另一侧连接成一个整体,并从该另一侧延伸开。第二支脚部分7在靠近底部部分4处有一个受压变形部位6。此受压变形部位6在第二支脚部分7插入印刷电路板的镀通孔(图中未示出)中时会弹性变形。

    参看图3。受压变形部位6的剖面包括:扁平连接部分9,垂直于其两端的平行杆8延伸;两个倾斜部分11,从扁平连接部分9上平面10a两端向外延伸,邻接两端的平行杆8;和两个再进入部分12和13,在两角形成,从扁平连接部分9下平面10b的两端转移到两端杆8的隆起内壁8a和8b。受压变形部位6在压入配合式插脚插入导电镀通孔中时能弹性变形,使两端杆8呈曲面的外角8a紧靠在通孔的内壁上。

    上扁平表面10a平行于下扁平表面10b,且处在杆8顶部和底部之间的中间位置(“a”=“b”)。

    参看图4和图5。压入配合式插脚1的底部分4上形成有两个凹口14以增加其刚度。压入配合式插脚1沿垂虚线15切下,使其与支座条2的连接支路3(见图1)分开。

    如上面参看图3所述的那样,扁平连接部分9垂直于其两端的平行杆9延伸,两个倾斜部分11从扁平连接桥10的两端向外延伸,邻接两端的平行杆8。这样就可轻易而精确地测定扁平桥10的厚度这个确定作用到通孔内壁上的接触压力和其它关键因素的大小。因此,冲压冲头的冲程可以适当加以控制以生产出机械性能和质量始终如一的压入配合式插脚。

    模具/冲头系统在形状上没有锐角,因而没有薄弱环节,从而延伸了系统的使用寿命。这里,从下平面10b各端延伸开的倾斜部分11a可以不按照图3所示的凹面12那样而直接邻接各杆8较薄的表面8a和8b。这时,下平面10b任一端会出现锐角,从而必然使模具内形成锐角,而最佳实施便没有锐角,因而冲头中没有锐角形成,从而可以延长冲头和模具的寿命。

    虽然技术领域的行家们可以提出各种局部性的修改,但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申请旨在包括根据本发明总的基本原理进行的任何修改、应用或运用。

印刷电路板用的压入配合式插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印刷电路板用的压入配合式插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印刷电路板用的压入配合式插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电路板用的压入配合式插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电路板用的压入配合式插脚.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经改进的压入配合式插脚1,具有可压入配合地插入印刷电路板所选通孔中的弹性变形部位6,该弹性变形部位有两个在两端的平行杆8由可变形连接桥9连接起来,从而使可变形连接桥9变形的同时使各杆8的外角8a嵌入镀通孔的内壁。可变形连接桥9的横截面有一个扁平连接部分10垂直于两端的杆8延伸,还有两个倾斜部分11从扁平连接部分10上平面10a的两端向外延伸,邻接两端的杆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