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7007067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6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322925.8

申请日:

20140708

公开号:

CN104146013B

公开日:

201606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65/48,A01N65/44,A01N65/08,A01P3/00

主分类号:

A01N65/48,A01N65/44,A01N65/08,A01P3/00

申请人:

上海交通大学

发明人:

代光辉,庞倩茹,文雁君,李林政,章文晋,潘天义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优先权:

CN201410322925A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郭国中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杀菌剂包括食品加工副产物、增溶剂和水,它们所占杀菌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是:食品加工副产物10~50%,增溶剂5~20%,其余为水;所述的食品加工副产物是指玉米蒸馏水、姜蒸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萄蒸馏水、山茶蒸馏水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主要是利用喷雾法施用到植物上,原料易得、加工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十分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且回收后的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利用,实现了资源再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剂包括食品加工副产物、增溶剂和水,它们所占杀菌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是:食品加工副产物10~50%,增溶剂5~20%,其余为水;所述的食品加工副产物是指玉米蒸馏水、姜蒸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萄蒸馏水、山茶蒸馏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食品加工副产物各成分占杀菌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玉米蒸馏水10~40%、姜蒸馏水10~30%、姜黄蒸馏水20~50%、小麦蒸馏水10~35%、葡萄蒸馏水10~35%、山茶蒸馏水10~35%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为:将玉米蒸馏水、姜蒸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萄蒸馏水、山茶蒸馏水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加入增溶剂,制成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范畴,具体地,涉及的是一种食品加工副产物制成的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叶部最常发生的真菌病害,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 菌侵害引起,病原菌为专性寄生菌,且对寄主的专化选择性很强,其孢子囊可随 风雨、黄瓜甲虫、农器具等进行传播,是一种主要的气传病害。苗期成株均可受 害,主要危害叶片。幼苗期发病,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潮湿 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发病,多从温室前沿 开始,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淡绿色小斑点,正面不显,后病 斑逐渐扩大,正面显露,病斑显黄褐色,受叶脉限制,病斑呈多角形。在潮湿条 件下,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干 枯。

目前,对黄瓜霜霉菌的防治主要使用的杀菌剂有白腐净、甲霜恶霉灵、乙铝 锰锌、杜邦克露、丙森锌、代森锌等高毒和高残留的化学农药,但是由于霜霉病 极易产生抗药性,且抗性水平上升快。同时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使得高 残留和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日益突出。随着环境法规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公 众越来越要求农业生产少含或不含化学残留物的农产品,许多农药品种已被禁 用。

因此,针对当前黄瓜生产中存在的霜霉病危害的问题,本发明利用姜科植物 废弃部分研制和开发相应的生防制剂,不但可以安全的控制黄瓜霜霉病,减缓靶 标抗药性的产生,同时,还利用了食品加工后废弃的资源,实现变废为宝,有利 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 综合性能优良的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所述 杀菌剂包括食品加工副产物、增溶剂和水。它们所占杀菌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 量分别是:食品加工副产物10~50%,增溶剂5~20%,其余为水。所述的食品加 工副产物是指玉米蒸馏水、姜蒸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所述食品加工副产物,可以是以下一种或几种:玉米蒸馏水、姜蒸 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萄蒸馏水、山茶蒸馏水,其中所述食品加工 副产物包含的各组分占所制取杀菌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玉米蒸馏水 10~40%、姜蒸馏水10~30%、姜黄蒸馏水20~50%、小麦蒸馏水10~35%、葡萄 蒸馏水10~35%、山茶蒸馏水10~35%。

优选地,所述的增溶剂,是指可降低表面张力,增加润湿性,粘着性及渗透 性的杀菌剂助剂(茶皂素、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等)的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上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将玉米蒸馏水、姜蒸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 萄蒸馏水、山茶蒸馏水等食品加工副产物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加入增溶剂,按 照常规工艺,制成本发明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杀菌剂溶于水,将其配成水剂,利用喷雾法施用到 植物上,可用于黄瓜霜霉病的预防和治疗。

(2)该杀菌剂采用食品加工副产物,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对设备要求 低、更易产业化,实现了资源再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 展,并且回收后的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利用

(3)该杀菌剂来源于食品加工副产物,毒性小,生态环保,对人畜安全, 是一种无公害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 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 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 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说明的部分可以 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实施例1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取玉米蒸馏水400ml,加入10%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配成含玉 米蒸馏水30%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霉 病具有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8.02%(稀释200倍),93.87%(稀释400倍),86.78% (稀释600倍)和84.82%(稀释800倍)。

实施例2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取姜蒸馏水400ml,加入15%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配成含姜蒸 馏水25%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具 有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7.86%(稀释100倍),95.17%(稀释200倍),90.78% (稀释400倍)和83.99%(稀释600倍)。

实施例3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取姜黄蒸馏水400ml,加入20%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配成含姜 黄蒸馏水35%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霉 病具有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5.24%(稀释100倍),90.94%(稀释150倍),86.99% (稀释200倍)和80.77%(稀释250倍)。

实施例4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取小麦蒸馏水400ml,加入5%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配成含小麦 蒸馏水25%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 具有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4.88%(稀释200倍),89.01%(稀释400倍),83.67% (稀释600倍)和79.22%(稀释800倍)。

实施例5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取葡萄蒸馏水400ml,加入15%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配成含葡 萄蒸馏水20%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霉 病具有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9.32%(稀释50倍),95.87%(稀释100倍),88.75% (稀释200倍)和84.82%(稀释400倍)。

实施例6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取山茶蒸馏水400ml,加入15%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配成含山 茶蒸馏水20%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霉 病具有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3.34%(稀释250倍),92.69%(稀释500倍),83.66% (稀释1000倍)和79.31%(稀释1500倍)。

实施例7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温室试验

分别取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共250ml,加入15%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 1000ml,配成含姜黄蒸馏水30%、小麦蒸馏水25%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 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预防效果,分别达到100%(稀释 500倍),99.33%(稀释1000倍),90.67%(稀释1500倍)和85.82%(稀释2000 倍)。

实施例8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试验

分别取玉米蒸馏水、姜蒸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萄蒸馏水、山 茶蒸馏水等共500ml,加入20%吐温,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配成含玉米蒸 馏水10%、、姜蒸馏水20%、姜黄蒸馏水30%、小麦蒸馏水20%、葡萄蒸馏水5%、 山茶蒸馏水15%的杀菌剂水剂。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对黄瓜霜 霉病具有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7.40%(稀释10倍),92.38%(稀释100倍),89.92% (稀释1000倍)和84.29%(稀释2000倍)。

实施例9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大田试验

分别取玉米蒸馏水、姜蒸馏水、姜黄蒸馏水、小麦蒸馏水、葡萄蒸馏水、山 茶蒸馏水等各500ml,再加入15%吐温及水补齐至100%水剂。用本该防治黄瓜 霜霉病的生物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分别达到96.81%(稀 释50倍),91.54%(稀释100倍),86.23%(稀释150倍)和84.22%(稀释200 倍)。

本发明中食品加工副产物,重量百分含量是玉米蒸馏水10~40%、姜蒸馏水 10~30%、姜黄蒸馏水20~50%、小麦蒸馏水10~35%、葡萄蒸馏水10~35%、山 茶蒸馏水10~35%中的一种或几种,因为实现的机理相同,所以不再一一列举实 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上述实施例之后,能显而易见地实现其他情形的杀 菌剂。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 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 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410322925.8 (22)申请日 2014.07.08 A01N 65/48(2009.01) A01N 65/44(2009.01) A01N 65/08(2009.01) A01P 3/00(2006.01) (73)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 地址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 800 号 (72)发明人 代光辉 庞倩茹 文雁君 李林政 章文晋 潘天义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1236 代理人 郭国中 CN 103598269 A,2014.02.26, (54) 发明名称 用于防治黄瓜霜。

2、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 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 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所述杀菌剂包括食品 加工副产物、 增溶剂和水, 它们所占杀菌剂总重量 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是 : 食品加工副产物 10 50, 增溶剂 5 20, 其余为水 ; 所述的食品加 工副产物是指玉米蒸馏水、 姜蒸馏水、 姜黄蒸馏 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中的一 种或几种。本发明主要是利用喷雾法施用到植物 上, 原料易得、 加工简单、 对设备要求低、 十分利于 工业化生产, 并且回收后的有机溶剂可以重复利 用, 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避免了二次污染, 有利于 农业的可持续。

3、发展。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杨凌云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CN 104146013 B 2016.06.01 CN 104146013 B 1.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杀菌剂包括食品加工 副产物、 增溶剂和水, 它们所占杀菌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是: 食品加工副产物10 50, 增溶剂520, 其余为水; 所述的食品加工副产物是指玉米蒸馏水、 姜蒸馏水、 姜黄 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防治黄瓜霜霉。

4、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食品 加工副产物各成分占杀菌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 玉米蒸馏水1040、 姜蒸馏水10 30、 姜黄蒸馏水2050、 小麦蒸馏水1035、 葡萄蒸馏水1035、 山茶蒸馏水10 35中的一种或几种。 3.一种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具体为: 将玉米蒸馏水、 姜蒸馏水、 姜黄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 蒸馏水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加入增溶剂, 制成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4146013 B 2 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5、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用杀菌剂范畴, 具体地, 涉及的是一种食品加工副产物制成的防治 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黄瓜霜霉病是黄瓜叶部最常发生的真菌病害, 是由鞭毛菌亚门假霜霉属真菌侵害 引起, 病原菌为专性寄生菌, 且对寄主的专化选择性很强, 其孢子囊可随风雨、 黄瓜甲虫、 农 器具等进行传播, 是一种主要的气传病害。 苗期成株均可受害, 主要危害叶片。 幼苗期发病, 子叶正面发生不规则的褪绿黄褐色斑点, 潮湿时病斑背面产生灰褐色霉状物, 严重时子叶 变黄干枯。 成株发病, 多从温室前沿开始, 发病株先是中下部叶片反面出现水渍状、 淡绿。

6、色 小斑点, 正面不显, 后病斑逐渐扩大, 正面显露, 病斑显黄褐色, 受叶脉限制, 病斑呈多角形。 在潮湿条件下, 病斑背面出现紫褐色或灰褐色稀疏霉层, 严重时, 病斑连成一片, 叶片干枯。 0003 目前, 对黄瓜霜霉菌的防治主要使用的杀菌剂有白腐净、 甲霜恶霉灵、 乙铝锰锌、 杜邦克露、 丙森锌、 代森锌等高毒和高残留的化学农药, 但是由于霜霉病极易产生抗药性, 且抗性水平上升快。 同时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使得高残留和污染环境等不利影响 日益突出。 随着环境法规和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 公众越来越要求农业生产少含或不含化 学残留物的农产品, 许多农药品种已被禁用。 0004 因此,。

7、 针对当前黄瓜生产中存在的霜霉病危害的问题, 本发明利用姜科植物废弃 部分研制和开发相应的生防制剂, 不但可以安全的控制黄瓜霜霉病, 减缓靶标抗药性的产 生, 同时, 还利用了食品加工后废弃的资源, 实现变废为宝, 有利于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 环境友好、 综合性 能优良的一种用于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所述杀菌剂 包括食品加工副产物、 增溶剂和水。 它们所占杀菌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是: 食品加 工副产物1050, 。

8、增溶剂520, 其余为水。 所述的食品加工副产物是指玉米蒸馏水、 姜 蒸馏水、 姜黄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7 优选地, 所述食品加工副产物, 可以是以下一种或几种: 玉米蒸馏水、 姜蒸馏水、 姜 黄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 其中所述食品加工副产物包含的各组分 占所制取杀菌剂的重量百分含量分别为: 玉米蒸馏水1040、 姜蒸馏水1030、 姜黄蒸 馏水2050、 小麦蒸馏水1035、 葡萄蒸馏水1035、 山茶蒸馏水1035。 0008 优选地, 所述的增溶剂, 是指可降低表面张力, 增加润湿性, 粘着性及渗透性的杀 菌。

9、剂助剂(茶皂素、 有机硅类表面活性剂、 吐温类表面活性剂等)的一种。 0009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 提供一种上述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的制备 方法, 具体为: 将玉米蒸馏水、 姜蒸馏水、 姜黄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4146013 B 3 等食品加工副产物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 加入增溶剂,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的防治黄 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1 (1)本发明提供的生物杀菌剂溶于水, 将其配成水剂, 利用喷雾法施用到植物上, 可用于黄瓜霜霉病的预防和。

10、治疗。 0012 (2)该杀菌剂采用食品加工副产物, 原料易得、 生产成本低、 对设备要求低、 更易产 业化, 实现了资源再利用, 避免了二次污染, 有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并且回收后的有机 溶剂可以重复利用 0013 (3)该杀菌剂来源于食品加工副产物, 毒性小, 生态环保, 对人畜安全, 是一种无公 害的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应当指出的是,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

11、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没有详细说明的部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 0015 实施例1 0016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0017 取玉米蒸馏水400ml, 加入10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玉米蒸馏水 30的杀菌剂水剂。 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治疗效果, 分 别达到98.02(稀释200倍), 93.87(稀释400倍), 86.78(稀释600倍)和84.82(稀释 800倍)。 0018 实施例2 0019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0020 取姜蒸馏水400ml, 加入15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姜。

12、蒸馏水25 的杀菌剂水剂。 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治疗效果, 分别达 到97.86(稀释100倍), 95.17(稀释200倍), 90.78(稀释400倍)和83.99(稀释600 倍)。 0021 实施例3 0022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0023 取姜黄蒸馏水400ml, 加入20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姜黄蒸馏水 35的杀菌剂水剂。 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治疗效果, 分 别达到95.24(稀释100倍), 90.94(稀释150倍), 86.99(稀释200倍)和80.77(稀释 250倍)。 0024。

13、 实施例4 0025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0026 取小麦蒸馏水400ml, 加入5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小麦蒸馏水 25的杀菌剂水剂。 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治疗效果, 分 别达到94.88(稀释200倍), 89.01(稀释400倍), 83.67(稀释600倍)和79.22(稀释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4146013 B 4 800倍)。 0027 实施例5 0028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0029 取葡萄蒸馏水400ml, 加入15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葡萄蒸馏水 20的杀菌剂水剂。 用。

14、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治疗效果, 分 别达到99.32(稀释50倍), 95.87(稀释100倍), 88.75(稀释200倍)和84.82(稀释 400倍)。 0030 实施例6 0031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盆栽试验 0032 取山茶蒸馏水400ml, 加入15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山茶蒸馏水 20的杀菌剂水剂。 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治疗效果, 分 别达到93.34(稀释250倍), 92.69(稀释500倍), 83.66(稀释1000倍)和79.31(稀释 1500倍)。 0033 实施例7 0034 防治黄。

15、瓜霜霉病的温室试验 0035 分别取姜黄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共250ml, 加入15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姜黄蒸馏水30、 小麦蒸馏水25的杀菌剂水剂。 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 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预防效果, 分别达到100(稀释500倍), 99.33(稀释1000倍), 90.67(稀释1500倍)和85.82(稀释2000倍)。 0036 实施例8 0037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田间试验 0038 分别取玉米蒸馏水、 姜蒸馏水、 姜黄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 等共500ml, 加入20吐温, 加蒸馏水补齐至1000ml, 配成含玉米蒸馏。

16、水10、 、 姜蒸馏水 20、 姜黄蒸馏水30、 小麦蒸馏水20、 葡萄蒸馏水5、 山茶蒸馏水15的杀菌剂水剂。 用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植物源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治疗效果, 分别达到97.40(稀 释10倍), 92.38(稀释100倍), 89.92(稀释1000倍)和84.29(稀释2000倍)。 0039 实施例9 0040 防治黄瓜霜霉病的大田试验 0041 分别取玉米蒸馏水、 姜蒸馏水、 姜黄蒸馏水、 小麦蒸馏水、 葡萄蒸馏水、 山茶蒸馏水 等各500ml, 再加入15吐温及水补齐至100水剂。 用本该防治黄瓜霜霉病的生物杀菌剂, 对黄瓜霜霉病具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分别达到96.。

17、81(稀释50倍), 91.54(稀释100倍), 86.23(稀释150倍)和84.22(稀释200倍)。 0042 本发明中食品加工副产物, 重量百分含量是玉米蒸馏水1040、 姜蒸馏水10 30、 姜黄蒸馏水2050、 小麦蒸馏水1035、 葡萄蒸馏水1035、 山茶蒸馏水10 35中的一种或几种, 因为实现的机理相同, 所以不再一一列举实施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 阅读上述实施例之后, 能显而易见地实现其他情形的杀菌剂。 0043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4146013 B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