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口咽通气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口咽通气道.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070982.6 (22)申请日 2016.01.26 A61M 16/00(2006.01) (73)专利权人 河南亚都实业有限公司 地址 453400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建蒲西路 234 号 (72)发明人 张正男 韩立涛 段书霞 王俊岭 高宝琴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 ( 普通合伙 ) 11350 代理人 汤东凤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口咽通气道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咽通气道, 它包括本 体, 所述的本体包括侧翼和插入部, 所述的侧翼上 设置有通气管, 所述的通气管的一端。
2、连接有小吸 盘, 所述的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卸载条, 所述的 卸载条的一端通过连接柱与侧翼固定连接, 所述 的卸载条的另一活动端设置有手柄 ; 本实用新型 具有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固定效果好、 经济性好 的优点。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5339779 U 2016.06.29 CN 205339779 U 1.一种口咽通气道, 它包括本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本体包括侧翼和插入部, 所述的 侧翼上设置有通气管, 所述的通气管的一端连接有小吸盘, 所述的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 卸载条。
3、, 所述的卸载条的一端通过连接柱与侧翼固定连接, 所述的卸载条的另一活动端设 置有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小吸盘的数量至少为6 个, 且分别对称设置在侧翼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手柄为球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插入部的末端为半圆形 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口咽通气道,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卸载条的数量至少为2 个, 且分别对称设置在侧翼上。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9779 U 2 一种口咽通气道 技术领域 0001 。
4、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通气道, 特别涉及一种口咽通 气道。 背景技术 0002 口咽通气道一般用于呼吸道堵塞, 舌根后坠的患者, 这类患者一般都存在潜意识 障碍, 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医护工作, 在临床使用的过程中, 现有结构的传统的口咽通气道 的翼缘较短, 较易掉落进患者的口腔中, 且经常会从患者口中脱落, 而影响使用效果, 严重 的情况下, 易造成严重安全事故, 有些口咽通气道采用弹性带和粘扣进行固定, 虽然达到了 固定效果, 但固定步骤繁琐; 因此, 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固定效果好、 经济性好的 口咽通气道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
5、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 固定效果好、 经济性好的口咽通气道。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口咽通气道, 它包括本体, 所述的本体包括 侧翼和插入部, 所述的侧翼上设置有通气管, 所述的通气管的一端连接有小吸盘, 所述的通 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卸载条, 所述的卸载条的一端通过连接柱与侧翼固定连接, 所述的卸 载条的另一活动端设置有手柄。 0005 所述的小吸盘的数量至少为6个, 且分别对称设置在侧翼上。 0006 所述的手柄为球形结构。 0007 所述的插入部的末端为半圆形结构。 0008 所述的卸载条的数量至少为2个, 且分别对称设置。
6、在侧翼上。 0009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本体上的插入部插入到病人口中, 并将盖 有卸载条的侧翼压在病人的脸部, 即可方便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效果, 操作简单, 固定效 果好, 减少了病人在救治前的耽误时间, 提高了对病人的救治有效几率, 同时也防止了本实 用新型掉落入病人口腔的危险, 在插入部的末端设置成半圆形结构, 减轻了本实用新型在 插入病人口中的痛苦, 也可有效避免在插入部的末端有毛刺, 划破病人口腔结构的可能, 当 需要将本实用新型从病人口中取出时, 用手指捏住卸载条上球形结构的手柄, 即可将侧翼 从病人脸部轻松取下, 不会对病人造成压力和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具。
7、有设计合理、 使 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口咽通气道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2 图中: 1、 本体 2、 侧翼 3、 插入部 4、 通气管 5、 小吸盘 6、 卸载条 7、 连接柱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339779 U 3 8、 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4 实施例1 0015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口咽通气道, 它包括本体1, 所述的本体1包括侧翼2和插入 部3, 所述的侧翼2上设置有通气管4, 所述的通气管4的一端连接有小吸。
8、盘5, 所述的通气管4 的另一端连接有卸载条6, 所述的卸载条6的一端通过连接柱7与侧翼1固定连接, 所述的卸 载条6的另一活动端设置有手柄8。 0016 本实用新型将本体1上的插入部3插入到病人口中, 并将盖有卸载条6的侧翼2压在 病人的脸部, 即可方便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效果, 操作简单, 固定效果好, 减少了病人在 救治前的耽误时间, 提高了对病人的救治有效几率, 同时也防止了本实用新型掉落入病人 口腔的危险, 在插入部3的末端设置成半圆形结构, 减轻了本实用新型在插入病人口中的痛 苦, 也可有效避免在插入部3的末端有毛刺, 划破病人口腔结构的可能, 当需要将本实用新 型从病人口中取出时。
9、, 用手指捏住卸载条6上球形结构的手柄8, 即可将侧翼2从病人脸部轻 松取下, 不会对病人造成压力和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具有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的优 点。 0017 实施例2 0018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口咽通气道, 它包括本体1, 所述的本体1包括侧翼2和插入 部3, 所述的侧翼2上设置有通气管4, 所述的通气管4的一端连接有小吸盘5, 所述的通气管4 的另一端连接有卸载条6, 所述的卸载条6的一端通过连接柱7与侧翼1固定连接, 所述的卸 载条6的另一活动端设置有手柄8。 0019 所述的小吸盘5的数量至少为6个, 且分别对称设置在侧翼2上; 所述的手柄8为球 形结构; 所述的插。
10、入部3的末端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的卸载条6的数量至少为2个, 且分别对 称设置在侧翼2上。 0020 本实用新型将本体1上的插入部3插入到病人口中, 并将盖有卸载条6的侧翼2压在 病人的脸部, 即可方便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效果, 操作简单, 固定效果好, 减少了病人在 救治前的耽误时间, 提高了对病人的救治有效几率, 同时也防止了本实用新型掉落入病人 口腔的危险, 在插入部3的末端设置成半圆形结构, 减轻了本实用新型在插入病人口中的痛 苦, 也可有效避免在插入部3的末端有毛刺, 划破病人口腔结构的可能, 当需要将本实用新 型从病人口中取出时, 用手指捏住卸载条6上球形结构的手柄8, 即可将侧翼2从病人脸部轻 松取下, 不会对病人造成压力和不适感; 本实用新型同时还具有设计合理、 使用方便的优 点。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339779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5339779 U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