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穿引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穿引针.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201768045 U (45)授权公告日 2011.03.23 CN 201768045 U *CN201768045U* (21)申请号 201020280859.X (22)申请日 2010.08.04 A61D 7/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欧莱美生物工程科技有限公 司 地址 215125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星湖街 218 号 A3 楼 427 室 (72)发明人 邵奇鸣 薛智谋 薛苏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234 代理人 张利强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穿引针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
2、种穿引针, 所述穿引针 用于穿刺皮下组织, 在皮下组织形成临时通道, 让 输液软管从中穿过 ; 所述穿引针包括圆形管体, 管体的前端面呈针状。本实用新型的穿引针是这 样发挥作用的, 先将穿引针穿刺入动物的颈背部 皮下组织, 再将输液软管引入穿引针管体内, 从穿 引针的另一端面穿出, 从而将输液软管带入颈背 部皮下特定位置, 最后再将穿刺针取出。 本实用新 型的穿引针结构简单, 可将输液软管从动物易撕 咬到的颈前部, 穿过动物的皮下组织到动物撕咬 不到的颈背部, 从可以保护输液软管。 (51)Int.Cl.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
3、)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2 页 附图 1 页 CN 201768045 U1/1 页 2 1. 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引针用于穿刺皮下组织, 在皮下组织形成临时通 道, 让输液软管从中穿过 ; 所述穿引针包括圆形管体, 管体的前端面呈针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面由第一斜面与管体轴 线形成夹角 , 夹角 为锐角。 3. 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面还有一个第二斜面与 第一斜面相对定位一起形成针尖, 第二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4、, 所述前端面还有一个第三斜面与 第一斜面、 第二斜面相对定位一起形成针尖, 第三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角与夹角的角度和小 于 90。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穿引针的材质为硬质 塑料或不锈钢。 7. 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长度为 30-200mm。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穿引针, 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体直径为 3-10mm。 权 利 要 求 书 CN 201768045 U1/2 页 3 一种穿引针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兽。
5、医用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动物输液软管穿引针。 背景技术 0002 在动物实验领域和畜牧兽医领域, 经常会给动物进行静脉注射或采血。如需数次 采血或清醒状态输液通常会选择动物的颈动脉或颈静脉部插管来进行。 通常一种方法是将 动物进行麻醉或全身固定进行静脉注射或采血, 这样对实验结果或动物的治疗效果都会有 一定的影响。有时会影响试验结果, 且很难执行而且也不符合动物福利的要求。而用清醒 动物进行连续静脉注射或采血时治疗时, 动物很易撕咬这个位置的输液软管而影响输液或 采血的进行。 用胶带将输液软管固定在动物的皮毛上, 这种方法输液软管还是暴露在外, 不 能保证不被动物撕咬到, 而且胶带固定不是非常。
6、的牢固。 0003 为此, 较好的方法是将输液软管穿过颈内皮肤, 将输液软管从背后穿出至颈背部, 这样可以能保证输液软管不被动物撕咬到。但是输液软管自身太软, 不能穿过皮肤。有试 验者用止血钳穿通皮肤, 将输液软管引入颈背部, 但这样损伤太大。 0004 中国专利 “CN200920020614.0” 公开了一种 “吊针软管固定卡” ,“由管卡固定件和 连于管卡固定件上的固定吊针软管的开口弹性管卡组成。 ” “吊针软管固定卡可以非常方便 的卡套于人地手足指部、 腕部, 软管可以很方便卡接于弹性开口固定卡中, 因此使用非常方 便, 效率很高 ; 固定软管牢固, 不会产生软管脱落现象” 。 该专利。
7、主要针对人类, 用于动物时, 因动物会挣扎, 撕咬, 因而这种暴露在外的固定方式并不适合。 0005 中国专利 “CN 200720116124.1” 公开了一种 “兽用捆绑式输液器” , 它包括一个可 调节的固定连接带, 可将针头和软管捆绑固定在兽体上。这种也是通过暴露在外的固定方 式, 不能杜绝动物的撕咬。 0006 因而, 亟需提供一种辅助装置来使输液软管通过皮肤, 可以防止治疗或实验动物 自己撕咬拉扯且可用于清醒动物的连续采血或输液。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针对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输液软管, 可以防止治疗或实验 动物自己撕咬拉扯的装置。 0008 为达到上述目的,。
8、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 0009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穿引针, 所述穿引针用于穿刺皮下组织, 在皮下组织形成临时 通道, 让输液软管从中穿过 ; 所述穿引针包括圆形管体, 管体的前端面呈针状。 00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前端面由第一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夹角 为锐角。 001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前端面还有一个第二斜面与第一斜面相 对定位一起形成针尖, 第二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001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前端面还有一个第三斜面与第一斜面、 说 明 书 CN 201768045 U2/2 页 4 第二斜面相对定位一。
9、起形成针尖, 第三斜面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001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夹角 与夹角 的角度和小于 90。 00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穿引针的材质为硬质塑料或不锈钢。 001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管体长度为 30-200mm。 001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 所述管体直径为 3-10mm。 0017 本实用新型的穿引针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先将穿引针穿刺入动物的颈背部皮下组 织, 再将输液软管引入穿引针管体内, 从穿引针的另一端面穿出, 从而将输液软管带入颈背 部皮下特定位置, 最后再将穿刺针取出。 本实用新型的穿引针结。
10、构简单, 可将输液软管从动 物易撕咬到的颈前部, 穿过动物的皮下组织到动物撕咬不到的颈背部, 从可以保护输液软 管。 本实用新型既帮助了实验者简易快速地将输液软管引入颈背部, 且对动物的损伤很小。 附图说明 0018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 0019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图 1 的俯视示意图 ; 0020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 0021 图 4 为本实用新型图 3 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
11、出更为清楚明确 的界定。 0023 如图 1 结合图 2 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圆形管体 1, 管体 1 的前端面 呈针状, 前端面由第一斜面 3 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夹角 为锐角。管体的长度可根据 使用时动物形体的大小而定, 管体的长度也不宜过长 ; 管内径的大小根据输液软管的管径 大小决定, 管壁不用太厚。本实施例中, 主要针对小型动物, 管体的长度为 60mm, 管内径为 2mm, 管壁厚 1mm。 0024 使用时先将穿引针呈针状的前端面穿刺入动物的颈背部皮下组织, 穿引针的两个 端面都暴露在皮肤外 ; 再将输液软管从一个端面引入穿引针管体内, 从穿引针的另一端面 穿出。
12、 ; 再将穿引针取出, 从而将输液软管带入颈背部皮下特定位置。 0025 如图3结合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 所述管体的前端面第一斜面3、 第二斜面 4 和第三斜面 5 三个斜面相对定位一起形成针尖, 第一斜面 3 与管体轴线形成夹 角 , 第二斜面 4 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第三斜面 5 与管体轴线形成夹角 ; 所述夹角 为锐角, 夹角 与夹角 的角度和小于 90。 0026 本实用新型的穿引针材质可以为不锈钢, 也可以为硬质塑料, 只要保证穿引针有 一定的硬度, 可以穿透动物的皮下组织。 0027 以上所述, 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 于此, 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 可不经过创造性劳 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 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因此,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说 明 书 CN 201768045 U1/1 页 5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说 明 书 附 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