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卫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儿咳喘属于一种慢性气道炎症疾病,是一种免疫性炎症,其特点是气道可逆性狭窄并导致呼吸困难,它的临床表现为气急、咳嗽、咯痰、呼吸困难、肺内可听到哮鸣音,尤其是呼气时哮鸣音更加明显。小儿咳喘发作时可用平喘药物缓解,也可自行缓解,小儿咳喘发作后恢复的正常,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如果咳喘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也要目前治疗止咳结合治疗,也包括祛痰化痰,减轻呼吸道黏膜水肿,恢复气管内膜纤毛作用等。
目前对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理,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典型的哮喘病的机制是一致的,是一种气道变应性炎症。仅仅是病程进展程度不同或气道炎症的严重程度不一而已。
中医认为小儿脾胃薄弱,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脾失健运,水谷不能生化精微,反酿成疾,上贮于肺,阻遏气道,使肺之清气不得宣达而咳喘,此即“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也可因小儿禀赋不足,素体肺脾不足,因外感咳喘,日久不愈,可耗伤气阴,出现肺虚咳喘或阴虚咳喘。内伤咳喘中的痰湿、痰热、肝火多为邪实正应。阴津亏耗咳喘则属虚,或虚中夹实。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引起咳喘为其证候特征。结合儿童特点分型如下:
(1)肺虚咳喘 咳喘经久,咳而无力,痰液稀少,语声低微,面色白,动则气短,体虚多汗,舌质淡嫩,舌苔薄白,脉细无力;
(2)痰湿蕴肺 则咳声重浊,胸闷气憋,纳少,痰多色白粘稠,舌苔白腻,脉濡滑;
(3)痰热郁肺 咳喘气粗,痰多稠黄,烦热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4)阴虚咳喘 咳久痰少,咯吐不爽,痰粘或夹血丝,咽干口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常用的食疗方法有:
1、萝卜陈皮汤:白萝卜1个,切片放入白胡椒5粒,生姜10g,陈皮5g,煮汤,再加冰糖50g。用于小儿咳喘的早期,咳喘频繁发作,咽喉发痒,咳声重浊,痰白清稀。
2、罗汉果茶:广西罗汉果9g,水煎服。用于小儿咳喘不爽,痰黄粘稠,不容易咯出。
3、丝瓜汁:秋季丝瓜,取汁,隔水蒸热后饮用。用于小儿咳喘时间较长,痰多,色黄粘稠,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
4、川贝梨:川贝母5g,冰糖15g与梨同蒸,用于小儿咳喘痰多,色黄而粘稠。
5、薏苡仁山药冬瓜子粥:薏苡仁50g,山药、粳米各100g,冬瓜子50g,同煮粥食。用于小儿咳喘痰多,色白。
6、杏仁萝卜猪肺汤:猪肺、白萝卜各1个,切块,杏仁9g,共炖烂熟食。用于小儿久咳不愈、活动后气喘、气急者。
7、百合猪肺汤
小儿咳喘可以严重影响儿童的睡眠、休息和学习,因此应及早诊断并积极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党参20-40份、陈皮20-30份、紫菀20-30份、茯苓10-30份、桂枝5-15份、麻黄5-15份、细辛5-10份、干姜5-10份。
优选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党参25-35份、陈皮15-25份、紫菀25-25份、茯苓15-25份、桂枝8-12份、麻黄8-12份、细辛6-9份、干姜6-9份。
更优选地,是由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的:
党参30份、陈皮20份、紫菀20份、茯苓20份、桂枝10份、麻黄10份、细辛8份、干姜8份。
以下是本发明的药材来源:
党参: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党参(西党参)CodonopsispilosulaNannf.var.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tangshenOliv.的干燥根。秋季采挖,洗净,晒干。【性味】甘,平。【归经】归脾、肺经。【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益肺。用于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性味】苦、辛,温。【归经】归肺、脾经。【功能主治】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紫菀,别名:紫苑。为菊科植物紫菀Aster tataricus L. f.的干燥根及根茎。性温,味苦、辛。润肺下气,消痰止咳。用于痰多喘咳、新久咳嗽、劳嗽咳血。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第166页。【性味】甘、淡,平。【归经】归心、肺、脾、肾经。【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现代医学研究:茯苓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作用。
桂枝: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cassiaPresl的干燥嫩枝。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性味】辛、甘,温。【归经】归心、肺、膀胱经。【功能主治】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麻黄: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又称麻黄、华麻黄。麻黄科,麻黄属。为重要药用植物,生物碱含量丰富,是提取麻黄碱的主要资源。平喘,镇咳,去痰,发汗,利尿,抗炎,解热,兴奋中枢。
干姜: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officinale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性味】辛、热。【归经】归脾、胃、肾、心、肺经。【功能主治】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了本发明中药组合物的活性成分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采用水提或40—80%体积百分浓度的乙醇提取。具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方案一:取全部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清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方案二:取全部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3次,每次加水量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6-12倍,每次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05-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70%,静置12-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方案三:取全部全部药材,用40-80%乙醇回流提取2-3次,每次乙醇用量为药材总量的4-10倍,提取时间为1-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60-80℃时相对密度为1.10-1.25的浸膏,即得所述活性成分。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可以与医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配合,制成各种常用制剂,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糖浆剂、合剂等。
本发明的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稀释剂:淀粉、糖粉、乳糖、糊精、微晶纤维素、无机盐、糖醇类等。
润湿剂与粘合剂:纯化水、乙醇、明胶、聚乙二醇、纤维素衍生物等。
崩解剂:淀粉、羧甲基淀粉钠、纤维素衍生物、交联聚维酮等。
润滑剂: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滑石粉、聚乙二醇等。
助溶剂:水、乙醇、甘油、丙二醇、液状石蜡、植物油等。
矫味剂:蔗糖、单糖、芳香剂等。
防腐剂:苯甲酸、山梨酸、甲酯、乙酯、丙酯等。
方法1:片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片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片剂。
上述片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2:颗粒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颗粒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颗粒剂。
上述颗粒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3:胶囊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胶囊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胶囊剂。
上述胶囊剂常用辅料包括稀释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4:糖浆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糖浆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糖浆剂。
上述糖浆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助溶剂之一或全部。
方法5:合剂
取方案一至方案三所得活性成分之一,加入合剂常用辅料,按常规生产方法制备得本发明合剂。
上述合剂常用辅料包括矫味剂、防腐剂之一或全部。
本发明技术方案符合中医辨证施治的机理,立足疾病之本源,组方合理科学。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小儿咳喘的中药组合物对阳虚性小儿咳喘可温化寒痰、平喘止咳,临床使用治疗小儿咳喘的总有效率为89%。
2、本发明中药组合物配方合理创新,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根据本发明的实质对本发明进行的简单改进都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糖浆剂
取党参30g、陈皮20g、紫菀20g、茯苓20g、桂枝10g、麻黄10g、细辛8g、干姜8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次,两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0倍、8倍,两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在浸膏中加入糖浆剂辅料蔗糖、山梨酸、水搅拌均匀,制得糖浆剂。
实施例2片剂
取党参20g、陈皮20g、紫菀20g、茯苓10g、桂枝5g、麻黄5g、细辛5g、干姜5g。将上述全部药材,用40%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4倍,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6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实施例3 合剂
取党参40g、陈皮30g、紫菀30g、茯苓30g、桂枝15g、麻黄15g、细辛10g、干姜10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0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40%,静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纯化水至总重量为药材总重量的3倍,灌装,即得本发明合剂。
加入合剂辅料蔗糖、乙酯、水、山梨酸搅拌均匀,制得合剂。
实施例4 片剂
取党参25g、陈皮15g、紫菀25g、茯苓15g、桂枝8g、麻黄8g、细辛6g、干姜6g。将上述全部药材用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乙醇浓度分别为80%、60%,每次乙醇用量分别为药材总量的10倍、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4小时、3小时,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浓缩至80℃时相对密度为1.10的浸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滑石粉,制得片剂。
实施例5胶囊剂
取党参35g、陈皮15g、紫菀15g、茯苓15g、桂枝12g、麻黄12g、细辛9g、干姜9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3次,三次加水量分别为药材总重量的12倍、8倍、6倍,三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1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清膏,加入辅料淀粉、乙醇、糊精、硬脂酸镁,装入胶囊壳、制得胶囊剂。
实施例6 颗粒剂
取党参20g、陈皮25g、紫菀25g、茯苓20g、桂枝5g、麻黄12g、细辛9g、干姜9g。将上述全部药材,加水提取2次,每次加水量分别相当于药材总重量的12倍、10倍,每次提取时间分别为3小时、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浓缩至80℃下相对密度为1.05的清膏,加入乙醇,使含醇量为70%,静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70℃时相对密度为1.25的浸膏,加入辅料糖粉、淀粉、糊精、乙醇,制得颗粒剂。
实施例7 粉剂
称取党参30g、陈皮20g、紫菀20g、茯苓20g、桂枝10g、麻黄10g、细辛8g、干姜8g。药材净选、粉碎,过80-100目筛,即得本发明粉剂。
实施例8
本发明实施例6所制备的颗粒剂,给予小儿咳喘患者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临床数据见表1:
表1 临床数据
病症类别 病症例数 病症时间 治疗时间 有效人数 总有效率 小儿咳喘 100人 7-30天 3-7日 88人 88%
实施例9
郑某,5岁,咳喘半月未有好转,痰鸣气喘,四肢冰冷,舌白。服本发明实施例1糖浆剂2天后,痰液明显减少,5天后咳嗽消失,判为痊愈。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