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用的生态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生物用的生态房.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24209.2 (22)申请日 2016.05.27 (73)专利权人 陈旺友 地址 353600 福建省政和县农业局 (政和县 南大街28号) (72)发明人 陈旺友 (51)Int.Cl. A01G 9/14(2006.01) A01G 1/04(2006.01) A01G 9/12(2006.01) A01G 9/24(2006.01) A01G 9/22(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生物用的生态房 。
2、(57)摘要 一种生物用的生态房, 至少包括钢架空间、 充气隔热膜、 外围大棚、 蓄水池组合而成; 工业 “模块化” 设计, 材料标准化生产, 利于产业化推 广; 钢架独立受力, 牢固性好, 可移动拼装, 折旧 少、 保值性高。 以 “蓄能技术” 进行用电 “移峰填 谷” ,“少用峰电、 多用谷电” ; 加上 “水传热” 及 “空 气隔热” 等技术集成, 协同进行温度调控, 依据生 物生长因子, 进行从外到内的梯级调控, 生物生 长空间技术标准最高, 调控最精准, 能效比显著 提高, 节能节本明显。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205727309 U 2016.11.30 CN。
3、 205727309 U 1.一种生物用的生态房, 主要有钢架空间、 充气隔热膜、 外围大棚、 蓄水池组合而成, 其 特征是钢架空间位于生态房中间, 钢架空间与充气隔热膜之间离开而形成 “可以用于空调 机组控制调整温度” 的缓冲空间, 外围大棚位于生态房的四周及顶部最上层, 蓄水池位于钢 架空间内的地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用的生态房, 其特征是: 钢架空间的主体是长方体, 长方 体上方连接有三角形的钢架屋檐, 屋檐的流水倾斜度至少1/10, 在钢架空间的四周及顶部 围有塑料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用的生态房, 其特征是: 隔热膜为双层以上的塑胶制品, 内充入空气或氮气。 。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用的生态房, 其特征是: 外围大棚是在生态房四周靠近钢 架空间的一侧, 围有塑料充气隔热膜, 在隔热膜之外, 再围抗老化的温室塑料膜或拼装轻质 外墙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用的生态房, 其特征是: 蓄水池位于钢架空间内的地下, 钢架空间地面下先铺挤塑板, 铺成中间低两侧高且流水斜度至少1/10, 在挤塑板上方填较 粗的颗粒状石料, 用于承重和渗水, 石料中预埋水暖地热管用于通热水加温, 地面平整, 铺 上水泥或渗水地砖或地沟板, 外围喷淋调温的水及地面水都能自然流入蓄水池。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727309 U 2 一种生物用的。
5、生态房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生物生长的空间设施, 尤其是生物生长所需的温度、 湿度、 空气等生长因子, 进行从外到内的梯级调整控制, 在这个梯级标准中生物生长空间的 技术标准最高, 调整控制最精准, 特别是将 “蓄能技术” 、“喷淋水传热技术” 及 “空气隔热技 术” 等组合, 协用用于空间温度调整控制, 能进行用电 “移峰填谷” , 能效比提高, 节能节本。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 农业生产中主要有露天农业、 设施农业、 生物工厂等三种模式。 露天农业是 典型的 “靠天吃饭” 农业, 风险高, 收入不确定; 设施农业主要有普通温室和智能温室两种, 二者采用了部分措。
6、施进行调整, 但是都存在 “增温增湿容易、 降温降湿困难” 的问题, 特别是 高温季节降温难、 多雨季节降湿难、 高温梅雨期是难上加难。 部分配有制冷机组, 因运行时 间长, 工作时天气热、 能耗大、 效率低、 成本高, 而常常处于 “用不起” 的状态。 0003 生物工厂投资多、 硬件好, 生产技术体系较完善, 自动化、 机械化、 集约化等水平 高, 生物生长环境条件好, 各种风险预防控制技术措施到位, 产量和品质更稳定, 收益更可 靠。 但是, 目前大多数生物工厂是在厂房内再分区设置生物生长车间, 在对生物生长车间进 行各种生长因子的调控, 即生产技术标准主要是调整控制生物车间内的生态环境。
7、, 而生物 车间之外的周边大环境调控较少。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大, 为了减少能量损失, 普遍采用热交 换器进行空气更新; 有的生物工厂为了减少换气造成的能量损失, 选择 “较耐低氧” 可以少 换气的品种进行生产。 0004 生物工厂在控制温度时, 普遍是 “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 , 用电 “高峰、 低谷” 与电网 负荷的 “高峰、 低谷” 正相关, 存在着用电供电矛盾, 工厂要扩大规模受用电增容限制, 产业 集聚效应难形成。 0005 “用电多、 能耗高、 能效比低、 电费贵” 的问题, 已成为生物工厂产业化发展的共性 问题, 更是温室设施农业转型升级的瓶颈。 发明内容 0006 为了克服生物工。
8、厂 “能耗高、 能效比高、 电费贵” 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物 生长的生态调控设施, 该设施能用电 “移峰填谷” , 由外到内梯级调整生物所需要生长因子 (尤其是温度和空气), 控制精准度逐级提高, 生物生长空间的调控最精准。 0007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生态房至少包括钢架空间(1)、 充气隔热膜(2)、 外围大棚(3)、 蓄水池(4)组合而成; 所述的钢架空间(1), 钢结构拼装而成, 其下部分为长方体, 是用于生物生长的空间, 立剖面上方为中间高、 两侧低的三角形支架, 其斜度至少大于1/10; 所述的钢架空间(1)的四侧外面及顶部上方围有耐低温水的塑料。
9、膜, 形成钢架内用于生物生长的空间; 所述的钢架空间(1)的上部空间内安装有空调风机(9), 以及循环风机(6); 所述的充气隔热膜(2)与钢架空间(1)的四侧及顶部之间均有一定距离, 形成二级缓冲空间(11); 在所述的二级缓冲空间(11)中安装缓冲区空调(10)和喷淋水装置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727309 U 3 (5); 所述的充气隔热膜(2), 为至少二层以上的充气结构, 膜中间充入干空气或氮气, 安在 大棚(3)的内侧, 阻热保温; 在充气隔热膜(2)的上安装有鼓风机(7), 用于将三级缓冲空间 (8)的空气压入二级缓冲空间(11)中, 补充新空气; 所述的循环。
10、风机(6)用于搅拌混合(风向 上进下出或上出下进)钢架空间(1)内的空气; 所述的空调风机(9)除调整控制温湿度之外, 还用于正压将二级缓冲空间(11)的空气引入钢架空间(1)之中, 补充钢架空间(1)内部的新 空气; 所述的外围大棚(3)顶部压盖抗老化塑料膜(19), 两侧面靠内挂有棚柱隔热膜(12), 两侧面外围为可卷收的阻光(具体的透光率或遮阳率根据生物生长需要选择)防风雨的抗 老化塑料膜(19); 所述的外围大棚(3)的两端设缓冲门(14), 两端的立面材料采用轻质外墙 保温板(13), 缓冲门(14)按所需操作通道(15)灵活设置; 所述的缓冲门(14)介于钢架空间 (1)与外围大棚。
11、(3)之间, 在大棚(3)上采用保温板(13)做活动门, 在钢架空间(1)悬挂软质 塑料门帘或塑料平移门, 另外两侧及顶面围防虫网; 所述的蓄水池(4) 设在钢架空间(1)内 的地下; 所述的钢架空间(1)地面下先铺挤塑板(17), 铺成中间低两侧高且流水斜度至少1/ 10, 在挤塑板上方填较粗的颗粒状石料(20), 用于承重和渗水, 石料中还可以预埋水暖地热 管用于通热水加温, 地面可以选择水泥地、 渗水地砖、 地沟板等; 所述的蓄水池(4)底面及四 周采用防水保温处理, 池中设有水泵(16), 用于抽水供喷淋水装置(5)使用, 还用于抽水到 换热系统中, 进行循环换热。 0008 本实用新。
12、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9 所述的生态设施设计合理, 结构简单, 方案巧妙, 使用方便, 采用工业 “模块化” 理 念设计, 生态房所需要的材料可以标准化生产, 有利于规模化、 产业化推广应用; 钢架空间 独立受力, 只要基础平整牢固, 就不因为外界条件而影响施工和使用, 而且可以移动拼装, 折旧少、 保值性高。 0010 它是根据环境温度对生物酶影响极大的特征, 着重于节电节能来调整控制温度, 以 “蓄能技术” 进行生物工厂的用电 “移峰填谷” , 同时采用了 “空气阻热技术” 节能节本, 并 将生物技术、 热泵技术、 传感技术、 自动化技术等集成一体, 优化选择并综合应用, 通过梯级 技术。
13、标准, 实现控制更精准, 减少机组工作时间, 节能节本。 0011 特别是可以 “少用高峰高价电、 多用谷时低价电” , 节本增效的效果明显可见。 附图说明 0012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剖面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5 图3是生态房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立面视图 0016 图4是生态房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立面视图 0017 图5是生态房的第三个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8 图6是生态房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立面视图 0019 图中1.钢架空间, 2.充气隔热膜, 3.外围大棚, 4.蓄水池, 5.喷淋水装置, 6.循环风 机, 7.鼓风。
14、机, 8.三级缓冲空间, 9.空调风机, 10.缓冲区空调, 11.二级缓冲空间, 12.棚柱隔 热膜, 13.轻质外墙保温板, 14.缓冲门, 15.操作通道, 16.水泵, 17.挤塑板, 18.耐低温塑料 膜, 19.抗老化塑料膜, 20.颗粒状石料, 21.钢架空间堆叠之紧固件, 22.藤蔓植物, 23.藤蔓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727309 U 4 植物用的支架, 24.上层喜阳型生物生长空间, 25.下层喜阴型生物生长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图3中将两个钢架空间(1)进行垂直方向堆叠, 二者之间用紧固件(21)连接, 共用 充气隔热膜(2)、 外围大棚(。
15、3)、 蓄水池(4)及其它附属设备等, 节省空间, 减少换热面, 节约 蓄水池及顶面投资, 只需下层那个钢架空间(1)增加一些投入即可。 四周及顶部建设藤蔓植 物的支架(23), 利用藤蔓植物(22)为该生态房降温。 此实施例特别适宜应用在土地极缺、 大 风少、 基础牢固的地方。 0021 图4中将至少两个钢架空间(1)进行水平方向并列布局, 在二者的四周及房顶之 上, 搭建支架(23)和种植藤蔓植物(22), 即降温又吸收二氧化碳产出氧气, 同时还会吸附空 气中的灰尘、 汽车尾气等有害物质, 对生态房所生产的品质有益。 0022 图5中将至少两个钢架空间(1)进行水平方向连接, 二者的操作通。
16、道(15)对接, 共 用二级缓冲空间(11)、 三级缓冲空间(8)和缓冲区空调(10), 外围大棚(3)连着成为一体, 蓄水池(4)则各自独立设置。 在二者连成一体生态房的四周及房顶之上, 搭建支架(23)和种 植藤蔓植物(22)。 此实施例适宜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使用, 可以根据生物工厂的需要, 因地制 宜, 统一规划布局。 此模式共用二级缓冲空间、 三级缓冲空间和缓冲区空调, 当异常气候时 可以采用移动制冷机辅助控制, 节约了固定投资; 同时, 该实施例既能使生态房生产标准 化、 集约化, 又能让生态房以 “工业模块” 的方式快速复制, 布局在企业园区合适的位置上, 实现生产、 生活、 生态三。
17、者融合为一体, 是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样本。 0023 图6中是一个高度达到钢架空间(1)可以分开为上层喜阳型生物生长空间(24)、 下 层喜阴型生物生长空间(25), 二个生物生长空间分别用于满足不同生物学特性的需求。 例 如, 可以在上层种植作物、 或养鱼、 或鱼菜共生组合, 在下层培养食用菌的菌丝体。 上层与下 层之间的温度差异尽量小, 以上层稍微高一点为宜。 此例将植物、 动物、 微生物等生物种类 进行组合, 是一种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新模式。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727309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6 CN 205727309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7 CN 205727309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8 CN 205727309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9 CN 205727309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0 CN 205727309 U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1 CN 205727309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