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6896201 上传时间:2019-09-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9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20256441.8

申请日:

20150425

公开号:

CN204541241U

公开日:

2015081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47B13/08

主分类号:

A47B13/08

申请人:

张吓静

发明人:

张吓静

地址:

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东岭镇前厝村后坑仔8号

优先权:

CN201520256441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包括桌子本体、防撞条及两个固定件,桌子本体边缘均为直线边缘,其下表面上设有L型槽,L型槽的纵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180°的L字型,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防撞条呈G字型,由防撞上部、连接中部及固定下部组成,防撞上部内侧与直线边缘的上表面和外侧面相适配,防撞上部外侧的转角处呈弧形;连接中部内侧紧贴直线边缘的下表面;固定下部适配装设于L型槽内,且连接中部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孔,同侧的第二定位孔和第一定位孔分别由固定件穿过并固定。本实用新型的防撞条在使用过程中与桌子牢固连接,不会发生前后左右方向的移位,防护作用持久有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桌子本体、防撞条及两个固定件,所述桌子本体的边缘均为直线边缘,且每个所述直线边缘均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外侧面,所述下表面上设有L型槽,所述L型槽的纵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180°的L字型,且所述L型槽贯穿所述直线边缘的长度方向两端,所述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防撞条的纵截面形状呈G字型,由一体连接的防撞上部、连接中部及固定下部组成,所述防撞上部内侧与所述直线边缘的上表面和外侧面相适配,所述防撞上部外侧的转角处呈弧形;所述连接中部内侧紧贴所述直线边缘的下表面;所述固定下部适配装设于所述L型槽内,且所述连接中部与所述第一定位孔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同侧的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位孔分别由所述固定件穿过并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撞条的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均为水平面,所述外侧面垂直连接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撞条的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旋转方向相同的螺纹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撞条的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设置在所述L型槽的下方,且与所述L型槽之间留有垂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带防撞条的桌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条的内侧均贴有3M双面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子,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桌子一般采用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作为桌面,而平板桌面在边缘处 一般有上下两个尖边,而这两个尖边对于家里有婴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大隐患, 婴幼儿一不小心碰到该尖边则容易起包甚至流血。为此,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带 防撞条的桌子,防撞条一般采用EVA等轻质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但是由于防撞 条与桌子连接很不稳定,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移位甚至脱落,进而失去应 有的防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 防撞条在使用过程中与桌子牢固连接,不会发生前后左右方向的移位,防护作 用持久有效。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包括桌子本体、防撞条及两个固定件,所述桌子本 体的边缘均为直线边缘,且每个所述直线边缘均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及连接所 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的外侧面,所述下表面上设有L型槽,所述L型槽的纵 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180°的L字型,且所述L型槽贯穿所述直线边缘的长度 方向两端,所述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

所述防撞条的纵截面形状呈G字型,由一体连接的防撞上部、连接中部及 固定下部组成,所述防撞上部内侧与所述直线边缘的上表面和外侧面相适配, 所述防撞上部外侧的转角处呈弧形;所述连接中部内侧紧贴所述直线边缘的下 表面;所述固定下部适配装设于所述L型槽内,且所述连接中部与所述第一定 位孔相对应位置处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同侧的所述第二定位孔和所述第一定 位孔分别由所述固定件穿过并固定。

优选地,所述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均为水平面,所述外侧面垂直连接所述 上表面和所述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螺栓,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均为旋转 方向相同的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设置在所述L型槽的下方,且与所述L型槽 之间留有垂直间隔。

优选地,所述防撞条的内侧均贴有3M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在桌子本体的直线边缘处设置防撞条,防撞 条由一体连接的防撞上部、连接中部及固定下部组成,防撞上部内侧面与直线 边缘处的上表面和外侧面相适配,连接中部内侧面紧贴直线边缘处的下表面, 固定下部适配装设于直线边缘下表面上的L型槽内,使得防撞条与桌子本体紧 密连接,且由于L型槽与固定下部的配合使得防撞条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内 外方向的移位。由于在L型槽下方的长度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在连接中 部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孔,并由固定件分别穿过第一定位 孔和第二定位孔而使得防撞条与桌子本体牢固连接,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长 度方向上的移位,防护作用持久有效。由于防撞上部的外侧的转角处呈弧形, 克服桌子本体边缘的尖物,避免尖物伤害幼儿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桌子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撞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边缘长度方向两端的组合状态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直线边缘中部的组合状态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桌子本体;11.上表面;12.下表面;13.外侧面;101.第一定位孔;102.L 型槽;20.防撞条;21.防撞上部;22.连接中部;23.固定下部;201.第二定位 孔;30.固定件;40.3M双面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包括桌子本体10、防 撞条20及两个固定件30。

所述桌子本体10的边缘均为直线边缘,优选具有四个直线边缘,即该桌子 为方形桌。每个所述直线边缘均具有上表面11、下表面12及连接所述上表面 11和所述下表面12的外侧面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表面11和所述下表面12 均为水平面,所述外侧面13垂直连接所述上表面11和所述下表面12。所述下 表面12上设有L型槽102,所述L型槽102的纵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180° 的L字型,且所述L型槽102贯穿所述直线边缘的长度方向两端。而且,所述 下表面12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101。所述第一定位孔101对应 设置在所述L型槽102的下方,可与所述L型槽102之间留有垂直间隔。

所述防撞条20的纵截面形状呈G字型,由一体连接的防撞上部21、连接中 部22及固定下部23组成。所述防撞上部21内侧与所述直线边缘的上表面11 和外侧面13相适配,所述防撞上部21外侧的转角处呈弧形,避免尖角隐患。 所述连接中部22内侧紧贴所述直线边缘的下表面13,所述固定下部23适配装 设于所述L型槽102内,且所述连接中部22与所述第一定位101相对应位置处 分别设有第二定位孔201,同侧的所述第二定位孔201和所述第一定位孔101分 别由所述固定件30穿过并固定。所述固定件30优选为螺栓,所述第一定位孔 101和所述第二定位孔201均为旋转方向相同的螺纹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可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撞条20的内 侧均贴有3M双面胶40,如此可进一步增强所述防撞条20与所述桌子本体10之 间的连接牢固性,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 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 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实用新型具体公开一种带防撞条的桌子,包括桌子本体、防撞条及两个固定件,桌子本体边缘均为直线边缘,其下表面上设有L型槽,L型槽的纵截面形状为逆时针旋转180的L字型,下表面的长度方向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定位孔;防撞条呈G字型,由防撞上部、连接中部及固定下部组成,防撞上部内侧与直线边缘的上表面和外侧面相适配,防撞上部外侧的转角处呈弧形;连接中部内侧紧贴直线边缘的下表面;固定下部适配装设于L型槽内,且连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