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pdf

上传人:1*** 文档编号:6876085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9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820760076.8

申请日:

20180522

公开号:

CN208191411U

公开日:

2018120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F12/42,A01C1/00

主分类号:

A01F12/42,A01C1/00

申请人: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运用研究所

发明人:

张晓伟,谢洪昌,公衍峰,张媛媛,刘伟光,韩北平,徐宏扬,袁玉龙

地址:

152054 黑龙江省绥化市营林街3号

优先权:

CN201820760076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包括:机架、喂料斗、插板、圆筒组合、左侧板焊合、右侧板焊合、槽形铁、出料口、固定板齿、转动板齿组合组成。转动板齿组合由转动板齿螺接在方轴上,转动板齿的相位角为90°,方轴左端的转动板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其余由左向右间隔2°递减。圆筒组合设置在机架上方,喂料斗设置于圆筒组合左上端,插板设置在喂料斗下方,出料口设置在右侧板焊合下方,左侧板焊合与右侧板焊合螺接在圆筒组合两侧,电机设置在机架左端,转动板齿组合设置在圆筒组合中心轴线上,槽形铁固定在圆筒组合前侧与后侧,固定板齿螺接在槽型铁上。本除芒机除芒效果好,生产率高,实用性强,为水稻精密播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包括:机架(11)、喂料斗(3)、插板(2)、电机(8)、圆筒组合(4)、左侧板焊合(1)、右侧板焊合(7)、出料口(6)、固定板齿(9)、转动板齿组合(10),其特征在于:转动板齿组合(10)由转动板齿(13)螺接在方轴(12)上,圆筒组合(4)设置在机架(11)上,喂料斗(3)设置于圆筒组合(4)的左上端,插板(2)设置在喂料斗(3)下方,出料口(6)设置在右侧板焊合(7)下方,左侧板焊合(1)与右侧板焊合(7)螺接在圆筒组合(4)两侧,转动板齿组合(10)设置在机架(11)上,槽形铁(5)固定在圆筒组合(4)前侧与后侧,固定板齿(9)螺接在槽形铁(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板齿间的相位角为90°,方轴(12)左端的转动板齿(13)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其余由左向右间隔2°递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子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背景技术

水稻种子除芒是水稻播种前必须进行的工序,由于水稻除芒效果差,导致播种精度低,出现漏播现象,根本达不到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现有的除芒机破碎率高、除芒率和生产率低。为了得到更好的除芒效果,提高生产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芒效果好、性能可靠、生产率高、实用性强的水稻种子除芒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该机器除芒效果好、性能可靠、生产率高、结构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包括:机架、喂料斗、插板、圆筒组合、左侧板焊合、右侧板焊合、槽形铁、出料口、固定板齿、转动板齿组合。转动板齿组合由转动板齿螺接在方轴上,转动板齿的相位角为90°,方轴左端的转动板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其余由左向右间隔2°递减。圆筒组合设置在机架上,喂料斗设置于圆筒组合的左上端,插板设置在喂料斗下方,出料口设置在右侧板焊合下方,左侧板焊合与右侧板焊合螺接在圆筒组合两侧,电机设置在机架左端,通过皮带将动力传到转动板齿组合的方轴上,转动板齿组合设置在圆筒组合中心轴线上,槽形铁固定在圆筒组合前侧与后侧,固定板齿螺接在槽型铁上。

作业时,水稻种子进入圆筒组合后,转动板齿组合及固定板齿对种子表面施加搓挤力,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水稻种子的芒、梗、毛刺被除去,实现除芒的效果,除芒后的水稻种子及芒、梗、毛刺从出料口排出。该除芒机除芒效果好,生产率高,结构简单,实用性强,为水稻精密播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转动板齿组合结构图。

图4为转动板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包括:机架11、喂料斗3、插板2、电机8、圆筒组合4、左侧板焊合1、右侧板焊合7、槽形铁5、出料口6、固定板齿9、转动板齿组合10。转动板齿组合10由转动板齿13螺接在方轴12上,转动板齿间的相位角为90°,方轴12左端的转动板齿13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其余由左向右间隔2°递减。圆筒组合4设置在机架11上,喂料斗3设置于圆筒组合4的左上端,插板2设置在喂料斗3下方,用以调节进料量,出料口6设置在右侧板焊合7下方,左侧板焊合1与右侧板焊合7螺接在圆筒组合4两侧,电机8设置在机架11左端,通过三角带将动力传到转动板齿组合10的方轴12上,转动板齿组合10用轴承座设置在圆筒组合4中心轴线两端的机架11上,左端设有皮带轮,槽形铁5固定在圆筒组合4前侧与后侧,固定板齿9螺接在槽型铁5上,固定板齿9与转动板齿13相互交错且互不干涉。

作业时,水稻种子进入圆筒组合4后,转动板齿组合10及固定板齿9对种子表面施加搓挤力,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水稻种子的芒、梗、毛刺被除去,实现除芒的效果,除芒后的水稻种子及芒、梗、毛刺从出料口6排出,进行清选,为水稻精密播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820760076.8 (22)申请日 2018.05.22 (73)专利权人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运用研究所 地址 152054 黑龙江省绥化市营林街3号 (72)发明人 张晓伟 谢洪昌 公衍峰 张媛媛 刘伟光 韩北平 徐宏扬 袁玉龙 (51)Int.Cl. A01F 12/42(2006.01) A01C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包 括: 机架、 喂料斗、 插板、 圆筒组合、 左。

2、侧板焊合、 右侧板焊合、 槽形铁、 出料口、 固定板齿、 转动板 齿组合组成。 转动板齿组合由转动板齿螺接在方 轴上, 转动板齿的相位角为90 , 方轴左端的转动 板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 , 其余由左向右间隔 2 递减。 圆筒组合设置在机架上方, 喂料斗设置 于圆筒组合左上端, 插板设置在喂料斗下方, 出 料口设置在右侧板焊合下方, 左侧板焊合与右侧 板焊合螺接在圆筒组合两侧, 电机设置在机架左 端, 转动板齿组合设置在圆筒组合中心轴线上, 槽形铁固定在圆筒组合前侧与后侧, 固定板齿螺 接在槽型铁上。 本除芒机除芒效果好, 生产率高, 实用性强, 为水稻精密播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权利要求书1。

3、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8191411 U 2018.12.07 CN 208191411 U 1.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包括: 机架 (11) 、 喂料斗 (3) 、 插板 (2) 、 电机 (8) 、 圆筒组合 (4) 、 左侧板焊合 (1) 、 右侧板焊合 (7) 、 出料口 (6) 、 固定板齿 (9) 、 转动板齿组合 (10) , 其特征在 于: 转动板齿组合 (10) 由转动板齿 (13) 螺接在方轴 (12) 上, 圆筒组合 (4) 设置在机架 (11) 上, 喂料斗 (3) 设置于圆筒组合 (4) 的左上端, 插板 (2) 设置在喂料斗 (3) 下方, 出料口 (。

4、6) 设 置在右侧板焊合 (7) 下方, 左侧板焊合 (1) 与右侧板焊合 (7) 螺接在圆筒组合 (4) 两侧, 转动 板齿组合 (10) 设置在机架 (11) 上, 槽形铁 (5) 固定在圆筒组合 (4) 前侧与后侧, 固定板齿 (9) 螺接在槽形铁 (5) 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动板齿间的相位 角为90 , 方轴 (12) 左端的转动板齿 (13)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 , 其余由左向右间隔2 递减。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8191411 U 2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种子处。

5、理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背景技术 0002 水稻种子除芒是水稻播种前必须进行的工序, 由于水稻除芒效果差, 导致播种精 度低, 出现漏播现象, 根本达不到精量播种的农艺要求。 现有的除芒机破碎率高、 除芒率和 生产率低。 为了得到更好的除芒效果, 提高生产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除芒效果好、 性 能可靠、 生产率高、 实用性强的水稻种子除芒机。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 该机器除芒效果好、 性能可靠、 生 产率高、 结构简单。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包括: 机架、 喂 料斗、 插板、 。

6、圆筒组合、 左侧板焊合、 右侧板焊合、 槽形铁、 出料口、 固定板齿、 转动板齿组合。 转动板齿组合由转动板齿螺接在方轴上, 转动板齿的相位角为90 , 方轴左端的转动板齿与 竖直方向夹角为30 , 其余由左向右间隔2 递减。 圆筒组合设置在机架上, 喂料斗设置于圆 筒组合的左上端, 插板设置在喂料斗下方, 出料口设置在右侧板焊合下方, 左侧板焊合与右 侧板焊合螺接在圆筒组合两侧, 电机设置在机架左端, 通过皮带将动力传到转动板齿组合 的方轴上, 转动板齿组合设置在圆筒组合中心轴线上, 槽形铁固定在圆筒组合前侧与后侧, 固定板齿螺接在槽型铁上。 0005 作业时, 水稻种子进入圆筒组合后, 转。

7、动板齿组合及固定板齿对种子表面施加搓 挤力, 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 水稻种子的芒、 梗、 毛刺被除去, 实现除芒的效果, 除芒 后的水稻种子及芒、 梗、 毛刺从出料口排出。 该除芒机除芒效果好, 生产率高, 结构简单, 实 用性强, 为水稻精密播种提供了有力保障。 附图说明 000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07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08 图3为转动板齿组合结构图。 0009 图4为转动板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如附图所示, 一种水稻种子除芒机包括: 机架11、 喂料斗3、 插板2、 电机8、 圆筒组合 4、 左侧板焊合1、 右侧板焊合7、 槽形铁5、 出料口6、 。

8、固定板齿9、 转动板齿组合10。 转动板齿组 合10由转动板齿13螺接在方轴12上, 转动板齿间的相位角为90 , 方轴12左端的转动板齿13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0 , 其余由左向右间隔2 递减。 圆筒组合4设置在机架11上, 喂料斗3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8191411 U 3 置于圆筒组合4的左上端, 插板2设置在喂料斗3下方, 用以调节进料量, 出料口6设置在右侧 板焊合7下方, 左侧板焊合1与右侧板焊合7螺接在圆筒组合4两侧, 电机8设置在机架11左 端, 通过三角带将动力传到转动板齿组合10的方轴12上, 转动板齿组合10用轴承座设置在 圆筒组合4中心轴线两端的机。

9、架11上, 左端设有皮带轮, 槽形铁5固定在圆筒组合4前侧与后 侧, 固定板齿9螺接在槽型铁5上, 固定板齿9与转动板齿13相互交错且互不干涉。 0011 作业时, 水稻种子进入圆筒组合4后, 转动板齿组合10及固定板齿9对种子表面施 加搓挤力, 在离心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 水稻种子的芒、 梗、 毛刺被除去, 实现除芒的效果, 除芒后的水稻种子及芒、 梗、 毛刺从出料口6排出, 进行清选, 为水稻精密播种提供了有力保 障。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8191411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8191411 U 5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8191411 U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