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1146337.8 (22)申请日 2018.09.27 (71)申请人 吉林师范大学 地址 136000 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海丰大 街1301号 (72)发明人 杜会石 赵艺源 陈智文 (74)专利代理机构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61244 代理人 邢立立 (51)Int.Cl. A01G 9/02(2018.01) A01G 25/0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于荒。
2、漠地植被恢复 的种植单元, 包括由两种植盘倒扣相连构成的种 植器, 种植器内中心处卡接有一植物种植环, 两 种植盘的底面上均设有一与所述植物种植环相 配合的种植穴, 且上方的种植盘底面上沿种植穴 对称布置有四个透气孔, 下方的种植盘底面采用 生物布层; 植物种植环为一端开口的弹力塑料圆 环, 塑料圆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 每 个通孔内均贯穿布置有若干吸水纤维束, 吸水纤 维束通过一吸水纤维编织网与所述塑料圆环相 连。 本发明实现了植物的稳定固定, 提高了种子 的发芽率及成活率; 通过透气孔、 生态布层以及 滴灌带的配合使用, 保证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养分 的需求, 且减少了养分的流失。 权。
3、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9156205 A 2019.01.08 CN 109156205 A 1.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包括由两种植盘倒扣相连构 成的种植器, 所述种植器内中心处卡接有一植物种植环, 两种植盘的底面上均设有一与所 述植物种植环相配合的种植穴, 且上方的种植盘底面上沿种植穴对称布置有四个透气孔, 下方的种植盘底面采用生物布层; 所述植物种植环为一端开口的弹力塑料圆环, 所述塑料 圆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 每个通孔内均贯穿布置有若干吸水纤维束, 所述吸水 纤维束通过一吸水纤维编织网与所述塑料圆环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
4、述的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气 孔内布置有生态布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 纤维编织网黏贴固定在所述塑料圆环的内壁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 纤维束的中间点与所述吸水纤维编织网粘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两种植盘 上设有相配合的快速连接扣钉、 扣钉连接孔, 两种植盘相连后构成用于容纳植物种植环和 土壤的种植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吸收 纤维束为高吸水HYGRA纤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水 纤维编织网由可降解无纺布编织而成。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生 态布为非编织结构, 具有透水透根不透土的特点。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56205 A 2 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态修复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加快, 高速公路、 风电场等的建设日益增多, 伴随着各。
6、种填挖、 爆破施工而产生的裸露边坡数量不断增加; 荒漠地是干旱、 半干旱地区在 干旱多风少雨和疏松沙质地表条件下, 由于人为的不合理超强度利用土地等因素, 破坏脆 弱的生态平衡, 使原来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 沙丘起伏为主要特征的现象。 裸露 的边坡和荒漠地失去了植物赖以生长的土壤基质, 因而稳定性差,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水土 的流失容易导致滑坡、 塌方、 泥石流等灾害事件的发生, 因此, 必须对裸露的山坡和荒漠地 进行治理。 现有对裸露岩石的山坡进行治理的常用方法是: 网格绿化, 即是先将裸露的坡面 划为多个网格并用水泥钢筋进行筑造, 再将植物种子和适合于植物种子生长的泥土混合后 。
7、装于塑料袋, 将塑料袋放进方草网格内, 依靠定时向方草网格内的土壤洒水或雨淋, 让种子 发芽生长。 这种方法虽能让裸露的山坡很快得到绿化, 但存在的问题是: 1、 采用钢筋水泥来 修筑方草网格, 工程大, 成本高; 2、 在干旱的季节, 需要经常采用喷洒的方式浇水, 费时又费 力, 保养费用非常高; 3、 适合种子成长的泥土放在塑料袋里, 喷洒的水或雨水往往会沿塑料 袋的表面流走, 难于深入泥土中, 种子的成活率较低; 4、 泥土和山坡岩层隔着一层塑料膜, 植物生长后, 根部无法深入岩石中, 在台风到来之时, 植物很易被连根拨起, 不能起到很好 的保水固土作用; 5、 由于泥土需要从他处运来,。
8、 而该方法的泥土层厚度一般是10-20cm, 施 工成本非常高, 导致难以普及使用。 发明内容 0003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 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包括由两种植盘倒扣相连构成的种植 器, 所述种植器内中心处卡接有一植物种植环, 两种植盘的底面上均设有一与所述植物种 植环相配合的种植穴, 且上方的种植盘底面上沿种植穴对称布置有四个透气孔, 下方的种 植盘底面采用生物布层; 所述植物种植环为一端开口的弹力塑料圆环, 所述塑料圆环上沿 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 每个通孔内均。
9、贯穿布置有若干吸水纤维束, 所述吸水纤维束通 过一吸水纤维编织网与所述塑料圆环相连。 0006 优选地, 所述透气孔内布置有生态布层。 0007 优选地, 所述吸水纤维编织网黏贴固定在所述塑料圆环的内壁上。 0008 优选地, 所述吸水纤维束的中间点与所述吸水纤维编织网粘接。 0009 优选地, 两种植盘上设有相配合的快速连接扣钉、 扣钉连接孔, 两种植盘相连后构 成用于容纳植物种植环和土壤的种植腔。 0010 优选地, 所述吸收纤维束为高吸水HYGRA纤维。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9156205 A 3 0011 优选地, 所述吸水纤维编织网由可降解无纺布编织而成。 0012。
10、 优选地, 所述的生态布为非编织结构, 具有透水透根不透土的特点。 0013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 以高吸水HYGRA纤维和可降解无纺布编织网构成的复合结构作为植物的吸水层, 利用毛细原理, 保证了植物生长过程中水分的需求, 种子发芽率及成活率高; 通过透气孔、 生态布层以及滴灌带的配合使用, 保证了植物生长过程中养分的需求, 且减少了养分的流 失; 通过植物种植环、 上种植盘和下种植盘的配合使用, 实现了植物的稳定固定; 生态布以 及下种植盘种植穴的设计, 使得植物的根部可以深入土壤。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组装流程。
11、图。 0017 图中: 1-种植器; 2-种植穴; 3-透气孔; 4-扣钉连接孔; 5-植物; 6-植物种植环; 7-吸 水纤维束; 8-快速连接扣钉; 9-安装孔; 10-生物布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 详细说明。 应当理解, 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 并不用于限定本发 明。 0019 如图1-图2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合于荒漠地植被恢复的种植单元, 包 括由两种植盘倒扣相连构成的种植器1, 所述种植器内中心处卡接有一植物种植环6, 两种 植盘的底面上均设有一与所述植物种植环相配合的种植。
12、穴2, 且上方的种植盘底面上沿种 植穴对称布置有四个透气孔3, 下方的种植盘底面采用生物布层10; 所述植物种植环6为一 端开口的弹力塑料圆环, 所述塑料圆环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有若干通孔, 每个通孔内均贯穿 布置有若干吸水纤维束7, 所述吸水纤维束5通过一吸水纤维编织网与所述塑料圆环相连。 0020 所述透气孔内布置有生态布层。 所述吸水纤维编织网黏贴固定在所述塑料圆环的 内壁上。 所述吸水纤维束的中间点与所述吸水纤维编织网粘接。 两种植盘上设有相配合的 快速连接扣钉8、 扣钉连接孔4, 两种植盘相连后构成用于容纳植物种植环和土壤的种植腔。 所述吸收纤维束为高吸水HYGRA纤维。 所述吸水纤维编。
13、织网由可降解无纺布编织而成。 所述 的生态布为非编织结构, 具有透水透根不透土的特点。 所述两种植盘上设有若干安装孔9, 用于将整个种植器固定在土壤内。 0021 本具体实施使用时, 包括如下步骤: 0022 S1、 在种植地进行种植坑的挖设, 所述种植坑的深度为种植器的宽度的2-2.5倍, 将下种植盘一一放置在对应的种植坑内; 0023 S2、 将根部带土的植物5卡接在植物种植环6内, 或者将埋设有种子的营养土卡接 在种植环6内, 然后将植物种植环6放置在下种植盘上, 且使其中心点与种植穴的中心点在 同一竖直线上; 其中, 营养土为市售复合肥与种植地土壤按质量比2:7的比例混合所得。 002。
14、4 S3、 在下种植盘上填土, 土壤的用量以正好能填充种植腔的空隙为最优; 0025 S4、 将植物从上种植盘的种植穴中穿出, 然后将上种植盘与下种植盘对接;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9156205 A 4 0026 S5、 将锁紧钉依次穿过上种植盘安装孔、 下种植盘安装孔后与土壤固接, 从而实现 种植器的安装; 0027 S6、 在种植器上方布置滴灌带, 该滴灌带的出水口对准所述透气孔3; 0028 S7、 在种植坑填土, 使得土壤层与周围种植地齐平; 进行合理的管理, 按需经滴灌 带灌溉施肥即可。 0029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应当指出, 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 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 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 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9156205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9156205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