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6874464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2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668178.8

申请日:

20151017

公开号:

CN105265681A

公开日:

20160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34,A01G1/04,C05F11/00

主分类号:

A23F3/34,A01G1/04,C05F11/00

申请人:

南陵县玉竹协会

发明人:

魏巍,汪永辉,李千林

地址:

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

优先权:

CN201510668178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茶叶→沸水浸泡→加入添加物→装瓶→灭菌→接种→培养→烘干→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烘焙→摊晾→粉碎→包装→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呈棕褐色粉状物,不粘手,不结块,易冲泡,气芳香、味微涩,具有猴头菇和茶叶的混合香味,本产品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温暖脾胃,补益中气,还具有舒缓神经衰弱的功效,是一种营养丰富、保健养生的保健茶,老少皆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茶叶→沸水浸泡→加入添加物→装瓶→灭菌→接种→培养→烘干→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烘焙→摊晾→粉碎→包装→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1)菌质制备:将白茶、荷叶、鱼腥草用沸水浸泡搅拌,使茶叶吃水均匀,加入适量的甘草液、金耳粉和党参粉,充分搅拌,称取450克培养料装入蘑菇瓶,压平,于121℃下灭菌15分钟,待培养料降温至42℃时,接入一块猴头菇斜面菌种,置36℃暗条件下培养32天,菌丝长满瓶即为菌质;(2)菌质加工:挑选无污染的菌质,挖出后于98℃下烘至5成干,即茶条不粘手时进行初包揉处理;再于110℃烘6小时,烘至茶条微感刺手时进行复包揉处理,然后采用温度78℃,烘烤至手能折断茶梗,稍经摊晾,粉碎成粉;(3)包装:用食品袋分装碎物,每包15克,即成猴头菇保健袋泡茶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属于保健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海参、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菇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具有“素中荤”之称。

中医认为,猴头菇性平味甘,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身体等功效。科学临床实验表明,猴头菇可治疗消化不良、胃溃疡、胃窦炎、胃痛、胃胀及神经衰弱等疾病。猴头菌的营养成分很高,每一百克含蛋白质26.3克,是香菇的二倍。它含有氨基酸多达17种,其中人体所需的占8种。每一百克猴头含脂肪4.2克,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还富含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猴头菇具有增进食欲、增强胃粘膜屏障机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提升白细胞等作用,故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猴头菇还是很好的滋补食品,对神经衰弱、消化道溃疡有良好的疗效。近年来,在抗癌药物筛选中,发现其对皮肤、肌肉癌肿有明显作用。所以常吃猴头菇,无病可以增强抗病能力,有病可以其治疗疾病的作用。

猴头菇营养价值高、功效多,用于加工成猴头菇保健袋泡茶,不仅提高营养价值,且美味健康,提高其经济价值,同时也为猴头菇的深加工提供一条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充分开发猴头菇原料的深加工产品,提供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茶叶→沸水浸泡→加入添加物→装瓶→灭菌→接种→培养→烘干→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烘焙→摊晾→粉碎→包装→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具体操作步骤为:

(1)菌质制备:将白茶、荷叶、鱼腥草用沸水浸泡搅拌,使茶叶吃水均匀,加入适量的甘草液、金耳粉和党参粉,充分搅拌,称取450克培养料装入蘑菇瓶,压平,于121℃下灭菌15分钟,待培养料降温至42℃时,接入一块猴头菇斜面菌种,置36℃暗条件下培养32天,菌丝长满瓶即为菌质;

(2)菌质加工:挑选无污染的菌质,挖出后于98℃下烘至5成干,即茶条不粘手时进行初包揉处理;再于110℃烘6小时,烘至茶条微感刺手时进行复包揉处理,然后采用温度78℃,烘烤至手能折断茶梗,稍经摊晾,粉碎成粉;

(3)包装:用食品袋分装碎物,每包15克,即成猴头菇保健袋泡茶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呈棕褐色粉状物,不粘手,不结块,易冲泡,气芳香、味微涩,具有猴头菇和茶叶的混合香味,本产品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温暖脾胃,补益中气,还具有舒缓神经衰弱的功效,是一种营养丰富、保健养生的保健茶,老少皆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菌质制备:将乌龙茶、薄荷草和黄荆叶用沸水浸泡搅拌,使茶叶吃水均匀,加入适量的蔗糖、甘草液、红薯粉和石斛粉,充分搅拌,称取160克培养料装入蘑菇瓶,压平,于135℃下灭菌30分钟,待培养料降温至45℃时,接入一块猴头菇斜面菌种,置38℃暗条件下培养15天,菌丝长满瓶即为菌质;

(2)菌质加工:挑选无污染的菌质,挖出后于112℃下烘至7成干,即茶条不粘手时进行初包揉处理;再于100℃烘1-2小时,烘至茶条微感刺手时进行复包揉处理,然后采用温度45℃,烘烤至手能折断茶梗,稍经摊晾,粉碎成粉;

(3)包装:用食品袋分装碎物,每包5克,即成猴头菇保健袋泡茶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菌质制备:将白茶、枇杷叶用沸水浸泡搅拌,使茶叶吃水均匀,加入适量的甘薯粉、木糖醇和香菇粉,充分搅拌,称取200克培养料装入蘑菇瓶,压平,于108℃下灭菌45分钟,待培养料降温至32℃时,接入一块猴头菇斜面菌种,置28℃暗条件下培养45天,菌丝长满瓶即为菌质;

(2)菌质加工:挑选无污染的菌质,挖出后于121℃下烘至8成干,即茶条不粘手时进行初包揉处理;再于85℃烘2小时,烘至茶条微感刺手时进行复包揉处理,然后采用温度55℃,烘烤至手能折断茶梗,稍经摊晾,粉碎成粉;

(3)包装:用食品袋分装碎物,每包12克,即成猴头菇保健袋泡茶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猴头菇保健袋泡茶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茶叶沸水浸泡加入添加物装瓶灭菌接种培养烘干初包揉复烘复包揉烘焙摊晾粉碎包装成品的加工工艺流程。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呈棕褐色粉状物,不粘手,不结块,易冲泡,气芳香、味微涩,具有猴头菇和茶叶的混合香味,本产品有利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温暖脾胃,补益中气,还具有舒缓神经衰弱的功效,是一种营养丰富、保健养生的保健茶,老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