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6874445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8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841239.6

申请日:

20151128

公开号:

CN105265734A

公开日:

201601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G3/48

主分类号:

A23G3/48

申请人:

杨达宇

发明人:

杨达宇

地址:

241300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城关镇夫子岭路130号

优先权:

CN201510841239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江米10kg,郁李仁1.5㎏,牛蒡2.5㎏,何首乌粉1.2kg,石斛提取液0.8kg,植物油2㎏,麦芽糖8㎏,果葡糖浆1.5㎏,赤小豆0.5㎏,百合0.1㎏为配方,加工工艺流程为牛蒡→蒸熟→去皮→捣烂→混合→蒸熟→揉捏→切丝→干燥→油炸→上糖浆→成型→包装。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口感清香适口,甜度适宜,甘甜清香,口感柔软有弹性,具有牛蒡特有的清香风味,本产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还具有疏风散热、补肾壮阳、降压降脂和抑制肿瘤的功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老少皆宜、滋补养生的天然保健食品。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江米10kg,郁李仁1.5㎏,牛蒡2.5㎏,何首乌粉1.2kg,石斛提取液0.8kg,植物油2㎏,麦芽糖8㎏,果葡糖浆1.5㎏,赤小豆0.5㎏,百合0.1㎏为配方,加工工艺流程为牛蒡→蒸熟→去皮→捣烂→混合→蒸熟→揉捏→切丝→干燥→油炸→上糖浆→成型→包装,具体操作步骤为:(1)原料处理:将江米、郁李仁浸泡10h,将其沥干,磨成粉;牛蒡洗净上锅蒸熟,剥去皮后捣烂;(2)混合:将牛蒡与江米、郁李仁粉、何首乌粉、石斛提取液在案板上混合均匀,装入盆中压实,切成4cm的小方块,上笼45min蒸熟;(3)揉捏:将熟料趁热放入石臼中舂至揉捏均匀,石臼内预先擦一层植物油,以防粘连,直到没有牛蒡硬块的斑点时取出,装入盆内压成坯块;(4)切丝、干燥:将坯料切成2cm的方块,再切成0.3cm的薄片,最后切成细丝,阴干;(5)油炸:油温120℃,放入牛蒡丝,直至表面微黄、用手能折断时立即起锅;(6)熬糖:将麦芽糖、果葡糖浆加少量水加热溶化后过滤,再下锅熬至112℃;(7)上糖浆:在熬好的糖浆中倒入油炸牛蒡丝、赤小豆及百合,拌匀;(8)成型:拌好的料倒入案板上木框中,压紧、压平,最后用刀切成方块即成;(9)包装:产品先用糯米纸包裹,然后分装到薄膜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即为成品。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的加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牛蒡被称为东洋参,原产中国,《本草纲目》称“牛蒡”,又称大力子,是两年生草本植物,其子、其根均可入药,也可食用,《本草经疏》称其为“散风除热解毒三要药”。《本草纲目》称其“通十二经脉,洗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日本可与人参媲美,它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保健产品,富含菊糖、纤维素、蛋白质、钙、磷、铁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矿物质、氨基酸,其中所含胡萝卜素比胡萝卜高280倍。牛蒡肉质根细嫩香脆。可炒食、煮食、生食或加工成饮料。

牛蒡所含的纤维可以促进大肠蠕动,帮助排便,降低体内胆固醇,减少毒素、废物在体内积存,达到预防中风和防治胃癌、子宫癌的功效。西医认为它除了具有利尿、消积、祛痰止泄等药理作用外,还用于便秘、高血压、高胆固醇症的食疗。中医认为有疏风散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咳嗽痰多、麻疹风疹、咽喉肿痛。研究表明,牛蒡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和抑制癌细胞滋生、扩散及移弃水中重金属的作用,是非常理想的天然保健食品。中国《现代中药学大辞典》、《中药大辞典》等国家权威药典中把牛蒡的药理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有促进生长作用、有抑制肿瘤生长的物质和有抗菌和抗真菌作用。

牛蒡的营养价值高,用于加工成牛蒡复合酥糖可实现对牛蒡原料的综合利用,食用方便,且便于储存,提高其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牛蒡不易贮藏的问题,提供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江米10kg,郁李仁1.5㎏,牛蒡2.5㎏,何首乌粉1.2kg,石斛提取液0.8kg,植物油2㎏,麦芽糖8㎏,果葡糖浆1.5㎏,赤小豆0.5㎏,百合0.1㎏为配方,加工工艺流程为牛蒡→蒸熟→去皮→捣烂→混合→蒸熟→揉捏→切丝→干燥→油炸→上糖浆→成型→包装,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将江米、郁李仁浸泡10h,将其沥干,磨成粉;牛蒡洗净上锅蒸熟,剥去皮后捣烂;

(2)混合:将牛蒡与江米、郁李仁粉、何首乌粉、石斛提取液在案板上混合均匀,装入盆中压实,切成4cm的小方块,上笼45min蒸熟;

(3)揉捏:将熟料趁热放入石臼中舂至揉捏均匀,石臼内预先擦一层植物油,以防粘连,直到没有牛蒡硬块的斑点时取出,装入盆内压成坯块;

(4)切丝、干燥:将坯料切成2cm的方块,再切成0.3cm的薄片,最后切成细丝,阴干;

(5)油炸:油温120℃,放入牛蒡丝,直至表面微黄、用手能折断时立即起锅;

(6)熬糖:将麦芽糖、果葡糖浆加少量水加热溶化后过滤,再下锅熬至112℃;

(7)上糖浆:在熬好的糖浆中倒入油炸牛蒡丝、赤小豆及百合,拌匀;

(8)成型:拌好的料倒入案板上木框中,压紧、压平,最后用刀切成方块即成;

(9)包装:产品先用糯米纸包裹,然后分装到薄膜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即为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口感清香适口,甜度适宜,甘甜清香,口感柔软有弹性,具有牛蒡特有的清香风味,本产品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利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还具有疏风散热、补肾壮阳、降压降脂和抑制肿瘤的功效,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老少皆宜、滋补养生的天然保健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将血糯米、紫米浸泡8h,将米沥干,磨成粉;牛蒡上锅蒸熟,剥去皮后捣烂;

(2)混合:将牛蒡与米粉、百合粉、灵芝萃取液、抹茶粉在案板上混合均匀,装入盆中压实,切成8cm的小方块,上笼45min蒸熟;

(3)揉捏:将熟料趁热放入石臼中舂至揉捏均匀,石臼内预先擦一层黄油,以防粘连,直到没有牛蒡硬块的斑点时取出,装入盆内压成坯块;

(4)切丝、干燥:将坯料切成3cm的方块,再切成1cm的薄片,最后切成细丝,阴干;

(5)油炸:油温180℃,放入牛蒡丝,直至表面微黄、用手能折断时立即起锅;

(6)熬糖:蔗糖、冰糖、饴糖、柠檬酸加少量水加热溶化后过滤,再下锅熬至112℃;

(7)上糖浆:在熬好的糖浆中倒入油炸牛蒡丝、熟核桃仁及玉米粉,拌匀;

(8)成型:拌好的料倒入案板上木框中,压紧、压平,最后用刀切成方块即成;

(9)包装:产品先用糯米纸包裹,然后分装到薄膜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即为成品。

实施例2:

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1)原料处理:将血糯米、黑米浸泡8h,将米沥干,磨成粉;牛蒡、地黄上锅蒸熟,剥去皮后捣烂;

(2)混合:将牛蒡、地黄与米粉、桂花酱、橘皮粉、菱角粉在案板上混合均匀,装入盆中压实,切成3cm的小方块,上笼20min蒸熟;

(3)揉捏:将熟料趁热放入石臼中舂至揉捏均匀,石臼内预先擦一层大豆油,以防粘连,直到没有牛蒡硬块的斑点时取出,装入盆内压成坯块;

(4)切丝、干燥:将坯料切成8cm的方块,再切成0.8cm的薄片,最后切成细丝,阴干;

(5)油炸:油温260℃,放入牛蒡丝,直至表面微黄、用手能折断时立即起锅;

(6)熬糖:麦芽糖、蜂蜜、饴糖、酸枣汁加少量水加热溶化后过滤,再下锅熬至121℃;

(7)上糖浆:在熬好的糖浆中倒入油炸牛蒡丝、花生仁及桂花粉、牛蒡粉,拌匀;

(8)成型:拌好的料倒入案板上木框中,压紧、压平,最后用刀切成方块即成;

(9)包装:产品先用糯米纸包裹,然后分装到薄膜袋内,用封口机封口,即为成品。

本发明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pdf(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蒡复合酥糖的加工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江米10kg,郁李仁1.5,牛蒡2.5,何首乌粉1.2kg,石斛提取液0.8kg,植物油2,麦芽糖8,果葡糖浆1.5,赤小豆0.5,百合0.1为配方,加工工艺流程为牛蒡蒸熟去皮捣烂混合蒸熟揉捏切丝干燥油炸上糖浆成型包装。有益效果:本发明产品口感清香适口,甜度适宜,甘甜清香,口感柔软有弹性,具有牛蒡特有的清香风味,本产品富含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