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具体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 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 的心肌损害。本病的基本病变是供应心肌营养物质的血管——冠状动 脉发生了粥样硬化,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为 冠心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可能猝死。心电 图、心肌酶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诊断。 控制血压、血脂、体重和戒烟能有效防止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了解并干预危险因素有助于冠心病的防治。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 高血压,血脂异常(总胆固醇过高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高、甘油 三酯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超重/肥胖、高血糖/糖尿病, 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吸烟、不合理膳食(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热量等)、 缺少体力活动、过量饮酒,以及社会心理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有:性别、年龄、家族史。此外,与感染有关,如巨细胞病毒、肺炎 衣原体、幽门螺杆菌等。冠心病的发作常常与季节变化、情绪激动、 体力活动增加、饱食、大量吸烟和饮酒等有关。
现在多以西药和手术治疗为主,但是副作用较大,且容易复发, 不能根治,对患者经济和生理造成一定的负担。而目前的一些中药的 治疗效率也不甚理想,治疗周期长,且疗效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疗效好、疗程短、成本低、无毒副作用 的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太子参12-18份、茯苓8-12份、菖蒲12-18份、远志12-18份、 丹参12-18份、桂枝5-10份、炙甘草4-8份、麦冬12-18份、川芎 12-18份、五味子4-8份、元胡12-18份、龙骨12-18份、柏子仁12-18 份。
上述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各原料的最佳重量份配比为:
太子参15份、茯苓10份、菖蒲10份、远志10份、丹参10份、 桂枝8份、炙甘草6份、麦冬10份、川芎10份、五味子6份、元胡 10份、龙骨15份、柏子仁15份。
所述的原料药材在中药店及市场有售。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配比称取各原料药,加入混 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量重量10-20倍的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 25-35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渣,滤液浓缩至55-60℃下相对密度 为1.30-1.4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相应的剂型,即得。
本发明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如下:
太子参:具有益气健脾,生津润肺之功效。常用于脾虚体倦,食 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日渴,肺燥干咳。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 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菖蒲:化痰,开窍,健脾,利湿。用于癫痫,惊悸健忘,神志不 清,湿滞痞胀,泄泻痢疾,风湿疼痛,痈肿疥疮。
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 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乳房肿痛。
丹参: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瘕瘕积聚,热痹疼痛,心烦不眠,月经不 调,痛经经闭,疮疡肿痛。
桂枝:具有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的功效。 常用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 悸等。
炙甘草: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常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可解附子毒。
麦冬: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麦冬主治热病伤津、心 烦、口渴、咽干肺热、咳嗽、肺结核。
川芎: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 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 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之功效。常用于久 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 热消渴,心悸失眠。
元胡:有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的功能。用于全身各部气滞血瘀之 痛,痛经,经闭,症瘕,产后瘀阻,跌扑损伤,疝气作痛。
龙骨:重镇安神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涩肠,生肌敛疮。治 惊痫癫狂,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淋浊,吐衄便血, 崩漏带下,泻痢脱肛,溃疡久不收口。
柏子仁:具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止汗的功效。用于阴血不足, 虚烦失眠,心悸怔忡,肠燥便秘,阴虚盗汗。
本发明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选取13种天然中药科学配伍, 配方简单,各原料药协同作用起到理气活血、通络止痛的效果,见效 快,标本兼治,无毒副作用,而且其制备方法简单、服用方便,成本 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 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太子参12kg、茯苓8kg、菖蒲12kg、远志12kg、丹参12kg、 桂枝5kg、炙甘草4kg、麦冬12kg、川芎12kg、五味子4kg、元胡12kg、 龙骨12kg、柏子仁12kg。
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 料量重量10倍的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25min,合并煎煮液,过滤 去渣,滤液浓缩至55℃下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 片剂,每片0.1g。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 成:
太子参15kg、茯苓10kg、菖蒲10kg、远志10kg、丹参10kg、 桂枝8kg、炙甘草6kg、麦冬10kg、川芎10kg、五味子6kg、元胡10kg、 龙骨15kg、柏子仁15kg。
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 料量重量15倍的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28min,合并煎煮液,过滤 去渣,滤液浓缩至55℃下相对密度为1.3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 片剂,每片0.2g。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太子参18kg、茯苓12kg、菖蒲18kg、远志18kg、丹参18kg、 桂枝10kg、炙甘草8kg、麦冬18kg、川芎18kg、五味子8kg、元胡 18kg、龙骨18kg、柏子仁18kg。
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料 量重量18倍的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30min,合并煎煮液,过滤去 渣,滤液浓缩至58℃下相对密度为1.4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丸 剂,每粒0.4g。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的中药,主要由下述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
太子参18kg、茯苓12kg、菖蒲18kg、远志18kg、丹参18kg、 桂枝10kg、炙甘草8kg、麦冬18kg、川芎18kg、五味子8kg、元胡 18kg、龙骨18kg、柏子仁18kg。
制备方法如下:按上述称取各原料药混合置于容器中,再加原 料量重量20倍的水煎煮4次,每次煎煮35min,合并煎煮液,过滤 去渣,滤液浓缩至60℃下相对密度为1.40的浸膏,加入辅料,制成 丸剂,每粒0.5g。
为了进一步证明本发明中药的临床疗效,选择收治患者中的200 例,对本发明药物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年龄50-70岁,随机分为4 组,每组为50例,分别为实验组1-4组。
实验组1-4组分别服用实施例1-4的药物,每日3次,每次内服 5片/粒,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2个疗程。其中显效185例, 有效188例,治愈180例,无效10例,治愈率90%,有效率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