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方龙葵消炎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MERS-CoV)而引起的病毒性呼 吸道疾病,该病毒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发现,冠状病毒是一组能够导致人类和 动物发病的病毒,常引起人类发生从普通感冒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多种疾 病。中东呼吸综合征症状:典型病例常呈现发热、咳嗽和气短等症状,在检查中经常发现 肺炎表现。胃肠道症状,如腹泻等也有报道。重症病例可导致呼吸衰竭,需要在重症监护 室内机械通气和支持治疗。部分病例可出现器官衰竭,尤其肾衰竭和感染性休克,病死率 约27%-40%。世界卫生组织通报2012年9月至2015年5月25日,全球共有24个国家 累计报告中东呼吸综合征确诊病例1139例,其中431人死亡。中东呼吸综合征是新型冠 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严重呼吸道疾病,目前尚无可用疫苗和药物。该病毒导致免疫力 低下的人群,老年人和伴有慢性病(如糖尿病、癌症和慢性肺部疾病)人群发生更严重疾 病。2015年5月29日国内首例输入性MERS患者在广东惠州被确诊并隔离,引起我国医 药界高度关注。在当今世界面对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一筹莫展时刻,应用天然药物 抗菌、抗病毒、抗炎、调节免疫等将使传统中药民族药在全球性流行病领域再次闪光,为 人类作出重大贡献。
中药是天然物质,保持了各种成分的自然性和生物活性,其成分易被吸收利用,不能 被吸收的也能顺利排出体外,在体外被细菌等分解,不会污染水环境。即便是有毒的中草 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加工后,毒性会降低或消失,而一般的化学药物成分会积累在动物体内 或长期残留于水中。利用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经组方配伍后,提高其防病治病功效, 并且减弱或消除毒副作用。
中药民族药在上呼吸道和肠道感染治疗方面应发挥积极作用。上呼吸道感染是自鼻腔 至喉部之间急性炎症总称,是最常见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 于病毒感染后。该病四季、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通过含病毒飞沫、雾滴,或经污染用具传 播。常于机体抵抗力低时,如受寒、劳累、淋雨等,原已存在或外界侵入病毒或细菌,迅 速生长繁殖,导致感染,常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副鼻窦炎,少数人并发急性心肌炎、肾 炎、风湿热等。6岁以下儿童由于免疫系统未发育成熟,抵抗力较差,临床症状表现较重, 如果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易引起并发症。寻找一种有效治疗方法是临床研究重中之重。 目前西医对小儿急性上感的抗病毒治疗缺少有效方法,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得到越来越 多儿科临床研究者重视。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特征以手、足、口腔 出现小水疱为主,且常伴以突起发热、流涎、拒食等现象,多发于婴幼儿,易现夏秋季节。
现有治疗感染和炎症的多为激素、抗生素等西药化学药物,激素如泼尼松、可的松等,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喹 诺酮类、磺胺类等,这些药物对感染和炎症有一定的疗效,但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较 大,不同程度损害心、肝、肾、神经系统等功能,抑制免疫功能,打破体内菌群平衡或代 谢平衡,且复发率较高。然而,中药在抗感染抗炎应用仍显不足,且临床过度依赖和滥用 抗生素等西药化学药物。
本发明中主要药材概况如下:
龙葵为茄科植物龙葵(SolanumnigrumLinn.)或少花龙葵(S.photeinocarpumNakamura etOdashima.)的干燥全草,以干燥、色绿、肥嫩者入药为佳,广西民间常以少花龙葵嫩 叶作蔬菜食用,别名苦葵、天茄子、黑天天、天泡果、野辣椒、黑茄子、野葡萄等,全国 各地均有分布,广布于欧、亚、美洲温带至热带地区。龙葵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唐《药 性论》、唐《新修本草》、明《本草纲目》、《滇南本草》、《贵州草药》等有收载。龙 葵全草及其果实含有生物碱、多糖等多种活性成分,如:茄碱(Solanine)、茄解碱(Solsoni ne)、澳洲茄碱(Solaonine)、澳洲茄边碱(Solamargine),13-澳洲茄边碱(13-Solamargine)、生 物碱苷(Glycoalkaloid)等,澳洲茄碱与澳洲茄边碱水解后的苷元是澳洲茄胺(solasodine), 生物碱含量以未成熟果实最多。龙葵味苦、微甘、寒,有小毒,归肺、胃、膀胱经,有 清热解毒、止咳祛痰,消肿散结、消炎利尿等功效。
猴耳环(Pithecellobiumclypeariabenth.)是双子叶植物纲含羞草亚科植物,多年生乔 本植物,民间叫婆劈树、围涎树、鸡心树、三不正、尿桶公、洗头树、落地金钱等,分布 在华南广东广西及浙江、福建、台湾、四川、云南、缅甸、印度尼西亚等,民间传统以猴 耳环枝叶煮水洗疮及化脓性伤口、湿疹等,去腐生新功效独特。《本草纲目》、《广西药 植名录》等有收载。1984年7月由华南植物研究所分类室鉴别原植物为含羞草科,后由 国际卫生组织将其归到豆科猴耳环属。猴耳环嫩枝叶内含特利色黄(五羟基黄烷)、杨梅 苷、槲皮苷、槲皮素、没食子酸甲酯和没食子酸等有效成分。猴耳环性味苦涩寒,归肺、 胃、大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收湿敛疮,是治疗多种热毒症候独特的南方药材,有清热解 毒、凉血消肿、去腐生新的极佳疗效;猴耳环清热泻火、解毒祛湿,既上清咽、肺之火毒, 又下清大肠之湿热,临床用于咽喉肿痛,包括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热咳嗽、包括上 呼吸道感染、肺炎;以及湿热泻,包括急性肠炎、痢疾等。
天胡荽(HydrocotylesibthorpioidesLam.)为伞形科植物天胡荽的干燥全草,系广西 壮、瑶、侗、仫佬族常用民间草药。植株有特殊香味,蔓芽叶可炒食或煮汤,作为无公害 保健绿色型野香菜。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广西中药材标准》等有收载,含黄 酮苷、槲皮素、山柰素、氨基酸、挥发油、香豆精等,天胡荽味微苦、甘、辛,性凉,入 肝、肾、肺经,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止咳、消肿散结功效,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小 儿高热、淋病、带状疱疹、咽喉肿痛等。
目前尚缺乏3味特色中药民族药配伍研究和应用及制剂。
为满足临床需要以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研发一种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明显, 毒副作用较小的复方中药,并结合现代研究成果,运用现代制剂先进工艺制备和质控技术, 将中药繁琐的传统煎服法转变成体积小巧便于携带,质量稳定,剂量准确,且方便服用的 中药片。
发明内容
为满足临床需要以及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抗病毒抗菌抗炎作用明 显,毒副作用小,服用方便的复方龙葵消炎片。
所述消炎片主要由以下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葵500~3000份,天胡荽500~3000 份,猴耳环500~3000份。
优选的是,所述消炎片主要由以下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葵500~1000份,天胡 荽500~1000份,猴耳环500~1000份。
优选的是,所述消炎片主要由以下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葵1000~2000份,天胡 荽1000~2000份,猴耳环1000~2000份。
优选的是,所述消炎片主要由以下的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龙葵2000~3000份,天胡 荽2000~3000份,猴耳环2000~3000份。
优选的是,所述消炎片还包括:淀粉0.5~5份,羧甲基淀粉钠0.5~5份,硬脂酸镁0.1~1 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淀粉还可以由以下的一种或者几种原料替换:聚维酮、十八醇、十 六醇、硬脂酸、枸橼酸、微晶纤维素、糊精、乳糖、甘露醇、碳酸氢钠、硫酸钙、磷酸氢 钙、碳酸钙、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甲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 硬脂酸镁、滑石粉、微粉硅胶。
所述消炎片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止咳、利水止泻等。
所述消炎片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小儿感冒发烧、肺热 咳嗽、老年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急性胃肠炎、肝炎、黄疸、痢疾、白带过多、妇科 炎症、小便不利、淋病、前列腺炎、急性肾炎以及疔疮痈肿毒、皮炎湿疹、跌打扭伤等。 此外,本发明还可用于防治病毒病菌传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等流行性疾病, 还可用于治疗中东呼吸综合征、儿童手足口病,泌尿系统感染、肝癌、胃癌、食道癌、膀 胱癌等。
使用方法:口服,一日1~3次,每次2~4片。儿童服用减量并遵医嘱。
注意事项:脾胃虚弱、气虚或阳虚体质者忌服,孕妇慎服。
有效期:2年。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其一,本发明所述消炎片按照传统中医药理论组方,龙葵为本方清热解毒的君药,猴 耳环为臣药,天胡荽为一药任多职,承担佐使药。龙葵、猴耳环和天胡荽均可清热解毒等, 不同点在于龙葵善利水消肿,提高免疫力;猴耳环善下清大肠之湿热;天胡荽善清肝胆湿 热之黄疸,下清湿热蕴结下焦,肾或膀胱结石,小便不利,甚或刺痛尿血者。三者配伍共 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止咳、利水止泻之功。其二,本发明所述消炎片为广谱抗菌 药和抗病毒药,对呼吸道、消化道和尿道的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 甲链球菌、乙链球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志贺菌属)、绿脓杆 菌、猪霍乱杆菌、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强抑制作用,避免西药抗生素滥用和过度依赖引起的 细菌耐药、耳聋、心肝肾功能损害等,适合儿童用药。中东MERS-CoV冠状病毒与SARS 病毒同属冠状病毒,病死率却高于SARS。本发明具有抗多种呼吸道病毒和乙肝病毒作用, 亦可能对中东冠状病毒有效,抑制炎症细胞浸润、阻止炎性因子释放作用,阻抑恶性病理 循环,减轻器官组织损伤,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本发明加强抗菌、抗病毒、抗炎效果,提 高免疫力,利尿止泻,主治体表、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及炎症。其三, 本发明所述消炎片含有澳洲茄碱、澳洲茄边碱、没食子酸、槲皮素、山柰素等有效成分, 其中澳洲茄碱降低血管通透性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对过敏性、烧伤性、组织胺性休克有 某些保护作用,但是与可的松不同,澳洲茄碱不抑制抗体生成,反而有促进作用;龙葵提 取物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真菌等;龙葵多糖抑制乙肝病毒;山柰素有抗菌、 抗炎、抗氧化、抗溃疡、解痉、利胆利尿、止咳祛痰和增强免疫等作用;没食子酸有抗菌、 抗病毒、抗炎、抗肿瘤、抗过敏、利胆剂和支气管扩张,可用作收敛剂和止血剂;槲皮素 显著抑制促癌剂作用、抑制离体恶性细胞生长、抑制艾氏腹水癌细胞DNA、RNA和蛋白 质合成。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此外还有降低血压、增强毛 细血管抵抗力、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降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等作用。用 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对冠心病及高血压患者也有辅助治疗作用。槲皮素有抑制血小板聚 集和5-羟色胺(5-HT)的释放作用。槲皮素对ADP、凝血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中对PAF的抑制作用最强,槲皮素也能明显抑 制凝血酶诱导的兔血小板3H-5-HT释放。其四,本发明采用现代先进工艺,淀粉在本发明 中作为稀释剂和粘合剂,稀释单位体积的药物成分含量,填充片剂的重量或体积,以便于 制剂成型和分剂量,从而便于压片。同时,提取物粉末本身不具有粘性或粘性较小,加入 淀粉可以使其粘合起来。羧甲基淀粉钠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和膨胀性,在冷水中能较快泡涨, 且吸水后颗粒膨胀而不溶解,不形成胶体溶液,不阻碍水分的继续渗入而影响药片的进一 步崩解,作为高效崩解剂。硬脂酸镁主要用作润滑剂、抗粘剂、助流剂,使得制成的颗粒 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
总之,本发明利用中药特性,结合现代研究成果,将龙葵、猴耳环和天胡荽及其诸多 有效成分充分利用,发挥多靶点协同机制效应,加强抗菌、抗病毒、抗炎效果,提高免疫 力等,且克服单方局限性和降低毒副作用,使本发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止咳、 利水止泻等功效。本发明利用我国特色中药民族药资源优势,凝聚精华,工艺先进环保, 质量可控稳定,成分明确,剂量准确,疗效明显,作用较强,作用范围较广,且避免激素 抗生素等西药滥用和依赖引起的细菌耐药、耳聋、心肝肾功能损害等,同时由繁琐的传统 煎服法转变成可直接吞服、咀嚼含吮或用水分散后服用的形式,适合广大人群用药,使本 发明充分体现和发挥中药民族药在治疗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等复杂感染以及 在全球性流行病领域的重要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以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
实施例1
本技术方案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对龙葵,天胡荽和猴耳环分别进行净选、干燥,随后分别粉碎成粗粉备用;
2)向1000g的龙葵粗粉中加入70%的乙醇,乙醇重量为粗粉的10~20倍,即10kg~ 20kg,在70~80℃的温度范围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1h,将所得提取液滤过。 向药渣中加入粗粉重量的10~20倍水,即10kg~20kg,提取2次,每次1h,所得提取液 滤过。合并所得提取液,经60~7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粉末A。
3)向1000g的天胡荽粗粉中加入70%的乙醇,乙醇重量为粗粉的10~20倍,即10kg~ 20kg,在70~80℃的温度范围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1h,将所得提取液滤过。 向药渣中加入粗粉重量的10~20倍水,即10kg~20kg,提取2次,每次1h,所得提取液 滤过。合并所得提取液,经60~7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粉末B。
4)向1000g的龙葵粗粉中加入70%的乙醇,乙醇重量为粗粉的10~20倍,即10kg~ 20kg,在70~80℃的温度范围加热回流2次,每次回流时间为1h,将所得提取液滤过。 向药渣中加入粗粉重量的10~20倍水,即10kg~20kg,提取2次,每次1h,所得提取液 滤过。合并所得提取液,经60~70℃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粉末C。
5)将提取物粉末A、B、C和淀粉3g,羧甲基淀粉钠3g,硬脂酸镁1g混合制粒,随 后将颗粒压制成型,包薄膜衣,经质量检验合格,分装,密封包装即得。
实施例2
本技术方案的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1)对龙葵,天胡荽和猴耳环分别进行净选、干燥,随后分别粉碎成粗粉备用;
2)称取龙葵、天胡荽和猴耳环粗粉各1000g混合,向混合的粗粉中加入70%的乙醇, 乙醇重量为粗粉的10~20倍,即30kg~60kg,在70~80℃的温度范围加热回流2次,每 次回流时间为1h,将所得提取液滤过。向药渣中加入粗粉重量的10~20倍水,即30kg~ 60kg,提取2次,每次1h,所得提取液滤过。合并所得提取液,经60~70℃减压回收乙 醇并浓缩,喷雾干燥得提取物粉末。
3)将提取物粉末和和淀粉3g,羧甲基淀粉钠3g,硬脂酸镁1g混合制粒混合制粒;
4)将颗粒压制成型,包薄膜衣,经质量检验合格,分装,密封包装即得。
实施例3
1)对龙葵,天胡荽和猴耳环分别进行净选、干燥,随后分别粉碎成粗粉备用;
2)取龙葵、猴耳环、天胡荽干燥药材粗粉各1000g混合,向混合的粗粉中加10~20 倍50%乙醇,超声提取1~3次,过滤,滤液经过盐析法或酸碱法或超滤法技术或吸附材 料处理,再用水和梯度乙醇溶液依次洗脱,收集所需处理液或洗脱液,干燥即得所需提取 物粉末。
3)将提取物粉末和淀粉3g,羧甲基淀粉钠3g,硬脂酸镁1g混合制粒;
4)将颗粒压制成型,包薄膜衣,经质量检验合格,分装,密封包装即得。
实施例4
取上述实施例1、2或者3所得提取物粉末,可加入维生素C、糊精、木糖醇、甜菊 苷、薄荷油等调味剂,混合干法制粒,压片,制成复方龙葵消炎含片。
常用调味剂除维生素C、木糖醇、甜菊苷、薄荷油外,还有蛋白糖、甘油、山梨醇、 甘露醇、合成甜味剂糖精钠、香料等。天然香料有从植物中提取的芳香挥发性物质,如柠 檬、茴香、薄荷油等,以及此类挥发性物质制成的芳香水剂、酊剂、醑剂等;人造香料亦 称香精,是在人工香料中添加适量溶剂调配而成,如苹果香精、桔子香精、香蕉香精等。
常用赋形剂除淀粉外,还有聚维酮、十八醇、十六醇、硬脂酸、枸橼酸、微晶纤维素、 糊精、乳糖、甘露醇、碳酸氢钠、硫酸钙、磷酸氢钙、碳酸钙、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 丙基甲基纤维素(L-HPC)、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硬脂酸镁、滑石粉或微粉硅胶等中的一 种或几种。
实施例5
上述实施例1、2或者3所得提取物粉末与环糊精1∶1的比例进行包合:先制成环糊 精水饱和溶液,再把混合粉加入,充分研磨至成糊状物,低温干燥,即得环糊精包合物。 用HPMC以及丙烯酸树脂为骨架材料,加入PVP作粘合剂,与环糊精包合物混匀后制成 软材。将软材低温干燥,粉碎得细粉,再取细粉加入淀粉作为稀释剂,以95%乙醇为润湿 剂制粒,低温干燥,整粒,最后加入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调整片重和压力,压片,制成 200片,经质量检验合格,即得复方龙葵消炎缓释长效片剂。其作用时间延长至复方龙葵 消炎普通片剂的3~5倍。
上述骨架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系列、羧甲基纤维素和乙基纤维素等 中的一种或几种。缓释制剂的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为:
提取物粉末10~50%,骨架材料10~60%,稀释剂15~70%,润滑剂0.1~1%,各组 分的重量百分比含量总和为100%。
实施例6
采用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研制的复方龙葵消 炎片和大连德泽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巴韦林进行抗流感病毒对比试验。
选用SPF级昆明种小鼠进行动物试验。小鼠重18~22g,雌雄各半,由广西医科大学 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桂SCXK2009-0002,动物使用许可证号:桂 SCXK2009-0004。
选用病毒株及细胞:选用由广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A1型甲型流感病毒,病 毒按常规接种9~11日龄鸡胚的尿囊腔,35℃孵育72h后收集尿囊液,测定红细胞凝集活 性,血凝滴度大于128的尿囊液分装,置-80℃冰箱保存待用。购自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 心细胞室的MDCK细胞株,细胞培养液为含100U/mL的青霉素、100μg/mL的链霉素和 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用于稀释药物的维持液①含2%胎牛血清的DMEM,其 他同生长液;用于流感病毒试验时的维持液②不含胎牛血清,含2μg/mL胰酶的DMEM 其他成分同培养液。
病毒毒力测定:将病毒悬液用维持液②作10倍稀释为1×10-1~10-8共8个稀释度, 加入MDCK细胞已长成单层的96孔板中,每个稀释度接种4孔,每孔100μL,35℃,5 %CO2中孵育2h,弃病毒液,最后1次控干并加入100μL维持液2,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 组,倒置显微镜下每天观察细胞病变,培养液中红细胞凝集活性(HA)按国家流感中心建立 的方法测定红细胞凝集效价:从试验的各孔取25μL培养液,加入96孔板中,加入25μL 配制好的1%豚鼠红细胞悬液,相混后置4℃下恒温静置30~60min,观察HA。计算半数 感染量(TCID50)。采用Reed-muench法计算流感病毒A1在MDCK细胞中的TCID50为10 -4,试验中病毒攻击量为100TCID50,表明选用的流感病毒毒力强。
药物毒性测定:将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研制的复 方龙葵消炎片制成的药液及阳性对照药利巴韦林用维持液①作2倍稀释,加入已长成单层 细胞的96孔中,同时设空白组,将各质量浓度药液加入细胞培养板中,每个浓度4孔, 每孔100μL。于37℃,5%CO2温箱中培养3~5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计算最大 无毒浓度(TC0)。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研制的复方龙葵消炎片及阳 性药利巴韦林均以TC0做药物抗病毒试验,根据细胞病变得出各药最大无毒浓度TC0,见 表1。比较表1中复方龙葵消炎片和利巴韦林药物最大无毒浓度可知,实施例1、实施例 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研制的复方龙葵消炎片的毒性都较低。
表1药物最大无毒浓度(TC0)
药物对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MTT法):用维持液②稀释浓度为100TCID50流感病毒, 加入已长成单层细胞的96孔中,每孔100μL,于35℃,5%CO2孵箱中吸附1.5h感染细胞, 弃病毒液,控干。各药物均用维持液稀释至最大无毒浓度,将各药物加入已经感染的细胞 板中,各浓度4孔,每孔100μL,同时设空白组,病毒对照组,利巴韦林组。于37℃,5 %CO2中孵育24h。将板中的培养液弃去,控干,加入维持液,100μL/孔,观察细胞病变。 当病毒对照孔出现最大程度病变时,加入MTT(5g/L)每孔20μL,37℃,5%CO2中孵育5h。 将细胞板中的培养液弃去,控干,加入DMSO150μL/孔,振荡,作用10min。酶标仪57 0nm测A值,空白孔调零。计算抑制率。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研制的复方龙葵消炎片和利 巴韦林在相同用药条件下与空白组和病毒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见 表2。
表2对A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x±s,n=4)
本实验研究表明: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和实施例5所研制的复 方龙葵消炎片在体外对流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A1流感病毒,复 方龙葵消炎片给药后细胞存活量较病毒对照组均有显著提高,病毒对照组的细胞形态大量 变圆,融合,坏死,脱落等,而复方龙葵消炎片组的细胞形态接近正常组细胞,呈菱形或 多边形,边界清晰,其抑制率高于利巴韦林对照组。
实施例7
复方龙葵消炎片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择85例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均于发病4~48h就诊,均除外配合其他药物 治疗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及肺、肝、肾、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病患者, 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及药物过敏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5例,男30例,女25例;年龄 15~40岁26例,40~60岁24例,60~75岁5例;伴发热35例,头痛30例,流涕39 例,咳嗽30例,咽痛45例,扁桃体肿大22例,苔薄白45例,脉浮数53例;对照组30 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5~40岁12例,40~60岁16例,60~75岁2例;伴发热 15例,头痛12例,流涕24例,咳嗽15例,咽痛25例,扁桃体肿大10例,苔薄白27 例,脉浮数27例。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根据《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及处理要点》中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感冒诊断标准诊 断:①15岁≤年龄≤75岁;②发热,腋温≥37.5℃但≤39℃;③血白细胞计数为正常标准或 减少,嗜中性白细胞比例正常或减少;④急性起病,喷嚏、鼻塞、流涕,有咽痒咽痛;⑤ 声嘶或有咳嗽;⑥咽部充血或有分泌物,或有淋巴滤泡增生,扁桃体肿大;⑦头痛、关节 肌肉酸痛。其中①②③④为必要条件。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规定:①局 部症状有喷嚏、鼻塞、流涕、咳嗽、咽干咽痛,乳蛾肿痛;②全身症状有发热、恶风、少 汗、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疗组给予复方龙葵消炎片口服,2~4片/次,3次/d;对照组口服给予复方感冒灵片, 4片/次,3次/d。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
观察患者发热、恶风、喷嚏、头痛、咳嗽、咽痛、舌象、脉象等症候和咽部黏膜、淋 巴结、扁桃体等体征,体温自行测试并每日2次记录。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3d内体温降至正常,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显效:3d内体温 降至正常,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有效:3d内体温降低2℃,症状、体征减轻;无效:用 药3d病情无改善或加重。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发热、头痛、咳嗽、咽痛、扁桃体肿大的疗效如表3所示,其疗效 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如表4所示。
表3发热、头痛、咽痛和扁桃体肿大的疗效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4上呼吸道感染疗效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急诊和门诊的常见疾病,四季皆有,尤高发于秋冬春季,常 急性起病,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痒或痛、咳嗽咳痰、头痛或全身肌肉酸痛,常伴有发热, 血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由表3可知,复方龙葵消炎片治疗上感(风热证)总有效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且较快消除发热、头痛、咽痛等症状,缩短疗程,且服用方便,安全有效,为 临床治疗上感(风热证)提供又一个有效途径。由表4可知,服用复方龙葵消炎片的治疗组 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服用复方感冒灵片的对照组,由此表明复方龙葵消炎片对上呼吸道感 染的疗效显著。
实施例8
复方龙葵消炎片治疗急性肠胃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符合急性肠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02例,其中男性 60例,女性42例,年龄20~70岁,发病均为1~3d,常规血生化检查无肝肾功能不全,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性38例,女性22例;对照组42例,男性 22例,女性2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内科治疗,包括一般疗法、对症疗法和病原治疗。患者卧床休息, 保暖、禁食12h,以后逐渐少量流质饮食,慢慢恢复正常饮食,适当止痛止泻,能口服者 给予口服补液盐,呕吐或不能摄入时,给予静脉输液,维持酸碱及水电解质平衡,粪便培 养致病菌的同时做药敏试验,指导合理用药。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龙葵 消炎片,每日3次,2~4/次,疗程3~5d。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大便镜检正常;有效:病情明显好转, 但有轻微症状,大便镜检白细胞数减少;无效:用药5d后病情无好转或有所加重。
急性肠胃炎的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治疗组对治疗 急性肠胃炎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由此表明,复方龙葵消炎片对治疗急性肠 胃炎具有显著的功效。
表5急性肠胃炎疗效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肝肾功能、血常规、PLT治疗后无异常变化,且用药后两组均未出 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表明复方龙葵消炎片治疗急性肠胃炎对人体的肝肾无损伤,药物安全 可靠。
实施例9
复方龙葵消炎片治疗泌尿系感染3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使用复方龙葵消炎片治疗泌尿系感染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4~60岁, 急性泌尿系感染22例,病程6~30天,平均15天,慢性泌尿系感染反复急性发作8例, 发病时间1~6年,平均2.5年。本组病例均尿频、尿急、尿痛,小便淋漓不尽,24例伴 有腰痛,26例伴有畏寒发热,体温在38~39.5℃。实验室检查:27例白细胞总数1~2万, 中性75~90%。全部病例尿常规中红,白细胞和脓细胞+~++++,极少有少量颗粒管型或 白细胞管型。用药前有24例作尿培养,其中17例培养出大肠杆菌。有16例曾使用氟哌 酸等药物治疗。服法:每次3片,每日3次,5天为1疗程。
本组病例在服用本药时一律停用其它药物。治疗后尿频、尿急、尿痛和小便淋沥不尽 等症状均消失,体温正常,尿常规阴转,其中21例服2疗程,4例服3疗程,3例服4疗 程,2例服6疗程。8例慢性泌尿系感染经随访4个月~2年,末再复发。
泌尿系感染是由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病的总称,属于中 医“淋症”、“癃闭”范畴。一般以腰痛、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特点。中医认为此病 多系由于湿热下注,侵犯肾与膀胱,下焦气化不利所致。患者中小儿比成人多,女性比男 性多,且易反复发作。引起泌尿系炎症的致病菌80%是肠道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 菌。急性单纯性泌尿系感染多由一种病原菌引起,慢性、反复发作的感染,可能有先天性 泌尿系异常,大约有1/2~1/3的病人有膀胱、输尿管反流,或有结石、慢性肾功能不全等 症。发挥中医中药或民族药作用,单用或中西结合应用复方龙葵消炎片在急性期可清热解 毒和抗菌消炎,在慢性期配合扶正祛邪、养肾阴益肾气的中药,效果较好。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 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 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 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