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及其制备和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及其制备和应用.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26242.7 (22)申请日 2018.07.04 (71)申请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地址 201403 上海市奉贤区金齐路1000号 (72)发明人 陈义娟 季香云 万年峰 蒋杰贤 化丽丹 (74)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恒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7 代理人 徐红银 (51)Int.Cl. A01N 43/08(2006.01) A01N 43/12(2006.01) A01N 43/40(2006.01) A01P 7/04(2006.01)。
2、 (54)发明名称 一种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及其制备和应 用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该 杀虫剂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料组成, 所述原料药 的质量占杀虫剂质量的0.05-99, 常规辅料 占1-99.95, 其中所述原料药包括如下组分 构成: 当归内酯555; 丁烯基酞内酯255; 丁基酞内酯045; 藁本内酯025; 蓖麻碱0 15;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 含量, 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 本发明 还提供该杀虫剂的制备和应用。 本发明所述杀虫 剂是一种具有高效、 无残留、 生产成本低、 经济实 用、 环境友好、 综合性能优良含有内酯类化合物 的用。
3、于控制蚜虫的复方制剂。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9105371 A 2019.01.01 CN 109105371 A 1.一种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该杀虫剂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料组成, 所 述原料药的质量占杀虫剂质量的0.05-99, 常规辅料占1-99.95, 其中所述原料药 包括如下组分构成: 当归内酯555; 丁烯基酞内酯255; 丁基酞内酯045; 藁本内酯025; 蓖麻碱015;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 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基酞内酯占原料 药总量的重量百分。
4、含量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藁本内酯占原料药 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蓖麻碱占原料药总 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1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归内酯 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330。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丁烯基酞 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540。 7.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分 别称取当归内。
5、酯、 丁烯基酞内酯, 或者分别称取当归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以及丁基酞内酯、 藁本内酯或蓖麻碱三种中一种或几种, 用溶剂溶解, 加入辅料, 制成各种形式的杀虫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溶剂是 水、 乙醇、 甲醇、 丙酮、 环己酮、 石油醚、 石油芳烃、 纯苯、 乙酸乙酯、 甲苯、 二甲苯中的一种或 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制备的杀 虫剂为粉剂, 乳油、 悬浮剂、 干悬浮剂, 浓乳剂、 缓释剂、 水乳剂、 喷雾剂中任一种形式。 10.一种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的。
6、应用, 其特征在于, 在常 温搅拌下将水加入到复方杀虫剂中, 使其稀释至原料药占0.5-25wt的浓度后喷洒施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9105371 A 2 一种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杀虫剂技术领域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是一种含有内酯 类化合物用于控制蚜虫制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蚜虫是地球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 分布十分广泛。 具有寄主杂、 分布广、 种类 多、 世代重叠、 繁殖快、 数量大等特点。 群集于植物叶片背面、 嫩茎、 生长点和花上, 以尖利的 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引起植物营养恶。
7、化, 造成植物生长率降低、 发育不良, 出现叶斑、 泛黄、 卷叶、 枯萎等不同症状使产量降低甚至死亡, 而且它还能传播多种植物病毒, 造成严 重的经济损失。 0003 长期以来, 化学合成农药因其使用方便、 见效快等特点在蚜虫的防治中始终占有 重要地位。 然而长期、 大量、 广泛的化学合成农药的使用已引起了一系列的问题, 像如抗药 性的产生、 高残留以及对食品、 环境和人类安全的威胁等。 迫使人们寻找安全、 高效、 环境友 好的新型杀虫剂。 0004 现有技术中, 如中国专利申请 “一种用于防治蚜虫的复配杀虫剂” (申请号: 201410630405.3), 该专利复配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花蚜虫,。
8、 剂型为悬乳剂, 有效成分为大蒜 素和吡蚜酮, 助剂为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 蚕沙、 硅酮类、 羟乙基纤维素。 该复配杀虫剂不仅 具有较高的防效, 且降低了有效成分的用药量, 减少了农药残留, 缓解了由于农药的施用对 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 0005 但是目前为止, 尚未发现有藁本内酯、 当归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等内酯类化合物用 于控制蚜虫的杀虫剂的报道。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提供一种具有高效、 无残留、 生产成本 低、 经济实用、 环境友好、 综合性能优良含有内酯类化合物的用于控制蚜虫的复方制剂及其 制备和应用。 0007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9、的: 0008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 该杀虫剂是由原料药与常规辅料组成, 其中, 原料药的质量占杀螨剂质量的0.05-99, 常规辅料占1-99.95, 其中所述原料 药包括如下组分构成: 0009 当归内酯555; 0010 丁烯基酞内酯255; 0011 丁基酞内酯045; 0012 藁本内酯025; 0013 蓖麻碱015; 0014 上述组分为所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 各组分重量百分含量总和为100。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9105371 A 3 0015 优选地, 所述丁基酞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530。 0016 优选地, 所述藁本。
10、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20。 0017 优选地, 所述蓖麻碱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513。 0018 优选地, 所述当归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330。 0019 优选地, 所述丁烯基酞内酯占原料药总量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540。 0020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控制蚜虫的杀虫剂的制备方法, 所述方法具体为: 分别称取 当归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 或者分别称取当归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以及丁基酞内酯、 藁本内 酯或蓖麻碱三种中一种或几种, 用溶剂溶解, 加入辅料, 制成各种形式的杀虫剂。 0021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控制蚜虫的复方杀虫剂的应用, 具体为: 在常温搅拌下将水。
11、 加入到复方杀虫剂中, 使其稀释至原料药占0.5-25wt的浓度后喷洒施用。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首次发现内酯类化合物-当归内酯、 丁基酞内酯和丁烯基酞内酯具有杀虫 生物活性, 并将其配制成复方杀虫剂, 是了一种对人畜安全、 环境友好型的新型和谐杀虫 剂,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人类健康以及病害的综合治理。 0024 本发明所述杀虫剂的组成成分都为天然产物, 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 对环境和 周围的生态系统安全, 没有环境污染问题, 是一种无公害复方杀虫剂。 0025 本发明所述杀虫剂的主要原料之间联合作用一方面可增强杀虫效果, 另一方面由 。
12、于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的共同作用可延缓药剂的抗药性产生。 0026 本发明所述杀虫剂是一种安全、 高效、 环境友好的控制蚜虫的新型杀虫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 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 应当指出的是, 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0028 本发明提供一种控制蚜虫的杀虫剂由原料药与常规辅料组成, 所述原料药的质量 占杀虫剂质量的0.05-99, 常规辅料占1-99.95, 原药由当归内酯555、 丁。
13、烯基 酞内酯255、 丁基酞内酯045、 藁本内酯025、 蓖麻碱015构成, 在均为绿色 天然产物。 当然, 在本发明部分优选实施例中, 当归内酯545, 丁烯基酞内酯245, 藁 本内酯1020, 蓖麻碱513。 更优选地的, 当归内酯含量为1330, 丁烯基酞内酯含 量为2540。 0029 根据上述配方的控制蚜虫的杀虫剂, 可以通过如下途径制备: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 丁烯基酞内酯、 丁基酞内酯、 藁本内酯、 蓖麻碱用溶剂溶解, 选择加入各种辅料, 像如, 增溶 剂、 增效剂、 乳化剂、 渗透剂等等, 按照各种工艺, 制成各种形式的杀虫剂, 例如: 粉剂, 乳油、 悬浮剂、 干悬浮剂, 。
14、浓乳剂、 缓释剂、 水乳剂、 喷雾剂等。 0030 其中, 溶剂可以是水、 乙醇、 甲醇、 丙酮、 环己酮、 石油醚、 石油芳烃、 纯苯、 乙酸乙 酯、 甲苯、 二甲苯等所有有机溶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增溶剂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十二烷基 苯磺酸钾、 聚山梨酯、 聚乙二醇、 山梨醇聚氧乙醚、 木质素磺酸盐、 茶枯、 搭皂角等等所有中 的一种或多种; 乳化剂为司盘类、 吐温类、 乙二醇酯类、 丙二醇酯类和/或聚乙二醇型非离子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9105371 A 4 表面活性剂等; 增效剂为茶皂素、 聚氧乙烯醚等; 渗透剂为氮酮等。 0031 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 以下提供详细。
15、的实施例。 0032 实施例1 0033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25)、 丁烯基酞内酯(25)、 丁基酞内酯(25)、 藁本内酯 (10)、 蓖麻碱(15), 共计12g, 用1.4g乙醇溶液溶解, 添加4.2g吐温,溶解, 按照常规工 艺, 制成本发明杀虫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15。 最后, 将 稀释后的杀虫剂对蚜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 中的蚜虫浸茎浸渍法进行。 72小时后调查各处理的死活虫数, 其防效为92.8。 0034 实施例2 0035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5)、 丁烯基酞内酯(45)、 丁基酞内酯(30)、 藁本内。
16、酯 (20)、 蓖麻碱(0), 共计15g, 用20g丙酮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等18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杀虫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2.1。 最后, 将稀 释后的杀虫剂对蚜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中 的蚜虫浸茎浸渍法进行。 72小时后调查各处理的死活虫数, 其防效为78.1。 0036 实施例3 0037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50)、 丁烯基酞内酯(50), 共计10g, 用10g乙酸乙酯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 增效剂、 增溶剂等辅料2.2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杀虫剂, 然后在 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
17、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25。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虫剂对蚜虫进行室 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中的蚜虫浸茎浸渍法进行, 72小 时后统计死亡率, 防效达到100。 0038 实施例4 0039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25)、 丁烯基酞内酯(40)、 丁基酞内酯(35), 共计6.8g, 用4.5g石油醚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 增效剂、 增溶剂等辅料15.7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 本发明杀虫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4.3。 最后, 将稀释后 的杀虫剂对蚜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中的蚜 虫浸茎。
18、浸渍法进行, 72小时后统计死亡率, 防效达到70.4。 0040 实施例5 0041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50)、 丁烯基酞内酯(36)、 蓖麻碱(14), 共计30g, 用5.6g 丙酮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 增效剂、 增溶剂等辅料3.3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杀虫 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21。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虫剂对 蚜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中的蚜虫浸茎浸渍 法进行, 72小时后统计死亡率, 防效达到99.2。 0042 实施例6 0043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48)、 丁烯基酞内酯(30)、 藁本内酯。
19、(22), 共计15g, 用3g 环己酮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 增效剂、 增溶剂等辅料18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杀 虫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20。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虫剂 对蚜虫进行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方法根据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生测SOP中的蚜虫浸茎浸 渍法进行, 72小时后统计死亡率, 防效达到100。 0044 实施例7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9105371 A 5 0045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40)、 丁烯基酞内酯(2)、 丁基酞内酯(45)、 蓖麻碱 (13), 共计82g, 用63g甲醇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司盘等7。
20、1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 明杀虫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8。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虫 剂对蚜虫采用室内盆栽法进行生测, 72小时后统计死亡率, 其防效为80.5。 0046 实施例8 0047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27)、 丁烯基酞内酯(40)、 藁本内酯(25)、 蓖麻碱(8), 共计198g, 用46g乙二醇单丁醚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吐温, 司盘等63g, 按照常规工艺, 制 成本发明杀虫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药的浓度为18。 最后, 将稀释 后的杀虫剂对蚜虫采用室内盆栽法进行生测, 72小时后统计死亡率, 其防效为82.3。 。
21、0048 实施例9 0049 分别称取当归内酯(30)、 丁烯基酞内酯(35)、 丁基酞内酯(15)、 藁本内酯 (15)、 蓖麻碱(5), 共计550g, 用84g乙酸乙酯溶解, 在其中加入乳化剂、 增效剂、 增溶剂 等辅料102g, 按照常规工艺, 制成本发明杀虫剂, 然后在所制的杀虫剂中加水稀释, 使原料 药的浓度为25。 最后, 将稀释后的杀虫剂对蚜虫采田间小区实验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72小 时后统计死亡率, 防效达到94.8。 0050 应当理解的是, 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 仅仅是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发 明而提供的, 并不是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 实际应用中, 通过调整本发明中上述各个组分的 含量以及组分之间的组合方式, 可以获得不同的、 无数的实施例, 这些均在本发明的涵盖范 围内。 0051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 需要理解的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 特定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这并不影 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9105371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