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热力物理保鲜红薯全 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为旋花科甘薯属蔓生性草本植物。 红薯不仅富含淀粉和可溶性糖、膳食纤维、氨基酸、维生素、矿质 元素等营养物质,还含有多种能维护血液酸碱平衡、防止动脉粥样硬 化、预防衰老、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疾病的功能活性成分,包括黄酮类 化合物和亚麻油酸等挥发性化学成分以及胰蛋白酶激活剂和抑制剂 等。因此,具有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有“长寿食品”之美誉。随 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充分认识红薯加工利 用的现状,积极探索红薯产品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红薯的深加工可提高红薯的经济效益,但是其保鲜问题一直是困 难红薯深加工的难题,已有相关研究者开发多种红薯保鲜工艺,例如: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210044901.1“一种红薯罐头制备方法”、中 国专利申请号CN200810151098.5“一种红薯防腐保鲜组合物”等 等。研究内容均是以传统的热力杀菌,然后进行真空罐装的方式或灭 酶后,使用化学物质浸泡处理的方式,对红薯进行保鲜。然而,热力 杀菌的方式不可避免的会对红薯的品质如颜色、口感和营养价值造成 影响,化学物质浸泡处理也存在食品安全隐患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长时间保 鲜、且保持红薯全粉的色泽、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非热力物理保鲜红薯 全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为:通过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将红薯中的酚类 物质提取出来,再进行破碎、磨浆、干燥、杀菌后真空包装置得到红 薯全粉制品。
所述超临界CO2萃取时,以乙醇作为夹带剂。
所述红薯在进行超临界CO2萃取的同时进行超声震荡以强化萃取 效果。
进一步的,上述制备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切片:将经挑选、清洗后的红薯切成5~10mm的薄片;
(2)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片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绝 氧气;
(3)超临界CO2萃取的同时超化震荡:将红薯片装入料筒,然 后放进萃取釜中进行超临界CO2萃取,控制萃取温度为38~42℃,萃 取压力9~14MPa,分离温度38~42℃,萃取时间30~60min,CO2流量 6~10L/min,夹带剂为摩尔分数3~6%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 片质量的15~20%;在超临界CO2萃取的同时对红薯片进行超声震荡 以强化萃取效果;
(4)破碎:将经萃取后的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浆,得到料 浆;
(5)胶体磨磨浆:将上述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至粒径为 0.090mm~0.150mm,即得到湿红薯全粉;
(6)冷冻干燥:将湿红薯全粉进行冷冻干燥,使干燥后的红薯 全粉含水量降至7%~9%(w/w),然后使用PE塑料袋将进行真空包装;
(7)辐照冷杀菌:利用60Co-γ射线对真空包装的红薯全粉进行 辐照处理后二次真空包装即得。
所述步骤(3)中,控制所述超声震荡的超声频率为15~20KHz, 超声功率为160~200W。
所述步骤(4)中,在使用所述磨浆机磨浆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 30%-5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片质量的20~30%。
所述步骤(6)中,控制干燥室压力120~150Pa,加热板温度为 40~45℃,降温速率为-0.2~-0.4℃/min。
所述步骤(7)中,辐照冷杀菌剂量为7~10kGy。
本发明步骤(3)中,利用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可以将红薯片中 的酚类物质萃取出来,从而可以减少红薯褐变,保护制粉后红薯全粉 的色泽;所选择的萃取温度为38~42℃,温度选择过高不仅会造成热 敏性营养成分的破坏,而且选择较高的温度会一定程度上提高超临界 CO2的萃取能力,造成红薯产品营养物质的流失;所选择的萃取压力 为9~14MPa,萃取压力提高不仅对设备的抗压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 且会提高超临界CO2的萃取能力,造成红薯产品营养物质流失;所选 择的萃取时间为30~60min,萃取时间不宜过长,但要满足红薯与极 强渗透力的超临界CO2充分接触,使超临界CO2能够穿透红薯深层; 所选择的CO2流量为6~10L/min,流量的选择过大,既会造成CO2的浪 费,也会一定程度上提高超临界CO2的萃取能力,造成红薯产品营养 物质的流失,但过低的CO2流量萃取红薯中的酚类物质效果不佳。
夹带剂选用乙醇能够进一步提高酚类物质的萃取效果,优选使用 摩尔分数3~6%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片质量的15~20%,过 多会造成红薯产品营养物质的流失,过少对萃取红薯中的酚类物质效 果不佳。
进一步的,发明人在研究中意外发现,在超临界CO2萃取的同时 进行超声震荡能显著提高超临界CO2萃取酚类物质的效果,优选超声 频率为15~20KHz,超声功率为160~200W,过高的超声频率和功率会 对超声设备提出更高的要求,且会造成红薯产品营养物质流失,过低 的超声频率和功率则对超临界CO2萃取能力的提升不显著。
在步骤(4)的磨浆过程中加入了乙醇,乙醇的挥发可带走热量, 保证破碎磨浆在低温进行,避免在破碎磨浆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破坏红 薯料浆中热敏性物质,优选使用质量分数30%-50%的乙醇溶液,用量 为所称取红薯片质量的20~30%。破碎过程中未挥发的余量乙醇在冷 冻干燥过程中也能容易被除去。
步骤(6)中,采用了冷冻干燥替代传统的热力干燥以除去湿红 薯全粉的水份,采用冷冻干燥可以使红薯中维生素和亚油酸等不耐热 易氧化成分能够尽可能得到保留,通过降低水分含量,也能够抑制微 生物的生长,延长贮存期。
(1)使用非热力的处理方式,能够很好的保护红薯中的热敏性 成分,保持食品的原味,提高红薯全粉的营养价值。(2)整个制备工 艺过程中不使用化学物质浸泡处理,避免了化学物质带来的食品安全 隐患问题。(3)超声震荡与超临界CO2萃取同步进行,比单纯使用超 临界CO2萃取能够更多的萃取出红薯中酚类物质,进一步有效的减少 了红薯褐变,保证了红薯全粉的色泽稳定。(4)采用冷冻干燥处理, 红薯中维生素和亚油酸等不耐热易氧化成分能够尽可能得到保留,通 过降低水分含量,也能够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延长贮存期。(5)经辐 照冷杀菌,杀灭里面的微生物,从而达到更好的护色保鲜的目的。(6) 本发明方法制备的红薯全粉在1~5℃条件下冷藏保鲜可达90天以上, 其色泽、口感及营养价值得到了有效保证,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挑选及前处理:选用新鲜无腐烂、外形完整、薯心呈橙红 色,无老化组织的红薯,去除一些薯蔓、根、叶等杂物,以保证成品 的色泽及纯度。
(2)、清洗:将红薯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超声清洗设备中用超 纯水进行清洗1h。
(3)、切片:将红薯切成10mm的薄片。
(4)、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绝 氧气。
(5)、萃取:称取50g红薯片装入料筒,然后放进萃取釜中进行 超临界CO2萃取,选择萃取温度为42℃,萃取压14MPa,分离温度42 ℃,萃取时间60min,CO2流量10L/min,夹带剂为摩尔分数6%的乙醇 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质量的20%;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强化超临界CO2萃取过程,超声频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200W。
(6)、破碎:将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 浆,并在磨浆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5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30%。
(7)、胶体磨磨浆:将上述的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至 0.110mm,即得到湿红薯全粉。
(8)、冷冻干燥:对湿红薯全粉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室压力120Pa, 加热板温度为45℃,降温速率为-0.4℃/min,使湿红薯全粉含水量 降至7%~9%(w/w),然后用PE塑料袋分装,每包装100g,然后进行真 空包装。
(9)、辐照冷杀菌: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辐照冷杀菌剂 量为10kGy。
(10)、进行外包装:使用铝箔袋对上述处理的预封装红薯全粉 进行真空包装,并在包装内按1%(w/w)放一包装有Fe粉脱氧剂的 小袋。
(11)、冷藏:在1℃条件下冷藏保鲜。
实施例2
(1)挑选及前处理:选用新鲜无腐烂、外形完整、薯心呈橙红 色,无老化组织的红薯,去除一些薯蔓、根、叶等杂物,以保证成品 的色泽及纯度。
(2)、清洗:将红薯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超声清洗设备中用超 纯水进行清洗1h。
(3)、切片:将红薯切成7mm的薄片。
(4)、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绝 氧气。
(5)、萃取:称取50g红薯片装入料筒,然后放进萃取釜中进行 超临界CO2萃取,选择萃取温度为39℃,萃取压力12MPa,分离温度 39℃,萃取时间45min,CO2流量7L/min,夹带剂为摩尔分数4.5%的 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质量的17%;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强化超 临界CO2萃取过程,超声频率为17KHz,超声功率为180W。
(6)、破碎:将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 浆,并在磨浆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4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25%。
(7)、胶体磨磨浆:将上述的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0.090mm, 即得到湿红薯全粉。
(8)、冷冻干燥:对湿红薯全粉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室压力135Pa, 加热板温度为42.5℃,降温速率为-0.3℃/min,使湿红薯全粉含水 量降至8%(w/w),然后用PE塑料袋分装,每包装100g,然后进行真 空包装。
(9)、辐照冷杀菌: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辐照冷杀菌剂量 为8.5kGy。
(10)、进行外包装:使用铝箔袋对上述处理的预封装红薯全粉 进行真空包装,并在包装内按1%(w/w)放一包装有Fe粉脱氧剂的 小袋。
(11)、冷藏:在1℃条件下冷藏保鲜。
实施例3
(1)挑选及前处理:选用新鲜无腐烂、外形完整、薯心呈橙红 色,无老化组织的红薯,去除一些薯蔓、根、叶等杂物,以保证成品 的色泽及纯度。
(2)、清洗:将红薯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超声清洗设备中用超 纯水进行清洗1h。
(3)、切片:将红薯切成7mm的薄片。
(4)、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片,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 绝氧气。
(5)、萃取:称取50g红薯片装入料筒,然后放进萃取釜中进行 超临界CO2萃取,选择萃取温度为39℃,萃取压力12MPa,分离温度 39℃,萃取时间45min,CO2流量6L/min,夹带剂为摩尔分数4%的乙 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质量的17%;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强化超临 界CO2萃取过程,超声频率为17KHz,超声功率为180W。
(6)、破碎:将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 浆,并在磨浆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4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25%。
(7)、胶体磨磨浆:将上述的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至粒径 0.150mm,即得到湿红薯全粉。
(8)、冷冻干燥:对湿红薯全粉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室压力130Pa, 加热板温度为42℃,降温速率为-0.3℃/min,使湿红薯全粉含水量 降至9%(w/w),然后用PE塑料袋分装,每包装100g,然后进行真空 包装。
(9)、辐照冷杀菌: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辐照冷杀菌剂量 为8.5kGy。
(10)、进行外包装:使用铝箔袋对上述处理的预封装红薯全粉 进行真空包装,并在包装内按1%(w/w)放一包装有Fe粉脱氧剂的 小袋。
(11)、冷藏:在1℃条件下冷藏保鲜。
实施例4
(1)挑选及前处理:选用新鲜无腐烂、外形完整、薯心呈橙红 色,无老化组织的红薯,去除一些薯蔓、根、叶等杂物,以保证成品 的色泽及纯度。
(2)、清洗:将红薯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超声清洗设备中用超 纯水进行清洗1h。
(3)、切片:将红薯切成5mm的薄片。
(4)、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片,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 绝氧气。
(5)、萃取:称取50g红薯片装入料筒,然后放进萃取釜中进行 超临界CO2萃取,选择萃取温度为38℃,萃取压力9MPa,分离温度 38℃,萃取时间30min,CO2流量6L/min,夹带剂为摩尔分数3%的乙 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质量的15%;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强化超临 界CO2萃取过程,超声频率为15KHz,超声功率为160W。
(6)、破碎:将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 浆,并在磨浆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3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20%。
(7)、胶体磨磨浆:将上述的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至 0.120mm,即得到湿红薯全粉。
(8)、冷冻干燥:对湿红薯全粉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室压力150Pa, 加热板温度为40℃,降温速率为-0.2℃/min,使湿红薯全粉含水量 降至9%(w/w),然后用PE塑料袋分装,每包装100g,然后进行真空 包装。
(9)、辐照冷杀菌: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辐照冷杀菌剂 量为7kGy。
(10)、进行外包装:使用铝箔袋对上述处理的预封装红薯全粉 进行真空包装,并在包装内按1%(w/w)放一包装有Fe粉脱氧剂的 小袋。
(11)、冷藏:在1℃条件下冷藏保鲜。
对比实例1:不使用超声强化超临界CO2萃取处理
(1)挑选及前处理:选用新鲜无腐烂、外形完整、薯心呈橙红 色,无老化组织的红薯,去除一些薯蔓、根、叶等杂物,以保证成 品的色泽及纯度。
(2)、清洗:将红薯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超声清洗设备中用超 纯水进行清洗1h。
(3)、切片:将红薯切成10mm的薄片。
(4)、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片,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 绝氧气。
(5)、破碎:将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浆,并在磨浆过程中加 入质量分数5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薯质量的30%。
(6)、胶体磨磨浆:将上述的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即得到 湿红薯全粉。
(7)、冷冻干燥:对湿红薯全粉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室压力150Pa, 加热板温度为45℃,降温速率为-0.4℃/min,使湿红薯全粉含水量 降至8%(w/w),然后用PE塑料袋分装,每包装100g,然后进行真空 包装。
(8)、辐照冷杀菌: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辐照冷杀菌剂 量为10kGy。
(9)、进行外包装:使用铝箔袋对上述处理的预封装红薯全粉进 行真空包装,并在包装内按1%(w/w)放一包装有Fe粉脱氧剂的小 袋。
(10)、冷藏:在1℃条件下冷藏保鲜。
对比实例2:单纯使用超临界CO2萃取
(1)挑选及前处理:选用新鲜无腐烂、外形完整、薯心呈橙红 色,无老化组织的红薯,去除一些薯蔓、根、叶等杂物,以保证成品 的色泽及纯度。
(2)、清洗:将红薯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超声清洗设备中用超 纯水进行清洗1h。
(3)、切片:将红薯切成10mm的薄片。
(4)、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片,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 绝氧气。
(5)、萃取:称取50g红薯片装入料筒,然后放进萃取釜中,选 择萃取温度为42℃,萃取压14MPa,分离温度42℃,萃取时间1h, CO2流量10L/min,夹带剂为摩尔分数6%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20%。
(6)、破碎:将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 浆,并在磨浆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5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30%。
(7)、胶体磨磨浆:将上述的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即得到 湿红薯全粉。
(8)、冷冻干燥:对湿红薯全粉进行冷冻干燥,干燥室压力150Pa, 加热板温度为45℃,降温速率为-0.4℃/min,使湿红薯全粉含水量 降至9%(w/w),然后用PE塑料袋分装,每包装100g,然后进行真空 包装。
(9)、辐照冷杀菌:利用60Co-γ射线辐照处理,辐照冷杀菌剂 量为10kGy。
(10)、进行外包装:使用铝箔袋对上述处理的预封装红薯全粉 进行真空包装,并在包装内按1%(w/w)放一包装有Fe粉脱氧剂的 小袋。
(11)、冷藏:在1℃条件下冷藏保鲜。
对比实例3:不使用冷冻干燥和辐照杀菌处理
(1)挑选及前处理:选用新鲜无腐烂、外形完整、薯心呈橙红 色,无老化组织的红薯,去除一些薯蔓、根、叶等杂物,以保证成品 的色泽及纯度。
(2)、清洗:将红薯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超声清洗设备中用超 纯水进行清洗1h。
(3)、切片:将红薯切成10mm的薄片。
(4)、浸泡:将上述预处理后的红薯片,浸没在超纯水中,以隔 绝氧气。
(5)、萃取:称取50g红薯片装入料筒,然后放进萃取釜中,选 择萃取温度为42℃,萃取压力14MPa,分离温度42℃,萃取时间60min, CO2流量10L/min,夹带剂为摩尔分数6%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20%;同时进行超声震荡强化超临界CO2萃取过程,超声频 率为20KHz,超声功率为200W。
(6)、破碎:将经超临界CO2萃取后的红薯片使用磨浆机磨成初 浆,并在磨浆过程中加入质量分数50%的乙醇溶液,用量为所称取红 薯质量的30%。
(7)、胶体磨磨浆:将上述的料浆进一步用胶体磨研磨,即得到 湿红薯全粉。
(8)、真空包装:使用铝箔袋对上述处理过的红薯全粉进行真空 包装,每包装100g,并在包装内按1%(w/w)放一包装有Fe粉脱氧剂 的小袋。
(9)、冷藏:在1℃条件下冷藏保鲜。
将实施例1-4和对比实施例1-3制得的红薯全粉制品在1℃贮藏 30天后,每个实施例随机选取3个样品去除铝箔包装和里面的PE塑 料袋包装,然后使用色差仪取样测量3个样品的白度值,另外取样测 量3个样品的含水量和菌落总数,并取平均值。
表1各实施例相关指标的实验结果